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牢房裡的孫先生
李軒看著疾草堂大門上被風雨打得有些陳舊破爛的封條,此刻又聽到縣官兵的話,他緩緩轉身過來說道:“我只是在疾草堂前駐足,你開口便說我是反賊,如此潑髒水,想必往日得造成多少冤假錯案!”
帶頭的官兵冷笑道:“老子腰間的刀就是法,說你是你就是,哪來這麼多廢話。”
李軒心中略微思索,將其啞妞摟在身邊護著,說道:“我想見見知縣,你們能帶我去嗎,有些誤會必須當面說清楚。”
官兵上來就用鎖鏈將李軒和啞妞雙手拷上,當想將其兩人分開的時候,上手的官兵震驚發現自己根本拉不動李軒,心中明白遇到了強人,於是放棄拉扯,悄悄退到人羣后面。
頭子沒感覺到有什麼不對勁,一聲吆喝,將兩人往衙門的方向推去。
縣衙門是有牢房的,處於偏僻處,用石頭建造,牢不可破,門口有人把守,進門便有七八個獄卒來回走動……
有個身穿紅黑差服的牢頭見到李軒和啞妞,嘴角扯了扯,看來又是哪裡弄來的倒黴鬼,不過看似挺有錢的樣子。
官兵頭子說道:“這兩個是疾草堂的反賊,好好看管不要出了差錯,還有,等下把他的衣服扒下來,東西的話按照老規矩分賬。”
牢頭笑呵呵道:“自然自然。”
官兵離去。
牢頭將李軒和啞妞關在角落一個牢房裡面,地面潮溼,用來當牀的枯草也泛著一股尿臭味,這種感覺直衝腦殼。
牢房裡還有一個人,長髮長鬍須,身上寫著囚的囚服也是髒兮兮的。
牢頭上了門鎖,隔著門說道:“你們把衣服脫了,放在門口位置,等下換囚服,我不想說第二遍,否則呵呵……”
李軒說道:“我何時能見到知縣呢?”
牢頭冷笑:“你一個疾草堂的反賊,還想見到知縣,過幾日有了位置,送你上刑場,大刀落下人頭滾動這輩子就一了百了,現在不如多想想遺言,只要有錢,我保證讓信差給你送到家裡去……”
啞妞非常害怕,緊緊挨著李軒。
牢頭離去,牢房裡那個邋遢的犯人擡起頭來,不知是什麼罪,在牢房裡面也戴著枷鎖。
他歪著腦袋看著李軒,聲音沙啞,說道:“對不住,讓他們又用疾草堂的名頭坑害了無辜性命,我對你們不起……”
李軒有些詫異,仔細打量這個人,是個生面孔,並不是開疾草堂的孫先生。
他問道:“閣下是疾草堂的什麼人,孫先生現在可還安好?”
這人有些詫異,沒想到李軒還真認識疾草堂的人,他眼眸裡有了一絲光,說道:“我是出自疾草堂的孩子,成立小草會,爲的就是給疾草堂的發展保駕護航!只可惜,我終究實力低微,勢力弱小,只是幾天時間就被官兵掀了小草會,自己也成了階下囚。”
李軒疑惑道:“疾草堂的孫先生也不過是四十多歲年齡,你看著不老,怎麼會出自疾草堂呢?”
這人聞言將自己垂下來的頭髮掀起來,露出面容說道:“疾草堂的前身只是一家藥鋪子,由孫先生的爺爺創辦,幫窮人看病經常少收錢財,是個好人!幾十年前開始,老先生就已經開始收養各種孩子,只是數量很少,我便是其中一個。
後來孫先生接手了藥鋪子,成立疾草堂,立志想讓更多的孩子有所依靠。我跟孫先生年齡差不多,是老先生救了我,我便決定這輩子的性命就交疾草堂上面。”
李軒走到牢房粗壯的欄桿前,透過縫隙看向其他牢房說道:“你還沒說孫先生如何?”
這人說道:“孫先生關在我們右前方的牢房裡,他被牢裡這些畜生打斷了手腳,喉嚨灌溉了啞咬,耳膜也被長針扎破,所以……除非我們大聲喊叫,否則他聽不到。”
李軒順著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有個牢房裡單獨關著一個人,那人的囚服滿是黑紅血跡,長髮覆面,躺在溼漉漉的草堆上面不知是死是活著。
他說道:“我過去跟孫先生聊兩句。”
同牢房的這人說道:“門鎖了,怎麼過去?只恨我張小草沒有能力,否則定要殺滅這些人形畜生……”
李軒伸手拍了拍啞妞的腦袋,說道:“在這裡等我一會兒。”
他伸出食指對著門上鎖鏈一點,只聽咔嚓一聲,鎖居然自動打開了,門也嘎吱一聲緩緩打開……
張小草跟見到鬼一樣,猛地站起來:“你這這這……是什麼手段?”
“小法術而已。”
李軒說著走出牢門,伸手又一點對面的牢門鎖,開了,就跟進自家大門一樣走到那個蓬頭垢面的囚犯身前。
他喚道:“孫先生。”
乾草上的人沒有反應,呼吸微弱,耳朵裡有一道乾涸的黑血塊堵著,他臉上滿是污穢,還有不少傷口。
李軒取出紫紅葫蘆倒出靈氣在孫先生身上,靈氣滋潤,睡夢中的孫先生感覺渾身又癢又痛無意識發出痛苦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
孫先生幽幽醒了,李軒恍然大悟,剛纔他是暈過去並不是睡著。
靈氣經過葫蘆的轉化,將孫先生的耳膜和聲帶重新恢復,皮肉傷勢,五臟六腑傷勢也逐步恢復成健康的樣子。
他錯愕坐起來,身子除了有點虛弱,竟然感覺不到一絲疼痛。
李軒開口道:“孫先生,許久不見,別來無恙。”
孫先生如夢初醒,看向李軒,他一時間有些沒認出來,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神來說道:“你就是半年前將五個孩子送到我那邊的李先生?你,你怎麼也到牢裡來了?”
李軒笑道:“我說過還會回來看孩子們的,結果在疾草堂的門口站一會兒,就被官兵撞見以反賊的名義送到牢裡來了。”
孫先生頓時羞愧難當,說道:“我……我沒照顧好孩子,實在對不住。”
李軒說道:“有人說你被抓,是因爲當今老佛爺即將過壽,各處官員需要錢財,而你收攏這麼多孩子卻沒有給他們分一杯羹,故而按照反賊抓了起來。”
孫先生有些失神,神情萎靡,說道:“差不多吧,不過即使老佛爺不過壽,我也遲早會被抓起來,因爲本地縣令跟那些山中賊匪同流合污,坑蒙拐騙無惡不作,其中拐了不少小孩,採生割折,用來賣藝乞討賺錢。
我偏偏一直在收養孩子,給他們學習手藝,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這落在知縣眼裡便是在跟他們作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