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73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五)

韓健高調宣戰,低調領兵出征,甚至在江都城周邊都未掀起太大波瀾。江都距離揚州一共才三百里,就算韓健領兵每天按照行軍六十里算,在五六天後,江都的兵馬就可以陳兵在揚州城下。

此時揚州城和金陵城,皆已落到朱同敬手中。

朱同敬從江水南岸,領兵兩萬六千多兵馬沿江而下,攻佔揚州,之後用三天時間滲透進金陵將南朝皇城徹底佔據。朱同敬以曾經齊朝上師的身份,以揚州城和金陵城內應的協助,攻佔這兩座城池近乎是兵不血刃。

但隨之而來的,是惠王蕭翎和女皇蕭旃的逃離,這兩個執掌南朝國政的皇朝中人,在金陵城最危難之時,從金陵城東城門逃出城,僅以少數兵馬的護送,一路向南,取道浙南,往閩中方向而去。他們所去的方向,與司馬藉與李方唯往徐定的方向一致。

隨後是北朝在韓健御駕親征之下領兵大舉南下,惠王在南逃途中號令三十萬惠王兵馬勤王,之前被調往江贛之地的各路人馬緊急回援,蕭翎人在浙南,並未再向南走,而蕭旃的生死暫時不爲人所知,但其實蕭旃一路南下與司馬藉會合。

八月十二,司馬藉與李方唯經過長達半月的日夜兼程趕路,終於抵達徐定城下。

此時徐定『∞,..城內,有原本惠王麾下將領孫臨執掌兵權,與周邊亂軍交戰中,整個徐定都處在關閉城門的狀態之下,就連李方唯都無法進城。

孫臨是在李方唯投靠蕭旃之後,由惠王蕭翎所親命的徐定太守,但因孫臨本身爲武將,按照道理來說他是不能以太守之位執掌地方文政。可在揚州暴亂之後。嶺南及閩浙一代相繼有亂軍爲亂,甚至有地方的農民軍起事,使得各城都自危,在孫臨的領導下,徐定一地閉城門不與外界太多聯絡,城中軍民反倒上下一心。對孫臨這個新太守也算支持,這對遠道而歸的司馬藉和李方唯來說,並非好事。

司馬藉本想與李方唯兵不血刃,拿下徐定的軍事控制權,以徐定地方兵馬爲後盾,發起勤王號令。

眼下徐定城進不去,惠王蕭翎又在浙南發起勤王的天下告文,到此時,就算司馬藉和李方唯能進到徐定城內。最多也只是控制徐定,無法形成南朝的一面旗幟。

八月十四,在司馬藉和李方唯抵達徐定後的第三天,司馬藉以釋放煙霧的方式,讓李方唯派出“使者”領惠王密函及女皇手諭進城,司馬藉親身犯險,終於入徐定城內。

因金陵周邊形勢混亂,誰都不知金陵城如今誰爲主。蕭翎發出勤王告文後,天下人連他是生是死都不知。但因司馬藉曾在閩浙一代巡視軍務,深得軍中將士擁戴,他的到來,連徐定太守孫臨也不得不重視。

司馬藉拿的密函與女皇手諭,皆爲其僞造,本身子虛烏有。司馬藉進城後。暫時住在城中驛館之內,暗中聯絡李方唯的舊部,試圖在與孫臨相見之時將孫臨行刺,趁亂拿下徐定的控制權。

八月十五當天中午,孫臨在與其部下商定後。親自到驛館面見司馬藉,孫臨本身對於司馬藉的身份懷疑,但其畢竟曾在司馬藉巡視軍務時曾有機會見面,他認得司馬藉,在見到司馬藉後,他方消除疑慮,對司馬藉也算恭敬。

驛館之內,司馬藉藏兵不到六十,皆是李方唯原本的家奴和死士,司馬藉以丟杯盞爲號,隨時準備刺殺孫臨。

但在孫臨進內與司馬藉密談半個時辰後,孫臨隨司馬藉出了驛館正廳,隨即孫臨下令開城門迎接原本太守李方唯進城,孫臨在關鍵時候選擇對司馬藉投誠。

並非孫臨貪生怕死,而是他在關鍵時候審時度勢,以孫臨在徐定城的地位,尚且不能做到安民,更勿談做到領兵勤王甚至是發出勤王號令,司馬藉在惠王體系中就曾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軍師,智謀遠非他孫臨可比,在女皇當政之後,司馬藉曾在朝中貴爲右相身份,孫臨是將司馬藉當成是救命稻草,在司馬藉進城後,將軍政大權相托付,也是減輕他自己肩膀上的壓力。

但其中也有司馬藉陳述厲害,徐定城在閩浙一代並非大城,各地農民軍和亂軍四起,徐定暫時可與外界切斷聯絡,但長久之後徐定必然自亂,以孫臨的本事和他的號召力,就只能安守一隅,等於慢性死亡,早晚會爲其他軍事勢力所吞併,就算來日朱同敬或者北朝兵馬殺至,因孫臨曾爲惠王屬下,孫臨和他的部下也無法在朱同敬和北朝朝廷中有一席之地。

孫臨從最開始對司馬藉防備,到之後虛心求教,司馬藉指出,要成就大業,必須要繼續效忠惠王,相助惠王奪得帝業,同時將北朝大軍趕出境內,這與之前孫臨與部下所商定之大方向相吻合。隨後孫臨以司馬藉爲號令,決定將城內兵權交出,迎李方唯進城,名義上李方唯爲太守,而孫臨爲領兵將領,都以司馬藉爲尊,發勤王號令。

八月十五當天,李方唯進徐定城,得到城中百姓夾道歡迎。

李家經營徐定有三十多年,就算在政績上很一般,但在國破山河在的大亂面前,百姓需要李方唯來作爲主心骨,加上這次李方唯又是與惠王及女皇“使節”司馬藉一同到徐定,徐定城就好像是整個南朝的軍事和政治核心一般的存在。

當晚由李方唯和孫臨牽頭,在城內舉行中秋宴,宴請城內士紳百姓,全城百姓皆都赴宴,徐定城本就不大,數條街道人滿爲患。

宴會結束之後,司馬藉隨即以天子名義發勤王令,令各地兵馬整合,接受女皇及惠王的軍事指揮,向北發兵勤王。

司馬藉發出這道勤王令,在聲勢上遠不及蕭翎在浙南發出的勤王令,司馬藉僅僅是以如此的方式來整合閩中及嶺南地方上的兵權。

司馬藉派出各路使者。拿著由司馬藉所僞造的勤王手令去各地徵調兵馬,本來嶺南及福建之地就在遭遇兵災,各地守將要麼參與了暴動,要麼對於暴動持觀望狀態,因北方金陵城的軍事鉅變,使得地方上好像無頭蒼蠅。司馬藉的手令等於是給地方太守及守將一盞明燈指引。

在司馬藉的勤王手令發出五天後,就有徐定周邊三座城池的太守親自派人往徐定來接洽勤王事宜,這些地方太守皆都非想成就帝王大業的野心家,他們的主要目的是要安守己身,就算有的參與到兵亂中去,也是受朱同敬及手下將領挑撥,等他們冷靜下來,知道女皇都可能在徐定城內,馬上意識到自己是在玩火自焚。

與此同時。江北的戰場也爆發了一場大戰。

江都的兵馬浩蕩南下,韓健兩萬輕騎開路,不到三天大軍就已陳兵揚州城下。齊朝在江北各城池,除揚州之外,其餘城池皆都望風而降,還未等北朝大軍到城下,城內守軍就已開城獻降。

北朝兵馬以江都爲出征起始點的六萬兵馬,在八月十四全書抵達揚州周邊六十里之內。韓健的中軍大營更是距離揚州城不到三十里,隨時可對揚州發動攻城。

在另一路。朱同敬人馬於八月初九渡江南下,同樣是兵不血刃南下數座城池,楚地地方守軍將士人人自危。蘇廷夏的惡名他們早就有所耳聞,在蘇廷夏發兵楚地後,並未又太多地方城池獻降,但都是閉城不出。連之前南朝朝廷所制定的城池聯防軍事體系也蕩然無存。

八月十三,江贛地方勤王兵馬往金陵城靠攏,先頭兵馬距離金陵城不到二百里。

南朝軍事已經陷入到徹底的混亂狀態,之前蕭翎派駐去江贛的十多萬散兵遊勇,相繼從江贛之地撤回來。打著勤王的旗號,但其實根本前後失顧,沒有任何組織性。但若被這各路人馬將金陵城圍困,以朱同敬在金陵城周邊人馬,仍舊無法一戰。

朱同敬主動出擊,在八月十一提前派出六千騎兵偷襲江口數座城池,江贛回調的勤王大軍,未等兵臨金陵城下,或者爲亂軍所偷襲,或者乾脆自亂陣腳軍不成軍。

朱同敬趁機收攏惠王舊部人馬,本來出征六千騎兵,到八月二十,已有不下三萬惠王舊部投靠朱同敬。

隨即朱同敬發兵浙南之地,要將蕭翎身邊僅存的數千地方守備人馬也徹底扼殺,蕭翎問詢後倉皇南逃,南朝朝廷的第一次勤王令被朱同敬輕易瓦解,蕭翎所指望的十萬勤王兵馬要麼潰散而逃,要麼被朱同敬收編,南朝版圖,從江贛沿著江水到金陵一代,全數爲朱同敬所掌控。

蕭翎以爲大勢已去,身邊的親隨越來越少,甚至有人想將他殺了把首級送到金陵城去邀功。

就在他南逃之時,從南方傳來徐定發出的第二道勤王令,而勤王令的發出者是司馬藉以蕭翎和女皇的名義所發出。

蕭翎在困境之中簡直如同是看到了救世主,在平息了身邊人的叛亂之後,蕭翎身邊僅存不到六十名隨從,馬不停蹄往徐定方向而去。

八月二十二,韓健所部仍舊圍困揚州城,圍三闋一,以東西北三個方向對揚州城形成全面的攻勢,但就是不發兵攻打,其實韓健是在等朱同敬出兵援救揚州城。

韓健派張行率水軍將登陸兵馬護送至浙西一代登岸,戰佔領幾座小的縣城後,於八月十七攻佔姑蘇城。蘇州一失,金陵城東門戶洞開,加上張行的水軍沿長江入海口東進,等於是扼守住金陵城北援揚州城的途徑,整個揚州城都陷入孤城。

若朱同敬出兵渡江北上,以朱同敬水師的力量,根本無法與北朝戰船相抗衡,所以連朱同敬乾脆都捨棄了揚州城,此時朱同敬一門心思在收攏江贛之地惠王的殘軍敗寇,以更多的力量來形成對江水南岸各城池的固守。

因爲朱同敬也知道,既然他們缺少水師,而北朝的戰船和運兵船又是勢不可擋,想以江防來防備北朝兵馬是不可能的,還不如把精力放在城防之上。

八月二十九,女皇蕭旃在十多名親隨的護送下抵達徐定城,這是南朝軍事體系上的又一件大事。

司馬藉提前兩日得到蕭旃派人傳信,提前派城中人馬往城北迎接,當日司馬藉更是親自帶李方唯和孫臨出征迎接,一同出城的還有從閩中閩南及嶺南各郡縣派來的使節,當這些人見到女皇蕭旃後,等於是爲司馬藉的勤王令正名。

蕭旃當日進城後,當日即以司馬藉爲大將軍,統籌南朝勤王伐逆所有事宜。同日,司馬藉也讓人發信函到南朝各地,宣告女皇抵達徐定,勤王之事除了要討伐逆賊臨江王朱同敬,同時要趕走北方入侵者,保衛南朝疆土。

蕭翎從金陵城逃脫,身邊就沒多少人,本來她身邊還有一些女親隨護送,但在南逃途中因這些宮女和女侍衛不堪勞累,要麼掉隊,要麼是出現意外,真正能護送她到徐定的也只有十幾名宮廷侍衛。這些侍衛曾是惠王派駐到皇宮保衛女皇安全,但最後在混亂中也是盡到他們的責任,將蕭旃成功護送到徐定城。

八月三十,蕭旃在徐定城親自問朝政,司馬藉爲大將軍兼右相,統攬南朝軍務及政務,將這些天他所收集到南方各地的軍事動向皆都呈現給蕭旃知曉。蕭旃一路奔波,到此時她才知道北方的具體情況,而此時朱同敬瓦解江贛之地勤王軍的消息纔剛傳到徐定,蕭旃也意識到她的皇叔惠王,在這場政治動亂中近乎無任何反抗之力,當初由司馬藉輔佐他成就的大業,在頃刻之間被朱同敬所瓦解。

九月初二,蕭翎從浙南南逃的消息傳到徐定城,司馬藉意識到,曾經在金陵城內執掌軍權和政權的兩大核心人物,蕭翎和蕭旃將會在徐定這座小城所聚首。

與在金陵城不同,如今的惠王蕭翎如同喪家之犬,再也沒有之前高高在上的權威,就算他來,也只能屈居女皇之下。(。)

第866章 太子冼馬第296章 一意孤行第476章 等待君王幸(四)第466章 洛陽之戰(三)第907章 君王志第702章 有智無腦(上)第472章 主帥在後第62章 不受歡迎的訪客第164章 打入敵人內部的臥底第426章 杯弓蛇影(上)第4章 反盜版第356章 博弈(下)第8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563章 順得哥情失嫂意第843章 兩耳不聞百姓事第320章 紅色的婚禮(下)第820章 進選秀女(上)第298章 軍議第339章 遷徙潮第610章 義子第761章 獨自偷閒第116章 死得其所第531章 虛情假意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391章 幫夫偷人第768章 皇廷更迭(下)第708章 徹悟第742章 過眼浮華第214章 搶地盤第362章 關鍵一戰(六)第413章 敵我難分第186章 借錢還債第436章 兵進洛陽第304章 離開第676章 花骨朵(下)第882章 搖尾乞憐(上)第737章 安定之心第734章 西柳第592章 宮闈有人第144章 御前召對第5章 旅途上第95章 女皇的心思(下)第707章 大雨將至(下)第729章 鳥盡弓藏第107章 流言蜚語第73章 何處不相逢第848章 萬事軍國爲先第327章 深藏不露第770章 帝王身後的女人第163章 君臣同心第376章 相思無處第173章 大軍壓境第656章 你是我的女人第119章 陳年舊案第771章 籌備大典第684章 笨拙的刺客第625章 平常之色第26章 事鬧大了第328章 玩陰的第639章 心懶第316章 恩賜第249章 鐵骨錚錚第852章 立儲再言親征第599章 師妹無心第561章 帶女回門第626章 當街行兇第345章 偏幫第206章 不著飯點的宴席第720章 屠城第559章 王師不爲第415章 變亂第212章 大隱隱於市(下)第742章 過眼浮華第754章 巧妙的問候第696章 再婚第405章 罪人第103章 搶戲(上)第298章 軍議第100章 形勢迫人第216章 鷸蚌相爭第392章 沒安好心第510章 洛陽故人第150章 色心第759章 攘外安內第546章 大陰謀第557章 黑狀第15章 斯文掃地第66章 微服第618章 西域風情第202章 演戲第207章 風塵有佳人第361章 關鍵一戰(五)第330章 手心手背第530章 小別勝新婚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260章 唱空城第293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上)第845章 視察地方第851章 兵從何來第776章 一位故友
第866章 太子冼馬第296章 一意孤行第476章 等待君王幸(四)第466章 洛陽之戰(三)第907章 君王志第702章 有智無腦(上)第472章 主帥在後第62章 不受歡迎的訪客第164章 打入敵人內部的臥底第426章 杯弓蛇影(上)第4章 反盜版第356章 博弈(下)第82章 清官難斷家務事第563章 順得哥情失嫂意第843章 兩耳不聞百姓事第320章 紅色的婚禮(下)第820章 進選秀女(上)第298章 軍議第339章 遷徙潮第610章 義子第761章 獨自偷閒第116章 死得其所第531章 虛情假意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391章 幫夫偷人第768章 皇廷更迭(下)第708章 徹悟第742章 過眼浮華第214章 搶地盤第362章 關鍵一戰(六)第413章 敵我難分第186章 借錢還債第436章 兵進洛陽第304章 離開第676章 花骨朵(下)第882章 搖尾乞憐(上)第737章 安定之心第734章 西柳第592章 宮闈有人第144章 御前召對第5章 旅途上第95章 女皇的心思(下)第707章 大雨將至(下)第729章 鳥盡弓藏第107章 流言蜚語第73章 何處不相逢第848章 萬事軍國爲先第327章 深藏不露第770章 帝王身後的女人第163章 君臣同心第376章 相思無處第173章 大軍壓境第656章 你是我的女人第119章 陳年舊案第771章 籌備大典第684章 笨拙的刺客第625章 平常之色第26章 事鬧大了第328章 玩陰的第639章 心懶第316章 恩賜第249章 鐵骨錚錚第852章 立儲再言親征第599章 師妹無心第561章 帶女回門第626章 當街行兇第345章 偏幫第206章 不著飯點的宴席第720章 屠城第559章 王師不爲第415章 變亂第212章 大隱隱於市(下)第742章 過眼浮華第754章 巧妙的問候第696章 再婚第405章 罪人第103章 搶戲(上)第298章 軍議第100章 形勢迫人第216章 鷸蚌相爭第392章 沒安好心第510章 洛陽故人第150章 色心第759章 攘外安內第546章 大陰謀第557章 黑狀第15章 斯文掃地第66章 微服第618章 西域風情第202章 演戲第207章 風塵有佳人第361章 關鍵一戰(五)第330章 手心手背第530章 小別勝新婚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260章 唱空城第293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上)第845章 視察地方第851章 兵從何來第776章 一位故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水县| 昌乐县| 鹤壁市| 贵定县| 华蓥市| 长泰县| 盱眙县| 玉树县| 和林格尔县| 蒙阴县| 万荣县| 新丰县| 新晃| 米易县| 成安县| 衡南县| 锡林浩特市| 神池县| 永善县| 太仆寺旗| 辰溪县| 新晃| 南部县| 昆明市| 阳信县| 吉木萨尔县| 邯郸县| 平谷区| 寿阳县| 丰宁| 大宁县| 楚雄市| 榕江县| 四子王旗| 万州区| 景泰县| 正镶白旗| 宁津县| 贵溪市| 白水县| 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