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

朱祁鎮說道:“我著急用錢,想從汪家銀鋪貸一筆款子。”

老掌櫃微微一愣,說道:“恕我眼拙,不知道貴人是?”

朱祁鎮給了懷恩一個眼神。懷恩立即明白上前說道:“我家大人新任知府,手頭有些緊。還請行個方便。”

老掌櫃說道:“原來是大人,在下失禮,只是鄙號不敢有違朝廷之令。還請見諒。”

太祖皇帝大明律明令禁止,禁止貸款即將赴任的官員。

這一點清代也繼承了。

只是禁止也沒有什麼用處。清代官債層出不窮,幾乎每一個官員爲了上任,就要欠下大筆大筆的虧空,只能借上錢才能上任,然後加大力度刮地皮,才能回本。

而今這種情況,雖然不多,但也有些苗頭了。

汪家錢鋪自然是做過這樣的事情的。

只是兩個人都是生面孔,這也又是犯禁的事情,豈能承認?

朱祁鎮也不在意,說道:“你們這裡不放貸嗎?”

老掌櫃說道:“一般有所拆借,並不多。”

朱祁鎮心中暗道:“口風倒是怪緊的。”知道也問不出來什麼了。畢竟自己而今雖然沒有泄露身份,但是卻有些可疑。

很多事情,這個老掌櫃是決計不會與生客說的。

朱祁鎮示意懷恩,懷恩立即掏出一門令牌,上面卻是朱漆白字,寫著:“奉旨緝拿。”卻是錦衣衛的腰牌。

老掌櫃大吃一驚。

雖然在朱祁鎮登基之後,錦衣衛已經很少在京師做什麼事情了,但是錦衣衛的名聲並沒有暗淡下去,反而越發響亮。

懷恩說道:“讓汪嶽來見我家大人。我知道他就在後院之中。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

老掌櫃嚇得瑟瑟發抖,面色如土,卻不敢說什麼,只能立即回去找汪嶽,隨即汪家錢鋪的門板一面面的放下來了。

也是這銀鋪本身就是一個冷行,也就省了趕客人的程序。

很快汪嶽就過來,他本想派人去見冼景。畢竟京城並不是他的大本營,他能接觸到的達官貴人也就是冼景了。

只是他立即發現,人出不去。他只能長嘆一聲,抖擻精神,是富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汪嶽來到前面一看,朱祁鎮已經坐下喝茶了。

汪嶽上前行禮說道:“大人光臨鄙店,蓬蓽生輝,小小誠意,不成敬意。”隨即汪嶽從袖子裡面拿出兩錠金子,雖然個頭不大,但大概有二十兩上下。

不要小看著兩錠金子,換成銀子大概有二百兩上下。很多吧百姓一輩子的積蓄如果能有這麼多,已經算得上不錯了。

朱祁鎮看了看金子,成色不錯,卻沒有動說道:“今日找你來,卻是一件事情,我有一筆款子,想放這裡生息,可不可以?”

汪嶽聽了,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

這樣的事情汪嶽見多了。

汪家錢鋪有存錢業務嗎?有。但是不多。畢竟這個時代,存錢已經給利息了。汪家這麼大的產業,自然需要一些錢來週轉。

但是放貸的規模不夠,自然也不敢招攬大量的儲戶。

畢竟汪家而今利潤大多都是來自於異地存取的手續費。這種存取之中,大多是不給利息的。但是,有些人的款子是不敢不接,不能不接。

就是這種官人的。

他們手中有錢,也不想自己打理,直接塞給汪嶽,約定每年多少利息。汪嶽也不敢大答應,畢竟這些人有辦法折騰死汪嶽。

但如此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汪嶽手中有很多人的款子,汪家的產業在很多地方都會被地方官照顧,其中邏輯不言而明。

但是汪嶽手中的利潤,卻有很大一部分都塞進這個無底洞之中了。

汪嶽說道:“不知道大人要多少息錢?”

朱祁鎮豎起一個指頭。

汪嶽說道:“一分?”

朱祁鎮說道:“一成。”

汪嶽說道:“這不可能,還請大人令請高明吧。”

朱祁鎮說道:“汪東家聽我把話說完,我這一成也不是白拿的,這錦衣衛的招牌可以借給你用用,看那個敢不還錢,以後你在京師,就可以橫著走了。”

汪嶽沉吟一會兒,說道:“謝過大人美意了。此事我汪家是做不的。”

太祖皇帝命令禁止高利貸,不許利錢超過本金,不許利滾利。但是沒有足夠的執行力,這些法律條文,都是一紙空文。

所以民間高利貸很高的。

朱祁鎮所要一成息錢,就是逼著汪嶽卻放高利貸。必須什麼九出十三歸之類才能回本。

汪嶽卻從不做這樣的事情。

一來汪嶽發現,其實高利貸看似很誘人,但是很多時候,放出的錢回來的很少,非要壓榨對方家破人亡,典妻賣子纔夠。

其中要借用很多汪嶽不想沾的東西,比如打行,沒有這種古代黑澀會催帳,怎麼可能將錢收回來。

這種高利貸的生意,看似利潤豐厚,但是實際上並不是那麼美好的。而且往往要沾人命。

倒不是說,汪嶽雙手就乾淨的很。

說實話,這個時代商場廝殺出來的,有幾個善茬,甚至汪嶽身邊的一些人也是殺過人的。

二來,卻是汪嶽的內心不願意做這一件事情。

這就是徽商提倡的儒商了。

當然了,這個概念現在好沒有的,但是已經有了雛形了。

就汪嶽來說,他如果不是讀書不成,纔不會經商的。而今他而今已經富豪了,但是依舊讓家中子弟讀書。

在汪嶽內心中,其實是以士大夫自居的。無非是形勢所迫,不得不經商。但是做什麼事情是其次,他內心之中如儒家士大夫無二的。

故而,這些害傷人命之舉,他不想做。

朱祁鎮冷笑一聲,說道:“你可要想清楚了。我今個兒從這裡走了,下一次來的就不知道是什麼人了?”

汪嶽臉色微變,他不能不擔心錦衣衛的威脅,說道:“在下願意每年奉送大人白銀萬兩,只是這一件事情,請恕在下難以從命。”

朱祁鎮輕輕拍手,說道:“好。”

朱祁鎮之所以這樣試探一下汪嶽,卻是要用他。

金融這東西,實在太危險不過,如果讓心術不正的人拿到手中,很可能出事。朱祁鎮既然想託付大事,這才親自來試試。

畢竟,朱祁鎮如果真要官辦銀行,在朱祁鎮心中這銀行的位置,並不在戶部之下。

朱祁鎮說道:“汪先生,請坐。”

汪嶽一時間有些吃驚,他目光轉了兩圈,心中已經確定了。朱祁鎮不是錦衣衛。但應該是一個大人物。

汪嶽坐下來,說道:“這位大人,何故相戲?”

朱祁鎮說道:“有大事相托,今年年末的錢荒,你可知道?”

汪嶽說道:“自然是知道的。”

汪嶽畢竟是做這一行的,這樣的市場波動又豈能不知道啊。

朱祁鎮說道:“而今百事用銀,銀價如果不穩,則天下必亂,汪先生作爲天下有數的大商人,不知道對這一件事情有何看法?”

汪嶽心中一動,略帶試探說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朱祁鎮輕輕一笑說道:“汪先生,豈不知桑弘羊乎?”

汪嶽豈能不知道這位商人出身,成爲漢武帝得用大臣,制定了西漢幾十年的經濟政策。他聽朱祁鎮如此說,心中砰砰亂跳。

他雖然而今還不知道朱祁鎮是誰,但是敏感的感受到這是一個機會。如果能抓住,他所要面對的人生將大有不同。

只是該怎麼抓住,汪嶽卻有一些擔心。畢竟他從來沒有從這方面想過,此刻頃刻之間,未必能說得明白。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八十七章 錢氏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一百三十章 謝家的家底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三章 都掌蠻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八章 斷事官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鯁在喉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二章 外戚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八章 斷事官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十九章 毛裡孩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
第一百一十二章 汪嶽的機會第五十七章 馳道利弊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七十二章 木蘭河衛之屠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九十四章 徵麓川餘波第七十三章 試行天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一百六十三章 分封松潘之意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八十七章 錢氏第十章 開發東北第一步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一十一章 也先最後的反撲第八十五章 更改方略第一百二十一章 工部改革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二百四十五章 撤退的開始第四十二章 流放海西第一百三十章 謝家的家底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三十八章 景東之戰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四十章 思任發之死第三章 都掌蠻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八章 斷事官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三十章 宿衛宮中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一百零二章 孤身入思明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鯁在喉第六十一章 鬆陰城第十九章 破朝鮮之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顧興祖逃第一百一十六章 易知單第六十七章 魏國公入處州城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二十七章 水部設想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六十九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一百五十五章 瓦刺使團的到來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九章 蹇公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二十一章 仁政第九十九章 亦失哈最後的演出第二章 外戚第七十四章 春耕準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十四章 糧食危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二十四章 民以食爲天第一百零二章 六部現狀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八十一章 會寧伯李家第一百一十九章 馬文升斷案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二十九章 塵埃落定大藤峽第八章 斷事官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三十九章 整頓九邊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太皇太后的堅決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十九章 毛裡孩地一百五十四章 傳檄可定藏地第二十五章 會試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零六章 倔老頭楊溥第八十一章 江南田畝狀況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四十九章 京倉大火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也先窺邊第七十八章 趙新的考驗第九十八章 平衡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多县| 濮阳县| 灵山县| 勐海县| 巴彦县| 东明县| 上高县| 金门县| 巫溪县| 云龙县| 炉霍县| 库伦旗| 伊吾县| 洛南县| 平凉市| 本溪| 蕉岭县| 彭州市| 邹城市| 静安区| 凌海市| 荥阳市| 城步| 鄂托克旗| 华池县| 慈溪市| 贡山| 呼和浩特市| 张家口市| 东乌| 吉木萨尔县| 宿州市| 分宜县| 吴川市| 丽江市| 芦山县| 察哈| 嘉善县| 桐乡市| 墨玉县| 营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