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百三十一章 十年擴軍計劃

二百三十一章十年擴軍計劃

?看著這位眼神堅定的老海商,蕭明乾突然間覺得有一絲的敬佩。在這種情況下,蕭明乾又怎能拒絕他的自薦呢?更何況,在蕭明乾的印象裡,除了陳元贇,也的確沒有其他人更適合這個位置了,即使唐洪生,李元心也比不上他。畢竟吳運東是個交際廣泛而又極其注重實際利益的商人。?

“好!就吳先生了。等會吳先生到我那拿我所編寫的詳細的外交部職能要求,組織人手建立外交部?!笔捗髑磁宓目戳丝磪沁\東,笑著說道。?

吳運東出任外交部,讓在場的一些人非常的差異。要知道在名義上,軍政府副總長這個位置可是比外交部總長這個位置更加的尊崇,沒想到吳運東會願意離開副總長這個位置,出任一部的總長。?

但是真正有眼光的人,都不得不對吳運東豎起一個拇指,佩服這位老先生的眼光。同時也將蕭明乾這次將外交部總長這個職位交給吳運東,看做是蕭明乾對將海商趕出本土情報系統的一種補償。?

“督軍大人請放心,老朽一定在短時間內將外交部給建立起來?!?

聽到蕭明乾答應了自己的請求,吳運東高興的滿面紅光。自是幹勁十足的承擔起了外交部的籌建。?

“督軍大人,外交部建立以後,是不是凡是有關對外的商業事務就交由外交部管理了?”李元心站起來問道。?

“不,商務上的事情,還是由商務部負責。外交部只是負責處理對外的商務糾紛,對於具體的對外商業活動及稅收的收取比例這類事務,並不過多幹涉。比如這次對西班牙的戰爭,外交部只是負責聯繫其他國家,確定西班牙的那部分商業活動轉交給哪個國家的商人進行承接,才能夠給臺灣帶來最大的利益。”蕭明乾耐心的解答道。?

“另外,外交部需要派遣具體人員常駐其他國家,專司負責與對方的聯繫。大明和遼東,現在還不需要,但是日本,荷蘭,甚至是西班牙已經有必要了。這就需要外交部儘快正常運作起來?!?

“常駐他國?那戰事一起,那些外交人員豈不是很危險?”陳元贇詫異的問道。?

“外交人員只負責同對方的聯繫,只要對方沒有到山窮水困的局面,就不會有什麼問題,畢竟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而且,一旦我們同對方有所衝突,我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將這些人召回。?

只要不是生死大敵,交戰雙方其實是不會首先處死對方的使者的,最多就是暫時的囚禁,這幾乎是每一個真正的文明該有的素質。當然,在臺灣沒有展現出足夠的實力之前,蕭明乾也不會想敵方派遣外交人員。?

“大家還有問題嗎?”說到這裡,蕭明乾看了看衆人。見他們都沒有其他問題了,便接著說道:?

“這次的戰爭,我們除了要處理好以上的事情外,我們還需要擴軍。不僅僅是海軍,還有陸軍?!?

擴軍,這是必然的。所以蕭明乾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衆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事實上,唐洪生他們早就有意讓蕭明乾擴軍了。?

作爲此時可以同西洋人叫板,事實上控制著日本局勢,擁有東亞第三經濟實力(第一大明,第二日本)的臺灣來說,六萬的兵力實在有些滿足不了需求。以日本爲參考,臺灣至少能夠維持十萬的兵力都嫌少。?

“擴軍是必然的,但是督軍大人,要擴充到多少。海軍陸軍如何分配?”?

唐洪生問出了趙永巖,童子豪和孟有田最關心的問題,特別是孟有田。臺灣的陸軍建立也有三年了,這三年來,陸軍在海軍的光環下,顯得那麼的不起眼。以至於,陸軍都被海軍所看不起。這讓孟有田這個第一個海軍師長特別的不舒服。所以他非常的希望這次的擴軍能夠向陸軍進行傾斜,但事實註定要讓他有些失望了。?

“這次的擴軍是爲了應付眼前同西班牙和孫新的戰爭,其主力還是海軍。而且可以預見,至少十年內,我們的主要敵人還是來自海上。所以這次擴軍的初期還是主要集中在海軍方面,但是五六年後,待我們海軍的實力足以應對任何挑戰的時候,我們就得轉移到陸軍方向了。?

至於數量,由於第一第二艦隊都有出戰任務,雖然以第二艦隊爲主,但是第一艦隊還要負責北方遼東方面和日本方向的任務,所以我想在三年內,兩個艦隊分別擴充兩萬人,艦隊的規模同樣擴充一倍。?

至於陸軍,四年內也會增加一個陸軍師,十年內臺灣擁有的裝備火槍火炮的陸軍師六個,每個陸軍師兩萬人。同時十年內要在庫頁島陸續建立以遼東漢人爲主的騎兵師至少二十個,每個騎兵師六千人?!?

蕭明乾一口氣,將未來十年的擴軍計劃都給說了出來。而這個擴軍計劃,讓在場的人再次呆若化石,反應過來以後便又都是激動的渾身顫抖,特別是孟有田。?

衆人再次體會到了蕭明乾的那種大氣和霸氣,沒錯就是大氣和霸氣。現在臺灣所面對的僅僅是南洋的西班牙,但是蕭明乾現在已經開始佈局十年後的遼東戰局了。一如他在五年前就開始佈局對付今天的南洋戰爭,充滿了對時局的清醒認知。其佈局縱橫捭闔,不拘泥於一時一地,大有視天地爲棋盤的大氣感。?

三年前,很多人都不明白蕭明乾爲什麼要佔據那個極度不適應人居住的庫頁島,而且更是從遼東漢人移民中選取青壯,送到庫頁島上去。這三年來,進駐庫頁島的人口剛剛突破兩萬,但是臺灣在庫頁島上的花費可是已經超過了百萬兩,而收益卻沒有一絲一毫,很多人都對此很是不理解。?

今天他們知道了自己爲什麼不理解了,因爲他們沒有這樣的博大的胸襟。二十個師的騎兵,也就是超過十二來萬人的騎兵。如此龐大數量的騎兵,在這個時代可以沖垮任何的勢力。

二百六十九章 遼東亂局二百六十四章 鳳山見聞8一百八十八章 揚州一百七十五章 強搶我們的家材五百章 孫傳庭的應對釜山的災難四百七十五章 恐慌前所未有的恐慌二百八十八章 未來的南洋民族政策第96章 臺北二百三十四章 移民基金四百四十三章 出兵遼東之前的準備二百九十章 荷蘭人的後悔三百九十一章 達不到敵人的火炮和讓敵人打不到自己的火炮第51章 製糖工藝成二百五十四章 勸母二嫁第121章 西洋人的第一堂課第78章 讓日本人震驚的火炮四百零八章 大海戰之給力的新型火炮一百五十一章 中國的海盜二百五十九章 鳳山見聞2一百四十七章 策略三百六十六章 莫須有的罪名赤裸裸的誹謗第9章 初受打擊二百八十章 仇人相見第92章 東番島內的發展第125章 聖誕節三百七十六章 萬曆皇帝死了518章 暫時的忍耐和大明局勢的發展四百零四章 大海戰之起航第43章 糧食一百四十九章 探子四百三十六章 瘋狂的戰略包圍想法第8章 阿媽的驕傲第21章 淺灘游龍,必欲昇天三百一八章 無奈的英格蘭人第127章 沈有容的籌劃四百零二章 荷蘭人的海戰計劃三百四十五章 新幣發行二百七十二章 臺灣的新農村一百八十三章 拜訪黃興雲第68章 逼降海盜二百二十一章 邁向南洋的第一戰5四百一十九章 在流言中惶惶不安的大明官場五百三十六章 五年大發展一百七十八章 東林黨的權勢二百二十三章 臺灣還是荷蘭這是個問題一百九十七章 法佈雷加斯的擔憂三百一一章 遼東亂局三百零九章 後悔了的西班牙人第120章 私心五百一十二章 糧食所帶來的危機第5章 天下貧苦百姓衆不爲大明之“民”?二百三十九章 英國人的再次到來四百一十一章 荷蘭戰敗對西班牙的影響第48章 不守規矩的人,一定要滅了他三百六十八章 人稱'觀音座前小龍女'第14章 火炮造成四百零一章 歐洲援軍到達三百五十章 西方蠻夷進化不完全無法下跪三百九十五章 到義勇軍來挖牆角的『毛』文龍三百二十四章 搶先一步抓住機遇繁盛的謝家第121章 西洋人的第一堂課一百八十七章 事未成派系生一百八十四章 法律理念的交流五百四十章 民主時代四百七十一章 遵化攻防戰二百五十四章 勸母二嫁五百零四章 稱帝立國一百五十六章 更改航線一百七十七章 巧遇吳榮堂二百三十四章 移民基金三百九十章 改進後的後膛炮五百零三章 血色漢城二百二十三章 臺灣還是荷蘭這是個問題一百五十六章 更改航線五百二十一章 楊過掛帥西北四百二十六章 義勇軍破除後金的封鎖第120章 私心第20章 初戰五百三十二章 攻佔北京五千字章節第18章 救援淡水二百零八章 白蓮聖女再現四百七十四章 袁崇煥殺之不冤三百五十四章 宮鬥1515章 印度鉅變二百八十六章 孫子兵法治國三百六十五章 位於山西的育嬰所三百四十章 商路被斷二百三十三章 對不起了各位罵我好了四百八十五章 義州攻防開始三百四十七章 免除農業稅二百零二章 臺灣島的發展4三百三十八章 意欲不守規矩的南洋家族第82章 悲慘的萬曆輝煌年景二百二十四章 同意休戰要求他們放開航線第129章 大才之人的堅持三百四十三章 暫時避讓四百八十一章 大戰將起四百九十七章 孫承宗之死噩耗連連第47章 晉江縣吳家第124章 想想都讓人流口水的玻璃
二百六十九章 遼東亂局二百六十四章 鳳山見聞8一百八十八章 揚州一百七十五章 強搶我們的家材五百章 孫傳庭的應對釜山的災難四百七十五章 恐慌前所未有的恐慌二百八十八章 未來的南洋民族政策第96章 臺北二百三十四章 移民基金四百四十三章 出兵遼東之前的準備二百九十章 荷蘭人的後悔三百九十一章 達不到敵人的火炮和讓敵人打不到自己的火炮第51章 製糖工藝成二百五十四章 勸母二嫁第121章 西洋人的第一堂課第78章 讓日本人震驚的火炮四百零八章 大海戰之給力的新型火炮一百五十一章 中國的海盜二百五十九章 鳳山見聞2一百四十七章 策略三百六十六章 莫須有的罪名赤裸裸的誹謗第9章 初受打擊二百八十章 仇人相見第92章 東番島內的發展第125章 聖誕節三百七十六章 萬曆皇帝死了518章 暫時的忍耐和大明局勢的發展四百零四章 大海戰之起航第43章 糧食一百四十九章 探子四百三十六章 瘋狂的戰略包圍想法第8章 阿媽的驕傲第21章 淺灘游龍,必欲昇天三百一八章 無奈的英格蘭人第127章 沈有容的籌劃四百零二章 荷蘭人的海戰計劃三百四十五章 新幣發行二百七十二章 臺灣的新農村一百八十三章 拜訪黃興雲第68章 逼降海盜二百二十一章 邁向南洋的第一戰5四百一十九章 在流言中惶惶不安的大明官場五百三十六章 五年大發展一百七十八章 東林黨的權勢二百二十三章 臺灣還是荷蘭這是個問題一百九十七章 法佈雷加斯的擔憂三百一一章 遼東亂局三百零九章 後悔了的西班牙人第120章 私心五百一十二章 糧食所帶來的危機第5章 天下貧苦百姓衆不爲大明之“民”?二百三十九章 英國人的再次到來四百一十一章 荷蘭戰敗對西班牙的影響第48章 不守規矩的人,一定要滅了他三百六十八章 人稱'觀音座前小龍女'第14章 火炮造成四百零一章 歐洲援軍到達三百五十章 西方蠻夷進化不完全無法下跪三百九十五章 到義勇軍來挖牆角的『毛』文龍三百二十四章 搶先一步抓住機遇繁盛的謝家第121章 西洋人的第一堂課一百八十七章 事未成派系生一百八十四章 法律理念的交流五百四十章 民主時代四百七十一章 遵化攻防戰二百五十四章 勸母二嫁五百零四章 稱帝立國一百五十六章 更改航線一百七十七章 巧遇吳榮堂二百三十四章 移民基金三百九十章 改進後的後膛炮五百零三章 血色漢城二百二十三章 臺灣還是荷蘭這是個問題一百五十六章 更改航線五百二十一章 楊過掛帥西北四百二十六章 義勇軍破除後金的封鎖第120章 私心第20章 初戰五百三十二章 攻佔北京五千字章節第18章 救援淡水二百零八章 白蓮聖女再現四百七十四章 袁崇煥殺之不冤三百五十四章 宮鬥1515章 印度鉅變二百八十六章 孫子兵法治國三百六十五章 位於山西的育嬰所三百四十章 商路被斷二百三十三章 對不起了各位罵我好了四百八十五章 義州攻防開始三百四十七章 免除農業稅二百零二章 臺灣島的發展4三百三十八章 意欲不守規矩的南洋家族第82章 悲慘的萬曆輝煌年景二百二十四章 同意休戰要求他們放開航線第129章 大才之人的堅持三百四十三章 暫時避讓四百八十一章 大戰將起四百九十七章 孫承宗之死噩耗連連第47章 晉江縣吳家第124章 想想都讓人流口水的玻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水县| 舞钢市| 南投县| 武隆县| 尖扎县| 贡觉县| 正宁县| 安多县| 乌兰察布市| 衡东县| 莆田市| 通山县| 广州市| 康马县| 廊坊市| 大石桥市| 宝应县| 双鸭山市| 万年县| 镇安县| 神池县| 江陵县| 碌曲县| 延津县| 澳门| 五台县| 上高县| 葵青区| 云安县| 皋兰县| 通许县| 齐齐哈尔市| 黑水县| 二手房| 宁德市| 安阳县| 观塘区| 宁远县| 栾城县| 长乐市|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