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刀王授藝
姜老爺引以爲傲的一大箱子黃金珠寶,在李軒眼裡吸引力幾乎沒有,因爲每次出任務所擁有的任務資金根本用不完。
他想起咒怨世界裡的東嶽大帝廟和獄壇。
好像經歷了好幾個世界,他還未建過跟酆都大帝有關的東西,獄壇這種工具建築不算。
有點忘本……
最重要的是這個世界,似乎根本沒有輪迴,人死了以後,魂魄幾天就消散歸於虛無。
不知道能不能將這個世界連接酆都地府,生成一條完整的輪迴流水線,此後,人人死後有得投胎,善者善報,惡者惡報,豈不快哉?
李軒說道:“有一個,我想在福康縣選一處地理位置上佳的土地,修建一座‘北陰酆都大帝廟’使人們死後魂魄有歸宿,不再任由烈日消磨化爲灰燼。”
姜老爺一聽,呼吸急促,說道:“只需建一座廟就能做到?”
兒子姜安剛死,如果不是知道沒有輪迴,姜老爺根本不會在乎廟宇,現在建立廟宇就能讓兒子安生,何樂而不爲呢?
最重要的是,姜老爺自己六十多歲了,他也怕自己死後歸於虛無成爲什麼也不知道的存在……
他站起來說道:“好,這件事情我包了,你只管給出樣式和圖紙,我會用最好的材料,請手藝最高的工匠,打造出那個那個北陰酆都大帝廟!”
事情就這麼定。
姜老爺是個講究效率的人,第二天便帶來了福康縣內外的簡易地圖,附有山川走勢,在上面標記出好幾位上佳的空地。
李軒選了一個福康縣北面山頭位置,便拿出圖紙交給工匠,讓他們按照上面所寫材料嚴格建造。
姜老爺深知工匠們多少有點私心,便聯繫了老友,請了幾個監工現場看著。
他寧願得罪活人,也不能得罪鬼神,特別是聽起來就非常厲害的酆都大帝。
在接下來的時間,李軒只做兩件事。
修煉。
練劍。
姜老爺練了一輩子的劍術,心得頗多,在教授方面毫不吝嗇,有問必答。
他不僅講出自己劍術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也講出剋制之法,只是年齡大了,沒有年輕時的精氣神,部分招式奧妙只存在於理論之中。
姜老爺有些震驚李軒的天賦,短短幾天時間裡,將他練一輩子的劍術掌握了七七八八。
他起了強烈的愛才之心,細細觀察,發現李軒學習劍術雖然快,上手也不錯,但總覺得劍術似乎跟人不是那麼匹配。
劍術,講究迅捷靈巧飄逸刁鑽,以巧奪人,但李軒身上一直有一股凌冽的氣勢,出劍的時候,宛若寶刀出鞘,威嚴帶霸道!
莫非刀法才適合?
姜老爺立即飛鴿傳書給一位舊友,重金邀請其前來。
這位老友在年輕時乃是河北刀王,擅使一柄九環大刀,虎虎生風,尋常人根本接不了三招就會敗下陣來,不過終有英雄遲暮,再牛逼的刀王也扛不住歲月的侵蝕。
他跟姜老爺通過幾次書信,都在嘆息自己的刀法可能會失傳,因爲刀法除了力氣和威勢,也重巧和變,需要經過多年練習方有所成。
因此江湖上關於兵器練習,有這麼一句話,年刀月棍一輩槍。
李軒對於姜老爺的好意,沒有拒絕,他將本命法器定在苗刀上面,如果有同等級甚至更高的刀法自然最好……
老刀王來的很快,姓趙,名一刀,據說原名叫趙狗娃,後來爲了出人頭地,便改了個威風凜凜的名字。
這跟林九林鳳嬌有異曲同工之妙。
老刀王年齡有七十多歲,比姜老爺還大一輪,留有濃密的灰白鬍須,不過這樣的高齡,身材居然還挺健碩……
他上來就摸李軒的骨骼,有些遺憾說道:“都已經定型了,成就有限。”
姜老爺本來也是這麼認爲,武功這種東西都要從小開始最穩妥,長大以後,成人骨骼僵硬,有些精妙招式無法實現,便有了瓶頸……
但李軒不是普通人。
老刀王不信,但礙於五十兩黃金的份量,只好試試看。
很快他便驚到了,刀法基礎要訣只需說一遍,李軒就能記住以及理解,一招一式,依瓢畫葫蘆,剛開始生硬,但兩三遍後幾乎如同復刻! 老刀王喜極而泣,要把五十兩黃金退給姜老爺,開口要把李軒帶走。
他如此說道:“天才,這是真正的練刀天才!想我趙一刀練了一輩子的刀法,自以爲領悟刀中奧秘,氣勢如虹,只要拔刀就會讓人肝膽俱裂,現在看到李車的刀法,才知道自己多麼可笑……”
姜老爺不是李軒,怎麼可能替他做決定。
老刀王這輩子最低聲下氣的時候,除了小時候餓極了要飯,便是現在。
他不想成爲一個單純拿錢授藝的師傅,他想成爲真正的師父,能夠將一生心血全都託付給徒弟的那種師父!
李軒從未在任務世界跟人學過這些,自己也沒想到腦子這麼靈光。
不過,拜師還是不行。
他現在的師父約等於是東嶽大帝和北極紫微大帝外加化身北陰酆都大帝,再拜其他人,豈不是有點本末倒置……
老刀王苦口婆心說道:“李車,李車啊!你的天賦不止於此,我以前拔刀都是靠自身氣勢和表情嚇唬人,你拔刀卻自帶一股必殺的刀意,簡直是話本中所說的境界!只要你跟我走,保證能成爲新一代刀王,像姜匹夫這種一刀一個……”
姜老爺坐在一邊喝茶,聽到這話,茶水燙到了舌頭,故作發怒說道:“趙狗娃,別以爲癡長我一輪就不拿我當回事,我現在的劍依然鋒利,你的大刀還有幾分當年的兇猛?”
老刀王訕笑:“這不是爲了給孩子一點信心嘛。”
只可惜,無論他怎麼努力,李軒都只想維持單純的授藝關係。
老刀王把自己在房間裡關了一天,最後出來的時候想通了,何必如此拘泥於傳統呢,只要能傳出個新刀王就行了……
姜家後院,刀光閃爍。
李軒手持木質苗刀,出手凌厲,地上落葉隨風飛舞,配合步伐,將刀圍繞自身揮出密不透風的防禦來……
揮刀如繭,只是一個誇張比喻。
但在李軒這裡成爲具象化詞彙。
老刀王成天樂呵呵的,於是沒事就走遠路上福康縣買酒,見人就說:“你怎麼知道我刀王趙一刀教出了個天才徒弟?沒錯,有人親眼所見刀法,說他必定成爲未來威震河北幾十年的新刀王……什麼,你說誰說的,肯定不是我說的啊……”
感謝澗洤的打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