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五百二十六章 大明的軍事佈置

五百二十六章大明的軍事佈置(第一更)

華元一八五三年年底,皇太極和他率領的六萬多人被盡數殲滅在大寧西北五十多裡處。皇太極,阿巴泰,巴布泰等衆多女真高層戰死。

至此女真政權只剩下亡命的向西北逃亡的莽古爾泰的四萬多人,他們趁著蒙古人也在混亂之中的機會,一路劫掠,直接奔逃數千裡,到達了伊利以西地區。

而多爾袞所率領的那幾百人也在這幾年內,在中華帝國的軍隊的威逼之下,一路收攏野人女真部落,一路向著西北地區遷徙,也已經進入了貝加爾湖地區。從此以後,女真人已經徹底的失去了對中原產生威脅的資格。

中華帝國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十幾萬騎兵部隊迅速的向蒙古部落發動攻擊,在其後的三個月內,先後滅亡插漢部,喀爾喀部,察哈爾部,使得蒙古整個的往西退了一千五百多裡。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蒙古人還能忍受,但是中華帝國竟然在這三個月內,不停頓的派遣騎兵部隊北上攻擊蒙古各部,凡是被俘虜的蒙古人全部都被抓到朝鮮地區,填補那裡因爲朝鮮人離開之後所形成的人力空缺。

這可是北方草原民族從來都沒有遇到過的浩劫,中華帝國所到之處,人煙是徹底消失。以至於東部草原地區再也不見大規模的蒙古部落,徹底的消除了大明來自北方的威脅。

但是也正是因爲中華帝國的這次的軍事行動,使得被數百萬蒙古人涌入的中亞和西北亞地區,使得那裡出現了巨大的動盪。

中亞地區的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先後有五六個被蒙古人所滅,即使是剛剛成立的俄羅斯羅曼洛夫王朝,也在蒙古人的衝擊之下,風雨飄搖。大片領土陷入混亂當中,即使是其發源地基輔地區也不例外。

蒙古人的西遷使得歐洲人大爲震驚,不少國家都疾呼又一次黃禍即將到來。但是後來傳到歐洲的消息才讓他們知道,蒙古人是在受被中華帝國打敗之後,才向西遷徙的。

所有的這些,都不是崇禎皇帝所能夠關注的,他現在頭疼的是,中華帝國佔據了朵顏部之後,在從居庸關和山海關漫長的邊境線上陳兵三十萬,同時在福建北部,二十萬大軍陳兵浙江邊界,讓整個南直隸是恐慌不已。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最讓崇禎擔心的是楊過的一個猜測:中華帝國有可能依靠其強大的海軍登陸天津,並以極快的速度進攻京師。這樣的猜測,讓大明朝朝廷上下是恐慌不已。

這樣的猜測極有可能發生,而且如果是他崇禎,也會採取這樣的行動。

“皇上,臣建議招楊過所部大軍退守京師!”

正當朝堂之上,爲如何應付中華帝國這一次氣勢洶洶的進攻而爭吵不已的時候,內閣大學士周延儒突然站出來數了一句讓整個大殿爲之一靜的話。

招楊過大軍回援京師,那就意味著放棄了山西和陝西的防衛,算是讓中華帝國大軍可以繞道長驅直入了。

“皇上,萬萬不可??!楊過所部大軍現拱衛長城防線,一旦撤離,那麼山西以西地區將拱手讓與蕭賊?。 ?

周延儒的話音剛落,同周延儒不對付的溫體仁便立即站出來反對。這已經是溫體仁的一種習慣了。

“皇上,現蕭賊大軍遍佈長城各處,且其火炮犀利,極善攻城。以現在在京師北部的兵力,根本不足以防守蕭賊大軍的進攻。

故臣建議撤回楊過大軍拱衛京師,以優勢兵力將蕭賊大軍擋在京師之外,同時協同京師神機營防備蕭賊從天津上岸。使其不能對京師造成巨大威脅。

同時命令山陝各省軍隊各自自由防禦,節節阻擊蕭賊大軍,遲滯其速度,消耗其糧草,藉助各地地形,尋機殲滅其所部。以千千萬萬大明軍民的抵抗,使蕭賊大軍寸步難行!”

周延儒這一說法的確有些見地,放棄陳兵邊界,以防被中華帝國一戰擊潰。同時利用空間換取抵抗的時間,以無處不在的抵抗來抵消中華帝國大軍的裝備優勢。

“而且楊過大軍一撤,陝西亂匪必然重新復燃。其對蕭賊大軍一無所知,必然羣起而攻。即使其後沉寂,蕭賊大軍亦不會對其放心,必然分兵鎮壓。此相當於我朝廷不廢一錢一糧,養數十萬大軍。請皇上聖裁”

看到周延儒今天在大殿上侃侃而談,而且說得有理有據,讓溫體仁是非常的不舒服。

但是周延儒的這一建議正合崇禎的心意。依託長城防禦中華帝國的軍隊,已經被證實,根本不可行,而且楊過的那個猜測也讓崇禎心中是寢食難安。

洪承疇和孫傳庭是不可能有大軍抽調出來的。山海關到北京一帶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帶,山海關一撤,那麼幾十萬大軍便徹底沒有了阻擋,儘可以長驅直入。

而孫傳庭那邊同樣不能動,其面對二十萬中華帝國的大軍壓力已經非常的大了。而且南直隸,浙江等地是大明朝重要的賦稅來源,一旦喪失,那麼大明朝廷也就癱了一半了。

想來想去,也就只有正在山西陝西一帶的楊過所率領的平叛大軍能還能抽調出來。

“吳愛卿,你覺得如果蕭賊從天津上岸,京師神機營可否能夠擋?。俊?

崇禎突然轉頭向負責神機營訓練的吳榮堂問道。

“回皇上,十數日可行,但如若從天津上岸之蕭賊大軍超過十萬,則京師十日內不保?!?

吳榮堂非常無奈的說出了自己的估計,其實這還是他特意加了很多水分的估計。因爲他知道,如果京師的軍隊能夠不顧生死的抵擋的話,那麼不要說十日,就是二十日也可以,但問題是他對京師的這些老爺兵實在沒有那個信心,到時候他們能不望風而逃就謝天謝地了。

聽到吳榮堂這麼說,崇禎的臉色立即黑了下來。他沒有想到自己花費重金組建的新軍,竟然連十天都不一定擋得下來。心中是失望透頂。

但是現在能責怪誰,誰也責怪不了,因爲他知道,吳榮堂是真的盡力了。

“召楊過率其所部急速回師京師,令山陝各省官員,組織各地百姓自建義軍,共抗蕭賊!”

第92章 東番島內的發展三百七十三章 失敗的夜襲第80章 豐臣秀賴的關注四百二十四章 要多長時間才能側地完成對整個大明的佔領三百六十五章 位於山西的育嬰所二百一十九章 邁向南洋的第一戰2五百三十七章 遷都選擇和政策方向的轉變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滅亡二百五十九章 鳳山見聞2一百八十五章 請求黃興雲寫書第61章 逃無可逃四百六十章 牛毛寨前三百三十三章 大明戰略白癡第一百三十五章三百七十二章 爭鋒相對五百二十四章 思緒萬千的陳元贇一百七十二章 出發去大明一百六十二章 巨大的二百八十五章 民心在彼徒呼奈何四百二十三章 又是一個五年一百五十一章 中國的海盜第38章 充分發揮海商的價值第89章 海禁加嚴的背後推動者五百三十一章 重機槍第82章 悲慘的萬曆輝煌年景二百三十四章 移民基金四百八十四章 大戰開端二百零八章 熟人二百三十七章 選擇第50章 實戰訓練第36章 造船廠選址四百五十八章 戰術的大變革五百三十二章 攻佔北京五千字章節第42章 子弟兵三百三十章 白蓮聖女的劫難二百六十章 鳳山見聞3第14章 火炮造成第133章 澎湖海戰3一百七十一章 李旦來訪和對外特區第119章 合作續第29章 凱旋迴歸第73章 激動人心的喜訊二百二十八章 情報部門改革一百六十四章 殘酷的海戰二百九十九章 真正目標是西班牙人二百九十二章 陷入困境第60章 對面而行四百五十一章 失敗的攻城戰二百四十四章 半年時間二十六次襲擊二百九十三章 必須將那些臺灣人趕下海第4章 震撼四百六十五章 攻陷瀋陽五百二十四章 思緒萬千的陳元贇四百零五章 大海戰之計劃四百零八章 大海戰之給力的新型火炮三百八十章 日本之行的結束和這一年的成果第127章 沈有容的籌劃四百八十四章 大戰開端第88章 海禁驟嚴三百一一章 遼東亂局三百五十五章 大明官員心中的鳳山銀行第83章 閻王也怕孔家,“自宮”的衍聖公三百七十五章 血戰五百三十五章 大建設計劃三百五十五章 大明官員心中的鳳山銀行一百九十四章 發難三百八十六章 遼陽陷落四百五十章 火燒蘆葦蕩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獨相四百零八章 大海戰之給力的新型火炮二百七十二章 臺灣的新農村第93章 一個國家裡不應有太多的兄弟三百五十章 西方蠻夷進化不完全無法下跪第116章 一心要復仇的老人四百八十一章 大戰將起一百九十四章 發難第80章 豐臣秀賴的關注五百零三章 血色漢城四百一十一章 荷蘭戰敗對西班牙的影響第136章 光棍問題四百五十三章 繼續挑撥後金內部關係四百二十六章 義勇軍破除後金的封鎖第120章 私心第95章 漢語拼音三百一七章 西班牙人的底線第23章 太過淳樸的大明百姓第26章 火嶼島---海盜巢穴四百三十五章 混亂的日本三百八十章 日本之行的結束和這一年的成果四百七十七章 今年遼東的春天提前到來第64章 戰前準備四百六十二章 用炮彈換取人命合算的買賣四百五十五章 蕭明乾正式登陸遼東二百零二章 臺灣島的發展4二百二十四章 同意休戰要求他們放開航線第142章 財帛動人心一百八十五章 請求黃興雲寫書三百九十四章 吳榮堂的悲憤第113章 軍政府成立1三百五十七章 庫頁島往事
第92章 東番島內的發展三百七十三章 失敗的夜襲第80章 豐臣秀賴的關注四百二十四章 要多長時間才能側地完成對整個大明的佔領三百六十五章 位於山西的育嬰所二百一十九章 邁向南洋的第一戰2五百三十七章 遷都選擇和政策方向的轉變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滅亡二百五十九章 鳳山見聞2一百八十五章 請求黃興雲寫書第61章 逃無可逃四百六十章 牛毛寨前三百三十三章 大明戰略白癡第一百三十五章三百七十二章 爭鋒相對五百二十四章 思緒萬千的陳元贇一百七十二章 出發去大明一百六十二章 巨大的二百八十五章 民心在彼徒呼奈何四百二十三章 又是一個五年一百五十一章 中國的海盜第38章 充分發揮海商的價值第89章 海禁加嚴的背後推動者五百三十一章 重機槍第82章 悲慘的萬曆輝煌年景二百三十四章 移民基金四百八十四章 大戰開端二百零八章 熟人二百三十七章 選擇第50章 實戰訓練第36章 造船廠選址四百五十八章 戰術的大變革五百三十二章 攻佔北京五千字章節第42章 子弟兵三百三十章 白蓮聖女的劫難二百六十章 鳳山見聞3第14章 火炮造成第133章 澎湖海戰3一百七十一章 李旦來訪和對外特區第119章 合作續第29章 凱旋迴歸第73章 激動人心的喜訊二百二十八章 情報部門改革一百六十四章 殘酷的海戰二百九十九章 真正目標是西班牙人二百九十二章 陷入困境第60章 對面而行四百五十一章 失敗的攻城戰二百四十四章 半年時間二十六次襲擊二百九十三章 必須將那些臺灣人趕下海第4章 震撼四百六十五章 攻陷瀋陽五百二十四章 思緒萬千的陳元贇四百零五章 大海戰之計劃四百零八章 大海戰之給力的新型火炮三百八十章 日本之行的結束和這一年的成果第127章 沈有容的籌劃四百八十四章 大戰開端第88章 海禁驟嚴三百一一章 遼東亂局三百五十五章 大明官員心中的鳳山銀行第83章 閻王也怕孔家,“自宮”的衍聖公三百七十五章 血戰五百三十五章 大建設計劃三百五十五章 大明官員心中的鳳山銀行一百九十四章 發難三百八十六章 遼陽陷落四百五十章 火燒蘆葦蕩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獨相四百零八章 大海戰之給力的新型火炮二百七十二章 臺灣的新農村第93章 一個國家裡不應有太多的兄弟三百五十章 西方蠻夷進化不完全無法下跪第116章 一心要復仇的老人四百八十一章 大戰將起一百九十四章 發難第80章 豐臣秀賴的關注五百零三章 血色漢城四百一十一章 荷蘭戰敗對西班牙的影響第136章 光棍問題四百五十三章 繼續挑撥後金內部關係四百二十六章 義勇軍破除後金的封鎖第120章 私心第95章 漢語拼音三百一七章 西班牙人的底線第23章 太過淳樸的大明百姓第26章 火嶼島---海盜巢穴四百三十五章 混亂的日本三百八十章 日本之行的結束和這一年的成果四百七十七章 今年遼東的春天提前到來第64章 戰前準備四百六十二章 用炮彈換取人命合算的買賣四百五十五章 蕭明乾正式登陸遼東二百零二章 臺灣島的發展4二百二十四章 同意休戰要求他們放開航線第142章 財帛動人心一百八十五章 請求黃興雲寫書三百九十四章 吳榮堂的悲憤第113章 軍政府成立1三百五十七章 庫頁島往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宗县| 务川| 上高县| 金华市| 龙口市| 侯马市| 尼木县| 城口县| 靖江市| 西盟| 商南县| 资阳市| 临海市| 秦安县| 许昌市| 仙游县| 辽宁省| 同德县| 湖北省| 松原市| 苗栗县| 钦州市| 阜平县| 铜川市| 新泰市| 集安市| 且末县| 会昌县| 平江县| 湖南省| 宣威市| 潜江市| 青州市| 顺昌县| 太和县| 丹阳市| 阆中市| 宁安市| 沈阳市| 景德镇市|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