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你們找到倪佳瑤,問她的話,應該知道得比較多。”女鬼開口說道。
倪佳瑤是她所清楚知道的唯一的一個在經歷許願事件後,只是被推下樓梯,而在昏迷過後,脫離危險期到現在還沒有死的。
傳聞中的瘋掉和死掉,還有其餘的什麼癥狀,她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她的朋友卻是死掉了。
所以在她清楚知道的人當中,只知道她朋友死掉了,而倪佳瑤就是在醫院裡,脫離危險期,到現在也沒有死去。
傳聞中還是失蹤的,但那也都是傳聞,誰也不知道其中的真假成分,沒有人能夠追溯到是誰先開始傳開的,而後來者就只是聽著前面的人講述,一個傳一個。
或許傳到最後,描述出來的故事,會跟原本的版本差很多吧,畢竟只是口口相傳,而有些人又喜歡添油加醋,在一番渲染之後,故事就脫離了原本的軌跡。
“嗯。我等會去找她。”林錦安說完便將女鬼再次收起來。
離開學校後,他們母子倆跟蘇羿恆一起到醫院去,問到倪佳瑤住的病房。
推開病房門後,便見到倪佳瑤的父母也在,看到他們進來,錯愕警惕地盯著他們。
在蘇羿恆出示警員證後,在支開倪佳瑤的父母后,房間裡就剩下他們跟倪佳瑤了。
倪佳瑤一臉防備地盯著他們,臉上還有著一絲的驚恐之意,不知道是在害怕他們,還是怕別的東西。
在醫院裡瀰漫著些鬼氣是正常的,每天都會有人在醫院裡死去,要是沒有出現任何的鬼氣,才顯得不太正常。
“你叫倪佳瑤是吧?我就開門見山了,你在你們學校的大樹下,到底許了什麼願望?”林錦安出聲問道。
倪佳瑤在聽到她前半段的話時,還沒有都多大的反應,可是在聽到她說的後半段話,身體明顯地顫抖了下。
這一切都沒有逃過在場的兩大一小的眼睛,她必然是在跟鬼物締結契約後,經歷過恐怖的事情。
在結合了一系列的事情來看,倪佳瑤似乎算是命大的一個,到現在還沒有死去。
雖說在脫離危險期後,她似乎沒有再遭遇什麼,但是誰也不知道真正的內幕是怎樣的,或許只有她自己才知道。
跟她締結了契約的鬼,是已經放過了她,或是依舊在糾纏著她,現在只能是從她的嘴裡才能夠知道真相。
“我……”倪佳瑤聲音輕輕的,原本直視他們的目光在躲閃,猶豫著是要說謊話還是乾脆什麼都不說。
對於他們知道這個,並且感興趣,還真是她沒有想到的,怎麼說,他們都是警方的人,哪裡會想要知道這些無稽之談。
對於很多人來說,這根本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情,只有相信的人,纔會認爲確有其事,而不相信的人,永遠都覺得很荒謬。
“你還是告訴我實話吧,或許我還能夠幫助你。”林錦安淡淡地開口。
從她說話時的閃躲眼神,就已經猜測出來,她接下來說的話,很可能是謊言,所以自己才先開口。
倪佳瑤有些怯懦地看向他們,眼中有著不確定的神色,有些不相信他們能夠保護自己,她遇到的事情,根本就無法用常理來解釋。
“你當時摔下樓梯的時候,是被跟你締結下契約的鬼給推下去的,在被推下去之前,你應該聽到她在叫你,你絕對不是第一次聽到她的聲音。”林錦安的態度很是篤定。
這些都是之前瞭解到的,正好可以用來擊碎對方的所有防備,讓她明白自己早已暴露在他們的面前,並不需要任何的隱瞞。
果不其然,在聽到她的話時,倪佳瑤的神情是好奇跟疑惑,還有著震撼,彷彿是覺得不可思議。
她的話說得如此篤定,就像是在陳述事實,而非在猜測,而且說出的場景,就跟自己當時經歷的一樣,她說得猶如是在場的見證者。
那樣的事情,即使是有人在場,也不會知道她經歷的事情,畢竟別人是聽不到更是看不到那隻鬼的,她都沒有看到過,只是聽到過那陰森詭異的聲音。
“你怎麼知道?”倪佳瑤在猶豫片刻後,說出來的話,依舊是想要解開自己心中的疑惑,就是好奇他們怎麼知道得那麼清楚。
“有一隻鬼目睹了經過,你需要見見她嗎?哦,對了,關於你們校長的事情……你聽說了嗎?”林錦安說著看向她。
見到她的臉色突然變得慘白,覺得自己說的話對她來說,好像有些殘忍。
“他……他怎麼了?”倪佳瑤放在雙腿上的雙手,在那一刻握緊,一臉緊張地看向他們。
“他死掉了,就是被那個見證你被推下去的女鬼給殺死的,而你的事情,也是她告訴我的。”林錦安開口說道。
倪佳瑤不自覺就鬆一口氣,也不管有他們在場,甚至是心裡覺得挺高興的,有一種解恨的感覺。
她現在的心情就差跳起來拍手叫好,那樣的人,她本就覺得沒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她什麼都不敢做,甚至都不敢跟父母說,生怕事情一旦傳開,她跟父母都要面對異樣的眼光。
“我是去許願了,許的是讓我順利考到想上的學校,我不想再待在這個學校裡,而我的成績,最近卻一直在下滑。”倪佳瑤突然開口說道,可以看出她整個人都輕鬆不少。
要是那個辦法不行的話,她就會找個藉口,讓她的父母辦理轉學手續,她也沒有想到,那個傳說竟然是真的。
抱著一種試試的心態,卻不知道已經惹上麻煩,之後的成績是提高了,但是恐怖的事情卻接踵而來。
林錦安有些同情地看向她,不過沒有持續多久,便收斂起自己的同情之意,不能讓對方察覺到自己的同情,否則的話,會傷害到對方。
遭遇這樣的事情,只是想著能脫離這個學校,而不是將那人的行爲揭露出來,或許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姑息,才讓對方更加肆無忌憚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顧慮,想得太多,就會變得害怕,最後患得患失,在取與舍之間徘徊不定,後來就用自認爲好的方式處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