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4章 四道防線

韓健跟洛夫人以及張行交待一些事情,匆忙回東王府,宮裡傳召他入宮的人也剛到。

這並非女皇單獨的召對,而是一次例行召對。凡是朝廷有大事發生,女皇會例行將在洛陽城周邊的王公大臣召到皇宮商量事情,而韓健作爲東王,也在傳召之列。

韓健奉詔進宮,直接進燁安閣,此事燁安閣內的大臣不少。樞密院和兵部的人佔多數,而這些人中,韓健瞅了眼只看到一個熟人,這人跟他還有些“私怨”,是東武衛大將軍孫少謙,也就是被林小云殺死的孫保的父親。十二衛將軍隸屬於樞密院,如今鮮卑人南下,京城防務緊要,在洛陽城的十二衛將軍也要到皇宮,聽候調遣。

女皇端坐在龍案之後,韓健到時並不起眼,韓健進來,樞密院大臣的奏報仍舊在繼續中。韓健聽了一耳朵,樞密院大臣主要在說魏朝黃河以北,河北等地各司各路的防禦情況,哪裡有誰駐守,地方守備軍隊和團練有多少人馬。以韓健聽的情況來看,朝廷想要以黃河以北地方兵馬來阻礙“鮮卑騎兵”,近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韓健也很清楚,這些所謂的鮮卑騎兵,其實也就是北王的兵馬,北王在謀反之前必然做了很多準備,河北各路的地方官肯定有被其收買的,在北王兵馬聲勢浩蕩地南下威震之下,河北地方軍隊也難以形成有效的阻擊。

魏朝的軍隊,有作戰能力的只有四大王的兵馬,而其中以北王的兵馬最精良,不但是武器精良,同樣作戰經驗豐富,朝廷軍名義上是兵馬充裕,但大多都是沒有經歷過實戰的地方武裝,就算是彙集起來,也根本鬥不過北王。

韓健得到“鮮卑人南侵”消息跟朝廷近乎是同時。同時洛夫人的人也證實了南下的斥候,並非是鮮卑人斥候,而是北王的斥候,那也就是說。此番南下的兵馬已經是北王兵馬無疑。這個消息要比朝廷目前掌握的消息要更加準確,韓健聽樞密院大臣的奏報,其自始至終都在說鮮卑人如何如何,對北王一提,也是說讓北王的兵馬斷後,就好像樞密院的人根本不知道是北王謀反一般。

連韓健都能輕易想到的事,樞密院這些在朝廷浸淫了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官員會沒有懷疑?他們只是不敢捅破那層窗戶紙。只要這層窗戶紙一破,也就代表著朝廷要跟北王開戰,也將意味著魏朝將會陷入內亂之中。如今魏朝之外可算是衆敵環伺,內部的情況也不太安穩。這時候北王謀反也算是一個契機,朝廷不可能同時把西王、東王和南王的兵馬召集過來勤王,因爲這些兵馬還要抵禦其他外敵。

韓健聽著樞密院的人奏報著,心中卻在想現下到底延寧郡王跑哪去了?延寧郡王剛負責護送錢糧北上,因爲押送的是輜重。走的會很慢,算算日子不可能到北王地界。韓健想,難道延寧郡王就地把錢糧送給北王,直接投奔北王當北王的“忠臣”去了?韓健覺得事情不會那麼簡單。韓健覺得出,延寧郡王是有野心的,而且智計很深,就算他之前可能幫北王在京城中籌集過錢糧。也未必肯爲北王效命。延寧郡王可說是女皇和北王都駕馭不了的一個人物,他的政治立場會有些特殊。

韓健想,延寧郡王會不會自己想當皇帝?

在樞密院的估算中,這次鮮卑人叩關南下的兵馬有六七萬之多,這個數字也讓在場的文武大臣憂心忡忡。韓健看到康王世子臉色好像很難看,似乎很擔心自己的命運。然後他又很自然把目光瞟到韓健這面。韓健之前就覺得康王世子總看他有些不對勁,這時候也看過來,他是想幹嘛?

等樞密院的人奏報完,女皇微微點頭,直接問道:“以目前鮮卑人的行軍速度。估計幾日可以到黃河沿岸?”

女皇的問題問的實在太直接,以至於樞密院的人無法回答。之前樞密院的大臣說了半天,都是如何佈置黃河北岸的防線,現在女皇似乎故意不提河北防線,直接問鮮卑人何時殺到黃河沿岸。

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首先是黃河北岸是個籠統的概念,洛陽北面算是黃河以北,河套地區以北也算是黃河以北。這二者距離邊關的位置相差千里之外,女皇到底問的哪個?

當然不出意外的話,女皇問的是鮮卑人何時會殺到洛陽北面的黃河渡。

再者是女皇問“以目前鮮卑人的行軍速度”,這對樞密院來說,仍舊是個未能查明的問題。現在只知道鮮卑人南下,鮮卑人的兵馬數量是靠猜的,到底鮮卑人是攻克了北王的邊關防線南下,還是說鮮卑人通過一些方式繞過了北王的防線南下,這也有待進一步消息來確證。這時候提什麼鮮卑人的行軍速度完全是憑空猜想,加上河北一代有地方軍隊進行阻擊,鮮卑人到底是直接直取洛陽,還是說一城一城地打,還說到頭來只是劫掠一番不會到黃河一線來,都是未知數。綜合上面一切,鬼才知道鮮卑人何時會來。

樞密院的官員想了想後奏報:“短則十天,長則有一個月時間來籌備。”

這答案多少令在場的文武大臣鬆了口氣。十天半個月,甚至是一個月來準備,那時間足夠在洛陽之北設立一道河防線,黃河作爲天險,也是能夠抵擋鮮卑人南下的腳步的。

韓健聽了卻不由暗歎,樞密院的人未免有點自欺欺人。

來的本就非鮮卑騎兵,而是虎視眈眈圖謀洛陽城的北王兵馬。北王爲了今日謀反準備十幾二十年時間,自然對河北一代的地方勢力早就進行過滲透,北王選擇的南下路線,必然是又快又不會受到阻礙的。若是以輕騎南下,不出四五天,北王兵馬就可以陳兵在黃河北岸。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抵禦北王兵馬的渡河南下,而不是在河北做一些無謂地設防。

黃河幾番改道,如今的洛陽城就在黃河渡以南不到二十里,北王一旦成功渡河,那將直面洛陽城北城牆。

四五天的時間,是韓健所預料中北王南下的最快速度。韓健知道這是最壞的估計,北王一般不會輕騎南下,因爲這會暴露後背,給朝廷在河北的地方軍可趁之機,就算北王可以收買一些地方官和地方軍將,仍舊會有軍隊效忠於朝廷。尤其是朝廷在河北有幾座軍事重鎮。北王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沒有補給和後路的南下策略是不當的,這有點孤注一擲的意思,北王兵馬強盛,不需要這麼拼。再者,就算北王敢輕騎南下,同樣有辦法渡過黃河天險,在沒有輜重補給的情況下,北王要攻克一座堅實的洛陽城,那簡直是癡人說夢的事。

韓健大膽推測,若是北王真的輕兵南下,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北王有入城的方法,只要大軍壓境,洛陽城防線將不堪一擊。這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目前城防戍衛中,有北王的人,若真是如此,那就跟韓健所熟悉的靖難之役情況所雷同。

韓健心裡還是有些沉重,北王在京城中的勢力再怎麼掃除,也總會有漏網之魚。可現下女皇爲求謹慎,已經將城防交給了一些值得信任的世家子弟手上,難道是北王事先收買了洛陽城內的世家?

不得不防。韓健心想。

女皇聽到樞密院之人的回話,很不滿意,因爲女皇想的基本跟韓健所想的一樣,河北防線在北王兵馬南下途中不會形成什麼障礙。現在重點就是河防線。

女皇神色肅穆下旨道:“傳令河北諸州縣,黃河一線,伐木焚舟,片板不得下河,若有違者,以通番之罪論處!”

女皇的命令可說是相當強硬,令在場的大臣也有些震驚。在這些大臣眼中,鮮卑人南下有四道防線,首先是長城的北王防線,再是河北防線,河北防線再怎麼脆弱也有幾座軍事重鎮,裡面有屯兵,鮮卑人再怎麼猖狂也不能不防備這幾座軍事重鎮。第三道防線,才輪到河防。現在女皇對河防如此慎重,這些大臣就會想,那是否也代表著第四道防線,也就是洛陽的城防也要加緊戒備?

“陛下,那河北地方……”樞密院的人再次請奏。

女皇沉默了一下,道:“擬旨發往河北各地,堅守城池而不出,不可貪功冒進,以黃河防線爲主。另外調安徽、道凌兵馬往洛陽,加緊戒備。”

女皇這麼說,也就是代表著女皇將徹底放棄河北地區的外圍抵抗。這是一種很危險的信號,這將意味著不管是鮮卑人南下,還是北王謀反,都會在河北暢通無阻。河北地方的百姓將會“遭殃”,是北王謀反情況還好,至少北王圖謀的是洛陽城,不會對河北地方百姓下手,而鮮卑人則不同,鮮卑人南下主要目的是爲劫掠,在進不得城又不會受到城中兵馬滋擾的情況下,他們可以大肆劫掠錢糧和人畜,被鮮卑人劫掠過,那簡直可以到千里荒野的地步。

第145章 我就是個實在人第570章 開誠佈公(下)第857章 西宮國舅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第69章 有理無理(下)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649章 非暴力不合作地八百九十章 社稷爲重戰爭爲輕第203章 只談風月第774章 宮闈來客第713章 龍榻的主人第354章 主動權第908章 朋友變情敵第658章 無壞不丈夫第149章 漁夫和大魚(下)第729章 鳥盡弓藏第668章 宮變(五)第868章 再見永無期第565章 設宴招待第424章 另有主謀第858章 波瀾起潮第841章 領兵大任第671章 姐弟重逢(下)第220章 爭搶戰利品第778章 以夷制夷第67章 過堂第693章 無禮的霸佔第630章 替你收著了(中)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742章 過眼浮華第381章 情癡第434章 壯士暮年第98章 長亭送別(上)第351章 真作假時第586章 請汝殺人第488章 遷都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762章 先人一步第459章 病來如山倒第592章 宮闈有人第713章 龍榻的主人第870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二)第549章 手心手背第803章 落魄君王第63章 難言之隱第879章 本欲殺之第738章 相思相守(上)第75章 敵我矛盾第386章 禮佛(下)第181章 一夜(四)第240章 不著調的理由第27章 盲婚啞嫁非我願第339章 遷徙潮第409章 再見聖駕第398章 貓捉老鼠第907章 君王志第629章 替你收著了(上)第684章 笨拙的刺客第528章 君王不問朝事(下)第856章 我自安處第570章 開誠佈公(下)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751章 情報滯後第437章 曾經的姐妹第509章 閨蜜第720章 屠城第270章 你是我的俘虜(下)第842章 嬌俏可人第856章 我自安處第412章 綁票案第84章 洛夫人第229章 千素櫟第80章 顧問之責第143章 造謠與信謠第441章 俱備第109章 情敵第205章 信步遊城第56章 突破口第323章 洞房花燭第145章 我就是個實在人第133章 大義滅親第672章 太子選妃(上)第78章 綁票案第345章 偏幫第408章 暗渡陳倉第439章 御駕親征第306章 共謀對策第735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上)第132章 請君指點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288章 聯姻第774章 宮闈來客第639章 心懶第454章 相安無事第633章 男人的累第897章 西進金陵第101章 只許失敗第112章 案中案第207章 風塵有佳人第440章 皇帝的男人
第145章 我就是個實在人第570章 開誠佈公(下)第857章 西宮國舅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第69章 有理無理(下)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649章 非暴力不合作地八百九十章 社稷爲重戰爭爲輕第203章 只談風月第774章 宮闈來客第713章 龍榻的主人第354章 主動權第908章 朋友變情敵第658章 無壞不丈夫第149章 漁夫和大魚(下)第729章 鳥盡弓藏第668章 宮變(五)第868章 再見永無期第565章 設宴招待第424章 另有主謀第858章 波瀾起潮第841章 領兵大任第671章 姐弟重逢(下)第220章 爭搶戰利品第778章 以夷制夷第67章 過堂第693章 無禮的霸佔第630章 替你收著了(中)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742章 過眼浮華第381章 情癡第434章 壯士暮年第98章 長亭送別(上)第351章 真作假時第586章 請汝殺人第488章 遷都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762章 先人一步第459章 病來如山倒第592章 宮闈有人第713章 龍榻的主人第870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二)第549章 手心手背第803章 落魄君王第63章 難言之隱第879章 本欲殺之第738章 相思相守(上)第75章 敵我矛盾第386章 禮佛(下)第181章 一夜(四)第240章 不著調的理由第27章 盲婚啞嫁非我願第339章 遷徙潮第409章 再見聖駕第398章 貓捉老鼠第907章 君王志第629章 替你收著了(上)第684章 笨拙的刺客第528章 君王不問朝事(下)第856章 我自安處第570章 開誠佈公(下)第162章 女皇特使第751章 情報滯後第437章 曾經的姐妹第509章 閨蜜第720章 屠城第270章 你是我的俘虜(下)第842章 嬌俏可人第856章 我自安處第412章 綁票案第84章 洛夫人第229章 千素櫟第80章 顧問之責第143章 造謠與信謠第441章 俱備第109章 情敵第205章 信步遊城第56章 突破口第323章 洞房花燭第145章 我就是個實在人第133章 大義滅親第672章 太子選妃(上)第78章 綁票案第345章 偏幫第408章 暗渡陳倉第439章 御駕親征第306章 共謀對策第735章 最深莫過女人心(上)第132章 請君指點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288章 聯姻第774章 宮闈來客第639章 心懶第454章 相安無事第633章 男人的累第897章 西進金陵第101章 只許失敗第112章 案中案第207章 風塵有佳人第440章 皇帝的男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江区| 双柏县| 石楼县| 江安县| 太和县| 扶风县| 梁平县| 仁化县| 金华市| 塔城市| 五莲县| 台南市| 汽车| 郑州市| 个旧市| 柘荣县| 南昌市| 长春市| 安塞县| 锦州市| 望城县| 厦门市| 襄樊市| 公主岭市| 湘潭市| 佛冈县| 福贡县| 宿松县| 辽源市| 桓台县| 三江| 浙江省| 桐乡市| 宁乡县| 磐石市| 滦平县| 新疆| 青川县| 大渡口区| 天峻县| 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