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卷三:嶄露頭角_第211章:鄭家的出路(二)

?

十二月初十,臺北,朱萬化的書房中。

朱萬化讓鄭芝龍立足中南半島,用貿易方式取得中南半島的稻米。

鄭芝龍說道:“怕是不容易吧?南洋是泰西人的天下,我雖然不怕他們,但是那裡遠離我的根基之地,泰西人就不容易對付了。”

朱萬化拿出一張南洋地區的地圖,對照地圖形勢就看的明白一些了。鄭芝龍在海上闖蕩多年,是離不開地圖的,但是這麼精細的地圖還是頭一回看到,不由得站起身來仔細觀看。

朱萬化說道:“泰西人在南洋稱霸不假,但是我朱家與泰西各國關係都很友好(堅船利炮下的友誼,不友好我就打你!),與泰西人有關的事我朱家處理,兄不必費心。我已經幫你謀劃了一個落腳點,哦,就是這裡。”

朱萬化用木棍指著中南半島頂端上的金甌(讀音:jinou)三角地區。

“就是交口南端的金甌,此地有半個瓊州大小,完全是平原,河網密佈,就是千里的沃野良田。但是眼下只有少數黎族人和少量的漢人,人煙稀少,大都是未開墾的荒地,芝龍兄可以從福建帶一批移民過去。金甌本地就是一個大糧倉,種稻米可以一年三熟。道理上說這裡大明的國土,但是目前沒有設置官吏。你佔領這個地方,如果有人敢說三道四,你就直接開打,背靠著大明朝,絕對沒有後遺癥。佔領之後,你就可以建官衙,設官吏,申報到朝廷,算作交口的一個府可以,單獨建立一個南交口行省也可以,爲此,我建議你帶過去一些讀書人,幫你管理這些官府,將來有實力了,也可以擴大一點地盤,主要是向北,但是要適度,不要惹來戰爭。我朱家在交口有海軍基地,距離金甌不遠,可保你無憂。若還是不放心,我派一支艦隊送你過去。”

金蘭灣基地尚未建立,但是已在計劃之中,所以對鄭芝龍就說那裡有基地。金甌是最富庶的湄公河三角洲,但是此時像臺灣一樣,屬於待開發地區,人口還不多。說是交口省的地盤,實際上當時的交口官府勢力尚未到達這一地區,連金蘭灣都是交口的邊沿地帶。金甌這地方水網發達,船隻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正好適應鄭芝龍的龐大船隊。後世的這一地區就是華人居住的地區。

有這麼一個好地方,天高皇帝遠,安全無憂,對鄭芝龍定然會很有吸引力。

鄭芝龍考慮一會,說道:“如此富庶之地,如若兄爲何自己不取,反送與我?”

朱萬化笑道:“天下富庶之地很多,像這種地方十個百個也不止,我朱家有多少兵?有多少人?爲人也不可過於貪婪,正所謂知足者常樂。你我同是大明的子民,所作之事都是爲了大明的富強。在廣袤的南洋我朱家也需要幫手,常言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若干年後,我朱家的子孫未必就強過你鄭家的子孫,誰幫誰還不一定呢?芝龍兄我說的可有道理?”

這話說的很大度,也沒有把鄭芝龍當外人,自然也透著那麼一點收攏的意思。

鄭芝龍下了決心,說道:“好,我帶一個船隊過去看看,若果然如此,就按如若兄說的辦,今後我就唯如若大哥的馬首是瞻了,在南洋我們就是一家人。”

這話就是投靠的意思了。對此朱萬化到不是特別看重,認大哥也好,拜把子也好都沒有利益來的實惠。不過這個態度還是可取的。

朱萬化換了一張嚴肅的臉,說道:“既然叫我一聲大哥,又有合作的意願,有些話我就要直說了,希望你能擔待。第一,這海上的無本生意不能做了,自己佔據一方國

土,權利有了,做好海上貿易的大生意,錢財也不愁,如果再做無本生意就說不過去了。第二,我們同是大明的子民,就不可做損害大明利益之事,不可忘祖!這兩條可要記住!做到了,我們是兄弟,做不到,我們就是敵人了。”

鄭芝龍立刻站了起來,雙手抱拳,嚴肅的說:“是!小弟就認你做大哥了,這兩條小弟我牢記在心,絕不違背。”

朱萬化也站起來,笑著說:“好,好,沒有那麼嚴肅,從今以後我就稱你爲芝龍弟了。如此大事,你也要與你的部下們商議,待你定下日期,我會派一支艦隊護送你們過去。到那邊還要實地考察一番,方能最後定奪。請坐,我還有話要說。”

雙方坐下之後,朱萬化說道:“日本航線收穫豐厚,特別是黃金的生意。芝龍弟要開創一番新的天地,自然是需要銀兩支撐,所以這條航行依然歸你。我朱家只是需要日本的硫磺,芝龍弟順便幫我一把就夠了。只要這條航線存在,芝龍弟有興趣做,就一直做下去,我不會干預。條件還是剛纔那兩條。”

鄭芝龍心中也暗暗的吃驚,他原本以爲這日本航線上的黃金生意是個秘密,沒想到人家瞭如指掌。

日本有及容易開採的黃金礦,產量很大,所以這個時期日本的黃金白銀比價是一比三,就是一兩黃金等價於三兩白銀。大明的比價是一比十一,就是一兩黃金兌換十一兩白銀。從大明帶過去貨物和白銀,換成黃金帶回大明,那就是幾倍、十幾倍的利潤。

朱萬化把這條航線交給鄭芝龍,是爲了鞏固雙方的友好關係,關係是要用利益維持的。你不能桌面上講友好,下來就砸了人家的飯碗。另一方面,朱萬化遲早要對日本動手,少則四五年,多則十年,一定要把這個禍害剪除乾淨,給子孫後代一個安全和平的環境,到那時這條航線也就自然消亡了。

但是這個話不能對鄭芝龍說,這種重大的決策機密是不能隨便泄露的,更何況鄭芝龍與日本人關係非常密切,他老婆,就是鄭成功的親孃,就是日本人。

“那我就代表鄭家的子弟,多謝如若大哥的寬宏了。”

朱萬化擺擺手說:“你我兄弟之間不必客氣。另外,芝龍弟到達金甌之後,與其說是大明的封疆大吏,不如說是獨霸一方的國王。這就有了對周圍一些小國的關係的問題,如何對待就有學問了。

我有一個原則供芝龍弟參考,參考的意思就是非硬性的要求,你按實際情況,可以按我說的意見辦,違背了,我也不會怪你。個人有個人的政務處理原則嗎。

我所說的原則就是少動刀兵,和平經商,但是要有武力做後盾。不要謀求吞併、統治那個國家。否則,即便一時得手,也將後患無窮。

比如暹羅,我們要尊敬暹羅國王,不要想去推翻他。與他合法貿易,建立商館。如若他不從,我們則武力相加,但是要適度,打服他,還尊他爲王。爲什麼呢?暹羅國民都敬服他們的國王,就像大明的子民效忠皇帝一樣。如果外人來大明,殺了皇帝,自立爲王,我大明子民就會羣起而攻之。暹羅國民彪悍,今日不行還有明日,這就永無寧日了。我們要的是糧食、賺的的銀子,何必終日打打殺殺呢?

我們不欺人,也不能被人欺,因此要有強兵,武備不能廢。做好人是需要有實力的。”

朱萬化的這個提醒有兩方面的用意,其一,朱萬化不贊成殖民的方式,殖民是殘酷的,這種不公正加到哪個名族的頭上都是一場災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中華民族的美

德。取得各種資源不一定要靠掠奪,合法的貿易,同樣可以取得資源,付出的成本未必就高,並且避免了戰亂的後遺癥。其二是,朱萬化不願意看到在南洋出現另一個強大的華人國家,這對中國不是好事情。不要以爲華人建立的政權都心向中華,那只是幻想。後世海外的華人政權不是沒有,他們對中國的危害更大。就是已經迴歸了祖國的香港,也不是那麼省心。

看看以下這幾句話,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吧: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五星紅旗是中國的國旗。”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香港是中國的領土。”

可是在香港就有人不認同這幾句話,說這是洗腦、是赤化的語言。如果只是個別的一兩個人,那是無所謂的,世上什麼人沒有,大陸上的居民也可能有幾個這樣的瘋子。

不是的,既然在香港造成影響,就不是一兩個人,不管是多數還是少數,反正數量不少。

要知道,香港並沒有遠離大陸,它就在我們的大陸上,並且也不是偏遠地區,我強大的軍隊還駐守的香港,這些有不同見解的人也是純粹的中國人。那麼遠離大陸的華人政權將是個什麼狀態呢?

這種例子不光是中國有,其他國家也有。南北朝鮮不說了,那是特例。印度如何?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這幾個國家的民族成分是相同的,可以說是同一的種族,同一的文化傳承,或者說都是印度人。

但是在任何時期,他們的關係都不是融洽的。同時,無論是斯里蘭卡還是巴基斯坦,他們都不會承認自己是印度人,就像新加坡的華人不認爲自己是中國人一樣。甚至不認五星紅旗的香港人也不認爲自己是中國人。

所以我們的大腦就要清醒一點了,當海外的華人(注意:不是拿中國護照的)受了欺負,我們可以聲援,發出人道主義的支援。但是,不要過了頭,不要太憤青,因爲人家自己也未必認爲是中國人。他得勢的時候未必能是中國的朋友。

就像新加坡的李光耀、李顯龍父子,他們是中國的朋友嗎?駱家輝祖籍是中國,他爺爺曾經是中國人,他本人的面孔與中國人沒有什麼不同,但是他是美國人,連漢語都不會說的美國人,他代表的是美國的利益,而非中國的利益。這些人是絕對不會吧中國當做他的祖國的!

我的這些話很多憤青可能不贊同,甚至罵幾句,但這是事實。

鄭芝龍放到海外,就要按海外的勢力對待了。並不能認爲是中國擴大了疆土,開拓了殖民地。他的離開是減少了國內的不穩定因素,在糧食大策略之下爲中國用貿易的方式取得糧食,爲中國的穩定做出貢獻。我們對於海外的土地不要想得太多,能夠削弱中國周邊的國家,讓他們成爲零散紛亂,矛盾重重的三四等小國,這才符合大中華的利益。

就比如交口行省,現在就被朱萬化分了三份,北邊的是大明的交口省,中部朱家佔領一個金蘭灣,此後金蘭灣周圍的土地,逐漸的就會被朱家佔領,最南邊又出來一個鄭家的南交口行省。在今後的歲月裡即便交口有機會獨立,變爲越南或者越北,它就剩下了北半部,如果南邊也獨立了,可能叫南交口國,和北邊就完全風馬牛不相及了。這幾個小國任何時候也不敢挑戰大中華的權威,即便中國出現一些問題,出一點麻煩,他們也不敢亂動!

這就是朱萬化的大中華利益!

--- 第211章完 ---

(本章完)

卷五:縱橫天下_第408章:調整戰役目標卷六:楊威天下_第449章:建設錫蘭府卷五:縱橫天下_第393章:未雨綢繆卷一:藏龍臥虎_第21章:過大年(一)修改卷三:嶄露頭角_第177章:河南的改革步伐卷二:初露崢嶸_第144章:海盜不是對手卷四:九州風雲_第279章:川江上的縴夫卷一:藏龍臥虎_第31章:釘子戶卷二:初露崢嶸_第89章:佈局永平府卷七:巍巍中華_第547章:特區卷四:九州風雲_第304章:留髮不留頭卷二:初露崢嶸_第118章:平臺奏對(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211章:鄭家的出路(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365章:反攻倒算卷三:嶄露頭角_第235章:登陸種子島卷六:楊威天下_第441章:強勢的外交卷六:楊威天下_第507章:刺殺卷五:縱橫天下_第353章:各得其所卷七:巍巍中華_第562章:進和退卷二:初露崢嶸_第67章:北方支隊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五:縱橫天下_第353章:各得其所卷二:初露崢嶸_第127章:收復鎮江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三:嶄露頭角_第198章:意外的戰鬥卷四:九州風雲_第255章:跋扈的太監卷一:藏龍臥虎_第20章:馮公公找上門卷一:藏龍臥虎_第55章:不應有的海戰卷七:巍巍中華_第544章:南水北調卷四:九州風雲_第294章:艱難的談判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二:初露崢嶸_第125章:朝堂舌戰卷二:初露崢嶸_第110章:威海民團卷四:九州風雲_第260章:浦口剿匪卷五:縱橫天下_第340章:意外的支持卷四:九州風雲_第288章:減丁卷三:嶄露頭角_第175章:天羅地網(一)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六:楊威天下_第507章:刺殺卷六:楊威天下_第450章:豐富的糧源卷三:嶄露頭角_第149章:大政方向卷三:嶄露頭角_第172章:大海戰(三)卷二:初露崢嶸_第99章:南陽護衛隊強勢出擊卷六:楊威天下_第423章:謀劃蜀地卷二:初露崢嶸_第82章:城門之戰卷五:縱橫天下_第338章:闞城謀略卷二:初露崢嶸_第68章:毛承祚授職卷四:九州風雲_第259章:金華之行卷六:楊威天下_第433章:進駐陽泉卷五:縱橫天下_第404章:地廣人稀的青海卷六:楊威天下_第437章:建康南行省卷一:藏龍臥虎_第43章:義軍乎亂民乎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卷六:楊威天下_第459章:鄭芝龍要稱王卷四:九州風雲_第306章:貪心害死人卷一:藏龍臥虎_第35章:收穫卷六:楊威天下_第481章:佔領梧州卷二:初露崢嶸_第137章:執行新政卷一:藏龍臥虎_第51章:送信人是誰卷四:九州風雲_第329章:清軍登陸本州島卷三:嶄露頭角_第195章:西路軍進入山東卷四:九州風雲_第318章:澳王國卷六:楊威天下_第452章:守衛西南國土卷六:楊威天下_第514章:強攻坦蓋爾卷七:巍巍中華_第558章:巡視各省卷六:楊威天下_第466章:以毒攻毒卷七:巍巍中華_第569章:瘋狂的橡膠園卷三:嶄露頭角_第164章:朝鮮軍收復江界卷二:初露崢嶸_第123章:朱大典進京卷五:縱橫天下_第400章:崇禎南遷卷五:縱橫天下_第387章:左良玉南行卷四:九州風雲_第272章:長見識卷三:嶄露頭角_第199章:初見盧象升卷四:九州風雲_第285章:登陸北九州卷四:九州風雲_第301章:殺富濟貧卷三:嶄露頭角_第171章:大海戰(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407章:遭遇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475章:遇到一位忠臣卷二:初露崢嶸_第131章:新裝備卷三:嶄露頭角_第155章:揭開底牌卷五:縱橫天下_第414章:快速西進卷七:巍巍中華_第573章:進軍蘇伊士卷五:縱橫天下_第368章:又一隻獵鷹卷五:縱橫天下_第408章:調整戰役目標卷五:縱橫天下_第353章:各得其所卷四:九州風雲_第314章:九一八卷二:初露崢嶸_第57章:新武器新裝備卷三:嶄露頭角_第207章:王樸臺南之行卷七:巍巍中華_第523章:突發事件卷五:縱橫天下_第369章:西康攻略卷一:藏龍臥虎_第25章:剿匪鋤奸卷二:初露崢嶸_第123章:朱大典進京卷二:初露崢嶸_第145章:佔領金門卷六:楊威天下_第461章:糧食戰略卷七:巍巍中華_第574章:謀劃卷六:楊威天下_第448章:錫蘭府卷六:楊威天下_第454章:天塹變通途卷六:楊威天下_第443章:憤怒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
卷五:縱橫天下_第408章:調整戰役目標卷六:楊威天下_第449章:建設錫蘭府卷五:縱橫天下_第393章:未雨綢繆卷一:藏龍臥虎_第21章:過大年(一)修改卷三:嶄露頭角_第177章:河南的改革步伐卷二:初露崢嶸_第144章:海盜不是對手卷四:九州風雲_第279章:川江上的縴夫卷一:藏龍臥虎_第31章:釘子戶卷二:初露崢嶸_第89章:佈局永平府卷七:巍巍中華_第547章:特區卷四:九州風雲_第304章:留髮不留頭卷二:初露崢嶸_第118章:平臺奏對(一)卷三:嶄露頭角_第211章:鄭家的出路(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365章:反攻倒算卷三:嶄露頭角_第235章:登陸種子島卷六:楊威天下_第441章:強勢的外交卷六:楊威天下_第507章:刺殺卷五:縱橫天下_第353章:各得其所卷七:巍巍中華_第562章:進和退卷二:初露崢嶸_第67章:北方支隊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五:縱橫天下_第353章:各得其所卷二:初露崢嶸_第127章:收復鎮江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三:嶄露頭角_第198章:意外的戰鬥卷四:九州風雲_第255章:跋扈的太監卷一:藏龍臥虎_第20章:馮公公找上門卷一:藏龍臥虎_第55章:不應有的海戰卷七:巍巍中華_第544章:南水北調卷四:九州風雲_第294章:艱難的談判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二:初露崢嶸_第125章:朝堂舌戰卷二:初露崢嶸_第110章:威海民團卷四:九州風雲_第260章:浦口剿匪卷五:縱橫天下_第340章:意外的支持卷四:九州風雲_第288章:減丁卷三:嶄露頭角_第175章:天羅地網(一)卷二:初露崢嶸_第129章:鐵甲快艇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六:楊威天下_第507章:刺殺卷六:楊威天下_第450章:豐富的糧源卷三:嶄露頭角_第149章:大政方向卷三:嶄露頭角_第172章:大海戰(三)卷二:初露崢嶸_第99章:南陽護衛隊強勢出擊卷六:楊威天下_第423章:謀劃蜀地卷二:初露崢嶸_第82章:城門之戰卷五:縱橫天下_第338章:闞城謀略卷二:初露崢嶸_第68章:毛承祚授職卷四:九州風雲_第259章:金華之行卷六:楊威天下_第433章:進駐陽泉卷五:縱橫天下_第404章:地廣人稀的青海卷六:楊威天下_第437章:建康南行省卷一:藏龍臥虎_第43章:義軍乎亂民乎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卷六:楊威天下_第459章:鄭芝龍要稱王卷四:九州風雲_第306章:貪心害死人卷一:藏龍臥虎_第35章:收穫卷六:楊威天下_第481章:佔領梧州卷二:初露崢嶸_第137章:執行新政卷一:藏龍臥虎_第51章:送信人是誰卷四:九州風雲_第329章:清軍登陸本州島卷三:嶄露頭角_第195章:西路軍進入山東卷四:九州風雲_第318章:澳王國卷六:楊威天下_第452章:守衛西南國土卷六:楊威天下_第514章:強攻坦蓋爾卷七:巍巍中華_第558章:巡視各省卷六:楊威天下_第466章:以毒攻毒卷七:巍巍中華_第569章:瘋狂的橡膠園卷三:嶄露頭角_第164章:朝鮮軍收復江界卷二:初露崢嶸_第123章:朱大典進京卷五:縱橫天下_第400章:崇禎南遷卷五:縱橫天下_第387章:左良玉南行卷四:九州風雲_第272章:長見識卷三:嶄露頭角_第199章:初見盧象升卷四:九州風雲_第285章:登陸北九州卷四:九州風雲_第301章:殺富濟貧卷三:嶄露頭角_第171章:大海戰(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407章:遭遇戰卷六:楊威天下_第475章:遇到一位忠臣卷二:初露崢嶸_第131章:新裝備卷三:嶄露頭角_第155章:揭開底牌卷五:縱橫天下_第414章:快速西進卷七:巍巍中華_第573章:進軍蘇伊士卷五:縱橫天下_第368章:又一隻獵鷹卷五:縱橫天下_第408章:調整戰役目標卷五:縱橫天下_第353章:各得其所卷四:九州風雲_第314章:九一八卷二:初露崢嶸_第57章:新武器新裝備卷三:嶄露頭角_第207章:王樸臺南之行卷七:巍巍中華_第523章:突發事件卷五:縱橫天下_第369章:西康攻略卷一:藏龍臥虎_第25章:剿匪鋤奸卷二:初露崢嶸_第123章:朱大典進京卷二:初露崢嶸_第145章:佔領金門卷六:楊威天下_第461章:糧食戰略卷七:巍巍中華_第574章:謀劃卷六:楊威天下_第448章:錫蘭府卷六:楊威天下_第454章:天塹變通途卷六:楊威天下_第443章:憤怒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九江县| 威远县| 淮阳县| 耒阳市| 吉隆县| 巴南区| 雅江县| 萨迦县| 芷江| 呼和浩特市| 新余市| 徐汇区| 二连浩特市| 涿鹿县| 裕民县| 牟定县| 玉林市| 安阳市| 嘉善县| 天峻县| 阜康市| 开平市| 三门县| 裕民县| 镇远县| 龙游县| 县级市| 庆云县| 永济市| 肥城市| 得荣县| 曲周县| 潍坊市| 廉江市| 罗田县| 花垣县| 疏勒县| 通化市| 自治县|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