又一個九月份,袁萊變成了一個高三學生,而陳池恩卻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學生。二人之間聯繫卻比以前多了,陳池恩如果九點半上不了線,他會提前發短信告訴袁萊,並且在下一次上線中多講半個小時,一切似乎很順理成章,但一切又似乎名不正言不順。
高三的生活無疑是最艱辛、最緊張的,有人說高中生活是生命激流的一段,而高三就是逆流而上,有多少學生在其中掙扎,又有多少學生在其中抱怨,有多少學生在掙扎的最後咬牙衝破阻擋,又有多少學生在抱怨中仍然執著頑強?
雪花一般的試卷自高三開始便沒有停止過,袁萊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刷題了,但是數學成績一直不是很穩定,而數學分數佔比又大,使袁萊整體排名也不穩定,爲此袁萊很是苦惱,生怕高考數學題不對自己胃口,變成嚴重拉分的科目,隨著高考的日益逼近,袁萊覺得自己心態有點崩。就在剛剛結束的考前模擬中,袁萊數學只打了83分,距離自己110分的目標實在相差甚遠。
袁萊照例在早飯時間去看大榜,理科榜上蔣之文變成第一了。自從陳池恩走後,蔣之文和5班林路就開始輪流坐第一名的位置。而自己因爲這次數學拉了分,文科全校排名僅在65名,比上次退步了7名,雖說和高一高二時候的成績比起來已經非常不錯了,但還是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心裡不免又增加了幾分緊張。
袁萊看完榜準備回教室的時候聽見旁邊兩個女生議論,其中一個女生說道:“這天才就是配天才啊,咱們這些庸人哪裡擠得進去,聽說蔣之文已經被清華保送了,而且和陳池恩是一個專業,真不愧是學霸夫婦啊。”另一個女生也附和道:“是啊,前幾天還看見他倆一起在學校旁邊的那個咖啡館喝咖啡呢,看起來很親密的樣子。”
袁萊的心徹底亂了,大榜名次退步似乎也不是什麼難過的事,此刻最難過的莫過於天才配天才、咖啡館、親密等詞彙的不斷閃現。袁萊突然很討厭現在的自己,那是蔣之文和陳池恩的私事,自己又有什麼資格生氣,有什麼立場質問,自己從來就不是陳池恩的曖昧對象,即便袁萊什麼都清楚,但她還是失神了,落寞了,消沉了,同時也羨慕了。
袁萊甚至幻想,會不會有一天,同學們口中談論起陳池恩的時候,一起提及的不再是蔣之文,而是袁萊。被這樣的幻想著實嚇到了,袁萊跑去洗手間用涼水不停的往臉上撲,想讓自己趕緊剔除那些無妄而可笑的想法。
五月假期如約而至,也預示著高考的腳步越來越近。
假期第一天,袁萊正在家中和孫鳳琴請來的數學老師刷題,手機響了,來電顯示竟是陳池恩,這讓袁萊大爲吃驚,二人除了QQ就是短信聯繫,還從未通過電話。愣了幾秒的袁萊反應過來後迅速接起電話,輕輕地問道:“喂?”好像自己會驚了對方似的。
“我是陳池恩,整理了一些考前衝刺題,你要是有時間的話我們下午見一面,我把時間和地址發你手機上”,握著手機的袁萊覺得自己在做夢,陳池恩這是在約她見面嗎,不不不,不是約會,是給衝刺題,袁萊搖搖腦袋讓自己保持清醒。
“有的有的,我今天放假,明天后天也都有時間”,袁萊趕緊回覆到,生怕對方反悔。
“好,那下午見”。
聽到手機裡傳來的嘟嘟嘟聲,袁萊眼睛都要笑成一條縫了。顧不得再補習數學了,直接讓補習老師回了家,同時也慶幸爸媽出差不在北京,然後便開始翻箱倒櫃尋找下午見面要穿的衣服。
褲子太隨便,裙子又顯得過於刻意,糾結了無數次的袁萊終於在一堆衣服中挑出一件鵝黃色長裙,沒有任何裝飾,簡單大方,顏色也不扎眼。袁萊看了一眼時間,還不到中午十二點,而陳池恩約的時間是下午三點半,自己去約定的地方也就半個小時路程,所以自己還有三個小時的等待時間。
袁萊就像《小王子》裡的狐貍等待小王子一樣等待陳池恩,“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有了幸福感。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
三點二十,袁萊到達見面的地方,是一個美術館,名字叫昨日。那天的陳池恩真是溫柔極了,逆著光站在昨日美術館門口,白T外面套了一件灰色外衫,無框眼鏡在太陽光下閃了一下光芒,真正是豐神如玉,宛若翩翩少年郎。袁萊走到陳池恩身邊,微微瞇著眼睛笑。
“來很久了嗎?我以爲你說三點半,我三點二十來了不算遲”,袁萊說道。
“我也剛來,喏,給你,回家好好看,說不定高考會幫到你”,陳池恩一邊說一邊把準備好的衝刺題遞給袁萊,袁萊接過題之後道了謝。
“其實考前適當的放鬆是很有必要的,今天這裡有喬納森?哈里斯的策展,主題是‘縫合’, 基於目前全球最新社會、政治、文化等現實共同提出的展覽主題,同時也邀請了很多藝術家,嘗試以展覽方式引發人們對現實的思考,還挺有趣,要不要一起看”,陳池恩溫柔的看著袁萊笑瞇瞇的眼睛說道。
袁萊又一次失神了,她感覺自己要溺死在陳池恩溫柔的眼神裡了,“好啊,每天都在刷題,感覺自己腦袋快炸了”。
袁萊沒想到陳池恩已經買好票了,便直接跟著陳池恩進去,看完展後的袁萊還不想與陳池恩分別,便提議請陳池恩吃飯,以表陳池恩這麼長時間以來對自己的幫助,而陳池恩也很爽快的答應了。
二人在美術館的附近尋了一家雲南菜館,剛入座時二人均是沉默,似乎都想打破尷尬,但是又都不知如何開口,後來陳池恩實在忍不住了,便問袁萊最近學校有沒有什麼新鮮事兒。袁萊本就和附中的同學不是很親熱,加之心思都在學習上,實在不知學校發生了什麼有意思的事兒,絞盡腦汁終於想起來,說道:“啊,聽說蔣之文被清華保送了,和你還是一個專業,大家都很羨慕呢”。
“嗯,我知道,她和我聯繫過,以後也算是我的師妹吧”,陳池恩淡淡的說道,那語氣不像是在談論自己的曖昧對象,實在太過於平淡,就像談論一個路人一樣。
“那你們真有緣分,從小學到大學都可以在一起”,袁萊實在不知道怎麼搭話,隨便瞎謅了一句,但是說完就後悔了。
“緣分很多時候都是人刻意爲之的,我喜歡不期而遇,順其自然”,陳池恩一邊幫袁萊倒茶水一邊說道,而這個話更是讓袁萊摸不著頭腦了,幸而上菜了,袁萊便岔開話題和陳池恩談論雲南菜系的特點。
二人分別的時候陳池恩對袁來說,到家後上線。袁萊連衣服都顧不上換,到家直接開電腦。
袁萊:“怎麼了?有什麼事情要說嗎?”
陳池恩:“還記得我說,你要加油,追上我嗎?”
袁萊:“記得,從那以後我便更努力學習了,但是你實在太厲害了,不等我喘氣就已經變成一個大學生了。”
陳池恩:“要是實在追不上,我可以停下來等你,但是你不能就此停住腳步。”
袁萊:“清華我肯定是無望,但是旁邊的人大我在努力中。”
陳池恩:“沒關係,量力而行,在北京就好。”
袁萊不是傻子,對話進行到這裡,她已經感覺到陳池恩和自己之間不僅僅是線上同桌這麼簡單的關係了,但是自己又不敢確定,遲遲沒有回覆陳池恩的消息,直到對方說了再見並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