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問道將劍匣背在身上,佩戴著龍膽石的玉佩,踏入枕劍山上。
他在孔雀樓破境的動靜,擾了整個造化界,陳長安的夫人哪能不知曉,便一步來到幾人身前。
“道友···。”她指了指蕭問道腰間的龍膽石玉佩,又從懷中拿出一枚,與那玉佩一模一樣的玉佩,放在掌心。
“你是陳山主的夫人。”蕭問道淡聲問著。
那女子拱手一呼,言道:“偌大的枕劍山,沒人敢冒充我羽爻。”
她言罷,還將一封劍書,放在他眼前,亦是陳長安的字跡。
蕭問道將劍匣摘下,雙手奉上,淡笑道:“長安山主所託,算是送到了。”
羽爻一笑,淡聲道:“我家那夫君,備懶的很,還是不願來北蜀山。”
她說著,看著蕭問道幾人,淡聲道:“你去藤樓,可有我能幫的···雖說,我也是藤樓之人,可送劍之情,不可不還。”
她心思通透,心知藤樓也不是好對付的,他帶著的呵呵與暖兒,施展不開手腳。
“那就有勞山主夫人,將她們兩人送至我家。”蕭問道說著,卻見暖兒的眸中,泛著一抹淚花。
“莫哭···莫哭。”蕭問道淡聲說著,蹲下身子,繼續說道:“你不願回家麼。”
他將家字,咬的頗重,見暖兒展顏一笑。
一赴藤樓,不知兇吉,也不可怠慢,見暖兒抱著呵呵,坐在一尾“冰鴛”之上,還有一封書信,讓暖兒捎帶。
“放心···不出三日,定讓二人歸家。”
眼看著那冰鴛落入天際,蕭問道跟在羽爻的身後,來到枕劍山的“參天城下”。
“藤樓弟子,世代恪守枕劍山。”羽爻說著,朝著枕劍山下一指,繼續說道:“這是造化界與妖界的銜接之地,爲了人仙境的安寧,藤樓守了百萬年了。”
蕭問道立在枕劍山的“劍崖”之上,看著崖外的十萬大山,卻見崖下一粒白影兒,似是一頭白蛟。
“這一尾雪蛟,名爲雪見,我與她相隔千丈,似敵似友守在枕劍崖下,她不上崖,可爲酒友。她若上崖,就是死敵···。”
不時間,看到六人圍坐在一處篝火旁,看到羽爻,急忙起身,卻是喊得“姐姐”。
六人樣貌,皆是十六七歲的模樣,有兩人爲人仙,四人爲妖聖,倒是與羽爻一樣,皆是孔雀之修。
崖上崖下,皆有妖修。
劍匣的六柄劍,就是六人的兵器,見這六人稚嫩臉龐,捧著各自的仙劍,喜不自勝。
蕭問道看著他們的劍崖之上,鏤刻十七個大字,卻如蟲爬。
“昊然···第二···阿也···蛇相···大白天西···猛人···老六···曹。”
羽爻看出他心間疑惑,淡聲道:“只有斬殺大乘境的妖修,才能在劍城之上留字。”
潦草一十七字,便是斬殺的一十七位大乘妖聖。
“昊然兩字,乃是一位劍修天下的劍仙所修,一劍斬兩聖。”
羽爻娓娓道來,倒是知曉這一十七字的來歷,與所刻之人。
“最後一字,乃是蠻荒界的曹官子所留,生性暴烈,卻是下棋的一把好手。”羽爻說著,又指了一指劍城之上的一排金鐘。
“這是天蠶鍾,從一到十,也是妖聖的十重境界,最小的拇指鍾,便是還未化形的妖聖,而最大的那口鐘,便是妖聖的合神境,亦是人仙的大羅金仙的巔峰境界。這一口鐘,就響過一次···。”
枕劍山方圓千里,卻是景色不錯,雖是在北蜀山的山域內,景色卻各不相同。
“枕劍十景,有八景不必去看,不過是山川秀色,比比皆是。”羽爻淡聲繼續說道:“餘下兩景,一景爲六神井,井內插著一柄劍條,劍意縹緲,難以莫名。當年的第二夢,就是在古井悟道,破虛諸天的。劍城之上的第二,就是他的手筆,第二亦是造化界的劍修世家。”
“其二,名爲鬼谷槐,乃是當年鬼穀道祖,悟道成仙之地,多有仙家道子,去鬼谷槐下,求其庇廕。若是槐葉落肩,定有仙福,若是槐葉落頭,定有逆天之運。”
“其中玄妙,妙之又妙。”
蕭問道聽她所言,淡聲問道:“夫人可去拜過鬼谷仙槐。”
羽爻頷首 ,似是想起什麼開心的事,淡聲道:“若無槐蔭庇佑,我又何德遇到我家夫君。”
莞爾一笑,卻爲甜蜜。
她的一笑,卻讓蕭問道想起了納蘭蝶衣,沒來由的心中一暖。
“天地久長相思思,思思相思有情人。”羽爻看出蕭問道心中有情,那一點忐忑纔算放下。
他在孔雀樓破虛之時,似是殺神,可如今念及心上之人,卻又是最美的情郎。
羽爻拜別,蕭問道與酒徒朝著六神井而去。
一口古井,卻無一絲波瀾,盤坐悟道之人,卻有十萬之衆。
劍條不見底,也無劍柄,劍身之上,亦是鏽跡斑斑,劍意若古,似有一股女子香。
他睜開眼一看,可不有一位豆蔻年紀的女子,探著腦袋,朝井口望下。
“井下有座山。”
酒徒靈息一動,便看出這井下場景,看到那古舊的劍條,就插在井下的山麓之上。
忽爾,問道劍中的劍靈,化爲一絲縹緲的劍意,墜井而去。
劍意破水,已見真章。
這井下才是枕劍山的全貌,也是枕劍山的名字由來。
“又是個小東西。”
一道縹緲的女人聲音,在蕭問道的魂海響起,卻見一位身著白紗仙衣的女子,露著一雙如雪大腿,看著蕭問道。
“你是···。”
那女子眸如劍芒,伸著懶腰說道:“我是一把劍···只會搬山,倒海,降妖,震神,敕仙,誅聖,滅天···鬥神。”
“你猜哪個是真的。”
蕭問道聽著此女子的言語,本是神魂熱血,卻見她眉眼一挑,翹起腳尖,邪魅一笑。
“都是假的···我只會陪男人睡覺。”
亦真亦幻,魅若恍然。
一息間,蕭問道伸出手拔起插在井底山上的劍條,亦是邪魅一笑,似是神魔。
“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