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航立刻搓動滾輪打火,卻感覺滾輪滾動不暢,應該是沒有火石了,滾輪在磨彈簧。夢航怕在黑夜中弄壞這個打火機,沒敢繼續嘗試,就把蓋子合了起來。
摸著打火機的機身,夢航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短短的幾天,發生了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了。叢林啊叢林,何時才能走出去?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夢航就研究起這個打火機來。
只見機身上赫然印著“zippo”這個英文標誌。如果說此前夢航還懷疑自己是不是被外星人抓到別的星球上去了,那麼見到這個英文標誌後,夢航徹底推翻了這個設想。
夢航看到這個打火機的火石已經用光了,彈簧頂在滾輪上。夢航小心翼翼的將打火機拆開,棉絮上一點zippo油都沒有了。鬼使神差的,夢航把棉絮都扯了出來。棉絮裡面竟然還有1顆火石!這說明zippo打火機的前主人曾將一顆火石放在棉絮裡備用。
夢航激動萬分,立刻將火石安裝到位。雖然沒有zippo油了,但是打火機能打出大量的火星子。野人們看到火星一個個都激動的鬼叫起來。
夢航鋪好乾柴,幾次努力後,火星終於引燃了搓碎的幹樹葉,吹了幾口氣後,火苗終於竄了起來。
整個山洞沸騰了。野人們又唱又跳,爬上爬下,用各種方式表達他們內心的喜悅。
夢航同樣激動萬分,看著跳動的火苗,心潮澎湃。頭天晚上野人看到火星能想到找zippo打火機,說明至少他們看到過zippo打火機能打出火星。結合山洞頂部的灰,或許野人們以前用這個打火機生過火,後來可能火苗保存不善熄滅,打火機的火石用完,他們又回到了吃生肉的狀態。以野人們的見識和智商,就是把一塊打火機的火石擺在他們面前,他們也不會給打火機換上。
夢航越發疑惑:是誰教他們使用打火機。打火機哪裡來的?詭異的事情太多太多。山洞裡還隱藏著多少現代文明的東西?
沒等夢航思索完畢,乾柴就已經燒盡。夢航也從凝思中回過神來。
由於食物尚且充足,早飯後“肉角”發動大家一起去撿乾柴,夢航也參加了。樹上的枯枝敗葉比落在地上的多多了。野人們在樹上掰樹枝,夢航就在地上撿。經過一天的奮戰,山洞裡已經堆滿了很多幹柴。
當天晚上,夢航在洞口燃起火來。衆野人又叫又跳。由於食物尚充足,也不定量供給,而是敞開供應。烤肉串,考魚片,烤“地瓜”,烤野果……甚至一個野人激動的要將水囊放到火上烤水喝。
夢航來到山洞好幾天了,終於不用再啃生“地瓜”了,當天晚上他吃到了昏迷後醒來的第一頓熟食。
沒有鹽,沒有孜然,沒有辣椒……沒有一切調味品,甚至這種動物的肉還含有一種很怪的味道,夢航仍然吃的滿嘴流油,他感慨道世界上原來還有這麼好吃的美味。
半夜夢航的肚子疼起來,可能是肉沒烤熟,也可能是吃不慣這種動物的肉,吃不慣這種魚,夢航疼的滿臉冒汗,去了無數趟“廁所”,等肚子裡的東西全排空了,才感覺好受了一些。
第二天一早,夢航拉肚子引起了“肉角”的注意,他遞給夢航一個土黃色的“乒乓球”, 示意夢航吃下去。這正是在夢航第一次捕魚的那天下午,野人們在一棵“蘭花”下面挖到的東西。夢航不明所以,想到野人們應該沒有惡意,就吃了下去,味道極其苦澀。
頭一天晚上烤了很多肉、魚和“地瓜”,夢航早餐吃了一點點烤“地瓜”。他注意到,由於沒有管理,早晨火苗已經熄滅。白天野人們工作很累,晚上再安排人手過一段時間給火苗添一點柴,有些強人所難,而打火機裡的火石有限,用不了多久就會用完,因此搓根火繩尤爲重要。夢航小時候見人用玉米鬚搓過火繩,因此他想到了用藤條的皮搓火繩。
山洞口是有不少藤條,但那是野人們上下山洞的“樓梯”。經過半天比劃,夢航終於讓“大腦袋”弄明白了他需要很多藤條。
今天野人們的工作是尋找食物,外加尋找幹木柴和藤條。夢航是病號,可以不用勞動待在洞裡。夢航拉肚子拉的渾身無力,就是想去打獵也沒有力氣。躺了一天後夢航感覺到肚子好了很多,晚飯時也不拉稀了,點著火後吃了一些烤“地瓜”。
夢航用火將一塊雙嘴獸的獸皮烤乾,給自己做了一雙“皮鞋”。這種獸皮質地堅硬,非常耐磨。照例“皮鞋”被野人們穿了個遍後纔回到夢航手裡。夢航又將貼在山洞口的“土狗”皮烤乾了做了一條皮裙,因爲他實在不想和野人一樣裸露下體。之前夢航也考慮過用樹葉做個圍裙,但是樹葉穿不了一會就會破,而且誰知道樹葉會不會有毒、有刺激性,所以一直到今天,夢航纔有了“衣服”。任夢航多麼不答應,皮裙同樣沒有免遭野人們的毒手,穿了一圈下來,夢航再也沒有穿衣服的慾望了。
乾柴火有限,晚上吃飯前點火,睡覺時熄滅。第二天的早飯頭一天晚上烤好,吃的時候雖然是涼的,但畢竟是熟的。
“肉角”放了夢航一天假,又給他吃了一個“乒乓球”。夢航聯想到自己拉肚子之所以好的這樣快,應該與吃“乒乓球”有關。野人們之前吃生魚生肉,生的魚、肉沒法長期保存,時間長了就會變質。食物並不充足,變質的魚、肉依然被吃掉。因此拉肚子就成了野人們的常見病,不知道他們怎麼發現土黃色的“乒乓球”是治療拉肚子的特效藥。因此上次挖到“乒乓球”時,野人們一個個是那樣的激動。
今天夢航已經恢復了力氣,肚子也好了。但手頭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頭天傍晚負責挖掘“地瓜”的女野人和捕魚的男野人們在“肉角”的號令下帶回了大量藤條。
等衆野人都離開山洞一段時間後,夢航像個小偷一樣,將山洞細細的摸排了一邊,想看看到底這羣野人還有什麼現代文明的東西,結果大失所望,一無所得。
夢航一邊給藤條扒皮一邊胡思亂想,想到了幾天來發生的種種怪異的現象,想到了何時才能走出叢林,想到了叢林外面是否就是正常社會,想到了家鄉的父母,想到了在感情上,心裡那道過不去的坎……
夢航爲了手頭上的工作,並沒有按照此前和野人們達成的共識晚上才生火,而是獨自一人點著了火。夢航把一小部分扒好的藤條皮用火烤乾,搓成細細的三股麻繩,用作火繩。可能搓三股麻繩的工作在城裡長大的人不會做,但是難不倒在村裡土生土長的夢航。
現代文明社會,有多少古代實用的技藝已經失傳?夢航不知道。夢航只知道先幫野人們把吃飯的問題解決了,野人們才能騰出精力和人手幫他在叢林裡走的更遠,更遠……
夢航將剩下的藤條皮烤了八成幹,也搓成細細的三股麻繩,按照“田”字格的形狀,拴成了一張4平方米見方的現代人窗戶上的用的“紗網”。網眼不大不小,以鑽不出一條被叉上來的魚爲標準。“紗網”的每邊伸出好幾條麻繩,夢航準備用它們拴石頭。“紗網”的正中間再拴上一根粗一點的麻繩。這其實是一個簡易的漁網。中間的粗麻繩是在漁網被甩入水中後將網拖回來的。夢航見過農村人打漁用的甩網,但是他不會織網,所以弄了個“紗網”的編織法。
編完漁網後,野人們也回洞吃晚飯了。衆野人對夢航編織的漁網新奇不已,議論了好半天也沒搞明白這是個什麼東西。
熄滅柴火前,夢航點燃了長長的火繩。衆野人對火繩倒是不新奇,夢航懷疑他們此前是不是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