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0章 圍獵

李鳳娘衝出車轎,看到站在人羣之中,正大放厥詞的方蛟,伸手就去拔劍。

她芳齡十二,拿的卻是一口大劍,臂長難以把劍一拔出鞘。

氣火攻心的李鳳娘當下就雙手擎劍,連著劍鞘向方蛟當頭劈下。

“砰!”

這一劍正中方蛟的頭頂。

儘管劈下的是劍鞘,方蛟還是兩眼一直,一道血蛇迅速從他額頭髮絲中淌出來,爬向了他的鼻尖。

李鳳娘尖聲叫道:“你去死!”

她人隨劍走,錯步一旋,手中的大劍又斬向方蛟的後頸。

動作敏捷,劍法犀利,倒也似模似樣。

“噗!”

大劍斬在方蛟後腦處,方蛟白眼一翻,便軟軟倒向地面。

李鳳娘咬牙切齒地又瞪向方虎,方虎駭然後退,尖聲叫道:“殺人啦,殺人啦……”

“吱軋軋軋……”晉王府緊閉的宮門打開了。

四個宮裝少女從宮中走出來,左右分開一站。

接著便有一個小姑娘從宮門下走出來,頂多六七歲模樣,一身鵝黃衫子,纖纖細腰間束著一條紫紗的綢帶,上面以珍珠作爲鈕釦。

小姑娘杏眼桃腮,眸若點漆,行走之間,裙袂衣袖間金繡的鳳凰熠熠生輝。

她往石階上一站,往下面看來時,小小年紀,粉嫩的臉頰上竟有一種尊貴的雍容。

“無賴之徒,竟敢口出不遜,污辱本宮,給我掌嘴!”

在趙寧兒後面隨之而出的,就是幾個太監(jiān)和大內(nèi)侍衛(wèi)。

聽了趙寧兒的吩咐,幾個大內(nèi)侍衛(wèi)一擁而上,把方老太爺和方虎反剪雙手摁在了地上。

幾個貌相陰柔的太監(jiān)快步走上前去,那腳步輕盈的彷彿螞蟻都踢不死,可他們下手卻夠重。

他們只一巴掌下去,聲音都不響亮,方老太爺和方虎的臉頰便腫起老高。

方老太爺口中尚未致仕的幾顆老牙被一巴掌扇飛了出去。

“你……你們是誰,晉王府打人啦。”

方虎掙扎著叫起來。

趙寧兒柳眉倒豎,杏眼圓睜,嬌叱道:“本宮就是被你編排入監(jiān),私會成都侯爺?shù)呐樱 ?

方虎一聽,頓時瞪大眼睛,張口結舌。

打死他也想不到,被造謠的竟然是這麼一個小姑娘。

她這纔多大啊?造她的謠能有人信嗎?

而且她自稱本宮……

方虎是看過戲的,能自稱本宮年紀又這麼小的,這怕不是一位公主吧?

剛想到這裡,站在他面前的太監(jiān)反手又一巴掌。

也沒看這太監(jiān)如何作勢,手臂揮動的幅度也不大,可這一巴掌扇過去,方虎的腦袋“嗡”地一聲,剩下這半邊臉也沒了知覺。

方老太爺和方虎被“啪啪”打臉,李鳳娘瞧見了,用大劍戳了戳昏迷在地上的方蛟,叫道:“喂,這裡還有一個,你們要不要打?”

有幾個沒搶上槽的侍衛(wèi)正不知道該乾點什麼,一聽這話,也不管方蛟滿頭是血,就把他扣著肩膀提了起來。

一個太監(jiān)見狀,這是來活了啊,趕緊飄也似地走過去,陰陰柔柔地就是一巴掌。

看著動作是那麼的優(yōu)雅、矜貴,可是昏迷中的方蛟,被這一巴掌打得腦袋跟撥浪鼓似的左右一陣劇烈晃動,竟爾醒了過來。

他剛睜開眼睛,就看見一隻手掌反著抽向他另半邊臉。

趙寧兒看看李鳳娘,李鳳娘拄著一口快趕上她身高的大劍,正站在陽光下。

小小年紀的她,還沒完全長開的眉眼,卻有一種國色牡丹的明豔感。

氣呼呼站在那兒的李鳳娘,就像一頭生命力旺盛的幼豹。

那種帶些野性的飽滿的生命力,恰是溫溫柔柔,自幼體格不好的趙寧兒所欠缺的。

一見之下,她對這位小姐姐頓生羨慕與好感,便向她打聲招呼,道:“這位姐姐,你也被這幾個無賴之徒羞辱過嗎?”

李鳳娘這小丫頭年紀不大,卻是一身的心眼子。

早在聽見趙寧兒自稱本宮的時候,她就知道眼前這小女孩是誰了。

這時她卻佯作不知,上前拉住趙寧兒的手,親親熱熱地道:“是啊好妹妹,這些潑皮無賴,張嘴便玷污咱們女兒家的清白,實在是太可惡了。”

趙寧兒只有哥哥,因爲宮裡的規(guī)矩,便是哥哥們也接觸不多。

她自去了楊沅府上,纔多了幾個年齡相差不是太多的小姐妹一起玩耍。

而這李鳳娘和阿它年紀差不多,都是最能和她能玩得起來的年紀,說話也中聽,頓時就喜歡起來。

趙寧兒點頭道:“嗯,人家聽叔母身邊的人提了幾嘴,才知道府前有人中傷成都侯,還往人家身上潑髒水。”

“什麼,妹妹這麼小,還生得這麼可愛,這些壞人都捨得欺負你,太不是東西了。”

趙寧兒被她一誇,心中歡喜,道:“姐姐生得才美,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李鳳娘道:“妹妹你纔是個美人胚子呢,待到豆蔻花開時,必然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tài)破朝霞。”

方老太爺一張臉都被扇麻了,被面前的太監(jiān)摑著,已經(jīng)感覺不到疼痛。

他忍不住嘶聲大叫起來:“報官,快報官啊,老朽情願送官究辦,不要再打啦……”

……

政事堂上,一衆(zhòng)大員紛紛落座。

正上首是監(jiān)國晉王趙璩,左右排開,先是兩府首腦沈該和楊存中。

接著是參政湯思退、陳康伯、陳俊卿。

副相魏相臣和參政張浚隨御駕去了成都,不在此地。

再往下便是六部尚書。

衆(zhòng)人坐定,湯思退便把一份份參議、彈劾的奏章送到趙璩案上,說道:“監(jiān)國,都察院僉都御史楊沅,非議纏身。

是否是新金間諜,時有大臣猜議。今又有關於他私德淪喪的諸般事情爆發(fā)。下官以爲……”

湯思退事先已經(jīng)和六部、和從參政、和首相沈該通過氣兒,大家都已表態(tài)贊成了他的提議,因此底氣甚足,這一次終於赤膊上陣,主動發(fā)起了進攻。

湯思退侃侃議論一番,總結道:“此等亂象,不可以再繼續(xù)下去了。

若官家回來,眼見朝中紛擾不休,那是臣等的恥辱。

下官以爲,可以讓楊沅右遷於泉州知府,於楊沅而言,不負他的功績,不會寒了功臣之心。

於朝廷而言,這非議之人不在眼前,圍繞他而產(chǎn)生的諸般紛爭也自然散去……”

趙璩聽湯思退說罷,沉吟片刻,道:“湯相公所言,不失爲老成謀國之見。不若把楊沅喚來,問問他的意思。

若是楊沅也贊成湯相公所言,那自然是皆大歡喜的局面。”

湯思退聽了不由得眉頭一皺,說道:“監(jiān)國,下官等與監(jiān)國便殿議政,楊沅還不夠資格與聞吧?”

其他參政和六部尚書們或彼此遞個眼色,或微微靠近竊竊私語幾句,對晉王的提議都有些牴觸。

主要是楊沅這個級別,不應該參與這個級別的會議。

這讓他們多少有些不滿,不過大家看了看首相沈該,老先生並沒有露出一點反對的態(tài)度來,大家便把反對之意又咽了回去。

晉王笑道:“畢竟是要對楊沅做出安置,不讓他心服口服,又如何不寒功臣之心呢?

再者說,楊沅有事報與本王,如今就在外面候著呢,來都來了。”

中國八大原諒,“來都來了,都不容易,都是朋友,還是孩子,人都死了,大過年的,給個面子,爲了你好”……

饒是湯思退這般人物,人家“來都來了”,他也不好再說什麼。

於是,楊沅就被喚入了政事堂。

趙璩當著兩府六部衆(zhòng)宰執(zhí),把湯思退方纔的提議一說,楊沅就跟個炮仗一樣,當場就炸了。

“湯相公一番美意,下官年紀輕輕,便能主政一方的話,更是求之不得,本沒有拒絕的道理。”

“可是,清白乃做人根本,名聲是立世基石。既然有這許多誹謗之言加身,下官若是不把它洗刷乾淨,還有何臉面生存於天地之間,更不要說主政一方爲民而謀了。”

“有人誹謗下官謀方家之財,查呀!誹謗下官建拈花小築而蓄妖姬,查呀!誹謗下官爲新金奸細,查呀!下官寧願不要這大好前程,也要一身清白!”

湯思退眉頭一皺,不悅地道:“楊僉憲,關於你的諸多非議,一時之間,哪裡就能查的清楚?

難道爲此就任由朝野紛爭不休,你要顧全大局!”

楊沅道:“查不到,那就是沒有。沒有,就該還下官以清白。無據(jù)而猜議,就是誹謗。誹謗就是妖言惑衆(zhòng),這是罪,以罪治之,何來紛爭?”

湯思退鄙夷道:“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楊僉憲你不以家國爲重,耿耿計較於一己之名,虧你還是三元及第的狀元之才,釣名之士,非賢士也。”

“湯相公,你這是不是誹謗?曲尚書,你說他這是不是誹謗,他誹謗我……”

湯思退大爲不悅,拂袖道:“監(jiān)國,國之忠良,當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

楊沅此人,好大喜功,貪名者必敗德,此人斷然不應留於中樞了。”

楊沅曬然道:“湯相公這是要欲加其罪麼?下官只是要洗刷清白,怎麼就敗德了?湯相公這是要以莫須有而加罪不成?”

湯思退聽了勃然大怒,他怎麼敢的,敢把本官比作秦檜老賊!

湯思退立即對晉王道:“監(jiān)國,楊沅此人目無尊卑,誹謗上官,下官請監(jiān)國罪之!”

楊沅攤手道:“下官還什麼都沒做,剛剛被監(jiān)國喚上堂來時,還要下官顧全大局,含冤忍辱。

下官只是愛惜名聲,不願將就,這就敗了德,還有了罪了?”

“鵝鵝鵝鵝~,咳咳!”晉王聽的忍不住噴笑,急忙忍住。

湯思退怒不可遏地道:“監(jiān)國不可被他巧言所惑,智者當明察。”

楊沅道:“監(jiān)國要是不聽湯相公的,湯相公就要治監(jiān)國你一個不察之罪了。”

“豎子,住口!”

湯思退怒不可遏,他不到四十歲便官居宰執(zhí)之列,何曾被人這般當衆(zhòng)嘲諷過。

湯思巡憤然道:“察不明則奸佞生,奸佞生則賢人去,賢人去則國不舉,國若不舉,則……”

楊沅反正是打算對保守一派發(fā)起總攻了,也無須再顧忌什麼,所以今日說話才這般肆無忌憚。

他馬上截口道:“國若不舉,下官唯有以一腔熱血酬之。公若不舉,某願拜爲義父。”

湯思退聽得一窒,前一句還聽的明白,後一句在說什麼東西?

兩府六部衆(zhòng)宰執(zhí)盡皆陷入思索之中,狀元公這後半句話必然有典故。

可是,關於這句話,最有名的典故就是三姓家奴呂布。

然,呂布生平與他二人此時所辯全無關係。

所以,狀元公這句話,定然與呂布無關。

那麼,他這句話出自何典,又是何梗呢?

慚愧啊,人家到底是三元及第的狀元郎,吾竟不知他這句話出自於何典何故。

“鵝鵝鵝鵝鵝鵝……”晉王趙璩突然肩膀聳動,控制不住地大笑起來。

湯思退在腦海中遍搜經(jīng)典,都找不出楊沅此言的出處。

此時忽見晉王笑的一臉猥瑣,轉念一想,不禁氣的差點兒吐血。

淦!哪有什麼典故,這個有辱斯文的狗東西,他就是在明晃晃地罵我呀!

沈該卻是深深地望了楊沅一眼,

方纔楊沅意外出現(xiàn)時,他心中便有些意外。

再見楊沅嘻笑怒罵,當著兩府六部衆(zhòng)宰執(zhí)全無懼色,竟然當衆(zhòng)與湯思退叫板,沈該心中愈發(fā)驚疑。

這楊沅竟敢如此放肆,恐怕……他手裡掌握著的,不只是晉王殿下轉給我看的那些東西吧?

想到這裡,沈該覺得,他該主動表態(tài)了。

主動出手,才能把局面控制在可控範圍之內(nèi)。

如果再讓楊沅和湯思退繼續(xù)對罵下去,天知道最後會變成什麼局面。

想到這裡,一直緘口不言的沈該清咳了一聲,緩緩地道:“這裡是政事堂,不是市井弄巷!湯進之、楊子嶽,你二人身爲大臣,還當顧全體統(tǒng)!”

湯思退雙目赤紅,有些不敢置信地看向沈該。

這老東西什麼意思?楊沅冒犯我堂堂執(zhí)政,你居然各打五十大板?

沈該端起茶來,緩緩呷了一口,老眼中一抹餘光,從一臉淡定、不氣不惱的楊沅臉上掠過。

他把眼皮一撩,對趙璩道:“監(jiān)國,本相以爲,針對楊沅的諸多非議,確如楊沅所說,不妨徹查。

若查無實據(jù),則從此再不許人無端提起,否則就以謗罪入刑,如此自可禁絕謠言。

如果要楊沅揹負一身毀謗離開朝廷,看似息事寧人了,實則隱患無窮,不可取!”

湯思退聽得目瞪口呆,我向你彙報的時候,你可是點過頭的呀,如今這般又是何故?

晉王聽了,便漫聲道:“衆(zhòng)大臣的意思呢?”

楊存中和陳俊卿異口同聲地道:“下官附議。”

陳康伯拱手道:“沈相公所言甚是。”

禮部尚書曲陌對他女婿頷首道:“沈相公資深而望重,此議不失爲老成謀國之言。”

兵部尚書程真、戶部尚書析折、刑部尚書張方旬、工部尚書侯可意紛紛表態(tài)道:“下官附議。”

雖說不知道他們附的是沈該的意還是曲陌的意,但顯然是一個意思。

唯有吏部尚書譚鷹炆,因爲對楊沅恨之入骨,所以一言不發(fā)。

湯思退眼見沈該表態(tài),衆(zhòng)大臣景從的一幕,一抹寒意突然襲上心頭。

直到此時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升遷太快,在任何一個位置上坐的時間都太短的弊端竟然如此之大。

衆(zhòng)宰相、執(zhí)政、尚書們,平時與他稱兄道弟,你好我好。

可是真正需要站隊的時候,竟然都不肯站在他這一邊。

讓他心驚的是,這只是否決了他的一個提議麼?

絕對不是。

他籌謀良久,事先已經(jīng)徵得各部大員默許,本該十拿十穩(wěn)的一個提議,竟然就這麼被推翻了,這是一個徵兆。

一羣虎狼,原本各自在自己的地盤上游弋著,彼此相安無事。

忽然有一天,它們不約而同地向其中一方的領地逼近,亮出了獠牙,露出了利爪。

那麼它們接下來,就絕對不會只是對他咆哮幾聲。

此番“便殿議政”,兩府六部各位執(zhí)政中,除了一個既不贊同也不反對的吏部尚書,全部對湯思退投了反對票。

從政事堂恍恍惚惚地走出來的時候,湯思退只覺得走在他旁邊的不是一羣同僚,而是一羣正在覬覦著他,思量從何處下口,撕扯他一身血肉的鬣狗。

湯思退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忽地一腳便踏了個空。

還差兩階,他就能走上平地,這時卻一個踉蹌,單膝重重地磕在了地上,幸虧他急急以雙手撐地,這才避免了狼狽地滾翻下去。

第628章 中心開花第511章 蝴蝶雙雙飛第586章 翩翩公子,五位第659章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901章 醉掌天下權第404章 新君誰屬第495章 解不開的圍第267章 騎虎難下的王第770章 撫帥來了第41章 皇城使清理門戶第852章 遇事不決,求助玄學第97章 龍跑蛇竄,各打算盤第876章 枝頭喜鵲叫喳喳第491章 蹩十和至尊寶第443章 楊學士很高啊第513章 風起遼東荻花蕩第588章 雷霆第841章 我現(xiàn)編,你現(xiàn)聽第468章 保姑爺第920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810章 蹀躞第21章 記憶中的那個酒娘第170章 南風作秋聲第185章 岳父幫我打個工?(三更)第817章 綁上任家的船第570章 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第347章 先發(fā)制人的宮司第740章 新年了(上)第823章 滑頭第100章 披荊斬棘的哥哥(求訂閱)第224章 午時三刻,寧輸數(shù)子,勿失一先第891章 小公主駕到第906章 青龍盤樞第397章 同道第712章 金剛鉞VS金剛杵第680章 睚眥之報第42章 此起彼伏第796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259章 拈花小築第244章 仗義女押衙第167章 明月春風與共第126章 被溺愛的天才第928章 志在必得第37章 這一刀,斷的肉疼第165章 聽風八百遍,才知是人間第732章 接風、洗塵第484章 七道旨第556章 不夜第746章 登堂入室第213章 蔥花第773章 合縱連橫第411章 滿腹經(jīng)綸第375章 親親一家人第714章 利中新主第586章 翩翩公子,五位第891章 小公主駕到第522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605章 反擊之始第320章 天賜火遁術第153章 非爲食髓知味第139章 他來了他來了第398章 御龍直第29章 細看諸處好,閒花淡淡香第235章 亥時,肥豬拱槽,吉光反正第387章 上元狂歡夜(1)第371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04章 識大體懂進退第513章 風起遼東荻花蕩第859章 攝政(爲‘誰啊這是’盟主加更)第815章 衆(zhòng)裡尋它(爲斑鳩愛上雞盟主加更)第571章 妙筆如花第736章 變臉第524章 我的神啊第457章 夜宴第241章 都是代筆惹的禍第310章 大王的條子第691章 小叔爺第74章 解不開的結第466章 八方雷動第788章 楊沅的大炮,仍無用武之地第509章 各自的算計第128章 一襲青衣老少年第408章 二郎在上第795章 明碼電報第187章 點絳脣第409章 大登科第585章 文魁與花魁第571章 妙筆如花第710章 利中誰屬第824章 三十而躺(月末了,諸君月票趕緊滴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886章 再還朝第341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51章 今夕倍惘然第216章 丑時,夢與夢想,若其行第417章 移花接木(暫缺)第843章 掀桌子第98章 這朵花,我採定了第654章 宗陽之訊
第628章 中心開花第511章 蝴蝶雙雙飛第586章 翩翩公子,五位第659章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901章 醉掌天下權第404章 新君誰屬第495章 解不開的圍第267章 騎虎難下的王第770章 撫帥來了第41章 皇城使清理門戶第852章 遇事不決,求助玄學第97章 龍跑蛇竄,各打算盤第876章 枝頭喜鵲叫喳喳第491章 蹩十和至尊寶第443章 楊學士很高啊第513章 風起遼東荻花蕩第588章 雷霆第841章 我現(xiàn)編,你現(xiàn)聽第468章 保姑爺第920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810章 蹀躞第21章 記憶中的那個酒娘第170章 南風作秋聲第185章 岳父幫我打個工?(三更)第817章 綁上任家的船第570章 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第347章 先發(fā)制人的宮司第740章 新年了(上)第823章 滑頭第100章 披荊斬棘的哥哥(求訂閱)第224章 午時三刻,寧輸數(shù)子,勿失一先第891章 小公主駕到第906章 青龍盤樞第397章 同道第712章 金剛鉞VS金剛杵第680章 睚眥之報第42章 此起彼伏第796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259章 拈花小築第244章 仗義女押衙第167章 明月春風與共第126章 被溺愛的天才第928章 志在必得第37章 這一刀,斷的肉疼第165章 聽風八百遍,才知是人間第732章 接風、洗塵第484章 七道旨第556章 不夜第746章 登堂入室第213章 蔥花第773章 合縱連橫第411章 滿腹經(jīng)綸第375章 親親一家人第714章 利中新主第586章 翩翩公子,五位第891章 小公主駕到第522章 那一箭的風情第605章 反擊之始第320章 天賜火遁術第153章 非爲食髓知味第139章 他來了他來了第398章 御龍直第29章 細看諸處好,閒花淡淡香第235章 亥時,肥豬拱槽,吉光反正第387章 上元狂歡夜(1)第371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04章 識大體懂進退第513章 風起遼東荻花蕩第859章 攝政(爲‘誰啊這是’盟主加更)第815章 衆(zhòng)裡尋它(爲斑鳩愛上雞盟主加更)第571章 妙筆如花第736章 變臉第524章 我的神啊第457章 夜宴第241章 都是代筆惹的禍第310章 大王的條子第691章 小叔爺第74章 解不開的結第466章 八方雷動第788章 楊沅的大炮,仍無用武之地第509章 各自的算計第128章 一襲青衣老少年第408章 二郎在上第795章 明碼電報第187章 點絳脣第409章 大登科第585章 文魁與花魁第571章 妙筆如花第710章 利中誰屬第824章 三十而躺(月末了,諸君月票趕緊滴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886章 再還朝第341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51章 今夕倍惘然第216章 丑時,夢與夢想,若其行第417章 移花接木(暫缺)第843章 掀桌子第98章 這朵花,我採定了第654章 宗陽之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武县| 唐山市| 石嘴山市| 遵化市| 承德县| 和田市| 远安县| 灯塔市| 益阳市| 永春县| 达拉特旗| 青州市| 冷水江市| 民权县| 陵水| 连南| 股票| 阿拉善右旗| 西乌珠穆沁旗| 明星| 秭归县| 赫章县| 曲水县| 荃湾区| 驻马店市| 册亨县| 广汉市| 潞城市| 富顺县| 鹿泉市| 虹口区| 原阳县| 罗山县| 民县| 石楼县| 绥江县| 洪洞县| 乌兰察布市| 夏河县| 香港 |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