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3章 廣州第一學府

儘管高要縣毗鄰瑤亂的瀧水縣,但汪孚林眼下只帶了十幾個人,當然不會貿貿然深入虎穴,而是徑直離開高要縣城,甚至沒有在四會縣城中停留,而是悄然在周邊鄉鎮轉了轉,打探了一下當地官場民情後,就立時回返了廣州城。因爲他動作非常快,甚至根本沒有驚動當地縣城主司。

這一來一去總共只耗費了不到八天,對於他來說不過是完成了上任之後的第一輪程序——拜見名義上的上司,同時初步瞭解自己的轄區情況——可對於別人來說,那就不是這種含義了。別人只看到一個在布政司表露出疏淡之意後,立刻不管不顧撇開布政司,而後單獨和按察使以及總督接觸的巡按,消息靈通人士甚至知道,按察使凃淵叫了人去小館子吃飯,而總督凌雲翼則是容留人在總督府呆了整整五天!

如此一來,除卻如今地位越來越尷尬,職權幾乎被總兵侵奪殆盡的都司,布政司可謂是一下子就被孤立了起來。兩位布政使還扛得住,可下頭的府縣就不一樣了。在他們看來,哪怕汪孚林這位巡按御史空前年輕,但職權卻是貨真價實的,而且在其先後去見過按察使和總督之後,他們要是還穩坐釣魚臺,會不會回頭在人家的參劾表章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還不等他們在布政司和巡按御史之間做出抉擇,布政司那邊就悄悄捎了信過去。

於是,汪孚林剛回到察院的當天,就迎來了南海縣令趙海濤的來訪。緊跟著就是番禺縣令於成輝。這兩位分別治理了一半廣州城以及各自管轄範圍內龐大子民。除了表達出之前沒來及時拜見的歉意。剩下的主旨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哭窮!

而在他們之後,廣州知府龐府尊來訪之後竟然也同樣連聲哭窮,汪孚林就著實就覺得莫名其妙了了。不說別的,單單他兩次進出廣州城的感受來看,窮這個字距離廣州實在是很遙遠。否則珠江上成千條船哪來的?

“汪巡按,實不相瞞,這廣州府的家。真的不好當。外人都說廣州府是廣東第一府,所以夏稅秋糧也好,坐派和歲辦也好,全都是整個廣東∫≌style_txt;頭一份,下頭百姓早就叫苦連天了。聽說你所在的徽州府,也纔剛鬧過夏稅絲絹糾紛?這類似的事情廣州府一樣是一大把,成天鬧得我頭都疼了!而且,你想來一進廣東就發現了,這語言不通就是到廣東來上任的官員最大的問題……”

從龐府尊絮絮叨叨的話語中,汪孚林要是再不明白這哭窮緣何而來。那他就是豬腦子了。歸根結底,那是怕今年和夏稅秋糧一塊徵收的攤派軍費收不齊。考評會落到下等!要知道,地方官的考評固然和京察不一樣,上一級負責下一級的考評,但巡按御史要參劾的人,等閒卻是逃不過這一劫的。但如果能夠有巡按御史說說情,某些責難雖不至於就此完全減輕,可也至少會容易過關一些。

可天知道他自己還揹著一個更大的負擔,哪裡還有工夫幫別人說話!

而這位龐府尊總算比兩位屬下縣令更老到,在哭窮之後,他卻又大談本地教化的成就,最後邀約汪孚林去濂溪書院參觀,大力鼓吹其中教學師資力量之雄厚,學生素質之出色。眼見汪孚林果然表示很感興趣,甚至和他敲定了時間要一塊過去看看,他自覺今天這一趟收穫頗豐,當即滿口答應了下來。等到汪孚林竟是把他送到了察院大門口,他那種受重視的感覺就更強了。

“這位小汪巡按可比之前那位石巡按強多了,和氣,會做人!”

而被這位龐府尊稱之爲和氣會做人的小汪巡按,在約定會面的這一天一大早,便出現在越秀山麓的濂溪書院。所謂濂溪書院,並不止廣州城中這一所,在廣東其他地方也有同名書院,而全天下的濂溪書院,那就更多了。當然,這些同名書院並不是什麼連鎖教育機構,建成的時候之所以取了這個名字,乃是爲了紀念宋時的大儒周敦頤。理學鼻祖周敦頤身爲那衆多著作暫且不提,一篇愛蓮說卻是後世人都耳熟能詳的。

而越秀山麓的這座濂溪書院,建成至今卻只有五十多年的歷史,而其前身,也就是在城中的那座書院卻於歷經風風雨雨之後改成了廣東提學署,這裡還是嘉靖二年重修的。每年春秋,這座濂溪書院都會舉行祭祀周敦頤的大祭,常常會有提學乃至於知府縣令之類的官員主祭,故而具有濃厚的半官方性質,來到廣東的學者無不會到這裡來講學。而近期在此講學的,則是王氏心學,也就是浙中派的領軍人物王畿。

說實在的,汪孚林著實沒想到,七十開外的王畿竟然會這麼好興致,大老遠從紹興老家跑到廣東來。儘管很敬仰這位心學老前輩,但他不是哲學家,讀書也是半吊子,所以並不打算先去拜會王畿,而是打著拜訪陳家兄弟的藉口先去找他們。因爲他身穿一身藍色絹衫,乍一看頂多就是個普通秀才,很不起眼,故而書院裡的熱心學子只當他是慕名而來,熱情帶路。

當他跟著人找到陳家兄弟住宿的那間號房,謝過人之後敲開了門,做哥哥的陳洪昌不禁又驚又喜地說道:“汪兄,你真的來了!”

“怎麼,你覺得我之前是誆騙你們兄弟?”

汪孚林笑吟吟地和兩人打了個招呼,見很小的一間屋子裡擺著六張狹窄的牀鋪,每張牀也就是不到三尺,和後世學生宿舍相比,也就是沒有上下鋪而已。至於每人一張放在牀頭的木質書桌,卻都是被磨得油光水滑,顯然是一代一代用的人很多的緣故。因爲是平房,屋子裡,此時此刻,除了陳家兄弟倆,屋子裡又潮溼,竟有一股說不出的黴味。而除去陳家兄弟之外,屋子裡還有兩個人,看上去卻好像年紀都不小了。

見陳家兄弟有訪客,兩人用速度極快的粵語交流了兩句,其中一個就用官話說道:“今天龍溪先生要講課,據說府尊也要來聽,我們還要商討幾個到時候請教龍溪先生的問題,你們要接待客人就去別處,不要在這裡影響我們。”

陳炳昌看到哥哥陳洪昌似乎想要理論,連忙一把拉住了他,又衝著汪孚林歉意地笑了笑,連忙往外走去。見汪孚林也跟了上來,直到出了屋子,離開已經有點遠了,這個當弟弟的纔不好意思地說道:“號房逼仄,大家平時都是這樣的,汪兄你別見怪……”

“號房是逼仄,但他們平時帶客人回來的時候,卻每次都藉口要探討什麼要緊的問題,把我們驅趕出來,現在我們有客人,他們卻又趕人,還不是欺負我們是外地來的?”儘管身爲兄長,但陳洪昌的脾氣卻比弟弟更急,此時忍不住憤憤然,又衝著汪孚林說道,“他們平時自己人之間只說那讓人難聽懂的廣府話,我也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一來二去就老是受欺負……”

對於陳洪昌的抱怨,汪孚林見陳炳昌欲言又止,似乎不那麼贊同,他想起自己之前抄著一口廣府話時帶路學子的熱心,也就只是泛泛安慰了人兩句,隨即詞鋒一轉道:“今天龍溪先生講課的地方在哪,能不能容外人聽講?我可以去聽聽嗎?”

一說到王畿講課,陳洪昌立刻忘記了抱怨,想都不想就點點頭道:“當然可以,雖說還有至少一個時辰,但龍溪先生講課每次都會很多人來,早點去也好!”

汪孚林當初在宣城時,曾經去參觀過羅汝芳王畿講學過的志學書院,那就是羅汝芳因爲聽講者太多而擇地重新修建的,而如今這座濂溪書院,從規制上來說和志學書院不相上下,至於那座大講堂,則是顯得一樣簡陋,除卻第一排十來二十張椅子之外,餘下的就是一排一排的條凳。眼下時辰還早,第一排用於招待那些貴賓的椅子還全部空著,二三四五排的條凳卻已經都被佔滿了,汪孚林跟著陳家兄弟,好容易在第六排的邊緣找到了位子。

而他們剛剛坐下不久,身後兩三排鬚臾之間也都被坐滿了。在這種擁擠的環境中,汪孚林立刻感覺到了燥熱,而且,因爲人實在是太多,各式各樣的氣味撲鼻而來,著實夠人喝一壺的。爲了轉移注意力,他只能和陳家兄弟繼續小聲閒聊,漸漸的,他原本的那個念頭更明確了。

這個弟弟陳炳昌似乎是一個不錯的幕僚人選——哪怕年輕了點,但卻勝在樸實而不失謹慎,竟然不像其兄長,好像還懂得當地語言。反正他又不是地方官,他自己就已經足夠油滑了,不需要那些老油子師爺!

這樣的閒話家常也不知道持續了多久,他猛地聽到背後傳來了一聲低喝:“陳大陳二,把你們的位子讓出來!”。

第440章 雨中不夜渡第813章 皇帝的權威第279章 縣試的最後一場第545章 說英雄論英雄第342章 請君去追債第176章 還是故鄉好第670章 西元1576年的澳門之行第892章 長舌婦第151章 鄉民的憤怒,葉縣尊病了第315章 聲東擊西第98章 誰是無賴?第934章 雙管齊下第589章 藝高人膽大第553章 囚籠中的梟雄第933章 當面告黑狀第405章 責任我一人來背!第241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257章 打行的把頭第943章 再開炮第755章 遺折和私信第131章 徹底把水攪渾第210章 歲考發榜和吊榜尾第510章 新進士的分配問題第600章 喜憂參半第919章 好讀書的姜淮第88章 怎樣對付滾刀肉第246章 珍貴的賀禮第760章 世態炎涼第798章 呂閣老的自衛反擊戰第299章 牙尖嘴利汪二孃第779章 藉機賣私貨第401章 和你比無賴!第919章 好讀書的姜淮第803章 疏不驚人死不休第230章 裝神弄鬼第713章 違式文字,爾虞我詐第559章 李家的分寸第647章 外來的和尚也不好唸經第668章 遍地黃金?第631章 衣錦還鄉第8章 打響功名保衛戰第300章 不好惹的小傢伙第110章 鎮院大殺器第268章 賞錢和戚家軍第689章 翻牆見故人,卻聞海盜蹤第734章 奇功歸何人?第758章 首輔截胡第718章 捧殺和丟包袱第221章 東南柱石第630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622章 無毒不丈夫,宅門是非多第295章 豐功偉績誇來聽第883章 絕不姑息第739章 雙喜臨門第692章 原是一盆狗血第65章 猜得到的開頭第116章 不成人形的老仇人第252章 抓住了你的小辮子第578章 所謂英雄!第11章 夜遊到班房第288章 張公子相邀第118章 真正的老奸巨猾第536章 正月裡的烽炮第710章 放你一馬,巡視貢院第332章 惡霸壓不住地頭蛇第834章 另類的反擊第899章 張府這條船第928章 出賣和維護第741章 繼續演戲第121章 正是夜梟出沒時第938章 針尖對麥芒第664章 有眼不識汪巡按第871章 打錦衣衛的悶棍第137章 真正的權威和權勢!第184章 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第488章 小人物背後的大推手第862章 煊赫和落魄第515章 好爲人師第813章 皇帝的權威第27章 鬼才要當糧長!第122章 奸細?第233章 直接賺進城第224章 鬧彆扭的葉縣尊第317章 有如神助第854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634章 合縱連橫第471章 君子先動口再動手!第400章 和我比陽謀?第506章 殿試和賜宴第513章 別想老偷懶第360章 雷厲風行第622章 無毒不丈夫,宅門是非多第7章 趁火打劫的混蛋第603章 可知道錯了?第229章 夜深人靜密謀時第380章 釣魚(下)第640章 衆叛親離第593章 帶到溝裡第382章 威逼利誘第209章 宋朝的林大人……
第440章 雨中不夜渡第813章 皇帝的權威第279章 縣試的最後一場第545章 說英雄論英雄第342章 請君去追債第176章 還是故鄉好第670章 西元1576年的澳門之行第892章 長舌婦第151章 鄉民的憤怒,葉縣尊病了第315章 聲東擊西第98章 誰是無賴?第934章 雙管齊下第589章 藝高人膽大第553章 囚籠中的梟雄第933章 當面告黑狀第405章 責任我一人來背!第241章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第257章 打行的把頭第943章 再開炮第755章 遺折和私信第131章 徹底把水攪渾第210章 歲考發榜和吊榜尾第510章 新進士的分配問題第600章 喜憂參半第919章 好讀書的姜淮第88章 怎樣對付滾刀肉第246章 珍貴的賀禮第760章 世態炎涼第798章 呂閣老的自衛反擊戰第299章 牙尖嘴利汪二孃第779章 藉機賣私貨第401章 和你比無賴!第919章 好讀書的姜淮第803章 疏不驚人死不休第230章 裝神弄鬼第713章 違式文字,爾虞我詐第559章 李家的分寸第647章 外來的和尚也不好唸經第668章 遍地黃金?第631章 衣錦還鄉第8章 打響功名保衛戰第300章 不好惹的小傢伙第110章 鎮院大殺器第268章 賞錢和戚家軍第689章 翻牆見故人,卻聞海盜蹤第734章 奇功歸何人?第758章 首輔截胡第718章 捧殺和丟包袱第221章 東南柱石第630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622章 無毒不丈夫,宅門是非多第295章 豐功偉績誇來聽第883章 絕不姑息第739章 雙喜臨門第692章 原是一盆狗血第65章 猜得到的開頭第116章 不成人形的老仇人第252章 抓住了你的小辮子第578章 所謂英雄!第11章 夜遊到班房第288章 張公子相邀第118章 真正的老奸巨猾第536章 正月裡的烽炮第710章 放你一馬,巡視貢院第332章 惡霸壓不住地頭蛇第834章 另類的反擊第899章 張府這條船第928章 出賣和維護第741章 繼續演戲第121章 正是夜梟出沒時第938章 針尖對麥芒第664章 有眼不識汪巡按第871章 打錦衣衛的悶棍第137章 真正的權威和權勢!第184章 高高拿起,輕輕放下第488章 小人物背後的大推手第862章 煊赫和落魄第515章 好爲人師第813章 皇帝的權威第27章 鬼才要當糧長!第122章 奸細?第233章 直接賺進城第224章 鬧彆扭的葉縣尊第317章 有如神助第854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634章 合縱連橫第471章 君子先動口再動手!第400章 和我比陽謀?第506章 殿試和賜宴第513章 別想老偷懶第360章 雷厲風行第622章 無毒不丈夫,宅門是非多第7章 趁火打劫的混蛋第603章 可知道錯了?第229章 夜深人靜密謀時第380章 釣魚(下)第640章 衆叛親離第593章 帶到溝裡第382章 威逼利誘第209章 宋朝的林大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中市| 平江县| 西华县| 阳东县| 蚌埠市| 宝坻区| 龙里县| 吉首市| 观塘区| 岳西县| 红原县| 稷山县| 桃源县| 任丘市| 郴州市| 遂川县| 布拖县| 射阳县| 渝北区| 彰化县| 永和县| 长汀县| 毕节市| 定西市| 宝坻区| 运城市| 原平市| 涿鹿县| 旬邑县| 保亭| 贵阳市| 习水县| 阜南县| 曲沃县| 司法| 乐亭县| 壤塘县| 苏州市| 新平| 潜江市|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