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6章 燕王!

楊沅回京安頓下來的次日,官家加朝一次,楊沅上殿面君。

闊別京師數(shù)年,離開時,楊沅雖然已經(jīng)是朝廷中名聲甚是響亮的一位京官,但是並沒有任職地方、擔任一方封疆大吏的經(jīng)歷。

而京官,雖然矜貴清高,卻沒有牧守一方,大權(quán)獨攬養(yǎng)出的威儀。

換而言之,京官身上都有一層保護色,讓他們彼此相處時,有種溫潤如玉的感覺。

而如今重回京師的楊沅,數(shù)百萬人口的龐大地區(qū)他統(tǒng)治過了,滅國之功他建立了,十數(shù)萬大軍他指揮過了。

如今的他就像一口飲過了無數(shù)敵人血的寶劍。

如果做個比較的話,這滿堂朱紫,猶如儀劍,富麗堂皇、做工精美。

而楊沅,劍鞘已經(jīng)斑駁,劍鍔是拇指摩挲了太久形成的暗光。

但是相比起那口光鮮亮麗的儀劍,這口劍柄光禿禿的連劍穗都沒有的劍,才更叫人感覺危險。

小皇帝坐在御座上,晉王趙璩還是如同之前一樣,坐在御座側(cè)首,稍矮一階。

只是,比起他大哥趙瑗做皇帝時,趙璩明顯沒有之前那樣閒適隨意。

他大哥在位時,他在殿上如何散漫,那都無恙。

他可以嘻笑怒罵,也可以裝聾作啞,不管怎麼做,都是皇帝哥哥對他的寵溺。

可現(xiàn)在上坐的是他的侄子,如果他一如大哥在世時一般,那就會有許多流言出來。

他會被指認爲以臣凌君,欺壓少帝,包藏野心。

所以,就連鵝王這樣一位率性而爲的性情中人,也不得不在朝堂上有所收斂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朝堂,就是最大的江湖。

“宣,鎮(zhèn)國公、右諫議大夫、川陝暨隴右宣撫使楊沅,覲見。”

楊沅上殿了。

他答應(yīng)趙璩,從此安享富貴了,只要這小皇帝真的適可而止。

心態(tài)一變,從爭變成不變,楊沅也就顯得閒適隨意了許多。

“臣,楊沅,參見陛下!”

楊沅站定,長揖下去。

趙愭微笑起來,看著階下的楊沅。

他跟楊沅不熟,以前只在年節(jié)時,楊沅與大長公主進宮參拜時,偶爾見過兩面。

楊沅爲他奪下大理之地,平了西夏、又從金人口中硬是撕下陝西一塊肥肉,對此他是真心讚賞的。

但是,楊沅權(quán)柄太重,讓他如芒在背,這也是事實。

想到趙諶爲他定下的計策,趙愭臉上的表情更加熱忱了幾分。

“鎮(zhèn)國公免禮平身,鎮(zhèn)國公有大功於社稷,快快賜座。”

馬上就有兩個太監(jiān),擡了一張沉重的實木官帽椅來,擺放在殿上。

殿上賜座,這是莫大的榮耀。

但是,那張座椅擺放的位置卻耐人尋味。

它不是文班,也不是武班,而是皇親國戚、勳卿貴族的班列。

而且,今天不是適逢年節(jié)的大朝會,那些皇親國戚、勳卿貴族不必上殿。

因此,那張椅子,就孤零零的擺在勳卿貴族班列的位置上。

趙璩靠在椅背上的身子忽然坐正了,臉上露出些惱火的神色。

楊沅已經(jīng)委屈夠多了,他本以爲這個皇侄,至少能顧忌些面上功夫。

可沒想到,趙愭這小子竟然如此不懂事,這不是公開折辱楊沅嗎?

這事兒,趙愭跟他最爲信任的老師趙諶都沒商量過。

趙愭如今最信任的就是趙諶。

因爲他們都是趙家人,但趙諶是對他最沒有威脅的趙家人。

而且兩人是因書法而結(jié)識,趙諶在他面前又一向注意相處方式,讓他如沐春風。

就像一些自以爲有主見的孩子,他的爹孃再如何苦口婆心勸他把那叫人糟心的中二髮型換一換,他都充耳不聞。

換成他的朋友說一句“這不好看”,他能立馬去理髮店換個髮型。

趙愭對趙璩和趙諶,大抵就是這樣的心態(tài)。

不過,此番賜座以及賜座的擺放位置,卻是他靈機一動的產(chǎn)物。

沒有跟任何人商量過。

他也擔心楊沅會鬧,椅子放下,他的眼睛就瞇了起來,心情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

楊沅看著那張孤零零的椅子,卻是微微一笑。

他都已經(jīng)決定放下了,還會爭這個嗎?

“臣,謝座。”

楊沅坦然走過去,在那張椅上坐下。

趙愭暗暗鬆了口氣,聽說此人性如烈火,脣舌如劍,向來是敢噴敢懟的,也不過如此嘛。

一抹輕蔑的得意,在趙愭眼中一閃即沒。

趙愭微笑道:“楊卿自出鎮(zhèn)潼川路,南並大理涼山州,西平大白高國,北奪金人之天水、寶雞、箭筈嶺,執(zhí)關(guān)中鎖鑰在手,功勳卓著,實乃我大宋之棟樑。”

“今楊卿還朝,可於殿上述職,讓衆(zhòng)卿瞭然於心,以便共商對金國策。”

“臣遵旨。”

楊沅也開始擺爛了,並沒有站起來答話,便坐在椅上,把他赴任四川以來,治理地方、發(fā)展文教、大興工商、興建道路、工坊、研發(fā)火器,以及平敘州之亂、奪涼山州、征討西夏、進攻陝西諸般行爲,一一敘述了一遍。

趙愭聽得眉飛色舞。

楊沅在先帝時候的諸般豐功績不提,就只是他做皇帝期間幹下的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可以載入史冊,成就朕的萬世之名的。

只可惜,與之相適的,便是楊沅的威望、地位、權(quán)柄越來越重。

世間事就是如此的矛盾。

且不說楊沅尚如此年輕,就算他七老八十了又如何?

自從世上出了一個司馬懿,土埋到脖子的權(quán)臣,也叫人不放心吶。

趙愭可是知道,當初秦檜在位時,自己的父親是如何的謹小慎微。

如果這個楊沅再放任下去,他的野心一旦滋生,所產(chǎn)生的禍害,可是連秦檜都比不上的。

聽楊沅述職已畢,趙愭按下心中雜亂的盤算,重重地一拍御書案,欣然站起身來。

“衆(zhòng)卿家,楊卿之功,功莫大焉!朕賞罰分明,如此大功,不得不賞,不得不予重賞。

重卿以爲,朕該如何賞賜楊卿?”

衆(zhòng)大臣中,立即就有人出班,開始熱烈討論起來。

這些官員大多面生,想來是趙愭登基稱帝以後,東宮所屬俱皆入朝爲官了。

這些人,顯然都是將來皇帝親政以後的股肱之臣。

而楊沅在京時的老相識們,則神情都有些複雜。

哪怕是他們之中曾與楊沅政見不合的,也很清楚楊沅的功勞有多大。

可是,小皇帝依舊在排斥、忌憚他。

衆(zhòng)人難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楊沅冷眼看著,只覺得他們吵鬧。

他們所議論的,似乎與他毫不相干。

反正,他早已知道了,封王,位極人臣。

功已不能再高,爵也不能再升,他以後老婆孩子熱炕頭可也。

倒也不錯,這些年東征西討的,連自己的孩子都有好幾個出生時他不在身邊。

以後的日子,可以多陪陪家人。

楊沅這邊胡亂想著,那邊晉王趙璩已經(jīng)一錘定音了。

以楊沅之功,他認爲理當封王。

兩宋一共三百多年曆史,只出過不到三十位國公,五個生前封王的異姓王。

但是論功績,楊沅是真夠資格封王。

尤其是,這王爵一代而終,並不世襲,而一旦封王,也就註定了他要離朝政遠了。

以此爲代價,哪怕是楊沅的政敵,這時也做不出拖後腿的事來。

於是,這封爵的鬧劇,也便就此確定了下來。

小皇帝趙愭想到趙諶所說,要格外加恩、優(yōu)容,在親政之前,還要有所掩飾的話。

他便清咳一聲,朗聲道:“晉王所言有理,以楊卿之功,這個王……當?shù)谩!?

趙愭微笑道:“依朕看,楊卿就封燕王好了,楊卿與朕的王叔一向交好,燕晉相鄰,更顯友好,如何?”

楊沅站起身來,叉手道:“陛下隆恩,臣豈敢推辭。”

左司諫李渡歡原是東宮屬官,趙愭登基後,從東宮官變成了朝官。

司諫負責糾正朝政缺失、任命不當、違法行爲等行爲。

這時他便順勢出班,拱手道:“陛下,楊沅受封王爵,這右諫議大夫、川陝暨隴右宣撫使之職,就該交卸出來了。

不知可由何人出任,還請?zhí)熳邮鞠隆!?

趙愭把臉一沉,故作不悅地道:“楊卿出鎮(zhèn)潼川之前,雖然掛著右諫議大夫的官職,但朝中職司,一日不可或缺,早就有人補缺上去。

楊卿卸任既可,此職本無空缺,無需再任。至於川陝暨隴右宣撫使……”

趙愭看向楊沅,道:“朝中還有何人比楊卿更加熟悉這三地事務(wù)?

朕封楊卿爲王,是因爲楊卿的功勞。

楊卿正當而立之年,還要大有作爲之時,難道就此閒適養(yǎng)老嗎?

這川陝既隴右宣撫使,仍由楊卿遙領(lǐng)便是。”

楊沅啞然失笑,聽前半句,他還真以爲這小皇帝毫無芥蒂,仍然要重用他。

只是不放心他領(lǐng)兵在外,所以要加一道限制。

如今這“遙領(lǐng)”一出,果然是個面子工程罷了。

一見楊沅忍不住失笑,趙愭也是心中微虛。

他便清咳一聲,加補道:“楊沅封王,食邑萬戶,再加一千戶,賜‘三不朝’!”

羣臣聽了,又是一種騷動。

一些以爲楊沅就此要遠離朝政的,都以爲當真是聖恩隆寵了。

所謂“三不朝”,就是指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放眼整個大宋歷史上,有此殊榮待遇的,也只岳飛一人而已。

現(xiàn)在,又多了個楊沅。

第234章 戌時四刻,換船,搖錢樹沒了第889章 最失敗的宮變第381章 好爲人師第416章 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第393章 風波亭第339章 敲打第671章 春夏之交第209章 獵場第364章 祭牲以重生第398章 御龍直第880章 破而後立第620章 圍獵第629章 霸主之姿第334章 一張借條第33章 寧負罵名,只從我心第499章 移花接木第350章 即將消失的鯨海神宮第318章 請喬公做個見證?第705章 伽藍院,無垢尼第99章 從獵人,到獵物第514章 天東北,天西北第4章 秦長腳的擔憂第12章 滿城燈火與一隻阿它第132章 一路順風第644章 蓄勢第290章 夜訪陸放翁第866章 軟飯硬吃的王第265章 有心謀劃、無意中招第562章 給你上一課第269章 趕鴨子上架第46章 醉眼看,窗上桃花第853章 太突然了第619章 一尺鱸魚新釣第518章 一件桃花裳第72章 水晶薑糖第658章 樹欲靜第80章 從此相決絕第146章 冗長的“遺言”第50章 蕭舊師教子第689章 出劍門第825章 杯酒釋兵權(quán)第820章 謀者謀於未兆第296章 出手第368章 相見莫如不見人第666章 西北有三山第410章 漣漪第6章 清明上河的人間煙火第390章 破陣子第398章 御龍直第755章 風雲(yún)動天下第652章 不記得,誰啊?第455章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163章 代號‘宋詞’第147章 夫人,請指教第6章 清明上河的人間煙火第176章 咱們一起逛個街?第137章 夜半歌聲到近前第444章 想客戶(完顏亮)之所想(暫缺)第637章 斬將第495章 解不開的圍第688章 有心、無心、本心第48章 師父,你要抱師丈大腿呀第30章 摔個跟頭撿元寶-歪打正著第57章 僚機:青棠與阿蠻第407章 二郎,咱“病遁”吧第99章 從獵人,到獵物第713章 塵埃落定第724章 周瑜和孫權(quán)的智慧合體楊連高第581章 老兵的尊嚴第346章 小機靈鬼第915章 潮涌天下第675章 打哪指哪第317章 學(xué)我放火?第299章 難得糊塗第151章 我只知師師世無雙第140章 最笨的辦法第844章 斷後路第37章 這一刀,斷的肉疼第842章 鵝王炸了第3章 閒漢鬧事第49章 你要不行,咱棠棠上第560章 吾欲一鳴驚人第876章 枝頭喜鵲叫喳喳第2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799章 神兵天降第211章 觴詠盡高朋第844章 斷後路第300章 超憶第411章 滿腹經(jīng)綸第686章第753章 生與死第577章 三司會審第407章 二郎,咱“病遁”吧第522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229章 申時,驚猿脫兔,五花三層第201章 羽嬋奮起千鈞棒第23章 去年今日此門中第306章 小尼丹兒第62章 臨時抱個佛腳第660章
第234章 戌時四刻,換船,搖錢樹沒了第889章 最失敗的宮變第381章 好爲人師第416章 善戰(zhàn)者,無赫赫之功第393章 風波亭第339章 敲打第671章 春夏之交第209章 獵場第364章 祭牲以重生第398章 御龍直第880章 破而後立第620章 圍獵第629章 霸主之姿第334章 一張借條第33章 寧負罵名,只從我心第499章 移花接木第350章 即將消失的鯨海神宮第318章 請喬公做個見證?第705章 伽藍院,無垢尼第99章 從獵人,到獵物第514章 天東北,天西北第4章 秦長腳的擔憂第12章 滿城燈火與一隻阿它第132章 一路順風第644章 蓄勢第290章 夜訪陸放翁第866章 軟飯硬吃的王第265章 有心謀劃、無意中招第562章 給你上一課第269章 趕鴨子上架第46章 醉眼看,窗上桃花第853章 太突然了第619章 一尺鱸魚新釣第518章 一件桃花裳第72章 水晶薑糖第658章 樹欲靜第80章 從此相決絕第146章 冗長的“遺言”第50章 蕭舊師教子第689章 出劍門第825章 杯酒釋兵權(quán)第820章 謀者謀於未兆第296章 出手第368章 相見莫如不見人第666章 西北有三山第410章 漣漪第6章 清明上河的人間煙火第390章 破陣子第398章 御龍直第755章 風雲(yún)動天下第652章 不記得,誰啊?第455章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163章 代號‘宋詞’第147章 夫人,請指教第6章 清明上河的人間煙火第176章 咱們一起逛個街?第137章 夜半歌聲到近前第444章 想客戶(完顏亮)之所想(暫缺)第637章 斬將第495章 解不開的圍第688章 有心、無心、本心第48章 師父,你要抱師丈大腿呀第30章 摔個跟頭撿元寶-歪打正著第57章 僚機:青棠與阿蠻第407章 二郎,咱“病遁”吧第99章 從獵人,到獵物第713章 塵埃落定第724章 周瑜和孫權(quán)的智慧合體楊連高第581章 老兵的尊嚴第346章 小機靈鬼第915章 潮涌天下第675章 打哪指哪第317章 學(xué)我放火?第299章 難得糊塗第151章 我只知師師世無雙第140章 最笨的辦法第844章 斷後路第37章 這一刀,斷的肉疼第842章 鵝王炸了第3章 閒漢鬧事第49章 你要不行,咱棠棠上第560章 吾欲一鳴驚人第876章 枝頭喜鵲叫喳喳第2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799章 神兵天降第211章 觴詠盡高朋第844章 斷後路第300章 超憶第411章 滿腹經(jīng)綸第686章第753章 生與死第577章 三司會審第407章 二郎,咱“病遁”吧第522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229章 申時,驚猿脫兔,五花三層第201章 羽嬋奮起千鈞棒第23章 去年今日此門中第306章 小尼丹兒第62章 臨時抱個佛腳第660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壶关县| 海南省| 政和县| 沙河市| 三明市| 原阳县| 宾阳县| 苍溪县| 北川| 新巴尔虎右旗| 札达县| 合阳县| 濉溪县| 南涧| 民丰县| 香港| 芮城县| 绥中县| 永春县| 象山县| 商水县| 通州区| 台前县| 依兰县| 峨眉山市| 南木林县| 沐川县| 邯郸市| 科技| 商城县| 邢台县| 郑州市| 乐东| 新巴尔虎右旗| 陇西县| 和林格尔县| 晋中市| 芦溪县| 象州县| 石嘴山市|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