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華夏的古玩界崩潰了,海外的古玩界距離崩潰還會遠嗎?
今天,海外的網友們除了想看看華夏那個神奇的年輕人是否真有新聞上面說的那麼厲害,同時也是希望看到古玩界能出現最後一道盾牌,因爲區區幾件鐵甲高火球的作品,就已經將海外古玩市場鬧騰得雞犬不寧,所以他們很清楚他們也沒有解決這件事情的能力。
儘管這個時候有些人不希望華夏解決這個問題,希望能夠看到熱鬧,但大多數人都從這件事情上面看到了自己國家古玩界的未來,所以都很希望驗染器的測試是成功的。
但是,紀發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神奇,驗染器也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有用。
紀發敗了,一敗塗地,從此留下的只有千古罵名。
他讓整個華夏都丟盡了臉面。
他將是整個華夏的罪人。
海外的網友們也有些嘆息,同時又有種脣亡齒寒的感覺。
海外部分網友因爲言辭激烈,更是刺激到了國內網友們的心。
這個世界永遠不缺少罵戰。
魯迅先生當年寫了一篇文章叫《論“他媽的”》,但海外的髒話絕非沒有的,當激烈的語氣配上“FUCK YOU”的時候,就是在說髒話,而且非常難聽,同時海外髒話還有一句“代表作”,那就是“son of a bitch”。
這個世界上永遠都不缺少髒話。
人們的怒火總是要發泄的。
於是海內外網友竟然掀起了一輪隔空罵戰。
但罵戰並不能影響大局,國內人們很清楚,驗染器測試已經敗了,而且敗得足以載入史冊。
之前那些記錄下來的時辰、分鐘與秒鐘,都將成爲羞恥的符號。
人們開始罵紀發。
紀發擊敗小田切大郎的功勞已經不足以消除人們的憤恨之意了。
這個時候要是沒有防火牆攔著,某些人似乎已順著電信電纜鑽到京城廣場,暴揍紀發一頓了。
而此刻中央廣場上,士兵們雖然表現得沉穩,但心情也是非常低落的。
哪位願意保家衛國的士兵會願意看到國家古玩界癱瘓呢
?
這些士兵都不願意。
但是,他們必須得收起那些古玩,必須得將設備裝車,必須得將紀髮帶走……
紀發已經成了華夏最丟臉的人了。
這個時代,沒有之一。
電視機前的於小雅已經攥緊了拳頭。
她沒有聯繫老爺子,因爲她知道這是輿論力量,老爺子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他無法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欽差大人也不能。
誰都不能。
於小雅心彷彿被一盆冰水澆下。
涼徹骨,也寒徹骨。
但是,她又能怎麼做呢?
哦,她還有一點能做。
她可以去找紀發。
她能給紀發安慰。
於是,於小雅抱著紀不染,出了將軍府,開車直接朝中央廣場去了。
大多數人都在電視機前關注紀發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在中央廣場看著紀發,所以路很通暢,一點也不堵,甚至連紅綠燈都一路綠燈,彷彿在爲於小雅開路。
這一切說來慢實則極快,因爲剛出現這件事情的瞬間,於小雅就上路了。
當她火速來到中央廣場的時候,士兵們纔剛把所有的古玩裝上車,還沒來得及拔掉科研設備的電,還沒來得及將紀髮帶走。
人羣很擁擠,很火爆,每個人都在墊著腳拍照。
於小雅想要擠進去,並不容易,所以裡面的車想要開出來也很難。
當於小雅在外焦急萬分的時候,紀發也已經被押上了車。
於小雅更急了。
這個時候,紀不染很合適宜地哭了出來。
紀不染智商增長得很快,所以很小的時候就沒有哭了,如今一哭,竟然聲音嘹亮,有時候甚至有些尖銳,尖得都有些刺耳。
人們被這哭聲刺得皺著眉頭堵住了耳朵。
於是,於小雅鑽進了鬆散的人羣。
於小雅從來沒有來過這麼擁擠這麼多臭汗的地方,但她偏偏來了,抱著孩子,義無反顧。
紀不染的哭聲越來越響。
於小雅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不知過去了多長時間,總之當於小雅來到
廣場中央的時候,無論驗染器還是科研機器還是古玩還是紀發與陳海威以及顧清昭,都已經被押上了車。
貨車鳴笛,想要離開。
於小雅鑽出了人羣,抱著孩子,出現在了車前。
士兵的腦袋探出車窗,喊道:“快讓開!”
士兵的聲音很兇,但紀不染已經不再哭了,因爲她知道自己不需要再哭了。
這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於小雅淡淡地看著士兵,連氣質都那麼平靜,彷彿並沒有非常激烈地擠過人羣。
“我要見我的老公。”
於小雅與記者們的攝像頭離得很近,所以說這句話的時候,全國,哦不,全世界的人都聽到了,也都看到了這個女人。
人們驚豔於紀發竟然有這麼好看的老婆。
人們發現紀發竟然連孩子都有了。
那士兵皺了皺眉,很清楚上面傳達下來的意思是,紀發已經是個罪人了,現在他能不能見親屬,應該回去才能決定,他無法決定。
見士兵皺眉,於小雅淡淡地昂首,淡淡地道:“給你們首長說,於小雅要見她丈夫。”
場間譁然一片。
紀發站在後面的車上被押著,看不到於小雅,心有些急,卻又無可奈何。
車前的士兵當然不會給首長通報,卻又不好意思開車撞她,只能皺著眉頭,有些尷尬。
而這個時候,人羣裡忽然響起一陣唾罵聲。
“啊呸,老天真是瞎了眼,竟然讓紀發娶了這麼漂亮的女人。”
“哼,他的女人也真是不懂事。如今紀發已經成了全國公敵,竟然還要見他?”
“紀發是個失敗者,丟盡了華夏的顏面啊!”
忽然,有人從口袋裡掏出一枚硬幣,狠狠地砸向了第三輛車上的紀發。
紀發能躲開,卻沒有躲,被硬幣砸中了臉。
他很驚訝對方爲什麼會有這樣的精準度,但對方偏偏砸到了他。
這枚硬幣似乎成了導火索,場間氣氛瞬間火熱起來,百姓們紛紛向紀發圍攏了過去。
人們心頭的失望,已經轉變成了怒火。
怒火,總是要發泄的。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