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6章 四大“名”窯

唐窯,自然是指大名鼎鼎的唐英,主要活躍在雍正和乾隆朝,尤其是在乾隆朝的前二十年,瓷都御窯廠基本就是他來主持的。乾隆瓷器有巨大的成就,少不了唐英的功勞。

等到唐英退職之後,乾隆官窯瓷器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雖然比較緩慢,但乾隆後期的瓷器,是沒法兒和早期唐窯比的。

“那這臧窯是什麼情況?”陳丹洋不由問道。

“這個臧應選,算是康熙官窯早中期的代表人物,除了燒造出很多創新的顏色,對青花和五彩的發展推動作用也很明顯。不過,康熙中早期的瓷器,在清三代不算具有代表性,所以臧窯在四大名窯當中也最不出名。”

“四大名窯?”

“這個‘名’,是人名的名,就是清三代以人名命名的官窯,除了大名鼎鼎的唐窯,我說的臧窯,還有郎窯······”

陳丹洋一聽,“郎窯我也知道,郎窯紅嘛!”

“對,這個是康熙晚期,督陶官郎廷極創燒的,脫口垂足郎不流,就是說的郎窯紅。”孫中原接口道。

康熙晚期,jx巡撫郎廷極,於瓷都督造瓷器。

郎窯時期,瓷器最出名的釉色,就是寶石紅、綠、藍,看著極爲華貴。不過,其中的寶石紅,又被西方稱爲牛血紅,後來郎窯紅被稱作牛血紅,反而叫開了,寶石紅反而被叫得少了。

“脫口垂足郎不流,經常聽到,到底啥意思?”

“說起來簡單,但你不動手燒一次瓷器,體會起來就有難度。”孫中原想了想,“這麼說吧,郎窯紅的紅釉,有特別強的玻璃質感,要達到這種質感,釉汁需要很細緻滑膩。”

“如此一來,燒的時候就容易出問題,什麼問題呢?往下流淌。所以,郎窯紅的瓷器,口沿部分,紅釉會很少,甚至沒有,這就是‘脫口’;同時呢,流到下面,容易積釉,這就是‘垂足’。”

“既然釉容易流淌,爲什麼又說‘不流’呢?因爲它不會流過底足,後期不需要再修。這個技術,其實就是工匠在圈足外側,提前刮好一個類似於二層臺的結構,是個很獨特的技法。”

聽孫中原說完,陳丹洋豎起大拇指,“術業有專攻,我算是徹底服了。你這解釋,估計小學生也能聽明白,要達到這種深入淺出,很不容易!”

“這算是吹捧麼?”

“算。”

陳丹洋嬉笑之後,“四大‘名’窯,還有一個呢?是什麼窯?”

“年羹堯知道吧?年窯。”

“不會吧?年羹堯不是個將軍麼?最後擁兵自重,讓雍正皇帝逼著自裁!不可能當督陶官督燒官窯瓷器!”

“當然不可能。我說的不是他,是他的哥哥,年希堯。”

這個康熙朝的臧窯和郎窯,創燒了很多單色釉品種,而接下來的雍正朝,單色釉的發展,則更爲成熟,更爲精美。

還是那句話,明看成化,清看雍正。雍正一朝的瓷器,達到了一個頂峰。這裡面,有雍正皇帝的原因,他的藝術造詣很高,欣賞水平很高。這個,可以搜搜他的書法看看,稱其爲清代名列前茅的書法家,個人認爲是當之無愧的。

除了雍正皇帝的原因,雍正朝瓷器的水準高,年希堯的作用不得不提。

陳丹洋突然嘿嘿笑了兩聲。

“你笑什麼?”孫中原覺得有點兒納悶兒。

“沒什麼。你看過甄嬛傳麼?”

“我是學考古的,也算是學歷史的,那個牽強附會的康熙王朝我就看不下去,更別說這種後宮劇了。我倒是聽說過結局,用腳趾頭想想,雍正是什麼人物?!能讓一個妃子給他戴綠帽?最後還被氣死?”

“這個當然,而且我主要是看美女。不過,華妃是編造的,但是有年妃吧?”陳丹洋接口。

“對,這個是有,年妃是年羹堯的妹妹,不過人家不僅生過孩子,還生過四個!而且年羹堯被殺,她也沒受很嚴重的牽連,最後是病死的。而年羹堯的哥哥年希堯,更是一點兒事兒都沒有。”

陳丹洋對這段歷史的確不瞭解,“年妃沒大事兒,因爲是皇帝的妃子;年希堯是年羹堯的哥哥,而且在朝爲官,也沒事兒?”

“本來是應該有事兒的。”孫中原點點頭,“年羹堯的罪名是謀逆,按說他哥哥肯定跑不了。”

雍正讓年羹堯自裁而不是直接砍了,是顧念年羹堯的戰功。之後,他調查了一下,年希堯居然曾經勸說過年羹堯,但是年羹堯和他哥哥關係不怎麼好,根本不當回事兒。

所以,年希堯受到的牽連,只是革職。

而且他被革職,其實不過雍正玩了一手。弟弟謀逆,哥哥總得受點兒處罰吧?讓他避避風頭而已,這說明,雍正確實是很喜歡年希堯。

這一手,輕描淡寫,一個月之後,重新起用年希堯。

重新起用的意思,不是官復原職,而是······升官!原來只是負責瓷都御窯廠,現在還成了內務府總管!

年希堯負責瓷都御窯廠十年,這十年,精品迭出。這十年的雍正官窯,就是年窯。

陳丹洋聽得很是投入,“我說,咱們要是探訪那幾個地方沒撈到什麼好處,我跟著你混,就你這水平,在古玩行裡不發財纔怪呢!”

“剛開始說的時候,你說要送我一場富貴,現在怎麼轉過頭來就泄氣了?”

“問題是這個局太大了!我這不是兩手準備嘛!”

“你一開始和我聊的時候,還真有點兒指點江山的意思,我怎麼現在覺得你越來越俗了呢?”

“莫裝逼,裝逼被雷劈。”陳丹洋毫不在意,“我本來就是一個俗人,但這也毫不影響我的玄學水平。”

“其實我就喜歡你這種,要是高深莫測的道統模樣,我還真受不了!”

“齊頭並進!本來嘛,探訪那幾個地方,和發財不矛盾!”陳丹洋居然笑著捏了捏孫中原的肩膀,“我也喜歡你這種。”

孫中原嚇得一個激靈,差點兒把手裡的棒槌瓶扔出去,“臥槽,你不會是個基佬吧?”

第172章 梁園小故宮第149章 不是好鳥兒第127章 幾人能識真子岡第276章 師徒第34章 唯快不破第119章 海黃翹頭案第350章 不給神調門面子第145章 手法第105章 軒轅十七星第125章 龍到處有水第15章 嶽老動了第240章 先秦古器圖碑第360章 何必和我們過不去第121章 雷打綹第302章 青衣王陵第337章 八仙庵第125章 龍到處有水第134章 虎符第222章 不是碰巧第316章 水晶階梯第35章 單刀赴會第190章 北公南樑第143章 紅配綠,賽狗屁第268章 撈油第235章 天星獵第145章 手法第354章 蠱門第205章 怪異之器第104章 這個人不能留第30章 捋明白了第38章 醃蒜的小罐第362章 又見貫耳瓶第326章 皇池五色玉龍第164章 舊怨第363章 柴窯天青釉第67章 熊膽青,地燜黃第302章 青衣王陵第21章 遇襲第15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257章 規矩第128章 欲擒故縱第356章 特殊文物調查局第277章 蒙山谷口第137章 葉天士手札第62章 巧取豪奪第368章 假設第366章 撲朔迷離第247章 馬子第196章 滿漢全席第71章 洪武釉裡紅第132章 蟹黃湯包第323章 黃皮子第5章 請一支強光手電第313章 天地交泰日第104章 這個人不能留第56章 玩家的等級第78章 後掛彩第177章 弄花香滿衣第263章 皇陵第25章 漢八刀第51章 錢和草都歸你了第67章 熊膽青,地燜黃第264章 治水第18章 請新房東吃飯第307章 天都第143章 紅配綠,賽狗屁第14章 聽盜墓賊說的第73章 難道是陳平?第329章 熟悉的背影第123章 有椿色死第14章 聽盜墓賊說的第328章 東珠第126章 談價第367章 議定第121章 雷打綹第207章 唐二爺第6章 務必得留下第67章 熊膽青,地燜黃第176章 一隻耳第86章 鸞膠第166章 乾隆粉彩橄欖瓶第47章 文比武比第155章 銀胎七寶燒第351章 大師第228章 青銅大師第57章 絹本褲樣兒第264章 治水第278章 挖到了寶貝第337章 八仙庵第245章 伏牛永鎮第367章 議定第131章 讓我們蕩起雙槳第254章 真賽假第304章 穿小鞋第59章 粗大明第131章 讓我們蕩起雙槳第243章 這筆賬,不是這麼算的第70章 龍光射牛鬥之墟第231章 胸藏天地,窺盡玄機
第172章 梁園小故宮第149章 不是好鳥兒第127章 幾人能識真子岡第276章 師徒第34章 唯快不破第119章 海黃翹頭案第350章 不給神調門面子第145章 手法第105章 軒轅十七星第125章 龍到處有水第15章 嶽老動了第240章 先秦古器圖碑第360章 何必和我們過不去第121章 雷打綹第302章 青衣王陵第337章 八仙庵第125章 龍到處有水第134章 虎符第222章 不是碰巧第316章 水晶階梯第35章 單刀赴會第190章 北公南樑第143章 紅配綠,賽狗屁第268章 撈油第235章 天星獵第145章 手法第354章 蠱門第205章 怪異之器第104章 這個人不能留第30章 捋明白了第38章 醃蒜的小罐第362章 又見貫耳瓶第326章 皇池五色玉龍第164章 舊怨第363章 柴窯天青釉第67章 熊膽青,地燜黃第302章 青衣王陵第21章 遇襲第15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257章 規矩第128章 欲擒故縱第356章 特殊文物調查局第277章 蒙山谷口第137章 葉天士手札第62章 巧取豪奪第368章 假設第366章 撲朔迷離第247章 馬子第196章 滿漢全席第71章 洪武釉裡紅第132章 蟹黃湯包第323章 黃皮子第5章 請一支強光手電第313章 天地交泰日第104章 這個人不能留第56章 玩家的等級第78章 後掛彩第177章 弄花香滿衣第263章 皇陵第25章 漢八刀第51章 錢和草都歸你了第67章 熊膽青,地燜黃第264章 治水第18章 請新房東吃飯第307章 天都第143章 紅配綠,賽狗屁第14章 聽盜墓賊說的第73章 難道是陳平?第329章 熟悉的背影第123章 有椿色死第14章 聽盜墓賊說的第328章 東珠第126章 談價第367章 議定第121章 雷打綹第207章 唐二爺第6章 務必得留下第67章 熊膽青,地燜黃第176章 一隻耳第86章 鸞膠第166章 乾隆粉彩橄欖瓶第47章 文比武比第155章 銀胎七寶燒第351章 大師第228章 青銅大師第57章 絹本褲樣兒第264章 治水第278章 挖到了寶貝第337章 八仙庵第245章 伏牛永鎮第367章 議定第131章 讓我們蕩起雙槳第254章 真賽假第304章 穿小鞋第59章 粗大明第131章 讓我們蕩起雙槳第243章 這筆賬,不是這麼算的第70章 龍光射牛鬥之墟第231章 胸藏天地,窺盡玄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千阳县| 定结县| 泾源县| 东源县| 玉树县| 定日县| 武穴市| 望奎县| 罗山县| 天长市| 乌拉特前旗| 抚远县| 莱州市| 阿尔山市| 龙川县| 永清县| 舞钢市| 台北县| 安达市| 辉县市| 温泉县| 合肥市| 宁河县| 孝感市| 安宁市| 喀喇沁旗| 莎车县| 贵溪市| 吴忠市| 和田市| 包头市| 浦东新区| 方山县| 红桥区| 明水县| 吴桥县| 新竹市| 永丰县| 邵武市| 信丰县| 黎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