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8章 雷霆

婺州府衙門外,除了甲冑鮮明的官兵,一個圍衙的人都看不見了。

倒是那幾個鬧事的吏員全被摁住,五花大綁起來。

這些禁軍,只砍了一個扔石頭的混混,其他人便一鬨而散了。

府前空地上,跑丟的鞋子都有七八隻。

眼見如此一幕,何知州勃然大怒。

看見一人身著將領的冠戴甲冑,何知州立即指著他尖聲大叫起來:“你好大膽子,怎敢擅殺人命!本官要彈劾你,來人,把他給我拿下!”

跟出來的州衙差役轟然稱喏一聲,就要上前拿人。

那位將軍把刀一拔,刀只出鞘一尺,便嚇得那些差官站住了腳步。

那正將上前兩步,上下打量何知州幾眼,沉聲道:“你是本州知州何千臣?”

何千臣怒道:“混賬東西,竟敢直呼本官名諱,既然知道是本官在此,還不跪下請罪!”

那正將一巴掌扇過來,就把他的襆頭巾子打飛了出去。

正將厲聲喝道:“奉監國諭令,婺州知州何千臣,玩忽職守,觸犯‘疲令’,著即拿下,遞京問罪!”

他一揮手,幾個武士便一擁而上,把何千臣拖下階去,抄過一條繩子就捆綁了起來。

何千臣又驚又怒,只氣的渾身發抖:“反了反了,你們這些武人,這是要造反啊!本官絕不饒你,絕不饒你。”

他雖然嘶吼著,心中卻是驚恐不已,難不成……朝廷真要治我的罪?

我大宋,這是要變天了嗎?

古代官員理政,如果玩忽職守,也是有相應罪名的。

這種罪名主要包括“犯令”、“廢令”和“不從令”。

“犯令”就是不讓伱做的事,你卻做了;

“廢令”就是:該你做的事,你卻沒做;

“不從令”就是你雖然做事了,做的卻不是你職權範圍之內的事。

這幾樁罪名,嚴重者是要入刑事罪責的。

那員正將離開臨安之際,就已得了上峰的囑咐。

不然的話,在文官的積威之下,他還真不敢對一位知州如此不客氣。

但是現在他底氣甚足,自然毫不畏懼。

一巴掌打飛了何千臣的襆頭巾子,那正將只覺身心舒泰,便大聲喝道:“鬧事的吏員、不作爲的知州,全部押回去。

襲我官兵的那名賊子,人頭懸於城門之下,以儆效尤!”

……

東陽,九孔橋。

這是一座有九排墩柱的石橋,橋下河面寬二十餘丈,最深處數丈。

距此橋上下數十里,也只有這一座大橋可供貨車行走。

因此,那幾個被裁汰的稅官稅丁強佔了這座橋,兩岸行人客商大部分都不得不交錢買路。

原本這橋只向行商收稅,現在他們佔了這橋,只要有人從橋上走,就得交“過橋錢”,一時怨聲載道。

但這些人兇神惡煞的,卻也無人敢予反抗,一些人不免就咒罵官府多事。

好端端的爲什麼要裁撤了他們?

現在把他們放到民間成了禍害,地方官府卻又裝聾作啞,只是坑了良民百姓。

因爲他們見人就收稅,導致這過橋的效率變得非常緩慢,兩岸都堵塞了大量的百姓,在那兒緩慢地等待著交錢過橋。

忽然間,馬蹄急驟,從兩岸大橋通去的方向衝出來大批的官兵。

正等候過橋的百姓慌忙走避兩旁,驚訝地看著這些突然涌來的兵馬。

大橋兩頭設卡收錢的前稅官稅丁,依舊穿著他們在稅監時的公服,挎著腰刀,對於交錢磨蹭的百姓打打罵罵的正在發威,忽然看見有官兵來,也是大爲驚慌。

不過,他們倒不覺得朝廷官兵能有什麼過激行爲,甚至都不以爲是爲了他們而來。

大抵是……過道的官兵?

這個……就不要向他們收“過橋費”了吧?

有的前稅丁想著,就扭頭去看自己的頭兒。

這時一員將領已經快馬衝上橋頭,勒馬站定,拔刀在手,向前狠狠一劈,喝道:“殺!攔路搶劫者,一個不留!”

兩側官兵蜂擁而上,九孔橋上頓時一片刀光劍影。

等當地官員們聽說這個消息的時候,官兵也進城了。

那處九孔橋距縣城幾十裡的路程,並不算近。

所以消息傳到縣衙、稅監衙門的時候,官兵已經清理了現場,恢復了交通,載著那些屍體進城來了。

要不是他們在城門兩側立下了高竿,懸掛屍體耽誤了些功夫,只怕他們要比報信人來的還早一些。

他們趕到衙門之後,二話不說,就以“廢令罪”把縣太爺和稅監大使一併抓走了。

來時如風,去時也如風。

……

會稽這邊倒是沒出人命。

公堂早已做了靈堂,做法事的和尚、道士輪番上陣。

那個醉酒摔死的主簿家人已經盤算好了,這聲勢要鬧的越大越好。

現在付了做法事的費用若是有十貫錢,回頭向官府報賬就可以報一百貫。

總之,不會吃虧就是了。

前衙鬧的歡實,縣太爺就關閉了前衙和後宅的大門。

前堂辦喪事,後宅裡,縣太爺還是好端端過他的日子。

那位虛佔了一個官職,卻只領俸祿並不做實事的主簿,每年都要給他一筆孝敬的。

類似這種塞在各個衙門裡只佔個名額的官和吏並不少,他們都要給他這位縣太爺一些“孝敬”的。

裁汰了這些人,他就少了一筆收入,而且不能塞人進去,損失的還不只是錢,對他廣結人脈豈不是也大有影響?

所以,他很默契地讓出了公堂,由著那些人鬧。

此事,就讓朝廷頭疼去吧。

按照慣例,相信最後的處置結果一定會皆大歡喜。

但是,他盼啊盼啊,終於把朝廷的人給盼來了。

朝廷的人一到,就以“廢令罪”把他給抓了。

那位主簿的家人正披麻帶孝地在公堂上輪番號啕,忽見縣太爺被打入囚車,頓時目瞪口呆。

這時那領兵的正將走上大堂,一腳踢翻了火盆,用刀鞘掃翻了靈位,冷冷地向他們一望。

連一句話都沒說,他們就逃了。

最後還是外面的官兵把他們堵住,他們纔想起來,自家老爺還躺在縣太爺公案上架著的棺材裡面。

他們趕緊把棺材擡下來,一聲不吭就跑了。

……

很快,晉王監國之後,對大宋全國頒佈的,加蓋了雙龍印的第一道“令書”就頒佈了。

“令書”是監國發布的政令,其效力等同於詔書。

晉王趙璩在“令書”中嚴厲批斥了多年以來,各地官員濫用“造反”罪名的現象。

他勒令各地官員從此謹慎甄別,嚴禁懶政怠政,甚而爲謀一己私名,坐視甚至縱容地方事件的發生。

趙璩言辭犀利,毫不掩飾地揭露了一些官員之所以如此作爲的私心用意,讓一些曾經有過此種作爲的地方官員看了,就已羞的無地自容。

在此“令書”之後,還附了婺州、東陽、會稽三地官員當初上奏朝廷有人謀反的奏章抄文,以及朝廷對三地官員的處置結果。

監國晉王對三地正印官做了處置,婺州和會稽兩地的正印官皆罷職爲民,東陽的稅監大使罷官爲民,縣令不僅罷官爲民,且他坐視刁頑攔路打劫卻毫無作爲,流放五百里。

如此雷厲風行之舉,頓時震動了朝野。

吏部趁機發起了第二撥的清冗行動。

而地方上,一些州府縣的正印官,也默默地燒掉了因爲三個紡工討薪、五個廂兵酒後鬥毆,幾十個村民爲了爭水械鬥的“造反奏章”,打起精神,親自去處理、解決這些糾紛事件了。

楊沅這裡,似乎和最近這樁轟動朝野的大事件全無干系。

他看天上的月,吹人間的風,過著他普普通通的生活。

也就是在朝廷處置了幾位地方官員之後,楊沅向晉王趙璩舉薦了幾位官員,認爲他們可以勝任這幾個空缺出來的職位。

比如陸游、范成大、虞允文、楊萬里……

……

這一日,正值楊沅休沐。

嘉國公主趙寧兒又來了侯府。

從小在母親令人窒息的呵護之下,趙寧兒無論吃喝還是作息,都有著嚴格的規定。

她還是個小孩子,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喜歡嘗試各種新鮮事物。

可趙寧兒的天性卻被束縛住了,以致越是精養,她的身體越差。

這段時間,皇后隨皇帝侍奉皇太后離開了臨安,趙寧兒可算是自由了。

有叔父趙璩撐腰,趙寧兒時常跑到楊家來玩,和阿蠻、青棠和小阿它成了好朋友。

尤其是阿它,阿它年紀最小,和她最聊得來。

所以今兒趙寧兒又迫不及待地趕了來,她本來和青棠姐姐、阿蠻姐姐她們約好,要一起去拈花小築玩的。

結果一到楊府,正趕上楊沅要陪諸位夫人去洛氏醫館,趙寧兒就由阿它牽著手,跟著他們一起去了。

才幾歲年紀,卻最怕見郎中,最怕聽見藥字的趙寧兒,與她們走在一起,卻全然沒有了排斥的意思,把這也當成了一件有趣的事。

時間差不多又過了一個多月了,今兒是薛冰欣她們幾人來請洛醫師號脈的日子。

洛承安先給丹娘號了脈,丹娘迫不及待地道:“藥師,我……我懷的……是男是女?”

洛藥師倒是沒賣關子,含笑拱手道:“恭喜侯爺,賀喜夫人,如果洛某沒有失誤的話,呵呵,夫人懷的,也是個男孩。”

第515章 最後的任務第782章第856章 闖宮第16章 劈柴、鹹蛋和八卦鏡第648章 五朵花第340章 體面第202章 二哥哥,人家太想進步了第381章 好爲人師第80章 從此相決絕第850章 南歸門戶第856章 闖宮第129章 七月七第19章 咬文嚼字的金國貴女第741章 新年了(下)第488章 請神,送神第480章 軍師的軍師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208章 我全都要!第479章 插翅難逃第470章 一碗酒了斷第280章 原來你在五層第243章 一帆風順!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303章 但行好事的二郎第87章 一筆如鉤,寇楊死第558章 緣份啊第808章 故人第281章 來日可期第71章 小混蛋第243章 一帆風順!第141章 天知第406章 拉胯的副皇帝第499章 移花接木第677章 雙向奔赴第615章 禍水東引第160章 以身撲火第763章 快去請妹夫楊沅第531章 雪中第230章 申時五刻,你用心、他用力、她用計第430章 袖中出手第42章 此起彼伏第290章 夜訪陸放翁第714章 利中新主第807章 九渡第536章 小帥終自由第794章 瓦罐不離井口破第29章 細看諸處好,閒花淡淡香第923章 二月二第652章 不記得,誰啊?第554章 八風雷動第464章 心術第833章 自晦第195章 法蘭西玫瑰第622章 月暈而風礎潤雨第272章 少而好學第26章 奴是好人家的女子第101章 此情,此景第5章 第一單生意第41章 皇城使清理門戶第635章 武曲疊文曲第276章 自投羅網的魚第667章 木易先生第138章 不識廬山真面第599章 失控第749章 兩處落子第739章 佈局三蠻第2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926章 布武天下第370章 心裡沒底的解元公第885章 說病就病,說好就好第906章 青龍盤樞第86章 山上有貓第241章 都是代筆惹的禍第311章 蘭亭一聚第777章 不一樣的腦回路第757章 少女情懷第844章 斷後路第308章 巧官喬貞第598章 完美第30章 摔個跟頭撿元寶-歪打正著第714章 利中新主第244章 仗義女押衙第616章 牌坊下的故事第198章 楊沅的助攻第794章 瓦罐不離井口破第40章 皇城卒子此間聚第723章 以魔爲礪第822章 回返臨安第518章 一件桃花裳第714章 利中新主第29章 細看諸處好,閒花淡淡香第825章 杯酒釋兵權第101章 此情,此景第580章 請君入甕第33章 寧負罵名,只從我心第308章 巧官喬貞第770章 撫帥來了第135章 錢塘江上潮信來第166章 師師,時不我待第174章 英雄無名
第515章 最後的任務第782章第856章 闖宮第16章 劈柴、鹹蛋和八卦鏡第648章 五朵花第340章 體面第202章 二哥哥,人家太想進步了第381章 好爲人師第80章 從此相決絕第850章 南歸門戶第856章 闖宮第129章 七月七第19章 咬文嚼字的金國貴女第741章 新年了(下)第488章 請神,送神第480章 軍師的軍師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208章 我全都要!第479章 插翅難逃第470章 一碗酒了斷第280章 原來你在五層第243章 一帆風順!第492章 連鎖反應第303章 但行好事的二郎第87章 一筆如鉤,寇楊死第558章 緣份啊第808章 故人第281章 來日可期第71章 小混蛋第243章 一帆風順!第141章 天知第406章 拉胯的副皇帝第499章 移花接木第677章 雙向奔赴第615章 禍水東引第160章 以身撲火第763章 快去請妹夫楊沅第531章 雪中第230章 申時五刻,你用心、他用力、她用計第430章 袖中出手第42章 此起彼伏第290章 夜訪陸放翁第714章 利中新主第807章 九渡第536章 小帥終自由第794章 瓦罐不離井口破第29章 細看諸處好,閒花淡淡香第923章 二月二第652章 不記得,誰啊?第554章 八風雷動第464章 心術第833章 自晦第195章 法蘭西玫瑰第622章 月暈而風礎潤雨第272章 少而好學第26章 奴是好人家的女子第101章 此情,此景第5章 第一單生意第41章 皇城使清理門戶第635章 武曲疊文曲第276章 自投羅網的魚第667章 木易先生第138章 不識廬山真面第599章 失控第749章 兩處落子第739章 佈局三蠻第2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926章 布武天下第370章 心裡沒底的解元公第885章 說病就病,說好就好第906章 青龍盤樞第86章 山上有貓第241章 都是代筆惹的禍第311章 蘭亭一聚第777章 不一樣的腦回路第757章 少女情懷第844章 斷後路第308章 巧官喬貞第598章 完美第30章 摔個跟頭撿元寶-歪打正著第714章 利中新主第244章 仗義女押衙第616章 牌坊下的故事第198章 楊沅的助攻第794章 瓦罐不離井口破第40章 皇城卒子此間聚第723章 以魔爲礪第822章 回返臨安第518章 一件桃花裳第714章 利中新主第29章 細看諸處好,閒花淡淡香第825章 杯酒釋兵權第101章 此情,此景第580章 請君入甕第33章 寧負罵名,只從我心第308章 巧官喬貞第770章 撫帥來了第135章 錢塘江上潮信來第166章 師師,時不我待第174章 英雄無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萍乡市| 三明市| 健康| 平谷区| 普格县| 涞源县| 义乌市| 葫芦岛市| 清镇市| 宜兰市| 临夏市| 盘山县| 嘉鱼县| 高要市| 北碚区| 城口县| 忻城县| 松阳县| 浦东新区| 灌南县| 肃宁县| 南开区| 桑植县| 乌拉特前旗| 阿城市| 永吉县| 富裕县| 广东省| 普格县| 德化县| 海南省| 湟中县| 灵川县| 开化县| 甘肃省| 绩溪县| 邵东县| 安国市| 辉县市| 廊坊市|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