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0章 談判

在英、法、美、德、俄五國公使的見證下,清國北洋大臣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握手問好,然後雙方一起步入會場。

會場兩邊,石雲開和乃木希典相向而立,身側是兩排威武軒昂的武士……

清國武士尚能稱得上威武,鼻青臉腫的日本武士就形象不佳,配合著他們矮小粗壯的身材,以及昂首挺胸就差挺腳尖還是夠不到清軍肩膀的身高,說他們“威武”實在是不大合適。

作爲戰地記者,已經成爲石雲開“鐵粉”的凱瑟琳有采訪拍照的權利,凱瑟琳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以石雲開和乃木希典爲首拍了一張兩排武士對峙的照片。

照片中以石雲開爲首的清國武士衣帽整潔、昂首挺胸,下巴和地面幾乎平行,用俯視的目光瞪視對面的日本武士。

而已乃木希典爲首的日本武士,雖然努力做出昂首挺胸的架勢,但是限於他們的身高,以及鼻青臉腫的模樣,那副全力維持的莊重摸樣就全都變成了學生對老師的那種不羈和挑釁。

這張照片後來用一整個篇幅刊登在《紐約時報》上,引起了全球媒體的瘋狂轉載,照片的名字很有象徵意義,叫做“秩序”。

西方有一個習慣,叫做“解讀”。一個眼神,一張照片,一件物品,都能通過不同的角度,通過引申闡發,解讀出不同的結論。

這張照片就被反覆解讀,最終得出了十幾個結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還是凱瑟琳的註釋。

在註釋中,凱瑟琳寫道:發生在東方的這場戰爭,與其說是宗主國和附屬國之間的交戰,不如說是舊有頑固勢力和新興勢力之間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沒有勝利者,清帝國作爲宗主國,雖然沒有輸掉戰爭,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但同時也暴露了清帝國自身的問題,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丟失了在遠東地區的掌控力。日本作爲一個新興國家,雖然沒能贏得戰爭,撕破清帝國最後的遮羞布,但卻揭露了清帝國外強中乾的本質,擺脫了千年屬國的身份,從此在遠東地區,有了話語的權利。

上午十點,談判正式開始。

會場中間是一張橢圓形的長桌,清日雙方代表相對而坐,英法美德俄等國的代表坐在另一張長桌上。

“作爲和談的前提,我們要求清國立即釋放所有的日方人士,歸還所有日方人士的靈柩,歸還所有日方人士的所有隨身物品,並且追究那些虐待日方人士的清軍將領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纔會同意和談繼續進行下去。”和歷史上的伊藤博文一樣,這位大腦門首相一上來就提了一堆條件,並要求清國一方完全接受,只有這樣才肯繼續和談。

縱然是被逼到了談判桌上,伊藤博文還在玩弄語言,想要盡力掙回點面子。這也難怪,清國是有先例的,早在中法戰爭時期,法國人就在談判桌上拿到了戰場上沒有獲得的東西,日本人現在又想複製那一幕。

“伊藤先生所謂的‘日方人士’不知是指的什麼人?清國從來沒有無故扣押過日方人士,不知伊藤先生的所謂‘虐待’又從何說起?!崩铠櫿码m然年紀一大把,頭腦還是很清晰的。

面對西洋各國的時候,李鴻章或許會縮手縮腳,但在面對同爲東方國家的日本時,李鴻章還是有幾分底氣的?;蛟S是因爲戰爭沒有打輸,給了李鴻章幾分自信,到目前爲止,李鴻章對於日本人針鋒相對,並沒有半點退縮。

“很好,我這裡有一份報紙,是美利堅《紐約時報》的報道,貴國的《申報》也轉載了這份報道。在這份報道里,有翔實的數據表明,就在平壤,發生了嚴重的人道危機,我們的國民不看虐待,在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已經有上千人死亡,這一點,中堂大人不會否認吧?!毕鄬段淖诌[戲,伊藤博文還是更加重視日軍俘虜的命運。

在這一點上,伊藤博文不願意拉扯太長時間。每過一天,就會有不少戰俘因爲得不到有效救治而悲慘死去,伊藤博文想先把人弄回來,然後再慢慢談。

“這一點我不否認,但是我不認爲這是人道危機。有日軍傷員因病故去,這一點我不否認,但是死亡原因卻不是像伊藤先生所說的虐待,而是因爲傷勢過重無藥可醫。不僅日軍傷員是這樣,我們的傷員也是這樣,每一天都有人死去,每一天都會給一個家庭帶去沉重的打擊,正因如此,我們現在纔會坐在這裡,爲了儘快結束這場無謂的戰爭而努力。”李鴻章據理力爭,不肯在任何一個方面落到下風。

談判是一個長期的鬥爭,任何一方的任何一點退讓,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正因如此,大多數談判都會曠日持久。

“既然中堂大人也是這麼認爲,那麼我認爲我們已經達成了一個共識,我們會釋放在戰爭中俘獲的貴方俘虜,同時也請中堂大人下令交還被貴方扣押的我方人員?!币撂俨┪淖プC會,提議雙方交換俘虜。

“我再次重申一點,我們沒有扣押貴方的人員,如果伊藤先生指的是戰爭中的俘虜,那麼我可以回答‘是的,我們確實俘虜了一批貴方士兵’。如果伊藤先生指的是被扣押的貴方人員,我可以明確的回答‘沒有,我們從來沒有扣押貴方的人員'?!崩铠櫿卤环Q爲“東方俾斯麥”,性格自然有強勢的一面,面對伊藤博文的不當措辭,李鴻章頗爲強勢。

“這就是貴方談判的誠意?”伊藤博文面色陰鬱,聲音低沉,配合著矮小的身體,更顯虛張聲勢。

對於這次談判,伊藤博文做好了面對困難的心理準備,但是沒想到,困難出現的如此之早。

“在貴方那裡,我同樣沒有看到談判的誠意?!崩铠櫿沦┵┒?,微不可察的搖搖頭,彷彿對於談判的前景同樣不看好。

“很好,既然如此,那咱們就沒有談判的必要,讓戰士們的槍和劍去談判吧。”伊藤博文知道再糾纏下去也不會有進展,乾脆轉身離去。

第一天的談判,沒有絲毫進展。

第127章 那爾蘇第151章 盛宣懷第208章 不捨得第221章 城裡人第三十一章 排陣第185章 朋友第286章 稱帝第130章 禮物180章 羅斯福第102章 吐血第114章 家學淵源第145章 大驚喜第118章 孤臣第248章 柳京銀行第112章 宿命第226章 下馬威第五十九章 素質第五章 魔術第五十六章 叫門第155章 不是結果的結果第279章 挖不動第250章 進京第243章 準備第154章 中風第五十四章 迷惘第124章 作死第103章 噩夢之旅第119章 選擇第155章 不是結果的結果第273章 戰爭利好第282章 謀算第八十六章 屠殺第256章 不妥協第九十五章 掛中堂第276章 坑第252章 刑訊第206章 威壓第162章 發毛第115章 裝第六十九章 情報第277章 打臉第248章 柳京銀行第113章 袁崇煥第280章 盛京第198章 吞併第282章 謀算第142章 都是錢鬧的第127章 那爾蘇第七十五章 叔叔第207章 希望第五十四章 迷惘第215章 活路第156章 闖入第182章 變化第210章 不差錢第250章 進京第178章 煤第190章 妥協第四十三章 智商堪憂第112章 宿命第205章 權勢第五章 魔術第二十八章 列營第127章 那爾蘇第136章 塵埃落定第一章 民夫第118章 孤臣第246章 炸藥第十五章 倆小鬼第182章 變化第四十二章 戰後第270章 看上去不錯第211章 遺憾第八章 夜航第232章 加官進爵第127章 那爾蘇第130章 禮物第176章 工業化第166章 三核第195章 造假第189章 神邏輯第211章 遺憾第144章 好久不見第113章 袁崇煥第131章 石耀川教子第208章 不捨得第249章 遺禍第二十三章 糾結第147章 任重道遠第八十三章 搶人第147章 任重道遠第122章 糾結第258章 誅你九族第四十七章 以威服人第185章 朋友第三十三章 埋伏第九十七章 貓和老鼠第十三章 歪樓第五十九章 素質第277章 打臉
第127章 那爾蘇第151章 盛宣懷第208章 不捨得第221章 城裡人第三十一章 排陣第185章 朋友第286章 稱帝第130章 禮物180章 羅斯福第102章 吐血第114章 家學淵源第145章 大驚喜第118章 孤臣第248章 柳京銀行第112章 宿命第226章 下馬威第五十九章 素質第五章 魔術第五十六章 叫門第155章 不是結果的結果第279章 挖不動第250章 進京第243章 準備第154章 中風第五十四章 迷惘第124章 作死第103章 噩夢之旅第119章 選擇第155章 不是結果的結果第273章 戰爭利好第282章 謀算第八十六章 屠殺第256章 不妥協第九十五章 掛中堂第276章 坑第252章 刑訊第206章 威壓第162章 發毛第115章 裝第六十九章 情報第277章 打臉第248章 柳京銀行第113章 袁崇煥第280章 盛京第198章 吞併第282章 謀算第142章 都是錢鬧的第127章 那爾蘇第七十五章 叔叔第207章 希望第五十四章 迷惘第215章 活路第156章 闖入第182章 變化第210章 不差錢第250章 進京第178章 煤第190章 妥協第四十三章 智商堪憂第112章 宿命第205章 權勢第五章 魔術第二十八章 列營第127章 那爾蘇第136章 塵埃落定第一章 民夫第118章 孤臣第246章 炸藥第十五章 倆小鬼第182章 變化第四十二章 戰後第270章 看上去不錯第211章 遺憾第八章 夜航第232章 加官進爵第127章 那爾蘇第130章 禮物第176章 工業化第166章 三核第195章 造假第189章 神邏輯第211章 遺憾第144章 好久不見第113章 袁崇煥第131章 石耀川教子第208章 不捨得第249章 遺禍第二十三章 糾結第147章 任重道遠第八十三章 搶人第147章 任重道遠第122章 糾結第258章 誅你九族第四十七章 以威服人第185章 朋友第三十三章 埋伏第九十七章 貓和老鼠第十三章 歪樓第五十九章 素質第277章 打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明县| 子洲县| 无为县| 辉县市| 江城| 射洪县| 都江堰市| 赤壁市| 霸州市| 广宁县| 祁连县| 侯马市| 太和县| 咸丰县| 望城县| 沙田区| 沈丘县| 荆州市| 石棉县| 景洪市| 博兴县| 秭归县| 宁都县| 佛山市| 玉环县| 许昌市| 梨树县| 赤城县| 望谟县| 麦盖提县| 铜梁县| 施秉县| 称多县| 星子县| 宜川县| 凤阳县| 屏边| 庄河市| 天柱县| 平和县| 鄂伦春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