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百七十五章 小城日照

蘇北小白領作品 龍起明末 龍起明末 發展 二百七十五章小城日照

沈有容苦笑的看著眼前的情形。走吧!還呆在這幹嘛?今天算是丟人丟到家了,一眼前的這種情形,沈有容就知道,這臺灣的人大部分都是大明的那些受到壓迫而活不下去的人,這些人哪家沒有被官方壓迫過。

在這些人的面前爭論大明官員,那就是在找抽。所以,沈有容只能趕緊拉著郭邢狼狽的逃離了酒樓。

“這兩個人怎麼會來到臺灣的?按理說,他們即使來到臺灣也會被嚴密監控的啊!”看著沈有容和郭邢的背景,鄭麗萍疑惑的說道。

“小姐,你認識這兩個人啊?”聽到鄭麗萍這麼說,小玲疑惑的問道。

“那個歲數大一點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沈有容,在大明也算是一位戰功顯赫的大將。另一位是他的首席幕僚,郭邢。按理說,他們即使要來臺灣,也只能進入鳳山的啊!”

對於臺灣,經過這一年的時間,鄭麗萍也已經有了相當的瞭解。不同於大明,臺灣的軍政府和聯合護衛軍對整個臺灣島的控制是嚴密的過分。聯合護衛軍,海警,警察,以及那遍佈全島的情報人員,就算是一條小漁船靠近臺灣島靠近臺灣島,都能被抓起來。

其實鄭麗萍感到奇怪也是正常,因爲初期的弱小,所以蕭明乾從各個方面隱藏自身,並且想盡辦法的以各種手段來誤導外界對臺灣的印象。雖說現在的臺灣已經擁有了自保的實力,但是臺灣現在的戰略中心是南洋,還不想引起大明的重視,所以這種隱藏自身的手段還是一如既往的存在。

當然這裡面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臺灣的商人們就希望這種狀態儘可能長的存在,因爲只要這種隱藏自身的措施存在一天,他們對比外來商人的成本優勢就多存在一天。這也是臺灣商人積極配合控制外來人口身份的真正內在原因。

而沈有容和郭邢兩人之所以能夠通過這種控制,進入臺灣除鳳山以外的其他地區,在他們看來是通過違背臺灣律法的暗勢力途徑。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所謂的暗勢力完全是在蕭明乾的控制之下的,包括那些所謂的走勢途徑,大部分其實也是在蕭明乾的控制之下,做著一些明面上的軍政府所做不到的事情。

“小姐,原來這兩個人是那明朝的狗官啊!哼!早知道就多打兩下重的了。”

一聽到沈有容兩人的身份,小玲突然間覺得自己下手有些輕了,不解心頭之恨。

“呵呵!小玲,你就別的了便宜賣乖了。這裡是臺灣,事情鬧大了對我們也沒有好處。而且,那個沈有容還算是個有作爲有擔當的好官,與那些只知道摟錢的貪官還是不一樣的。”鄭麗萍笑著說道。

但是鄭麗萍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時候,對於那些想要離開大明的流民來說,貪官或許並不是一件壞事,而個別有作爲的好一點的官員卻是他們的催命符。

山東日照,這個時候還只是個小縣。當然這裡的小縣僅縣城也有近三萬人口,而全縣人口總計約七萬。這樣的小縣如果是在臺灣,也算是個人口大縣了。

如今天下天災人禍是從不間斷,而日照這個靠海的小縣同樣不能例外。不過幸運的是,這幾年,沒年都有一些個來自臺灣的海商前來兜售一些個海外商品,數量上來說,當然比不上登州那種大地方,但是也算是給日照的百姓帶來了一些活下去的生計。

自從六年前,第一批那個時候還被稱爲東番島海商的臺灣海商登陸日照以後,日照就越發的繁榮了起來。越來越豐富的商品,讓日照本地的人有了一個轉賣臺灣商品的發家之路,當然前提是你得有本錢。

而那些實在活不下去的百姓被臺灣海商招收去了臺灣,聽說是去做工。但是在當時很多人都認爲那些被招去的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甚至有傳言說,那些人都被抓去殺了吃了,不然那會有人連那些七老八十的老人都要的。

但是僅僅過了一年,這些傳言就不攻自破了,因爲當初離開的人當中,有人回來了,而且整個人都是紅光滿面的,很明顯日子過得比在日照舒服。一打聽才知道,那些人到了臺灣以後,竟然能得到一些自己的土地,日子過的別提多好了。這樣一來,立即吸引了一大批活不下去的百姓跟著臺灣的大船離開。

或許有人會問,那些官員能放任臺灣人拉人走嗎?其實這一點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爲當地的官員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流民給煩死了,一聽有人願意要那些流民,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呢。

事實上,大部分的官員對臺灣運人的速度反而是不滿意,因爲就日照一地來說,每年的流民數量就有近萬,但是來日照的那些臺灣商人每年只能運走一兩千人,最多也就是近三千人,太慢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個臺灣商人非常的識趣,每年都有一千多兩的銀子孝敬縣裡的幾位主要官員,雖然不多,但是對一個小小的縣級官員來說,已經算是個不錯的額外收入了,畢竟大明朝官員的工資實在有些低。

當然,這些商人帶來的不僅僅是這一千多兩的孝敬銀子和運走流民這一個大麻煩。更重要的是他們帶來的那些商品,給當地人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間接的也給那些官員帶來了更多的上下其手的可能。所以,不管是流民,還是當地士紳,抑或是當地的大明官員,都對臺灣商人非常的滿意,也非常樂意看到這種情形一直這麼持續下去。

這一點其實不僅僅是日照,從北直隸到蘇北地區,整個漫長海岸線上的所有州縣都差不多是這樣的情形。甚至是沿著黃河這條大河的航線,臺灣商人的足跡已經延伸到山西了。

不過,現在在日照出現了一個攪動整個局面的人,這個人一來到日照,便開始拿臺灣商人運走流民開刀。

四百三十四章 玩殘日本二百六十八章 對雷汞的渴望三百一七章 西班牙人的底線三百八十八章 戰果分配和遼陽之敗一百九十六章 五年後孫新報仇來了第143章 他們的首要目標是我們第57章 炮戰三百零六章 該讓移民們見血513章 野心勃勃的遼東建設計劃四百三十四章 玩殘日本第53章 激勵第55章 出發三百八十八章 濟州島遼東移民的中轉站和遼東攻略的前沿基地四百一十章 展示肌肉以吞食整個南洋五百三十章 攻入紫荊城第73章 激動人心的喜訊二百二十三章 臺灣還是荷蘭這是個問題四百一十三章 廣寧之戰不一樣的開端四百四十三章 出兵遼東之前的準備二百三十一章 十年擴軍計劃三百五十三章 參謀制度和軍校擬建514章 熱火朝天的遼東建設四百三十二章 天啓死了魏忠賢逃了第22章 緣由515章 印度鉅變第10章 決心發展火槍火炮一百六十二章 巨大的第136章 光棍問題四百九十章 屠殺一面倒的屠殺一百四十六章 戰後影響第110章 吳榮堂棄商從政一百八十二章 迷茫的聖女三百七十九章 炸藥包攻擊第116章 一心要復仇的老人四百三十一章 天啓要死了第41章 警告四百七十五章 恐慌前所未有的恐慌第59章 吳榮宗的不安一百八十四章 法律理念的交流二百三十三章 對不起了各位罵我好了第92章 東番島內的發展第37章 讓海商幫忙買造船材料三百二十章 停戰條約三百七十七章 避開東林黨的鋒芒三百九十八章 我看朝鮮該換個國王了三百四十三章 暫時避讓三百七十四章 越憤怒越清醒的伊達政宗第78章 讓日本人震驚的火炮二百七十八章 天府神兵計劃四百八十六章 草草結束的攻城戰第134章 失望的吳丙元二百四十四章 半年時間二十六次襲擊第15章 海盜屠村二百七十一章 千里來尋第28章 掃滅海盜五百三十一章 重機槍二百三十七章 臺灣遼東二百五十九章 鳳山見聞2第34章 八一建軍二百七十六章 拿臺灣海商開刀的明朝官員三百章 陸軍首戰二百九十五章 土著等不及了三百六十七章 反駁二百零六章 軍律法依則存悖則廢二百三十章 不甘寂寞的吳運東第94章 寧靜祥和的清晨二百四十八章 如何對待琉球百姓三百三十四章 卑職楊過三百章 陸軍首戰二百八十一章 碩鼠第70章 意欲收服海盜第42章 子弟兵第53章 激勵二百一十二章 開闢一個足夠大的生存空間二百七十章 遼東義軍二百七十七章 拿利益聯合四百五十八章 戰術的大變革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滅亡第19章 及時趕到第130章 風雲初起第132章 澎湖海戰2五百三十七章 遷都選擇和政策方向的轉變四百四十六章 袁崇煥動手了二百三十七章 選擇五百二十六章 大明的軍事佈置二百六十五章 鳳山見聞9四百五十一章 失敗的攻城戰第37章 讓海商幫忙買造船材料二百八十四章 新春聯誼會的作用第63章 對日貿易結構的思考四百八十二章 大戰將起續三百六十七章 反駁第107章 謀第119章 合作續四百三十四章 玩殘日本一百六十一章 親子不可信的悲哀一百九十四章 發難四百六十二章 用炮彈換取人命合算的買賣一百五十一章 中國的海盜三百七十三章 失敗的夜襲
四百三十四章 玩殘日本二百六十八章 對雷汞的渴望三百一七章 西班牙人的底線三百八十八章 戰果分配和遼陽之敗一百九十六章 五年後孫新報仇來了第143章 他們的首要目標是我們第57章 炮戰三百零六章 該讓移民們見血513章 野心勃勃的遼東建設計劃四百三十四章 玩殘日本第53章 激勵第55章 出發三百八十八章 濟州島遼東移民的中轉站和遼東攻略的前沿基地四百一十章 展示肌肉以吞食整個南洋五百三十章 攻入紫荊城第73章 激動人心的喜訊二百二十三章 臺灣還是荷蘭這是個問題四百一十三章 廣寧之戰不一樣的開端四百四十三章 出兵遼東之前的準備二百三十一章 十年擴軍計劃三百五十三章 參謀制度和軍校擬建514章 熱火朝天的遼東建設四百三十二章 天啓死了魏忠賢逃了第22章 緣由515章 印度鉅變第10章 決心發展火槍火炮一百六十二章 巨大的第136章 光棍問題四百九十章 屠殺一面倒的屠殺一百四十六章 戰後影響第110章 吳榮堂棄商從政一百八十二章 迷茫的聖女三百七十九章 炸藥包攻擊第116章 一心要復仇的老人四百三十一章 天啓要死了第41章 警告四百七十五章 恐慌前所未有的恐慌第59章 吳榮宗的不安一百八十四章 法律理念的交流二百三十三章 對不起了各位罵我好了第92章 東番島內的發展第37章 讓海商幫忙買造船材料三百二十章 停戰條約三百七十七章 避開東林黨的鋒芒三百九十八章 我看朝鮮該換個國王了三百四十三章 暫時避讓三百七十四章 越憤怒越清醒的伊達政宗第78章 讓日本人震驚的火炮二百七十八章 天府神兵計劃四百八十六章 草草結束的攻城戰第134章 失望的吳丙元二百四十四章 半年時間二十六次襲擊第15章 海盜屠村二百七十一章 千里來尋第28章 掃滅海盜五百三十一章 重機槍二百三十七章 臺灣遼東二百五十九章 鳳山見聞2第34章 八一建軍二百七十六章 拿臺灣海商開刀的明朝官員三百章 陸軍首戰二百九十五章 土著等不及了三百六十七章 反駁二百零六章 軍律法依則存悖則廢二百三十章 不甘寂寞的吳運東第94章 寧靜祥和的清晨二百四十八章 如何對待琉球百姓三百三十四章 卑職楊過三百章 陸軍首戰二百八十一章 碩鼠第70章 意欲收服海盜第42章 子弟兵第53章 激勵二百一十二章 開闢一個足夠大的生存空間二百七十章 遼東義軍二百七十七章 拿利益聯合四百五十八章 戰術的大變革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滅亡第19章 及時趕到第130章 風雲初起第132章 澎湖海戰2五百三十七章 遷都選擇和政策方向的轉變四百四十六章 袁崇煥動手了二百三十七章 選擇五百二十六章 大明的軍事佈置二百六十五章 鳳山見聞9四百五十一章 失敗的攻城戰第37章 讓海商幫忙買造船材料二百八十四章 新春聯誼會的作用第63章 對日貿易結構的思考四百八十二章 大戰將起續三百六十七章 反駁第107章 謀第119章 合作續四百三十四章 玩殘日本一百六十一章 親子不可信的悲哀一百九十四章 發難四百六十二章 用炮彈換取人命合算的買賣一百五十一章 中國的海盜三百七十三章 失敗的夜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鲁甸县| 清远市| 玛纳斯县| 阳原县| 沽源县| 亳州市| 延安市| 正安县| 卢龙县| 张北县| 樟树市| 修水县| 泰宁县| 贡山| 遵义县| 林西县| 湾仔区| 万宁市| 勐海县| 麟游县| 大城县| 交口县| 金门县| 河源市| 阳原县| 台南县| 楚雄市| 青神县| 娄烦县| 汪清县| 普安县| 乐平市| 武陟县| 通渭县| 湖南省| 澳门| 萨迦县| 潢川县| 玉龙| 萨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