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發到家鄉以後剛好是晚上,就順便去《火雲齋》看了看。
今天晚上很湊巧,陳從清與向陽都在。
當聽說紀發想要接紀天行去京城四合院兒住的時候,向陽本來還叫嚷著要和紀發一起去住,但是剛剛喊出聲就想到自己來到這兒的目的立馬悻悻地縮了縮脖子,揚言要留在這兒陪陳從清。
紀發看得出來,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但是陳從清對向陽仍有一種發自骨子裡的抗拒,那是一種心裝不下的抗拒,無奈地嘆了口氣,只道向陽實在是任重而道遠。
在火雲齋留了一會兒,紀發又去4S店與黑白報社看看。
4S店比以前盈利更多了,因爲二股東魏鋒乃是紅酒公司的董事長,現在在店裡面舉辦活動,買車送紅酒。紀發通過4S店倒是拿到了很多分紅。
至於黑白報社,當紀發去的時候,姚婧正在加班。
這個率真的爽朗小妞兒就連工作都一副不瘋魔不成佛的樣子,簡直是現實版拼命三娘。
與姚婧暢聊了很長時間,紀發終於回家了。
路上有些黑,紀家似乎與世隔絕了,周圍連聲犬吠都沒有,這種安靜令紀發打心眼兒裡發寒。
以前有紀婷婷的陪伴,紀發不會覺得紀天行寂寞,但現在他們兄妹不讓紀天行工作唯恐累到老人家,但是現在紀婷婷失蹤了,鄰居也不怎麼來往,紀天行實在有夠孤獨的。
推開門進入紀家的時候,紀發發現紀天行房間裡面響著電視播報聲,走近一看,紀天行雖然開著電視卻並沒有看電視,而是坐在牀頭拿著一張照片在仔細打量。
紀發知道,那是他母親年輕時候的照片。
紀發的母親真的很美,僅僅透過一張照片就能看出年輕時的風華絕代。
紀天行看照片看得很入神,直到紀發走到牀邊才恍然驚覺兒子回來了,連忙從牀上挺了起來,驚喜地道:“發兒,你怎麼回來了?”
紀天行這驚喜的樣子令紀發有種酸澀的感覺,眼淚差點兒掉下來。
紀天行一直是一個非
常堅強的人,平日裡見到兒子歸來會驚喜,但不會表現得那麼失態,此刻紀天行的表現竟比大半年前紀發剛剛歸來站在醫院裡,站在他面前還要激動。
父親……真的很孤單啊……
紀發有些心疼。
沒了母親,沒了妹妹,自己也去了外地……
父親一人留在家裡,與空巢老人又有什麼區別呢?
紀發難忍心頭酸澀地蹲在地上,大手搭在父親的膝蓋上,嘿嘿一笑,傻乎乎地道:“爸,我回來,是想吃您做的紅燒肉了?!?
“紅燒肉?好好好,爸爸這就給你做?!?
聽到兒子這話,紀天行立馬興奮地從牀上站了起來,彷彿找到了生命的支撐點。
若是以往,紀發一定不忍心讓紀天行勞作,但是今天卻笑著流出淚來,就這麼靜靜地看著父親忽然忙碌起來的背影,心彷彿被重錘狠狠地砸了一下,難受之極。
離家許久的孩子能偶爾給父親一通電話,都足以讓父親興奮,那麼孩子爲什麼不能回家看看老人呢?
工作忙又是什麼樣的藉口呢?
我們會爲了喜歡的人奔波許久,爲什麼不能爲了最愛自己的人做些什麼呢?
紀發忽然有些愧疚。
紀發愧疚於小時候的不懂事,愧疚於離家那五年,愧疚於剛回家就一直在外奔波,總能想起與朋友通電話,卻總是想不起與父親通電話。
年輕人們的下意識忽略,讓最愛我們的人成了空巢老人。
這是善嗎?
男人爲了女人做了非常令人感動的事情,媒體大肆報道,廣大市民稱呼這人爲全民老公,最美男友……但,這樣的人,真能稱之爲“善”嗎?
百善孝爲先。
如果人們能將在戀人身上傾注的十分之一的耐心放在最愛自己的雙親身上,也足以令二老老而無憾了。
抹去了眼淚,紀發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大踏步走向了廚房。
“爸,我幫您?!?
……
這一夜。
從紀發到家的
一刻,直到凌晨到來,一對父子一直在廚房忙活著。
兩人從冰箱裡取了肉,在廚房裡忙活,然後在客廳裡共吃晚飯……紀天行則說是夜宵。
管他晚飯還是夜宵,紀發發現當自己與父親一直在廚房裡忙活的時候,小時候追在父親身後用可憐兮兮的小眼神哀求父親將即將燒好的菜餚取出一塊肉來讓他嚐嚐味道的情形再次浮現在腦海裡。
看著父親忙活的身影,紀發意識到,父親老了。
他的身形不如以前挺拔了,臃腫之極。
吃飯的時候,紀天行不住地給紀髮夾菜,紀發也不住給紀天行夾菜。
父子二人相視一笑,吃晚飯後,又各自回到屋子裡流出淚來。
人生真的很殘酷。
年輕人長大不用父母操心的時候,父母卻會老去。
父母的恩情,年輕人該怎麼去償還呢?
金錢贍養真能報恩嗎?
論語有云,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就連犬馬都要去養活,如果只養父母,卻不能尊敬,與養活犬馬有什麼區別呢?
齊安之老先生曾與紀發說過:今之孝者,是謂金錢贍養之。然,子女不能伴,雙親何以安?
齊安之老先生這句話倒有些套用孔子之言的意思,只是孔子言論中更重視尊敬父母,齊安之言論中則除了敬畏父母還看重陪伴父母。
現在人們眼中的孝順,大抵就是用金錢贍養父母,但是如果沒有子女陪伴在身邊,老人又怎會心安呢?
養兒方知父母恩。
紀發雖然沒有兒子,但當剛纔推門看到紀天行落寞的盯著照片看的身影的時候,心都碎了。
人活一世,究竟是事業重要,還是家人重要?
這是艱難的問題。
這也是人們最容易忽視的問題。
我們得到自己想要的,卻令最愛我們的雙親抱憾晚年,這難道不是世界上最可悲的家庭慘劇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