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章 劈柴、鹹蛋和八卦鏡

翌日一早,想睡懶覺是不可能的。

楊澈要去皇城司當差,起的甚早。

他還要利用早晚時間教楊沅習武,因此楊沅每天都會在甜睡中被楊澈拖起來,晨練不輟。

楊澈一番操練,把楊沅累成了狗,這才匆匆洗漱了一番,換了公服。

他在宋家小吃店裡吃點早餐,便匆匆上值去了。

兩兄弟不但租了宋家的房子,伙食也是交錢搭夥的。

楊澈走後,楊沅還要負責爲店裡劈柴。

他把一截圓滾滾的木頭豎在木墩上,不用斧頭,卻使那口環首直刀,精氣神兒專注一線,狠狠一刀劈下去,那木頭便應聲裂作兩半。

楊沅不僅是在劈柴,每一刀劈下時,他都會用心體會運刀的角度、速度、力度和準頭,用心體會每一塊木頭不同的紋理、硬度對刀劈下時產生的影響,摸索如何作用力最節省也最犀利。

這些訣竅,楊澈當年學刀時一樣是懵懵懂懂。

他是在劈了五六年的柴後,才漸漸品出其中門道的。

可楊沅聽楊澈一說就已經明白了,他才只劈了大半年的柴,領悟收穫的用刀心得,就已抵得上楊澈當初五年的功夫。

現代教育體系給予一個人的知識,的確有很多是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完全用不上的。

但學習它的過程卻並不是無用的。

在此過程中培養出來的理解能力、邏輯能力、分析能力,會讓你在做其他許多事的時候,產生一種類似於“慧根”的悟性。

宋老爹拖著瘸腿過來,他的肋下夾著一捆蔥,破天荒地停下來看楊沅劈柴。

楊沅劈完今早最後一根柴,向宋老爹呲牙一笑:“老爹,你看我這柴劈的怎麼樣?”

宋老爹板著臉冷哼一聲,不屑地道:“沒殺過人,再怎麼練,都是花架子!”

說完,他就拖著瘸腿,抱著那捆蔥奔廚房去了。

“嘁,就你殺過人!過,這老頭兒平時看見我就煩,今兒怎麼有心情看我練刀了?”

楊沅撓了撓頭,抓起搭在長凳上的衣衫,轉身回了屋。

他卻不知,楊澈用早餐的時候,就已經把楊沅將去“陌上花”繡坊當學徒的事兒告訴了宋老爹。

那炫耀的心態,就像自己兒子有了大出息似的。

因之,宋老爹看楊沅也順眼了些。

楊沅先去沖洗了一番,換了身衣服,便去前堂用餐。

經過廚房時,見宋老爹和鹿溪正在忙著,楊沅和鹿溪打了聲招呼,趁宋老爹不注意,又向她遞了個眼色。

楊沅在前堂牆角處剛坐下,鹿溪就給他端來了吃食。一碗清甜的豆漿,一盤饊子,一碟剪角子。

鹿溪回頭看看,見老爹不在,就從袖筒裡滾出來一枚鹹鴨蛋,對楊沅輕聲道:“快點兒吃,別讓我爹看見。”

“嗯,還是我家鹿溪對我最好。”

二人眉來眼去一番,鹿溪做賊心虛地走開了。

楊沅掰開饊子放進豆漿裡泡著,先把一碟煎角子吃完,這才剝開鹹鴨蛋。

這時,饊子已經吸足了豆漿,帶著一股濃濃的豆香,一口咬下去,脣齒間滿滿的酥香甘甜。

楊沅口重,鹿溪知道他的口味,這才經常偷顆鹹蛋給他。

楊沅咬一口饊子,吃一口流油的鹹蛋,再喝一口豆漿,美滋滋。

一想到今天見到那位金國貴女烏古論盈歌,就能從她那兒大賺一筆,楊沅就胃口大開。

楊沅吃飽喝得,又用釅茶漱了口,對宋老爹父女打聲招呼,便離開了宋家小食店。

宋老爹沒搭理楊沅,但楊沅出去後,他卻拖著瘸腿從廚房走了出來。

宋老爹跟到店門口,看看眼巴巴望向門外的女兒,說道:“二郎去做刺繡學徒了,以後也算有了一樣本份事兒做。”

鹿溪心裡發虛,便含糊地答應了一聲。

宋老爹沉默了一下,又叮囑道:“以後你每天盯著他些,莫要上工遲到了,惹得東家不高興。”

“哦!知道了爹。“

剛偷了鹹蛋的鹿溪不敢看自己老爹,一邊答應著,一邊往廚房走。

後面,傳來宋老爹的聲音:“以後給他鹹蛋吃,就大大方方地給,別作賊似的,一個鹹蛋,你爹還供得起。“

鹿溪嚇了一跳,老爹都發現了啊?

她心虛地答應一聲,見老爹沒再說什麼,趕緊加快腳步進了廚房。

回了廚房,鹿溪這才慶幸地吐了吐舌頭,這回沒捱罵,看來老爹對二哥哥不那麼看不順眼了。

大堂裡,宋老爹刀刻一般的皺紋微微漾起了笑意。

楊家二郎整天不務正業,卻偏偏討了閨女喜歡,宋老爹是看在眼裡,愁在心頭。

這麼不靠譜的後生,如何能成爲閨女一生的依靠呢?

如今二郎有了正經營生,他總算不用那麼擔心了。

……

楊沅出門的時候,很多店鋪還沒有開張,但計家滷味店卻已開了門。

計老伯的滷味店平時都是日上三竿時纔開張的。

楊沅有些好奇,走過去時特意看了一眼。

就見計大胖子踩著一張條凳,正撅著肥碩的屁股,拿個錘子在門楣上釘著東西。

“計老伯早啊。”

楊沅打聲招呼,擡頭仔細一看,計大胖子正要釘在門楣上的,赫然是巴掌大小的一面八卦銅鏡。

楊沅奇道:“計老伯,你這是在做什麼?”

計老伯一邊端正著銅鏡,一邊道:“招吉祥,驅邪祟吧!我要用這八卦鏡,照死姓茍的王八蛋。”

楊沅聽了連連搖頭,也不知計老伯和老茍叔究竟有什麼恩怨,你釘上八卦鏡,老茍叔豈能看不到?

別到時候兩家比著安鏡子,以後計家燻雞、茍家老酒都改成了鏡子店。

楊沅不以爲然地搖搖頭,趁計老伯正在專心致志地端正他的八卦鏡,像條黃花魚兒似的,溜著邊兒地滑了過去。

出了後市街,往左一拐,沿長街走出不遠,就是中瓦子的西門。

楊沅步態悠然地拐了進去,盈歌要從城外的班荊館趕過來,不會那麼快到,他不著急。

中瓦子這段地面,是臨安城裡寸土寸金的黃金地帶。

它與御街相交,最是熙攘繁盛,所以沿街店鋪的房租高得離譜。

你若在這裡開店,不做些最熱門的賺錢生意,那就連房租都付不起。

中瓦子兩旁的店鋪,多是經營金器首飾、或是高樓酒樓餐飲,又或者高檔瓦子這種來錢快的生意。

茶樓酒肆也是有的,但同樣是檔次極高的所在。

“王媽媽茶坊”就是位於中瓦子的一處高樓茶坊。

臨安茶坊共分三種,一種是“花茶坊”。

這種地方,就連迎門的都是靚妝的麗人,客人進了門第一件事就是“點花茶”。

興盡而去的時候要付的是“乾茶錢”。

從這花哨的名字,諸位看官也該品得出,這種茶坊主做的是什麼生意。

第二種的茶坊叫“人情茶坊”,多是各行各業的“行老”們在此聚會,交流信息,招攬生意的。

所以,茶不重要,重要的是茶坊的位置和坊中適合多人聚會交談的場所。

最高一檔的就是“王媽媽茶坊”這種“大茶坊”了。

這種地方裝修極其雅緻,茶具俱都不俗,來往此處的多是富室子弟、諸司下士、文人墨客。

就算是大茶坊的一樓散座,也是有專人侍候的。

以楊沅的積蓄,本來不該來這種“大茶坊”。

可是以烏古論盈歌這等身份,又是個女人,他不選這種清貴、幽靜的所在,又能去哪裡?

曾經初出茅廬的他,也是一個懵懂少年。

記得他第一次獨立接單的時候,興沖沖地把甲方領進了有求公司老闆開了賬戶的“夜精靈”,那兒一片燈紅酒樓、鶯鶯燕燕地把你環繞中間,他覺得挺上檔次的。

問題是他的委託人是個“荼蘼花開、風采依然”的姐姐。

楊沅這番操作把她給看懵了,繼而姐姐便勃然大怒,覺得這個年輕人太不尊重她了。

爲了挽回自己的這第一單生意,慮事不周的楊沅只能用誠懇來打動她。

雖說經過一番深入溝通與交流,那位善解人意的大姐姐,最後還是原諒了他的魯莽和草率。

並且依舊同意由他來承接這單業務。可是“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的辛苦有誰懂啊!

如今的楊沅早非吳下阿蒙,自然不會再犯這樣幼稚的錯誤。

他今天不但換了潔淨、體面的衣服,更是把他的全部積蓄都帶了來。

一個合適的環境,一身得體的衣服,對於這樣重要客戶的第一次正式會面,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即便如此,楊沅也去不起二樓的雅座。

他就在一樓散座選了個幽靜些的位置。

這裡的散座也都用竹簾、花卉、屏風等物件巧妙地做了隔離,私密性還是不錯的。

看看時間尚早,楊沅先點了一壺茶,又要了兩碟小點心,便在座位上坐下來。

路上有賣報小童叫賣而過,楊沅讓人把他喊了進來,又買了一份“小報”。

今天不是節儉的時候,這兒也不是節儉的地方。

宋國這小報,其實是大宋“進奏院”出的。

大宋朝廷的“進奏院”就設在朝天門北側,離這兒很近。

那是總領朝廷與各地各衙門上下往來詔令與奏報的重要衙門,耳目最是通靈,還管著傳諭天下的職責。

所以進奏院每天都要採集、編輯、審定和發行“朝報”。

但進奏院的一幫“小編”經濟頭腦靈活,在編髮“朝報”的同時,也會把一些人事任免、地方奇聞等事件另行抄錄了,作爲“小道消息”悄悄傳遞給他們在外邊的合作者,編印成“小報”,販賣給普通市民牟利。

楊沅這份小報,就是專門蒐集和傳遞“小道消息”的人,及時將他們從進奏院泄露出來的“小道消息”編寫、刻印而成的。

由於消息傳遞受限於這個年代的通訊條件,所以小報上的消息有很多都是一個多月以前的了。

楊沅想先把整份小報的題目瀏覽一遍,挑著感興趣的內容先看。

卻不想楊沅剛打開小報,頭版頭條的一條“舊聞”,便引起了他的注意……

第669章 選將第646章 賞功第920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8章 秀色可餐的小廚娘第407章 二郎,咱“病遁”吧第32章 描像養性羅克敵第864章 樹欲靜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392章 天意第869章 右相第472章 歡喜嶺第249章 薛娘妙計安天下第179章 是誰向我娘子求親?第406章 拉胯的副皇帝第818章 東風來了第911章 別無選擇第19章 咬文嚼字的金國貴女第480章 軍師的軍師第153章 非爲食髓知味第913章 第二戰場第718章 日久見人心第653章 餘韻第25章 霸道總裁上身第497章 望眼欲穿第791章 寶雞在握第346章 小機靈鬼第646章 賞功第52章 藏於世俗人間第652章 不記得,誰啊?第41章 皇城使清理門戶第519章 楊郎妙計VS王郎妙計第164章 八紱魚字房,在下武修郎第314章 穩如老狗第653章 餘韻第486章 女巫和驢蹄家的大小子第359章 以其人之道第890章 寡人有疾第289章 誰人亂點鴛鴦譜第700章 人心難第583章 風波難息第341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33章 戌時,雞飛狗跳,漏船偏遇頂頭風第113章 飛將軍李師師第131章 某來斷後第256章 “你”去哪兒了?第227章 未時一刻,後手先手變變變第491章 蹩十和至尊寶第484章 七道旨第761章 望風而降第94章 借汝一條龍,乘風第908章 大隱於市第908章 大隱於市第267章 騎虎難下的王第747章 盼金山第728章 學宮誕生第156章 馬死落地行,也要走下去第607章 大宋監察的崛起第290章 夜訪陸放翁第612章 楊家惡虎第361章 渡海舟筏第476章 世子楊沅第859章 攝政(爲‘誰啊這是’盟主加更)第771章 納後大典第569章 實況轉播第308章 巧官喬貞第76章 簡單粗暴的楊沅第294章 世人只知釵頭鳳第474章 上官姐弟第460章 機會趁今日,雌雄決此行第575章 恩,當自上出第129章 七月七第788章 楊沅的大炮,仍無用武之地第158章 慣將喜怒融粉墨第100章 披荊斬棘的哥哥(求訂閱)第573章 朝、野第246章 論一個職場人的自我修養第2章 從天而降的掌法第129章 七月七第681章 絕嗣令第145章 張公公,你說誰不是男人?第291章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第642章 預相第297章 休遣玲瓏唱我詞第247章 令人期待的夜晚第111章 夫人,快蹲下第70章 借只雞生蛋第318章 請喬公做個見證?第451章 飄香的船第351章 神人吶第386章 紹興二十五年第34章 我往富春走一遭第764章 以利誘之第470章 一碗酒了斷第92章 保護我方族長第480章 軍師的軍師第914章 攻城掠地第178章 燕歸來(五更一萬七)第542章 弈天下第75章 夜行第97章 龍跑蛇竄,各打算盤
第669章 選將第646章 賞功第920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8章 秀色可餐的小廚娘第407章 二郎,咱“病遁”吧第32章 描像養性羅克敵第864章 樹欲靜第35章 我給你指條陽關道第392章 天意第869章 右相第472章 歡喜嶺第249章 薛娘妙計安天下第179章 是誰向我娘子求親?第406章 拉胯的副皇帝第818章 東風來了第911章 別無選擇第19章 咬文嚼字的金國貴女第480章 軍師的軍師第153章 非爲食髓知味第913章 第二戰場第718章 日久見人心第653章 餘韻第25章 霸道總裁上身第497章 望眼欲穿第791章 寶雞在握第346章 小機靈鬼第646章 賞功第52章 藏於世俗人間第652章 不記得,誰啊?第41章 皇城使清理門戶第519章 楊郎妙計VS王郎妙計第164章 八紱魚字房,在下武修郎第314章 穩如老狗第653章 餘韻第486章 女巫和驢蹄家的大小子第359章 以其人之道第890章 寡人有疾第289章 誰人亂點鴛鴦譜第700章 人心難第583章 風波難息第341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33章 戌時,雞飛狗跳,漏船偏遇頂頭風第113章 飛將軍李師師第131章 某來斷後第256章 “你”去哪兒了?第227章 未時一刻,後手先手變變變第491章 蹩十和至尊寶第484章 七道旨第761章 望風而降第94章 借汝一條龍,乘風第908章 大隱於市第908章 大隱於市第267章 騎虎難下的王第747章 盼金山第728章 學宮誕生第156章 馬死落地行,也要走下去第607章 大宋監察的崛起第290章 夜訪陸放翁第612章 楊家惡虎第361章 渡海舟筏第476章 世子楊沅第859章 攝政(爲‘誰啊這是’盟主加更)第771章 納後大典第569章 實況轉播第308章 巧官喬貞第76章 簡單粗暴的楊沅第294章 世人只知釵頭鳳第474章 上官姐弟第460章 機會趁今日,雌雄決此行第575章 恩,當自上出第129章 七月七第788章 楊沅的大炮,仍無用武之地第158章 慣將喜怒融粉墨第100章 披荊斬棘的哥哥(求訂閱)第573章 朝、野第246章 論一個職場人的自我修養第2章 從天而降的掌法第129章 七月七第681章 絕嗣令第145章 張公公,你說誰不是男人?第291章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第642章 預相第297章 休遣玲瓏唱我詞第247章 令人期待的夜晚第111章 夫人,快蹲下第70章 借只雞生蛋第318章 請喬公做個見證?第451章 飄香的船第351章 神人吶第386章 紹興二十五年第34章 我往富春走一遭第764章 以利誘之第470章 一碗酒了斷第92章 保護我方族長第480章 軍師的軍師第914章 攻城掠地第178章 燕歸來(五更一萬七)第542章 弈天下第75章 夜行第97章 龍跑蛇竄,各打算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县| 杨浦区| 阜南县| 彭泽县| 天津市| 柞水县| 临湘市| 康定县| 喀喇| 江都市| 三河市| 天长市| 土默特右旗| 图们市| 突泉县| 威远县| 淄博市| 肇州县| 清水河县| 石林| 宾川县| 石门县| 孙吴县| 秦皇岛市| 乌鲁木齐县| 岑溪市| 遂川县| 岳阳市| 泽州县| 沙雅县| 宿州市| 郁南县| 二手房| 长汀县| 南木林县| 绵阳市| 三门县| 杭锦后旗| 菏泽市| 涪陵区|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