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一起商量
眼看著就要進小區了,安鬆雨正猶豫著要不要跟的時候,老爺子突然間主動發話了:
“阿雨啊……你待會還有事情嗎?”
安鬆雨的腳步微頓,她看了看衆人,才微微搖頭。
老爺子滿意的笑了,道:“那正好阿雨也一起來聽聽好了!”
他老人家這話才落,江家的幾位叔伯臉色就難看地起來。
其中一人正想開口,卻沒想到文秀姑婆搶先笑著,也跟著邀請著:
“對對對,麻煩阿雨也跟著一起聽聽好了。”
幾人微愣,這下看向文秀姑婆幾人的目光,也都充滿了不理解。
可眼前明顯不是說話的時候。
等到一行人再回了家裡。
原本僅只能跟著蕓嫂子一起,悄悄開個門縫聽個聲的兩人。
變成了與長輩們同坐一起。
由文秀姑婆的孫子再一次講明,這一次特意趕過來拉他們投資的始末。
如蕓嫂子所聽到的消息,文秀姑婆所在的島並不小。
它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因爲地理位置的原因,有一部分的海岸線十分適合開發。
只是原本小島與外面並沒有直接連通。
所以交通工具只有船隻。
即使小島的居民並不少,早早就發展起來的島上小鎮也建設的頗爲不錯。
可受這來往不便的交通影響,小島就是難以得到很大的發展。
但現如今,情況不同了。
今年剛剛通車的延海大道,成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所以,現如今島上的建設,正如火如荼。
“就今年下半年這短短的時間而已,就有三個村子臨近海邊的土地被徵收了。”文秀姑婆的孫子感嘆的說著。
“徵收的土地是建什麼?”安鬆雨已經拿筆記開始記錄了起來。
記憶之中,都不用等十來二十年,頂多再過個三五年。
文秀姑婆家所在的這個島,就會隨著旅遊慢慢的成爲人們的喜愛,成了省內比較出名的觀海點之一。
安鬆雨當初會知道蕓嫂子家有在那個海島上投資建酒店式公寓。
也是帶著孩子去旅遊時無意中發現的。
可惜那時不管是她,還是家人,對於江村的事情,都是避之不及。
也就一直沒有了解過其中的詳情。
安鬆雨思緒正有些飄忽,文秀姑婆的聲音就響了起來:“大多數都是在建小區。”
“大的小的小區都有,說是海景房,風景好、視野好。”
“啊……對了,我們島的小鎮上,還準備要建一個很大的海上游樂園。”
“海上游樂園?那是什麼?”也有幸跟著一起聽的蕓嫂子滿是好奇的問著。
文秀姑婆張了張嘴正想回答。
可她卻發現自己好似也不知道這個所謂的海上游樂園會有些什麼。
畢竟小鎮那邊,也聽說纔開始建而已。
“應該就是那種能夠供給大人孩子玩水的地方吧!”安鬆雨隨意猜測著。
她對這個時代的海上游戲園也不太瞭解。
不過聽說僅只是讓人能在海邊玩水,文秀姑婆家的幾人就下意識的想要反駁。
而與之相反,江家的幾人反倒頗有了幾分興致。
順城其實是一個多河流湖泊的地方。
可要說適合大人孩子玩的水上樂園,卻至今沒有都沒有一個足夠大、足夠正規的。
江村的人這些年經營著農家樂。 送往迎來的客人,多是能夠有錢有閒稍微出去走走的人。
通過他們,江村人雖然見識不多,可這聽的也不少。
聽說,南市那邊,就有這樣的地方。
而且去玩的人也特別多。
現如今聽著文秀姑婆他們的話……儘管也知道,那樣的海島小鎮自然是不能與南市相比。
可它也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啊!
“那文秀姑婆,你們也準備要建房子賣出去嗎?”安鬆雨又問著。
文秀姑婆幾人沒有猶豫的點了點頭:
“我們那邊拆遷的賠償,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
“而且大多數人家,都沒有把自家房子給拆掉。”
“那些過來海島上建房的大公司,看中的只是海邊的景色。”
“不過我們島上的小鎮選的位置好,海邊最好的景色雖然不在那裡。”
“可那邊的海灣的海浪小,沙灘的沙子又漂亮。”
“只是鎮上那邊沒有充足的地方給那些公司建房,所以他們才選擇了其它地方。”
“不過,我們建的房子,跟他們建的房子想賣的人羣不一樣。”
“我們建房子,打算賣給我們島上那些拿了些拆遷款的人家。”
“島上的那些人,我們是最瞭解不過的。”
“以往大家是沒有能力,要是有這個能力了,也願意在鎮上再買一套房子的。”
“不說其它,誰家裡沒有個大小夥呢!”
說到最後,大家的目光都跟文秀姑婆一起,落在了她大孫子身上。
原本一直表現的頗爲穩重的青年。
被大家這麼看著,也都看的有幾分不好意思了。
安鬆雨還在沉思著,江家的幾個叔伯已經討論開了。
蕓嫂子忍不住看了看安鬆雨。
她總覺得,如果僅只是爲了賣房子,阿雨應該不會動去海島投資的心思。
可是,阿雨好似一直很關注文秀姑婆的消息。
這又是爲什麼呢?
跟蕓嫂子一樣,已經聽過一次這些事情的江文兵,也在觀察著安鬆雨的反應。
一直以來,安建平在江村,都算是個能幹人。
而這一次拆遷所發生的種種,也更讓江村的不少人心情十分複雜。
在此之前,江文兵跟江村很多人一樣。
其實跟安鬆雨一家,都沒有太深入的接觸。
所以今天看到安鬆雨纔來時,他也沒有反應過來。
可是,到中午一起去吃飯的時候,他突然間反應了過來。
如果,文秀家的這事,真的值得投資,那麼帶上安家人也不是不可以。
畢竟,雖說他們家的拆遷款,確實比妹妹島上的拆遷款更多一些。
可真要傾盡家財投資進去,不說家裡大大小小的不知道有多少會鬧。
就是他們自己,心中也沒有底。
這多了安家,既可以分擔風險,也可以多些保障。
是的,在江文兵他老人家的心裡,覺得不管是自家的眼光也罷。
還是妹妹一家的眼光也罷,都不一定能夠完全信任。
可是安家,特別是一直在城裡發展,還能趕上拆遷的安建平,那就不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