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2章 新長安

科舉策論的誅心之題讓遊楚很是提心吊膽了幾天。

但隨著大兄張既的平安歸來,這份擔憂也被迅速拋到了腦後。

而等到十日後放榜,眼見著自己榜上有名,遊楚便徹底顧不上思考這個了。

因爲左將軍頗有一點求賢若渴的意思,放榜的當日便於將軍府點卯。

遊楚自然是認得左將軍的,畢竟這位皇叔從不拿喬與民親近,只要有心一睹其容貌並不困難。

只不過今日見到的劉皇叔褪去了那一身近似老農的裝扮,身著華服佩劍可稱不怒自威。

點卯之後一一單獨接見時,遊楚甚至不敢擡頭與其對視。

只是讓遊楚相當始料未及的是,他進屋見禮之後尚且心有惴惴站在那裡胡思亂想呢。

一雙佈滿了繭子的寬大手掌就直接把他兩手裹住:

“久聞遊楚之名,今日一見果乃胸中有溝壑之人!”

擡頭,這位身著華服的左將軍似又褪去了一層威嚴,笑容和藹相當平易近人。

遊楚的鼻子頓時就有點泛酸。

大漢爲官者重風儀,而他生得短小常爲人輕視。

兄長張既也曾數次舉薦他,但也都因爲身高問題屢屢碰壁。

而如左將軍這般重視,對遊楚來說尚屬生平首遭。

“來,仲允,坐下說!”

鼻子發酸的遊楚就這般被劉備拉到旁邊坐墊上,按了下來。

也是直至此時,他才忽然發覺左將軍說的似有點問題——他遊楚哪來的名?而且一般不應該說“久聞遊仲允之名纔對”?

劉備倒是顧不得那麼多,笑瞇瞇坐下之後便挑著一些實際問題與遊楚問了一下。

比如關中的羌兒若被誣罪,當如何判處。

比如雍涼尚有匈奴殘餘部落,對其當採用如何態度。

比如張掖酒泉敦煌離中原遙遠,是該羈縻還是該直接放棄。

這些問題皆是遊楚熟悉的,當下便也一一凝神作答,而當聽聞左將軍說到酒泉敦煌遙遠的問題時,更是激動得起身揚言:

“西域雖苦寒,然自古乃我漢家之地,若無人守禦,楚願往!”

“科舉之前賴左將軍所賜,有太學官舍棲身,那時臣得一友名周生烈,通雅言知經典。”

“據周生烈所說,其祖乃孝宣皇帝時遷至敦煌,自那以後世代皆居敦煌,頌聖人言,守華夏禮,敦煌亦乃我漢家疆土。”

“周生烈爲漢家兒郎應將軍召,將軍何忍譭棄漢兒故鄉邪?”

一番義正辭嚴的質問讓劉備頓時大笑,也趕忙起身與遊楚告罪稱這只是閒談,並道:

“我若欲棄敦煌酒泉,何必遣張翼德率汝兄長等去平涼州之亂?”

這番有理有據之言讓遊楚連連致歉,隨後劉備狀似不經意道:

“蒲阪縣有豪強徐氏來人,稱欲獻百金以資驅曹賊,你以爲如何?”

遊楚毫不猶豫建議道:

“將軍何不收百金?”

“若收了百金再對蒲阪徐氏不聞不問,似有不妥。”劉備皺眉。

“何以不聞不問?”

“徐氏不尊王法,橫行鄉里,吾兄舊時亦爲縣令,路過此處爲民伸冤反遭徐氏鞭笞三十折辱。”

“此等強人合該由將軍清抄,解民憂疾苦。”

這般拿錢之後依然動手的操作,在遊楚嘴裡好似相當正常,而且這徐氏與其兄長的仇怨更是說得清清楚楚,根本不擔心會不會被懷疑挾私報復。

劉備笑瞇瞇聽完了之後,略微思考了一下道:

“吾欲徵仲允爲將軍府令史,不知……”

遊楚大喜,當即領命道:“願爲將軍守北地漢家故土!”

劉備搖搖頭道:

“非守也,滅曹賊掃江東,使孝武皇帝四郡爲內地,乃吾平生之願也!”

遊楚頓時失神,一時間不知道這位左將軍說的孝武皇帝四郡指的是河西四郡,還是遼東的漢四郡。

但不管是哪個,這般話語便也足夠將雄心壯志昭示得相當清楚。

至此遊楚倒是開始有點遊疑了——策論科舉最後一題的天下誰人爲主,當時他到底是怎麼作答的來著。

難不成寫了什麼阿諛奉承之詞才受此青睞?

而瞧著遊楚離開的背影,劉備也是輕籲一口氣自語道:

“又得一良才也。”

這遊楚,僅在後世聊到那諸葛丞相的六出祁山時的寥寥數筆,似毫不起眼。

但換個角度想的話,青史昭昭,能以非惡名流傳史冊者,即便再簡略,但哪個不是一時之良俊?

而如周生烈、石德林、焦先等人,從科舉看雖皆非尋常人,但後世確實沒有聊到過他們的名字,這時劉備反倒是大約明白了幾十年後兒子依照出師表治國遇到姜維時的窘態:

知汝之才,然奈何表中無名也。

當然這些也都是打趣的心思,實際上此三人皆被科舉錄名,皆有一展胸中抱負之地。

唯有……捏了捏眉頭,劉備從面前書案的下面抽出來一張試卷,這封策論對答平平毫不出彩,但在試卷空白處寫其名諱族氏,並言明欲贈百金以及千餘部曲……

劉備搖搖頭,看著封頭已經被揭開糊名的地方寫的“蒲阪著姓徐英”,冷笑了一聲。

有了彼輩,這應當能過個好年了吧。

遊楚則坦坦蕩蕩,談及徐英時他有想過避嫌,但馬上就醒悟過來這等仇怨略一打聽就能知曉,刻意隱瞞避嫌反倒落了下乘。

至於玄德公不理之類的,遊楚也並不怕。

如今大兄張既如今因爲從平涼州之功,在左將軍從屬張飛麾下任和戎護軍。

今日他又得授將軍府將軍府令史。

雖然兩兄弟如今都算不上什麼顯貴,但也絕非是那徐英能隨意欺侮的。

且看來日便是!至於現在……摸了摸兜裡大兄給的一把錢幣,遊楚臉上浮現出輕鬆的笑容:

當然是割三兩肉,打一些酒,回去與大兄告知這個好消息!

以往入冬的農閒時節因爲無事可做而且異常寒冷,往往皆有度日如年之感。

但今歲的冬日並不如此,或許是如今長安人口尚且不多的緣故,從漢中輸送至此的煤餅顯得猶有餘力且價格低廉。

而太學更是抓住了這一段時間的機會,大搞教育。

在推行通識文字的基礎上,給老農講農學,給稚子講經典,對婦女青壯來說,太學內已經的各類工坊教塾是更好的去處,這裡能清楚瞭解到織造造紙等等的一些要領,並且能商定是否做工,只待工坊蓋完就可上工。

本來太學內的助教做這些是不太夠的,但好在那些科舉不中者一時間也沒要離開長安返鄉的意思,這些人當中識字只是基本需求,於是大部分皆聽了太學叫遣,成爲這識字教育當中的一員。

實際上這本來也屬於整個科舉計劃的一環,並且很快便如孔明所料想,參加過科舉的考生們的入場,催生了第一個變化。

在太學並沒有有意藏私的情況下,豆花的製取方法,鬆軟饅頭的蒸制方法,以及嬌耳(餃子古名)的做法,都相當順利流傳了出去,併產生了第一批沿街叫賣的貨郎。

只不過無奈的是如今長安餘下的豆子並不多,豆花大受歡迎的情況下,大豆價格迅速走高,此前閒暇種豆的百姓莫名其妙賺了一筆。

於是很快便有人開始嘗試用黃豆以外的豆子製取豆製品,孔明看著其五顏六色的樣子還好奇嚐了一下,評價是“能吃”。

最令孔明沒想到的便是一夜之間,長安多了不少暖房。

好奇遣馬忠打聽了一下便發現,原因倒也相當簡單。

從前漢起,冬日以暖房種菜就不是什麼秘密,但對百姓來說冬日取暖活命的木炭尚且不夠,哪有餘裕去佈置暖房?

但如今有了煤餅,燃時久,價低廉,兼之嬌耳大受歡迎,其中所用的韭菜又是暖房當中出了名易種的,因此暖房忽然林立而起倒也不奇怪了。

只是據說如今已有好幾人暈倒在了暖房,張仲景一邊忙著探索那大蒜素,一邊還要去察明暖房何以令人暈厥,相當忙碌。

而在這與昔日迥異的冬日節奏當中,最不適應的當屬遊楚。

此前因風儀問題舉薦不得,只能看著兄長操勞而心生羨慕。

如今入了將軍府,日日忙得鞋底都要磨穿,遊楚反而羨慕此前優哉遊哉的生活了。

就這般過了一月之後,有日回來便看到兄長在一人對著院子飲酒發呆。

“大兄今日歸來這般早?”遊楚好奇,自己這兄長如今領兵之餘,還會去太學借書觀看,文武都不想落下,可以說比他還要忙。

張既點點頭,又仰頭一盅酒下肚,淡淡道:

“我今日告假,去看望張將軍了。”

“張將軍……”

遊楚第一反應就是張翼德,但旋即就覺得不可能,隨即反應過來試探道:

“張俊乂將軍?”

點點頭,張既慢慢又倒了一盅酒,然後盯著杯子悶聲道:

“明日臘八我便去提前探望,俊乂將軍面多愁苦不言。”

“我想不明白,俊乂將軍說左將軍並未爲難與他,只需曹……送信討要,便自歸還。”

“而俊乂將軍家小皆在鄴城,必不能爲左將軍驅使,許都如何能不管不問。”

遊楚知道自家兄長的糾結,想了想便只能換個方向安慰道:

“如此想來,若明歲玄德公出潼關還舊都,大兄倒是省得與俊乂將軍對壘,只需讓那翼德將軍再擒夏侯一次便是。”

言語辛辣,張既也不說話,只是又仰頭幹了一盅酒。

自己這個義弟因身材短小被曹氏和夏侯氏等輕視而耿耿於懷,也因此能毫不猶豫投了左將軍,他也理解。

吐了一口濁氣,張既慨然道:

“若是無這曹劉之事,爲漢將與俊乂將軍徵西拓邊,該多好。”

話聲漸微乃至不可聞,語畢張既往後一倒就這麼睡了過去。

遊楚一嘆,費勁的將兄長拖回屋裡蓋好被褥,然後方纔想起來:

“臘八了啊……”

“去歲斷牆埋死人,今朝新房住新人~”

哼著不成調的詩,遊楚晃了晃兄長的酒壺發現沒多少餘下,乾脆掀開瓶口直接灌完,然後一抹嘴就打算回屋睡覺去。

鞋子都脫完了忽然想起一事,遊楚單腳踩著鞋子一蹦一跳,去給兄長的臥房窗戶支開一個縫隙。

雖然據說張神醫說也就暖房那種堵死了所有縫隙的情況纔會使炭火繼沉氣使人暈厥,但小心一點也總不是壞事。

再說了,我兄長可是遠征過涼州的,區區小寒,算得上什麼?

次日遊楚到了將軍府後,在大門口處就被髮了一碗糧果雜粥,聽著軍士說這乃是沿襲春秋風俗,以一年之勞成熬粥祈來年豐收,寓意倒是相當不錯。

三兩口飲完還了碗,遊楚先是一溜煙去找了將軍府中醫者:

“家兄風寒,勞煩包一副風寒湯藥,再來一劑桂枝湯。”

將湯藥送了回去順便捎了一晚臘八粥,看著張既斜著眼喝完,遊楚才端著碗重新一溜煙到將軍府還了碗,然後開始今日的當值。

而從臘八起,遊楚便能感覺到這長安城的氣氛似乎似乎不太一樣了起來,這自然是要過年了。

隨著一天天的臨近,遊楚也愈發難以將全部心思放在公務上。

街頭巷尾叫賣的貨郎多了起來,比起往年多了不少吃食。

最簡單的當屬科舉時吃的那種鬆軟甘甜的蒸餅,此物關中亦稱饃饃,而這種特別的做法如今統稱“皇叔饃”。

除此之外,稠淡不一的各色豆花,從成都送至此的糖塊都挺新奇。

還有成都商賈在長安開設的紙社開張,並順勢推出了好幾種顏色印有花紋的紙,據說是用來寫成名刺用於贈賀新年,稱爲賀卡。

而最重要的還是長安穩定如一的糧價。

有人說這是因爲左將軍背靠益州,蜀中豐沃不可計數。

但也有人說這是張翼德將軍奉皇叔命令丈蒲阪豪強徐氏田產,沒其糧財幾十車不可計數。

總之,雖然是大冬天的,但長安有老叟感嘆稱,長安已幾十年沒見過如此清朗的天空了。

而真正讓遊楚驚喜的還是臘月二十三時,玄德公召府內所有人舉行了一個簡單的“封印禮”,稱過年休沐等初五再來開印。

遊楚走時被玄德公喊住了:

“將此物張貼於長安大街小巷。”

在休沐的激勵下,遊楚動作很快,而出門辦事的百姓也很快聚攏在一起努力辨認上面的字:

“年三十,舊皇宮前舉除夕慶典,賞儺戲觀鐵樹銀花,共度新年。”

“鐵樹銀花是何物?”

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773章 賞樂博弈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289.第289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第56章 三國混學第719章 征伐之終第473章 慶勝小宴122.第122章 大陳設182.第182章 小豬陛下第678章 亂臣賊子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第619章 經典換經典199.第199章 科學之王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第795章 林賢案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第69章 良才論金第748章 暗香浮動第594章 退而不休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第686章 就當我信了吧第502章 新長安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第782章 漸行漸遠第674章 妙才何時歸第704章 得罪完了第3章 阿斗也是不爭氣的第560章 就是大送第421章 退而結網第665章 兩難無所選261.第261章 李二三狀態第775章 馬球治國328.第328章 華夏後花園第459章 酸鹼中和第732章 謝謝大哥第706章 難熬時光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789章 誌異與克己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第587章 五七對開135.第135章 來信去信第811章 利劍與劍鞘與劍臺第508章 燭影,斧聲第50章 水師與推演243.第243章 水漫大澤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第696章 何故咒我第798章 孤家寡人第32章 工巧部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235.第235章 偃月刀213.第213章 打鳥皇帝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第577章 家與天下第407章 亂世呵346.第346章 蛟龍入海363.第362章 荊南變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第18章 雲妹第44章 湘水之盟第699章 彌合南北第46章 虎卒禁衛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40章 荊襄隱事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356.第355章 擊砲第763章 兄弟相會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第675章 太平方是讀書時第30章 二哥/弟成神了!【改封面了】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40章 荊襄隱事第774章 國力比拼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253.第253章 奔襲轉戰六千里第83章 抄了!第515章 金匱之盟第49章 農家少閒月第435章 荒唐一夢270.第270章 侯君集沒有休息日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第55章 後漢亡矣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第804章 各說各話第720章 相似三君第517章 但無能第556章 十二金牌斷壯志第603章 耶律約翰289.第289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第515章 金匱之盟
第660章 蜀中不忘靖海事第773章 賞樂博弈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289.第289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第56章 三國混學第719章 征伐之終第473章 慶勝小宴122.第122章 大陳設182.第182章 小豬陛下第678章 亂臣賊子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第619章 經典換經典199.第199章 科學之王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第795章 林賢案第439章 齊齊整整一家人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第69章 良才論金第748章 暗香浮動第594章 退而不休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第686章 就當我信了吧第502章 新長安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第782章 漸行漸遠第674章 妙才何時歸第704章 得罪完了第3章 阿斗也是不爭氣的第560章 就是大送第421章 退而結網第665章 兩難無所選261.第261章 李二三狀態第775章 馬球治國328.第328章 華夏後花園第459章 酸鹼中和第732章 謝謝大哥第706章 難熬時光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789章 誌異與克己第529章 西市更有性價比第587章 五七對開135.第135章 來信去信第811章 利劍與劍鞘與劍臺第508章 燭影,斧聲第50章 水師與推演243.第243章 水漫大澤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第696章 何故咒我第798章 孤家寡人第32章 工巧部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235.第235章 偃月刀213.第213章 打鳥皇帝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339.第339章 義不容辭第577章 家與天下第407章 亂世呵346.第346章 蛟龍入海363.第362章 荊南變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第18章 雲妹第44章 湘水之盟第699章 彌合南北第46章 虎卒禁衛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第40章 荊襄隱事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356.第355章 擊砲第763章 兄弟相會第624章 優勢絕對在我第675章 太平方是讀書時第30章 二哥/弟成神了!【改封面了】第406章 夜復長安第40章 荊襄隱事第774章 國力比拼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253.第253章 奔襲轉戰六千里第83章 抄了!第515章 金匱之盟第49章 農家少閒月第435章 荒唐一夢270.第270章 侯君集沒有休息日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第55章 後漢亡矣124.第124章 子午谷奇謀第804章 各說各話第720章 相似三君第517章 但無能第556章 十二金牌斷壯志第603章 耶律約翰289.第289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第515章 金匱之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玉县| 平塘县| 临汾市| 都昌县| 台北县| 延安市| 攀枝花市| 和平区| 阿勒泰市| 五常市| 清水县| 叶城县| 辽源市| 通城县| 无极县| 阳江市| 吕梁市| 百色市| 紫云| 获嘉县| 龙门县| 屯昌县| 台江县| 龙陵县| 乃东县| 偃师市| 措勤县| 郸城县| 四子王旗| 大方县| 崇仁县| 克拉玛依市| 凯里市| 淮南市| 丘北县| 嘉峪关市| 杭锦后旗| 鹤庆县| 宁陕县| 和田市| 香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