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有那麼容易就能找到適合的人啊!”安建國苦笑的搖了搖頭。
看大家臉色都不太好,他又笑道:
“畢竟那些工人,即使懂得幹活,也不懂得管理。”
“甚至大多數人,除了自己手上乾的事情,其他什麼也不懂。”
“這樣的人弄到管理的位置上,那不是給阿雨找麻煩嗎?”
“這倒也是……”袁瓊華遺憾的嘆了口氣。
想著,她忍不住轉過頭來,誠懇的看著幾個姑婆家的親戚:
“大表哥,我這是說實話,您既然想把孩子交到我們手上。”
“我們也希望他能夠成長成獨當一面的人。”
“不說一直留在我們身邊幫忙,就是真想離開了,也能有一門手藝在身。”
“現如今,建國兄弟幾人也在風吟灣那邊跟著幹活,就是想要看看別人是怎麼管理,是怎麼幹活的。”
“你們啊……真想把他留在容地,不說阿雨忙著也沒有時間教他。”
“就是真教,這也不是同個路子。”
“阿雨那孩子,是大學生。”
“她學東西快,看東西也跟我們的想法不同。”
“她教的,別說你們沒有接觸過這些行業的,就是我們都幹了半年,也都不一定懂。”
“那時,你家孩子就真的成了打雜的。”
“打雜的也沒事!”大表嫂明顯還是不願意放棄。
倒是大表哥沉吟了一小會,才問著:
“阿雨那邊真的沒有辦法教教嗎?”
安建國夫妻倆頗爲無奈的互視了一眼。
兩人才不約而同的搖了搖頭。
看衆人好似還不相信,袁瓊華想了想,問著:
“你們可知道,我們家是江村拆遷後,第一個買房的。”
“而這個主意,是在阿雨的建議下進行的。”
“至於這房子的裝修……你們看著怎麼樣?”
三個姑婆家的人下意識的再看了一圈,立刻紛紛誇讚了起來。
要說起來,他們昨天才過來時,就覺得這城裡的房子,裝修的可真豪華。
那地面乾脆的都快能照出人影了,讓他們連下腳都有些不好意思。
更不要說那屋頂上面,宛如蓮花一般,竟然僅只是燈而已。
他們老家的房子,有的還用著昏黃的老電燈呢!
那拉燈也有個繩子,都算是更新換代了。
他們老房子裡還有在電燈上開燈的。
當然新建了房子就會好的多。
可也最多的是地面用水泥抹平,牆上抹上白灰,再裝上一條明亮的燈管。
這也算是裝修了!
在此之前,他們從來都不覺得,自家剛修了不到半年的新房子有多麼寒酸。
畢竟相比起村裡的其他人家。
即使他們爲了建這個房子,親近的親戚都借遍了。
可至少還裝修過。
看看有的人家,房子比他們建的早,借錢也比他們多。
可至今都好幾年了,那地面還是連水泥都沒有抹過。
更不要說牆面了,那水泥沙跟磚都看的一清二楚,隨手一摸,不只刺手,還能往下掉水泥沙。
但這樣的自信感,在踏入安家後,就被打擊的一點不剩。
如果安家的房子才叫裝修,他們那房子,估計只能稱得上雪洞了。
所以現如今,再聽袁瓊華問起這事,他們嘴裡還是誇著。但心情著實複雜。
“這裝修圖,是阿雨跟她男朋友以及另外一個朋友一起出的。”袁瓊華看著衆人,拋出了她本就想說的話。
看著衆人瞬間瞪大了眼的樣子。
她眼底的笑容也盛了幾分。
小姑婆有些疑惑的看向兒子,想了想才問著:
“阿雨……是建平家大姑娘嗎?”
“我不是記得,她當初考上的是南市大學,好似學的是……管理酒店的?”
想當初,這事可在衆人親戚間掀起了不低的熱潮。
甚至隨便問一個跟安鬆雨年齡相差不大的年輕人,估計都被自家拿來對比過。
小姑婆的兒子也仔細想了想,才肯定的點了點頭:
“沒錯,我記得當時媽還讓我去村長家打電話問了舅舅。”
“問他表哥家要不要辦入學酒。”
“對對對!”小姑婆也瞬間想了起來,她道:“你家老三還說家裡太小了,不好招待呢!”
“我們勸你在村裡辦,你也沒答應。”
小姑婆不無埋怨的看向二哥。
安順和頗有些無奈,怎麼這陳年老賬都給翻了來了?
有人倒還記得正事,沒有讓話題給岔遠了。
但她也同樣頗爲疑惑的問著:
“那她是怎麼跟男朋友一起……畫裝修圖的?”
她其實還不太明白,所謂的裝修圖是什麼東西。
不過從字面上來理解,應該也與安家能夠把家裡裝修的這麼漂亮有關。
“小雨那孩子見的世面多,又願意學習,而且頭腦還靈活。”袁瓊華說起這事,也更驕傲了幾分。
要說起來,當初他們也看到過幸福花園的那幾套樣板間。
可不管讚歎也罷,羨慕也罷,他們都有過。
唯獨沒有的,就是真起心爲自己裝修這樣的房子。
可放在安鬆雨他們的心中,卻成了讓他們開辦自家事業的基礎。
甚至,就連原本也僅只是在公司上班的男朋友跟朋友。
都能拉出來,讓他們成就自己的事業。
說實話,至今袁瓊華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
看看她自己,別說一年前,就是半年前也沒有想過。
介紹人買賣房子、租房子,是她能幹的事情。
甚至她還做了老闆。
這一切的一切,袁瓊華都知道。
不只是她自己想不出來,就是他們家的人,也沒有那個腦子。
如果不是老三家,如果不是阿雨那孩子……
“我們只是看到了,她卻已經想要要怎麼去做了。”
“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她那個原本就是學建房子的男朋友跟朋友一起,就慢慢的把我們家的裝修圖給畫了出來。”
“當時,我們想也不敢想那是他們能夠做到的。”
“可是,他們不只做到了,還做的很好!”
“所以,爲了不拖孩子的後腿,不管是我也罷,還是建國也罷,都在努力的學習。”
幾個姑婆家的人全都面面相覷。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普通人又怎麼跟的上那孩子的想法?
想要跟在她身邊學東西,好似確實不太容易。
但就這樣放棄嗎?
幾家人又不是很樂意。
畢竟做爲最親近的親戚之一,有這樣的捷徑不走,難道還真要去跟村裡其他人一樣,繼續土裡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