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林懷瑾一行人在安排作戰部署。林懷信雖然資歷高,也對作戰部署信手捏來,但是他明白一山不容二虎,一軍不可多帥。一軍多帥,就容易產生分歧,這對於作戰來說是不利的,或許這也是別人希望看到的,他們兄弟分歧,外人就可以趁虛而入。林懷信一直想不通皇上爲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安排,說什麼戴罪立功,那都是爲了堵住悠悠衆口。戴罪立功,他可以去其他地方,爲什麼偏偏要來做林懷瑾,他弟弟的小副官,這不是挑撥他們兄弟之間的情義嗎?而且林懷瑾從小就天賦異稟,比他過之而無不及,林懷瑾的安排他是一萬個的放心。
這些安排別有用心,以林懷瑾的聰明才智,他肯定早已猜到。只是那是他的親哥哥,所以他纔不方便說出來。但是林懷信自己也明白了,所以他也爲他的弟弟剷除了一些後顧之憂,將那些在軍中散播謠言,擡高自己貶低林懷瑾,擾亂軍心的人以各種各樣的事故發回京城。至此,軍中再也沒有說林懷瑾德不配位的別有用心的人。
林懷瑾也明白了林懷信的用心,不再顧慮林懷信以前護國將軍的身份,專心專研戰術。他們兄弟齊心,將每件事情做得完善備至。
……
“報,涼兵突然來襲”士兵來說。
衆人議論起來,感覺不可思議。
“對方多少了?”林懷信問
“兩個”
“兩個?”
“是,是涼將葛元和他的貼身侍衛圖力”
“這小子也太猖狂了吧,竟敢孤身挑釁”一旁的其他副使不屑一顧。
林懷瑾卻有自己的想法,“他有說明來意嗎”?
“他說,他想見一下鎮國將軍你”
“將軍不可去呀,這大概又是涼兵的圈套”一旁的人趕緊勸林懷瑾。
“懷瑾……”林懷信也擔心的說。
“葛元單槍匹馬來到我軍營前,遠離涼營,難道涼兵還有瞬移的功能?就算葛元想要下黑手,你弟弟我從小習武,我的身手大哥最是瞭解不是?他葛元還傷不了我”林懷瑾說著就往外走。趙褚拉著林懷瑾的手臂。
林懷瑾看著趙褚,壞笑道“你也不相信我嗎”?
“讓我跟你一起,我們江湖人最看重誠信,說好保護你的,你常常令自己身處險境,但卻我不能食言”
“好”
兩個人各自帶了一把劍,就去見葛元了。
營地前,葛元和圖力開著玩笑,玩耍著,看到林懷瑾過來,才慢慢的停下來。葛元盯著林懷瑾,說不出是開心還是疑惑。
“你是林懷瑾”?葛元問。
“是我”
葛元用北朝的方式向林懷瑾行禮“久仰大名”。
“你認得我”?
“林懷瑾公子大名,葛元好生敬仰”葛元又看了一眼趙褚“這位是”?
“我的朋友,趙褚”
葛元看出了神“他好像我認識的一個人,只是那個人是我見過最矜貴孤傲,但是卻又說到做到,決絕剛毅的人。他不會想你的朋友一樣,屈就於人。林公子見到他,一定也會敬佩他”
“趙褚是我的朋友,而你的朋友與我無光,我不想著去認識你的朋友。同樣,我也不許別人拿我的朋友比較,貶低他。趙褚是我見過最講義氣的人,他本是無憂無慮的江湖人,卻因爲一點小恩情要報我三年的恩。有這樣的朋友,榮幸之至”林懷瑾看著趙褚,滿足的說。
“是我失言了”葛元說完,向趙褚行禮道歉。
趙褚也回了禮“無妨”
“你單槍匹馬而來,所爲何事”?林懷瑾趕忙回到主題。
“我們打一架吧”葛元舉起長矛。
林懷瑾好奇的問“你千里迢迢而來,難道只爲與我打一架嗎”?
“與公子交手,是我的畢生願望,公子請吧”
“那好,本公子就成全你。趙褚,葛元公子只讓我與他交手,你就在一旁看著,不要插手”
“是”
葛元起著勢“來吧,這場交鋒我等了好久”
二人就在空地上,打起來了。葛元善蠻力,好進攻。而林懷瑾卻像一個仙鶴,他打的每一道招式,行雲流水。兩人不相上下,一時間分不出勝負。
葛元精疲力盡,漸漸敗下勢,而林懷瑾依舊無懈可擊。最後,林懷瑾的劍,抵在了葛元的胸口。
“你輸了”
“我輸得心服口服”
林懷瑾收起劍,而葛元也向他行了禮。
“不愧是十一歲便可寫出長安令的公子,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你讀過我的長安令”?
“不下千遍,早已刻在葛元心裡。如果不是你我所侍異主,葛元真的想向公子請教”
“你既讀過長安令,就應該知道我的志願,海晏河清,政通人和,長治久安。而現在涼國卻要挑起戰爭,你跟我說,你讀過長安令?讀過也不知道意思,不如不讀。道不同不相爲謀”。
“難道這只是涼國的錯嗎?北朝難道就沒有一點責任嗎?我們是活不下去了,纔會想著去反抗。你去問問北朝皇帝,他真的就一點錯都沒有嗎?每年要我們進貢牛羊,絲綢。我們進貢少了,他不是問我們爲什麼少了,而是派兵搶奪,而不管那年收成不好,普通百姓連吃飯都吃不飽,卻還有上供,還要忍受因爲牛羊瘦小,絲綢的質量不好被罵,說我們偷懶。這種人他不配當享受我們的食物。反抗會死,不反抗也會死,但是反抗還有生的可能,不反抗就只能坐以待斃”葛元也分析著。
“不是還有商量的餘地嗎?爲什麼要發動戰爭這種極端的方式,皇上依舊是坐在朝堂之上,最後受傷的只有百姓,這也是你的初衷嗎”?林懷瑾不怒自威
“所以,你告訴你們的皇帝,我們只想拿回我們的封地,減少貢品,一個月給我答覆,一個月後是停戰還是開戰,在於他”
葛元走了
“公子,我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趙褚說。
“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不開戰對誰都好,而且這幾年,皇上大肆揮霍,國庫早已空虛,已經不能再支持打仗,所以談判是現在最好的解決辦法,我回去就上書皇上,促成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