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2章 雪中送炭

關鍵時刻,還是高皇后發話了,“諸位將軍,還是聽聽顧先生怎麼說吧。”

於是,諸將才閉上了嘴巴,雖然高皇后是一介女流,無兵無權,可她卻是大順國的皇后,李自成雖死餘威尚在,諸將沒人敢對高皇后無禮。

“各位,”顧君恩見衆人閉上了嘴巴,這才緩緩開口,雖然不屑和這些人爲謀,可是顧君恩自己也深陷順營無法自拔,爲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更爲了心中的報復,他也不得不爲之出謀劃策。

“諸位,形勢的危險我剛剛說了,這種情況下想保留大順朝廷根本不可能,這點爾等也心知肚明。若是您們想自取滅亡,就當我什麼話沒說!”顧君恩冷冷掃視著諸人。

“顧先生,剛剛是弟兄們心急,對你無禮,不要見怪。還請先生說說咱們下一步到底該怎麼辦?”袁宗第好言勸道,這個時候這支順軍殘兵迫切需要有人指明方向。

“我剛剛說了,只有在明清之間擇一投靠。滿清是異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又擊敗了我大順朝廷,我們之所以淪落到這種境地都是拜其所賜。所以我想,大家肯定不願投靠滿清。

那麼,就只有投靠大明一條路了。

咱們本就是大明人,當初生活所迫不得不走上造反之路。現在滿清勢大,大明勢弱,咱們投靠過去正好幫助大明朝廷牽制滿清,相信大明皇帝也會欣然接受咱們,諸位也可以藉此保住榮華富貴。”

顧君恩緩緩地道。

“可是,顧先生,大明會接收咱們嗎?會不會把咱們派到戰場上去和清兵廝殺?”太平伯吳汝義怯生生的問道。

“當兵自然要打仗,吃糧拿餉聽從朝廷指派也是應有之意,再說大順滅在滿清手裡,陛下也因此而亡。滿清即便不打咱們,咱們也要去和他們拼命呢。”袁宗第打斷了吳汝義的話。

“正是這個道理,不過各位也不必太過擔心,雖然投靠明廷,不是說咱們不可以和大明朝廷談條件,儘量維持咱們順軍的獨立,保住皇后,最好是擁有一片屬於咱們的地盤,這是談判的先決條件。”

顧君恩的這句話徹底寬下了衆人的心。

是啊,若是能夠保住軍隊,糧餉又由大明朝廷供給解決,而且還有自己的地盤,這樣的好事去哪找去?

不過大明朝廷會答應嗎?有人表示懷疑。

“顧先生說的對,俺們聽你的。”袁宗第斷然道,“不過到底該怎們著手還請先生分說明白。”

若是能通過談判保持順軍獨立性,保住東山再起的機會,暫時投靠大明又能如何?

“這事簡單,往南面二百多裡就是長沙,大明湖廣總督何騰蛟就在那裡。咱們只要派人往長沙向何騰蛟談判即可。”顧君恩道,“不過爲了增加咱們的聲勢,爲了讓何騰蛟不小瞧咱們,最好能夠讓那郝搖旗和咱們共同進退。”

刨除郝搖旗部,眼下在平江的兵力只有七萬人,加上郝搖旗卻有十五萬之多,哪個能夠得到大明朝廷的支持顯而易見,對顧君恩的提議,衆人沒有意見。

“不過郝搖旗那廝現在囂張的很,不一定能夠聽咱們的話。”田見秀恨恨的道。

“所以還請皇后下旨,封賞郝搖旗,臣願親自前往咸寧,勸說郝搖旗聽從皇后的吩咐。”顧君恩向高皇后躬身行禮。

......

“鄂侯,權將軍,武昌節度使,果真是好大的手筆,”看著手中簡陋的聖旨,郝搖旗嘖嘖嘆道,“不過我想請教一下顧先生,陛下都駕崩了,這聖旨是哪裡來的呢?”

“陛下雖駕崩,可皇后還在,皇后在則大順在,這聖旨是皇后所下,怎麼,郝將軍,你不願聽從嗎?”顧君恩淡淡的道。

“哼,當著真人別說假話。李自成不在了,這大順也就土崩瓦解了。顧先生還是把你的來意直接說了吧。”郝搖旗還未說話,劉能在一旁不屑道。

“哦?不知這位是?”顧君恩詫異的看著劉能,能搶在郝搖旗前面說話說明此人地位不低,可顧君恩卻從來沒有見過此人。

“在下劉能,平南侯江北總督陳越帳下副將,見過顧先生。”劉能冷笑著看著顧君恩。

“茲...”顧君恩倒吸了口冷氣。

他之所以前來郝搖旗軍中,就是想盡量勸服郝搖旗能夠和平江的順軍保持一致,致使順軍不必分裂。

因爲顧君恩知道,別人可以投降大明,比如田見秀和袁宗第等人,他們有兵有將,明朝爲了對抗滿清,爲了不使內部像以往那樣繼續混亂,會很樂意招撫他們,然後驅使他們和清軍作戰。

可是自己卻不行,因爲大明朝廷的文官不會容納一個叛亂的讀書人和他們並列,所以即便投降大明,顧君恩本身也再無前途。

可是若像牛金星一樣投降滿清,顧君恩卻是不願,他不願爲入侵中原的韃虜賣命落下一個千古罵名,已經是反賊了絕不能再當漢奸,讀書人出身的顧君恩這點氣節還是有的。

順軍走投無路,唯有投靠大明,可是又得保持順軍的獨立性,如此將來纔可以發展壯大,纔有翻轉局面的機會。顧君恩始終是不甘心的,總想著能夠推翻大明一展胸中抱負。

可是現在,郝搖旗已經成爲了他計劃中的很大變數,郝搖旗瘋狂的收攏順軍潰兵,兵力已經佔了順軍的一半,有了和順軍主力決裂之勢。

所以,顧君恩纔不辭辛苦前來,勸說郝搖旗能夠聽從平江順軍主力的吩咐。誰知道半路上卻殺出一個劉能來,一下子把他的計劃打亂了。

郝搖旗分明是聽從了劉能的蠱惑,才做出強行收攏順軍潰兵壯大勢力的決定。

現在自己又該如何去勸說?

“郝將軍決定發兵爲順帝李自成報仇,不知道顧先生前來是不是爲了此事?”劉能先發制人,代替郝搖旗問道。

見劉能和顧君恩直接對上,郝搖旗微笑著抱著膀子站一邊看熱鬧。這兩人現在都是對自己有所圖,郝搖旗倒想看看誰開的籌碼更加誘人。

“報仇?你說什麼瘋話!我軍新近戰敗,兵甲不全、士氣不振,糧餉匱乏,拿什麼去和滿韃拼命?郝將軍,你千萬可別聽此人蠱惑,他分明是要你拿順軍將士的性命爲蕪湖明軍換取生機。”

顧君恩焦急的對郝搖旗道。

“哦?不知顧先生前來,想讓郝將軍所部何去何從?”劉能笑瞇瞇的問道。

眼下的局勢已經十分分明,順軍拘於在咸寧平江之處,失去了根據地,也沒有糧草補給,江南的百姓比較富裕吃飽肚子毫無問題,自然不會盼望著順軍帶他們造反,而是把這些人當作賊當作強盜來看,所以順軍再這裡也沒有羣衆基礎。

這種情況下除了投靠大明已經沒有其他出路,劉能倒想看看,顧君恩這順軍中的謀略之士能給出什麼不同的路來?

“這......”對劉能的問話,顧君恩啞口無言,因爲他分明也是要帶著順軍投靠大明。不同的是他想讓郝搖旗聽從平江主力的吩咐,大家能夠凝成一條繩。

可現在有劉能在,郝搖旗分明已經被蠱惑拿順軍作爲投明的籌碼,如何會再聽從自己的話?

就在顧君恩緊張思考言辭之時,一個順軍士卒跑了進來,向郝搖旗行禮過後,說有幾個人來到了營外,自稱是劉能的部下。

“放他們進來吧。”郝搖旗笑道,明軍派人來找劉能,肯定是發生了什麼變故,郝搖旗很有興趣知道。

很快來人被引進大營,正是劉能當初派去帶著程九和李自成的人頭去南昌的幾個部下。

劉能向郝搖旗告罪之後,迎了過去,低聲和他們攀談著,很快臉上露出了笑容。

“哈哈哈......”劉能突然暢快的大笑了起來,惹得郝搖旗和顧君恩詫異的扭頭來看。

“好叫郝兄得知,就在十多日前,我家侯爺在揚州水淹七軍,消滅多鐸十萬清軍。如今侯爺他帶兵抵達蕪湖,正在和阿濟格部清軍作戰,首戰既殲滅了滿清水軍,殺敵數萬,擊沉敵船三百艘。眼看著我軍殲滅清兵在即,大明中興在望。郝將軍,形勢已經如此明瞭,你萬萬不可再失去良機啊!”

劉能笑過之後,對郝搖旗沉聲說道。形勢對大明如此有利,他再不允許郝搖旗猶豫搖擺,要做最後的攤牌。

“啊!”聽聞劉能所言,郝搖旗和顧君恩盡皆大驚。

“劉兄弟說的可是真的?”郝搖旗急切的問道。自從劉能到達武昌之後,郝搖旗其實就拿定了歸降大明的主意,這些天來他竭盡全力的收攏順軍潰兵,不惜和順軍諸將撕破臉,一是爲了野心爲了前途,再就是顧念和陳越過去的那點情誼。

眼下陳越已經擊敗東路清軍到了蕪湖,這說明大明已經轉危爲安,這讓郝搖旗高興之餘,心中隱隱有些失落,因爲這意味著他的作用小了許多。

郝搖旗有驚有喜,顧君恩卻完全是驚恐了,若是劉能說的是真的,意味著順軍從中上下其手得利的機會少了很多,一旦明軍騰出手來,肯定要對付他們這些反賊。

“當然是真的,這種事我豈能說謊,我平南軍如今雲集蕪湖城外和清軍對陣,我手下就是來告訴我這件事情。”劉能笑道。

“立刻發兵,攻打九江,斷狗日的滿韃後路!”郝搖旗當機立斷道。

“九江有清軍數千把守,打下不易,顧先生多謀善斷,郝兄,不如讓顧先生隨軍一起也好爲咱們出謀劃策。”

劉能看著呆立一旁的顧君恩,不懷好意的對郝搖旗建議道。擊敗滿韃之後,大明肯定要清剿逃到湖廣的闖賊和四川的獻賊,如此才能安心北伐、收復舊土。這顧君恩是闖賊中僅存的謀略之士,萬萬不能再讓他和闖賊合流,藉機抓走就是。

“當然,攻下九江擊敗滿韃,還需要顧先生出謀劃策。”郝搖旗愣了一下,當即贊同道。若有顧君恩幫著出主意,他自然是非常高興。

於是乎,在顧君恩還在發愣之時,二人就已經決定了他的去處,這讓反應過來的顧君恩驚怒之餘也無可奈何。

郝搖旗當即下令,全軍拔營出發,順著富春河向東北而去。

眼下平南侯陳越帶領大軍正和清軍相持,正是雪中送碳的好時候,只要能夠打下九江斷掉清兵後路,蕪湖的清兵驚疑之下必敗無疑。

這一點,郝搖旗還是能看清楚的。而且他也知道,一旦等到陳越擊敗了清軍,他再去投靠性質完全不同。

趕在清軍敗亡之前投靠是顧念舊情雪中送炭,清軍敗亡之後再投靠陳越,那就是看陳越勢大上趕著巴結,這一點郝搖旗還是能夠掂量出來的。

所以儘管顧君恩暗地裡勸了他很多話語,郝搖旗卻完全不聞不顧。

可是郝搖旗手下士兵雖多,卻大都是剛收攏不久的潰兵,用他們去和滿清精銳作戰著實有些爲難,九江畢竟有著近萬清兵駐守。於是行軍之時,郝搖旗便同劉能、顧君恩商議著攻打九江的辦法。

雖然對郝搖旗的行爲十分失望,可是念及這八萬多順軍士兵的安危,再加上自身也在其中,顧君恩不得不捏著鼻子給郝搖旗出了主意。

那就是派出軍隊僞裝成綠營兵的樣子詐開九江城門,大軍順勢殺入城中。

“妙,太妙了!”郝搖旗拍腿讚道。

綠營兵都是新近投降滿韃,不久前還是明軍,如今服飾一切都如以往,只不過換了面旗幟而已。而順軍中原本就有好多明軍的降兵,大家打扮武器都差不多,只要再打出綠營的旗幟,根本沒有多大區別。

至於綠營兵的旗幟,在順軍中確實有,那是幾天前郝搖旗聽聞有一支綠營在附近打糧,當即帶領軍隊趕了過去,圍殲了這支綠營兵。

於是,郝搖旗便抽調心腹手下扮作打糧的綠營兵,推著糧車擔著糧食在前面走,自己親領一萬精銳緊隨其後,其他軍隊則由陸大有、王進纔等心腹帶著慢慢前行。

嗯,也問了編輯,不胡亂改了,按照原本大綱寫吧,構思好久的東西貿然推翻太麻煩。還請大家繼續支持,總之,這是一本與衆不同的明末書,至少我自己是這樣認爲,哈哈!

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840章 雪後第884章 佔領臨清第六十四章 “激戰”第十六章 救人第942章 陰謀傾覆朝廷的亂臣賊子第573章 衣錦還鄉第三章 木牛流馬盡忽悠第523章 反間(上)第一百零五章 滿韃攻上寨牆第八章 算賬第816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58章 重奪衛城第761章 史可法的演技第三十七章 走門路第681章 各逞計謀(兩章合一)第三十九章 比鬥第十一章 父子夜談,矢志報國第274章 抉擇第1032章 逃了又能如何?第661章 攻佔湖口第506章 鄭森在嫉妒第454章 漢陽易手第522章 初戰勝利第802章第二十四章 大明第一隻蜂窩煤球的誕生第888章 醞釀第588章 發了第519章 唯一親人第九十八章,我有妙計可破敵第一百七十六章 湯若望第273章第208章 陳越論農商第479章 徵糧徵丁第308章 崇禎駕臨揚州第479章 徵糧徵丁開個單章,說一下吧第598章 這個荷蘭人太討厭了第362章 幺蛾子第872章 清廷失去了信心第762章 密議第743章 王寅之憂(加更)第804章 再次北伐第358章 朝廷大事第754章 談判(第一更)第559章 爵封國公第265章 騎兵對決(4000字大章)第1036章 鄭森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一章 報捷京城第365章 不打擾侯爺休息了第863章 抵達金州第985章 史可法入九江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464章 八旗破陣第894章 多爾袞兵敗逃跑第877章 溝渠之戰第440章 歸德風雲第967章 挫敗感第324章 勇於任事阮大鋮第644章 何騰蛟帶兵援荊州第421章 安東尼第706章 流言第716章 火光沖天第864章 圍攻復州第865章 阿拜的戰略第724章 決戰的時刻到了第884章 佔領臨清第344章 戰後第634章 荷蘭人投降第928章 冒雨撤退第541章 翻船第536章 風雨欲來第544章 無題第532章 雪中送炭第331章 火炮齊發懾人魄第826章 略施小計第639章 達成協議第二十七章 醞釀第一百零六章 逆轉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題第404章 惑敵第939章 裂土相酬第651章 我心向明月第366章 監視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335章 攻則必殺第531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八十六章 人才匱乏第七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486章 追與逃第446章 陳越之憂(4000字大章)第1022章 這些銀子都是海貿賺的第479章 徵糧徵丁第793章 張煌言進京(第一更)第655章 我有公主已長成第一百一十八章,何祿歸明(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鬥縉紳第453章 郝搖旗渡江第728章 俘虜和地盤第329章 攻城之戰的序幕
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840章 雪後第884章 佔領臨清第六十四章 “激戰”第十六章 救人第942章 陰謀傾覆朝廷的亂臣賊子第573章 衣錦還鄉第三章 木牛流馬盡忽悠第523章 反間(上)第一百零五章 滿韃攻上寨牆第八章 算賬第816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58章 重奪衛城第761章 史可法的演技第三十七章 走門路第681章 各逞計謀(兩章合一)第三十九章 比鬥第十一章 父子夜談,矢志報國第274章 抉擇第1032章 逃了又能如何?第661章 攻佔湖口第506章 鄭森在嫉妒第454章 漢陽易手第522章 初戰勝利第802章第二十四章 大明第一隻蜂窩煤球的誕生第888章 醞釀第588章 發了第519章 唯一親人第九十八章,我有妙計可破敵第一百七十六章 湯若望第273章第208章 陳越論農商第479章 徵糧徵丁第308章 崇禎駕臨揚州第479章 徵糧徵丁開個單章,說一下吧第598章 這個荷蘭人太討厭了第362章 幺蛾子第872章 清廷失去了信心第762章 密議第743章 王寅之憂(加更)第804章 再次北伐第358章 朝廷大事第754章 談判(第一更)第559章 爵封國公第265章 騎兵對決(4000字大章)第1036章 鄭森的野望第一百二十一章 報捷京城第365章 不打擾侯爺休息了第863章 抵達金州第985章 史可法入九江第386章 鹽商們的對策第464章 八旗破陣第894章 多爾袞兵敗逃跑第877章 溝渠之戰第440章 歸德風雲第967章 挫敗感第324章 勇於任事阮大鋮第644章 何騰蛟帶兵援荊州第421章 安東尼第706章 流言第716章 火光沖天第864章 圍攻復州第865章 阿拜的戰略第724章 決戰的時刻到了第884章 佔領臨清第344章 戰後第634章 荷蘭人投降第928章 冒雨撤退第541章 翻船第536章 風雨欲來第544章 無題第532章 雪中送炭第331章 火炮齊發懾人魄第826章 略施小計第639章 達成協議第二十七章 醞釀第一百零六章 逆轉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題第404章 惑敵第939章 裂土相酬第651章 我心向明月第366章 監視第314章 錢楓林議設幕府第335章 攻則必殺第531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八十六章 人才匱乏第七十八章 爾虞我詐第486章 追與逃第446章 陳越之憂(4000字大章)第1022章 這些銀子都是海貿賺的第479章 徵糧徵丁第793章 張煌言進京(第一更)第655章 我有公主已長成第一百一十八章,何祿歸明(第三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鬥縉紳第453章 郝搖旗渡江第728章 俘虜和地盤第329章 攻城之戰的序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邑市| 庆元县| 扎鲁特旗| 手游| 阜宁县| 诏安县| 云和县| 安岳县| 嘉禾县| 嘉峪关市| 平塘县| 郎溪县| 云阳县| 黎平县| 海兴县| 新泰市| 绿春县| 青海省| 漳浦县| 出国| 阿克陶县| 库尔勒市| 保山市| 怀集县| 抚顺县| 通化市| 上饶县| 舞钢市| 中牟县| 肃宁县| 马关县| 贺兰县| 白沙| 社旗县| 遵化市| 奉节县| 土默特左旗| 易门县| 府谷县| 延安市|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