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4章 封王

韓昭氏回來,法亦便要告辭離開。一個是韓健的恩師,另一個是他九娘,兩人從見面開始便有些情緒上的不合,韓健也不知該偏幫哪邊。好在兩個女人之間並未爆發(fā)戰(zhàn)爭,表面上也很客氣。

“健兒,你早些進宮,正事重要。”韓昭氏跟法亦見禮之後對韓健說道。

韓健無奈一嘆,他不清楚韓昭氏回來的具體目的。不過當下女皇傳召,將要宣佈兩位皇子封爵的大事,他身爲東王留下陪法亦吃飯也的確說不過去。

“九娘,我與先生一同進宮。路上多個照應。”韓健道。

韓昭氏未做表示,法亦卻道:“有事,要先告辭。”

說完,連給韓健挽留的機會都不給,便翩然而去。韓健想去追,法亦已經(jīng)飛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韓健心說這九娘來的可真不是時候,生生把法亦給“逼”走了。本來他提出一起進宮,法亦也未拒絕。

他很不理解,在當初法亦剛到江都教授他學業(yè)時,她跟韓健的姨娘們相處的很融洽。可到後來,姨娘們便從來未在韓健面前提及過法亦,好像是生生將法亦給忘記。

韓健帶著些許失落踏上去皇宮的路。

在皇宮正門應天門外,不少大臣正在等候傳召。這次女皇傳召的並不止是王公,還有在洛陽的大臣。韓健想來這次宣佈的事不會簡單,很可能在給兩個皇子封爵的同時,同時宣佈太子的人選。

韓健身爲東王,直接奉詔到宮裡,不用在宮門口等候。等他進了宮走了不遠,便看到延寧郡王的身影。此時延寧郡王正在跟安平郡主說話。見到韓健過來,延寧郡王冷哼一聲,而安平郡主楊秀秀則是很禮貌地見禮。

“兩位,也是奉陛下傳召進宮?”韓健笑問。

延寧郡王甩袖而去,顯得很沒風度。不過韓健也知道對方正在爲自己火燒郡王府的事著惱。楊秀秀雖然也聽聞早些時候火災的事,也聽到外面?zhèn)髀勀菆龌鹂赡苁菛|王放的,但她卻不信堂堂的東王會去做殺人放火的勾當。

楊秀秀道:“東王殿下,陛下傳召我等前來,只是爲宣佈將兩位王子封王之事。卻不知爲何此事要選在晚上,不知東王可知詳情?”

韓健心說封王的事一定要在白天?什麼時候宣佈不一樣?女皇這麼急著宣佈。自然有她的道理,需要外人操什麼閒心?

心裡是這麼想,不過話可不能如此說。韓健一笑道:“大概只有問問陛下才知曉。”

楊秀秀瞪了韓健一眼,大概是覺得韓健心中明知卻不言,有意隱瞞什麼。

二人正說著,一班大臣一同走進來。韓健認得其中幾個是禮部的官員。

“郡主,我們不妨快走幾步?”韓健突然對楊秀秀說道。

“嗯?”楊秀秀一臉不解。

韓健指了指遠處過來的大臣,道:“這麼多人,要一一見禮的話,還不如裝沒看見。去遲了怕是陛下怪責。”

說著,韓健已經(jīng)加快腳步往燁安閣方向行去。而楊秀秀則是皺皺眉頭,心說原來東王眼高於頂。不屑於跟那些大臣打招呼,才催她快走幾步。

“這麼說起來,東王倒還是給我面子,停下來說幾句?”楊秀秀有些氣惱,心想,“這都什麼人哪。人不大,卻鬼靈精的。”

楊秀秀畢竟比韓健大六七歲,當韓健是個不開竅的稚子也是她一家子弟妹的關(guān)係。她總是以一個姐姐的姿態(tài)去管教弟妹,而韓健的年歲又比她弟妹大不了幾歲,所以她纔會對韓健有些偏見。

到燁安閣前。韓健才知道已經(jīng)有大臣先他們一步到了燁安閣。這次女皇要宣佈將楊餘和楊曦封爵的事,卻未在正殿中宣佈消息,連同會見衆(zhòng)大臣也是在燁安閣這麼偏私下召對的地方。韓健一問燁安閣門前的太監(jiān),知道里面已經(jīng)有幾名大臣,當下朝中的幾位重臣。一首輔四次輔大臣都在裡面,上聽處首席大臣顧唯潘也在其列。除此之外,還有韓健只聞其名而不知人是哪個的魏朝宰相,領秘書監(jiān)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傅尚邵明便在其內(nèi)。

“裡面在說什麼?”韓健問一邊的大太監(jiān)盧紹坤。

盧紹坤陪笑道:“東王殿下想知道,何不進去聽聽?陛下說了,東王和安平郡主過來,可以直接入內(nèi),無須通傳。”

韓健笑道:“這怎麼好,還是勞煩盧公公進去通傳一聲。免得裡面那些大臣說我等不懂規(guī)矩。”

楊秀秀白了韓健一眼,似乎在怪他說“我們”,非要硬生生將兩人扯到一塊說。

盧紹坤點點頭,匆忙進了燁安閣去通傳,不多久盧紹坤便出來,對韓健和楊秀秀道:“兩位,快進去吧,別讓陛下久等了。”

韓健和楊秀秀先對盧紹坤見禮,然後一前一後進了燁安閣。此時燁安閣內(nèi)燈火通明,十幾名大臣立了幾排,而作爲跟韓健平級而有王爵在身的延寧郡王則是站在一邊,表示他跟那些大臣的區(qū)別。

“安平郡主,我們……應該站哪?”進了燁安閣,韓健笑著低聲問楊秀秀。

楊秀秀不說話,直接站到延寧郡王身旁。韓健悻悻然,他沒站到延寧郡王身旁,而是直接站到衆(zhòng)大臣後面。這讓那些大臣反而不自在,反而讓開位置,讓韓健直接面對女皇。

“東王,到前面來說話。”女皇擡頭見到這場面,說了一句。

韓健躬身行禮,然後走到衆(zhòng)大臣之前。這是朝堂上的規(guī)矩,官大的往前站。若是韓健故意站後面,有點跟那些大臣爲難的意思,大臣們先讓開,也就是爲了讓女皇看見韓健,把他召到前面。

“給陛下請安。”韓健行禮道。

女皇點點頭,未應。轉(zhuǎn)而對幾名大臣道:“你們對此事可還有異議?”

韓健打量了衆(zhòng)大臣一眼,顧唯潘僅僅是站在一人之後,也就是說,他這個上聽處首席大臣,算是朝堂大臣的“二把手”,屬於第一次輔大臣。而在他身前只有一人,韓健曾經(jīng)到過正殿去,也見過幾名大臣,卻從來沒見過這個站在當首的大臣。

尚邵明,三朝元老,任職宰相有六年多時間,是女皇登基後的第三任宰相。如今尚邵明差不多有六十歲,不能稱之爲年老矍鑠,簡直是老眼昏花的感覺,一個萎頓的老頭立在那,乾瘦乾瘦的,好像一根竹竿外面披了層皮,好像個稻草人一般。韓健心說既然人瘦就傳個小一號的朝服,幹嘛穿成個跟殭屍一般?若是黑夜無光的時候見到這麼個人,非以爲是隻鬼不可。

此時尚邵明手中拿著一份詔書,手有些哆嗦打開,又看了一遍,才代表衆(zhòng)大臣回話道:“陛下……無異議。”

聽他那口吻,好像在說“陛下你這麼做是沒有意義的”。韓健心想,大概尚邵明也知道自己話說不利索,所以才把話說的如此“精煉”。

韓健再瞅了顧唯潘一眼,心說這尚邵明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嗝屁了,顧老頭當正相豈不是朝夕之間的事?

顧唯潘當宰相,對他來說不能算是好事。這隻會令顧唯潘更心高氣傲,說不定還會阻止他進一步追求顧欣兒。但若是他真娶了顧欣兒,說不定這是件好事,以後老丈人是宰相,在朝中就算多了個照應。雖然韓健知道,就算真有那天,顧唯潘不給他扯後腿就算是好的,就別提什麼“照應”。

女皇聽到尚邵明所言,道:“既如此,這件事就如此定下。等祭過太廟,便詔告天下。”

雖然魏朝君臣之間也算融洽,但在面臨如此大事時,衆(zhòng)大臣還是要一起下跪行禮,表示“吾皇聖明”。韓健一嘆,這算怎麼說的,來晚的沒人權(quán)哪,連詔書上是什麼內(nèi)容都不知道。雖說兩個皇子封王沒什麼疑問,但太子的事到底是定了還是沒定?

“東王,你可是還有疑議?”女皇突然問了一句。

“啊?沒……”韓健四下一瞅,除了他都已跪在地上。連跟他一起進來,也同樣不知詔書內(nèi)容的楊秀秀也隨了大流,唯獨他仍舊立在當場。

“陛下聖明。”韓健補充了一句,要下跪,女皇卻示意他不用跪。這時候其他的大臣已開始起身。

女皇好像把握了韓健的心理,知道他心中的疑問,當衆(zhòng)道:“如此,封兩位王子爲皇子,三皇子餘爲濟王,六皇子曦爲康王,正一品親王爵祿。至於太子之事,酌情再議。”

韓健這才知道,女皇今晚只是宣佈將兩位皇子封了王,沒提太子人選的事。但女皇似乎也知道衆(zhòng)人想的是什麼,最後還補充一句,說太子的事酌情再議。這個“酌情”,到底有多酌?

因爲這次要聆聽女皇宣佈此事的人太多,韓健只是作爲第一批大臣知道了此事,並無時間與女皇單獨召對。等女皇宣佈完事情,第一批大臣便可以出去,換第二批大臣進來再宣佈,不過後面已經(jīng)是純粹的宣佈,女皇不再會詢問意見。

韓健出來,夜色已經(jīng)很深,女皇沒有特別指示,他不知是該出宮回府,還是等候在這裡等事情結(jié)束再跟女皇說說。

“韓兄,韓兄……”

便在此時,一個人從牆後面朝韓健招招手,正是韓健這些天都沒見過的楊曦。

第346章 堅守策略第484章 清算進行時(上)第622章 不歡之宴第688章 殺機四伏(中)第155章 誘導第482章 合巹(下)第713章 龍榻的主人第60章 過問案情第611章 一山二雌虎第115章 人活一口氣第514章 立威(上)第207章 風塵有佳人第114章 洛陽名媛第809章 君臣換位第66章 微服第32章 兩國糾紛第107章 流言蜚語第840章 天子巡幸第207章 風塵有佳人第705章 大雨將至(上)第123章 嫡庶有序第412章 綁票案第723章 臨出征(下)第156章 情勢有異第879章 本欲殺之第865章 御書監(jiān)第457章 平城之戰(zhàn)(中)第229章 千素櫟第409章 再見聖駕第269章 你是我的俘虜(上)第572章 折中用人第511章 夫隨妻第105章 亂斗的節(jié)奏第493章 李氏公主第888章 鏡子裡的影子第881章 臨戰(zhàn)生變第597章 十萬大軍第355章 博弈(上)第667章 宮變(四)第672章 太子選妃(上)第374章 暗中助力第353章 脅迫借糧第370章 弄巧成拙第553章 替汝報仇(上)第420章 蛇鼠一窩第554章 替汝報仇(下)第754章 巧妙的問候第797章 去留第719章 南使到來第501章 相吵無好言第688章 殺機四伏(中)第422章 家務事第660章 同命第192章 狼和羊第905章 征服國家,先從征服女人開始(下)第579章 城中之盟第318章 不合理的請求第716章 攻城守備戰(zhàn)(下)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90章 約會第209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下)第125章 麻痹敵人第833章 戰(zhàn)前恐慌第28章 不拘一節(jié)老頑固第244章 洛陽亂(一)第806章 相見時難第555章 艱難的抉擇第718章 家恨第483章 貪歡第614章 一國之奴第728章 陣前換帥第193章 君無戲言第830章 君臣之隙(上)第603章 師姐的氣量(下)第729章 鳥盡弓藏第115章 人活一口氣第234章 實地考察第813章 酒中論國(上)第548章 美女侍衛(wèi)第302章 妥協(xié)(上)第70章 同道中人第520章 軍變(一)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703章 有智無腦(下)第421章 得益者第615章 人口買賣第756章 如狼似虎第14章 日月之輝第314章 一家人兩家話第339章 遷徙潮第413章 敵我難分第225章 塵埃落定第824章 君王難做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jié)第750章 夜宿宮中第189章 美人相見第438章 日積月累的隔閡第516章 立威(下)第619章 兵器所第140章 太子之議
第346章 堅守策略第484章 清算進行時(上)第622章 不歡之宴第688章 殺機四伏(中)第155章 誘導第482章 合巹(下)第713章 龍榻的主人第60章 過問案情第611章 一山二雌虎第115章 人活一口氣第514章 立威(上)第207章 風塵有佳人第114章 洛陽名媛第809章 君臣換位第66章 微服第32章 兩國糾紛第107章 流言蜚語第840章 天子巡幸第207章 風塵有佳人第705章 大雨將至(上)第123章 嫡庶有序第412章 綁票案第723章 臨出征(下)第156章 情勢有異第879章 本欲殺之第865章 御書監(jiān)第457章 平城之戰(zhàn)(中)第229章 千素櫟第409章 再見聖駕第269章 你是我的俘虜(上)第572章 折中用人第511章 夫隨妻第105章 亂斗的節(jié)奏第493章 李氏公主第888章 鏡子裡的影子第881章 臨戰(zhàn)生變第597章 十萬大軍第355章 博弈(上)第667章 宮變(四)第672章 太子選妃(上)第374章 暗中助力第353章 脅迫借糧第370章 弄巧成拙第553章 替汝報仇(上)第420章 蛇鼠一窩第554章 替汝報仇(下)第754章 巧妙的問候第797章 去留第719章 南使到來第501章 相吵無好言第688章 殺機四伏(中)第422章 家務事第660章 同命第192章 狼和羊第905章 征服國家,先從征服女人開始(下)第579章 城中之盟第318章 不合理的請求第716章 攻城守備戰(zhàn)(下)第410章 萬里長城第一步第90章 約會第209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下)第125章 麻痹敵人第833章 戰(zhàn)前恐慌第28章 不拘一節(jié)老頑固第244章 洛陽亂(一)第806章 相見時難第555章 艱難的抉擇第718章 家恨第483章 貪歡第614章 一國之奴第728章 陣前換帥第193章 君無戲言第830章 君臣之隙(上)第603章 師姐的氣量(下)第729章 鳥盡弓藏第115章 人活一口氣第234章 實地考察第813章 酒中論國(上)第548章 美女侍衛(wèi)第302章 妥協(xié)(上)第70章 同道中人第520章 軍變(一)第532章 故技重施第703章 有智無腦(下)第421章 得益者第615章 人口買賣第756章 如狼似虎第14章 日月之輝第314章 一家人兩家話第339章 遷徙潮第413章 敵我難分第225章 塵埃落定第824章 君王難做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jié)第750章 夜宿宮中第189章 美人相見第438章 日積月累的隔閡第516章 立威(下)第619章 兵器所第140章 太子之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合奇县| 怀化市| 灯塔市| 基隆市| 韶山市| 甘泉县| 阿克苏市| 新昌县| 洞头县| 竹山县| 湘乡市| 民县| 新兴县| 德阳市| 惠水县| 蓝田县| 凯里市| 奉节县| 兴业县| 兰溪市| 新竹市| 荥经县| 永兴县| 冷水江市| 江油市| 临江市| 湟中县| 大理市| 如东县| 宁河县| 张家口市| 永善县| 东方市| 且末县| 南城县| 隆尧县| 望谟县| 镇坪县| 定远县| 桐柏县|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