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花燈街,趙瑜把安兒放下,任憑安兒獨自挑選花燈。安兒一邊挑選,一邊問趙瑜好不好看。趙瑜只是一遍一遍的說著好看。安兒挑了一個梨花燈,塞到趙瑜手中,“爹爹喜歡梨花,安兒就把這個梨花燈給爹爹”。趙瑜看著梨花燈,精緻大方,他誇獎著安兒“這個花燈很是好看,只不過京城的花燈更勝一絕”。
“爹爹去過京城?”安兒好奇的問。
“三年前,爹爹去京城時,看過滿街的花燈,有十二生肖,有各種花卉,點著蠟燭,那燈還會轉起來……”
安兒聽著趙瑜的描述,滿是憧憬,“那爹爹是和誰一起去的呢?”
“就是躺在牀上的那個叔叔,就是他帶爹爹去的”
安兒讓趙瑜把她放下來,她又買了一個花燈?!斑@個給叔叔,叔叔要趕緊好起來,帶安兒去京城,去買爹爹講的那種花燈”。
“叔叔知道,一定也會開心的”趙瑜安慰著女兒。
花燈展結束了,父女倆也回家了。趕了一天的路,趙瑜有點累了,安兒就唱歌給他聽,給他說王府裡,教書先生教她學習的文章。有了安兒的陪伴,才讓趙瑜的生活多了一點色彩。他抱緊女兒,思緒萬千。
回到府裡,趙瑜牽著安兒,用花燈逗安兒開心。
“爹爹給我”
“不給,安兒抓到了,纔是安兒的”。
突然,趙瑜聽到有人喚“趙瑜”
他停下笑聲,安兒也停下了,他以爲是自己的幻聽,然而轉過頭去,他日日思念的人,穿著一襲白衣,頭髮挽成髮髻,用梨花枝別在頭上,站在梨花樹下,熱淚盈眶地看著他。一遍遍的喚著他的名字。
“趙瑜,趙瑜……”
趙瑜手中的花燈落下,他顧不得體面,上前抱住這個日思夜想的人,即使每日都見到,然而上一次看他這樣站在自己面前,已經是三年前了。
“林懷瑾,你終於醒了”趙瑜哭著,緊緊的抱著林懷瑾,生怕一放手,他就又躺回牀上,再也站不到他面前。
“趙瑜,我醒了,開不開心?”
趙瑜不捨的放開懷瑾,他示意安兒上前“叫叔叔”
懷瑾看著安兒的樣子,很是驚訝,因爲安兒的眉眼之處,有一絲絲他的痕跡。安兒也很是驚訝,但是她還是行了個大禮“叔叔好”。懷瑾蹲下來,仔細的端詳著安兒,“你叫什麼名字?”
安兒雖然疑惑,但是,只要是父親相信的人,她都相信,她回答到“我叫趙憶林,小名安兒,今年三歲了”
“憶林,憶林……,三歲……”懷瑾一遍一遍的說著。他看向一旁的趙瑜,看來有很多事,只有趙瑜才明白。
……
趙瑜把埋藏好的梨花釀挖出來,與懷瑾在梨花樹下喝起酒來。
趙瑜喝著,笑著說,“我原以爲還要等好幾年,知道你愛喝,我做了很多,夠你喝了”
懷瑾看著他的樣子,“謝謝你相信我能醒過來”
趙瑜放下酒杯,抿著嘴,一副像被拷問的罪人樣子“你心裡面有什麼疑惑,都可以問我,比如安兒”
“果然還是你懂我,安兒是我大哥的孩子?我看那孩子的眉眼,還有年齡,我就猜中了幾分,只是這其中的緣由,還需要向你問問”。
“沒錯,安兒是懷信大哥的女兒,當年林府遭難,全府無人倖免,幸得懷信大哥的部下,拼死力保,才從惡人手中奪過安兒,負責抄家的士兵怕皇上怪罪,便謊稱安兒已死。你大哥的部下皆是忠良之人,一路拼死搏殺要去找你,我在前往林府的途中,才救下了安兒。爲避免別人起疑,才謊稱是我的外室生養的女兒,只是安兒長大,越來越像懷信大哥了,也不知道還能瞞多久”。
“我看安兒對你的依賴,就知道你這些年盡心盡力的照顧她,趙瑜,謝謝你”
趙瑜趕忙打斷林懷瑾的話“你與我之間,不用說謝,這幾年,也幸虧有了安兒的陪伴,才讓我這黯淡無光的人生,多了一點色彩,在等你的這幾年中,多了一點樂趣。還有呢?”
“還有我是怎麼活下來的?趙錫何其狠毒,怎麼會放過我呢?”
“你還記得是誰奉旨去捉拿你的嗎?”
“我死也不敢忘,是李遠”林懷瑾惡狠狠的說。
趙瑜不經意的摸了一下胸口,“是人,都會有短板,所以我使了一下手段,用李府貪污受賄,結黨營私要挾李遠,只要他放過你,這些話我就不會再對任何人說,所以他就放過你了”。
林懷瑾疑惑,他素來知道李氏父子的心腸,怎麼會因爲這點小事放過他。趙瑜看林懷瑾不信,於是便說,“這世間,人活著,不過是爲了名和利,只要你抓住他們的弱點,多加攻擊,還害怕攻不下一個眼裡只有名利的人嗎?你躺的這幾年,也讓我給你分析一下如今的朝政吧,李貴妃如願以償成了皇后,父親爲丞相,他的兄長封爲忠義將軍,朝堂之事多交給丞相處理,皇上則沉迷後宮,癡迷丹藥,朝臣大多依附李氏家族,君不思政,臣不做事,朝政混亂,民不聊生。再給你說一個趣事吧,皇上雖沉迷後宮,卻膝下無子,外界皆議論紛紛,皇上無能”
林懷瑾站了起來,不停的笑“那我也給你說一個趣事吧,你知道我的醫術,我若救不了的人,其他人也可能束手無策。六年前,我見到趙錫,故意在他的酒水裡面下了藥,然後以請平安脈爲由,替他把脈,那時我就知道他終生不育,這也就是爲什麼,我姐姐嫁給他多年,卻無所出的原因”。
趙瑜明白了,也笑了起來?!八懔?,不說這些噁心的事了,你還記得太平治世典嗎”。
林懷瑾怎麼會不知道?那是他寫的治國理政的書。本來是要獻給趙錫的,然而趙錫卻斥責他用心不純,看都沒看,將太平治世典從朝堂上丟下去。
“那種人,不配用你的太平治世典,我後來將它拾下,用在了渝國,多虧了這本太平治世典,讓如今的渝國,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他不要的東西,別人視若珍寶”說完,趙瑜將這本撫摸了千萬遍的書交給林懷瑾。
林懷瑾看著書,恍如隔世,“原來都已經三年了,當年我滿心壯志的寫下這本書,又滿心歡喜的交給趙錫,卻得了一個用心不良的帽子,還害得父親被斥責,也是因爲這本書,讓我看清了趙錫的無能,下定決心離開朝堂”
趙瑜在一旁說“趙錫昏庸無能,這本治世典本來可以掩蓋他的無能,但是他卻親手毀滅了這個機會,是他的不配”
那天他們談了好晚好晚,懷瑾上牀睡覺,趙瑜就守在門外,直到天亮,看到懷瑾起來。他才放下心來,林懷瑾,他終於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