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五十五章:順之者昌 逆之者亡

兩百萬兩啊。

或許對於那些走私商人而言,這不算什麼。

可對於劉家這樣的家族而言,卻幾乎是想都不敢想的存在。

一個月之內(nèi),定一個小目標,掙劉家十幾代來都積攢不到的銀子。

劉鴻訓自是怦然心動,轉過頭,看向劉文昌,只見劉文昌的眼睛,也已紅了。

很明顯,這兒子也激動得欲罷不能了。

這反而讓心緒彭拜的劉鴻訓,慢慢地冷靜了一些。

這個時候,他反而像冷水澆熄的烙鐵,表現(xiàn)出了沉穩(wěn)的一面。

“一股不會是二十兩。”劉鴻訓眼帶銳光,口裡突的道。

劉文昌愕然地看著父親,隨即道:“父親這是什麼意思?”

劉鴻訓押了一口茶,才淡淡地道:“你們算對了這個,卻沒想到,新政的本質是什麼,只是分田嗎?”

劉文昌輕輕皺眉,遲疑地看著劉鴻訓:“那麼……”

劉鴻訓便道:“新政的本質,是從土地的產(chǎn)出,變成……像鐵路,像作坊一樣的產(chǎn)出,土地已經(jīng)沒有產(chǎn)出了,兒啊,世道變了。這流寇大肆的破壞了土地,這麼多年來,連年的天災,不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嗎?更何況遼東那邊……一直在拼命的開墾,聽說每月出關者,數(shù)以萬計。不只如此,還有大量發(fā)配的罪囚,這一年出關者,不下數(shù)十萬人,這麼多的人口,大量的開墾土地,種植黑麥,等到鐵路一貫通,源源不斷的黑麥,就要流入關內(nèi)!”

“兒啊,你來計算一下,往年的時候,天災有產(chǎn)出,是因爲口糧少了,而人口還是這麼多,大家要吃糧,這糧價必然暴漲。因此,無論是災年還是豐年,土地的產(chǎn)出都是固定的,災年糧少,可糧值錢,豐年糧賤多。而現(xiàn)在呢?未來一旦源源不斷的黑麥衝擊,再加上那些可以充飢的紅薯之類,你想想看,這意味著什麼?”

於是劉文昌道:“土地就算不分,也已難有收益?”

“對。”劉鴻訓點頭,斬釘截鐵地道:“只可惜,有的人到現(xiàn)在還沒有看清楚大勢,還在保守殘缺,守著他家的萬頃良田,做他世代富貴的美夢,卻殊不知,這天下其實已經(jīng)變了,遼東種出了黑麥,鐵路又可貫通,那麼這地分與不分,那些人就算能守住家業(yè),也不過是茍延殘喘。”

“所以……到了當今這個時候,變則通,不變則死。新政的本質,是解決糧食的問題,同時將大量的人力,通過鐵路,將人力重新調配和流通。老夫細細看來,當初新政暫緩的時候,損失最大的其實未必是鐵路,而是圍繞著鐵路公司的煤鐵,還有數(shù)不清的客棧、成衣、絲綢、棉布,還有牙行。”

劉文昌恍然大悟,忍不住道:“我就說那青樓前些日子,怎麼竟也蕭條了。”

劉鴻訓:“……”

“這是兒子聽人說的。”劉文昌目光閃了閃,面上一本正經(jīng)地道。

劉鴻訓朝劉文昌搖搖頭,卻也沒有往這上頭追問,卻道:“看透了這個本質,這便證明了一件事,這鐵路公司與百業(yè)乃是相輔相成,鐵路興起,百業(yè)興旺,百業(yè)興旺,反而催生了鐵路更多的利潤,你想想看,老夫只說成衣,要製成衣,得有棉花來紡布,棉花從何而來,得從天下各處運輸而來,運輸需要什麼?運輸需要鐵路。你明白老夫意思嗎?”

“這不是一個鐵路就掙當下銀子的道理,而是一隻老母雞下了蛋,蛋孵化出小雞,小雞成了母雞,又生蛋。所以,要算鐵路的利潤,不能照著現(xiàn)在這樣算,要從三年、五年、十年的眼光去算。這叫生生不息,因而……現(xiàn)在這鐵路公司……就算漲到了二十兩,還是算少了,得奔著三十兩、五十兩,一百兩去算。”

“劉家不是商賈之家,商賈之家,講究的是眼前之利,我們劉家自高祖開始,已有兩百年詩書傳家,眼前這一年、兩年、三年的目光,算什麼,我們計算的,乃是百年大計。”

劉文昌點頭道:“噢,父親,我懂了,就是說,咱們預備了銀子,照著十年、二十年的長遠打算,去購置股票,哪怕是價值二十兩,三十兩,也一併收購。”

“也不能這樣說。”劉鴻訓搖搖頭道:“二十兩,二十兩之內(nèi),都是穩(wěn)賺不賠的,再高,就要等待時間了,可時間拖的越久,未來就不好說。不過至少短時間來看,老夫可以確定,這鐵路一定穩(wěn)賺,老夫算是看明白了,現(xiàn)在朝中從鐵路和其他煤鐵等營生得利的人太多,而且以後會越來越多,將來一切的國策,都會圍繞在這上頭打轉,這就如……”

他頓了頓,隨即又道:“就如當初那些士紳一樣,大家都是士紳,自然而然,一切的國策都會朝著士紳傾斜,這是水滴石穿的效果。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老夫也有些拿捏不準,不過……這已是大勢所趨。哎,你平日裡不肯讀書,科舉又連番不中,不妨……以後就由著你性子,你去做買賣吧。”

“做買賣……”劉文昌愣了一下,一臉詫異。

他可是內(nèi)閣大學士的兒子,做什麼買賣!這做買賣是會被人笑話的。

劉家可是傳承了兩百年的詩書,雖然劉文昌確實科舉不成,可畢竟還有一些祖蔭,會給一個蔭官的,雖然這蔭官在劉家眼裡不算什麼,可幹什麼都比作商人強啊。

看著劉文昌一臉詫異的樣子,劉鴻訓耐心地道:“世道變了,咱們劉家也要跟著變。現(xiàn)在固然是從商低賤,被人瞧不起,可是往後呢?現(xiàn)在趁著大家都還在遲疑的時候,你率先去,便是佔住了先機,從此之後……或許真能有一番成就,這世上最忌諱的事,就如同當初買那股票一樣,先買的人橫豎都虧不了,可後頭跟著吆喝的,就算將來還有好處,這好處也是有限,至多也就喝一口湯水。做買賣的事,老夫也不懂,教不了你什麼,不過爲父這些年,也教了你許多做人的道理,你謹記著做人的道理,本份去經(jīng)營,應該不愁展露不了頭角。”

頓了一下,他接著道:“爲父聽說新縣那裡,商業(yè)氛圍極好,你多去走走,看一看,跟著學一學,將來瞅準了什麼,再撲騰進去。總而言之,眼光要準,下手要快,這是做任何事都需有的訣竅。”

對於這個決定,劉文昌還是覺得有些難以消化,總覺得這個爹,是不是犯了糊塗。

不過劉鴻訓畢竟是內(nèi)閣學士,他覺得父親應該不會坑害他這個親兒子的,那麼一定是看準了什麼,才如此特意叮囑他。

於是劉文昌咬咬牙道:“這可是父親說的,兒子過幾日就去新縣呆著,到時折了本,或者是有損了家聲,可就怪不得兒子不肖了。”

“不怪。”劉鴻訓慈和地笑了笑道:“到時要怪就怪爲父。”

…………

這邊劉家父子議定了。

另一邊,張靜一此時也已在自己家裡,開始佈局了。

遼東的鐵路一旦開始修建,那麼張家就有太多事要做了。

遼中衛(wèi)、海州衛(wèi)、廣寧衛(wèi)一帶,有大量的鐵礦,這些鐵礦……儲量極爲豐富,豐富到什麼程度呢,即便是後世,那也佔了全天下探明儲量的四分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煤炭,以及木頭的資源,那也是非同小可。

鐵路一建,同時張家便必須籌措銀子,修建支線。

當然……單憑張家的力量,還是不夠的,因而……趁著現(xiàn)在鐵路公司火熱,張靜一打算將遼東礦業(yè)的招牌推出去,也用吸股的方式。現(xiàn)在張家急需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將各種礦產(chǎn)開發(fā)出來,這所需的資金,都是天量。

現(xiàn)如今,許多人吃了鐵路公司的甜頭,自然而然,會對張家的新股,產(chǎn)生巨大的興趣。

可現(xiàn)在的問題就在於,新股定價的問題了。

定的高了,大家覺得虧,訂的低了,則是張家虧。

張靜一深思熟慮後,此番打算髮行一億股,售出五千萬,每股二兩銀子。

這個價格,其實是高了,雖然不算是殺豬盤,這種空手套取一億兩白銀的事,確實有些不厚道。

不過架不住張靜一會講故事。

其實現(xiàn)在,張靜一就已經(jīng)開始在醞釀了。

一方面,他放任煤、鐵的價格狂漲。

在這兩個價格的帶動之下,鐵礦和煤礦立即成了香餑餑,哪怕是廢鐵,現(xiàn)在在市面上價值也在不斷的攀升。

另一方面,大明報已經(jīng)開始吹風了。

幾乎每一期,都有版面大聲疾呼,眼下天下的鋼鐵和煤炭告急,又說現(xiàn)今天下的鐵礦,至多隻能用十五年。

也就是說,用一年少一年。

再這樣下去,鐵路無可用之鐵,軍士無可用之火器,百姓無可用之鍋碗瓢盆。

這消息一經(jīng)放出,頓時引發(fā)了許多人的擔憂。

可也同時,引發(fā)了許多敏銳的商賈嗅到了一絲不一樣的氣息,於是很快就有人開始囤積鐵和煤炭來。

第五百零二章:普天同慶第四百二十五章:決戰(zhàn)第四百五十二章:直搗黃龍第九十八章:封爵第三十章:皇子第一百六十四章:父子相認第四百二十八章:捉拿奸商第三百五十七章:爲民除害第一百二十六章:我很高興第四百九十四章:千軍萬馬進京城第五百四十六章:大喜第四百三十一章:皇袍與金刀第二十章:遊船第六十二章:意難平第四百八十三章:萬人敵第五百五十九章:富堪敵國第六百九十四章:誅滅三族第三百九十九章:天打雷劈第四百一十八章:全完了第五百九十章:株連第七百二十九章:人間煉獄第四百一十七章:太子找到了第六百七十章:決戰(zhàn)之夜第三百六十四章:豐亨豫大第九十二章:妙手回春第一百一十六章:死諫第六百七十一章:張卿自裁第七百四十二章:入城第三百三十五章:陛下 全死了第五十五章:陛下聖明第七百三十章:連戰(zhàn)連捷第六百零五章:將相本無種第四十九章:大破大立第二百一十八章:請陛下賜教第二百九十四章:重賞張氏第一百五十七章:皇家血脈第七百一十九章:海防之策第一百三十七章:居功至偉第六百二十六章:恐怖如斯第七十八章:兵敗如山第七百七十六章:天下大勢第七十九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六百五十一章:致命一擊第六百七十五章:真相大白第三百四十七章:文臣皆可殺第三百六十七章:政績卓然第二百三十二章:豪賭第八百四十六章:致命火力第一百零九章:陛下聖明第七百五十八章:擴張第七百四十二章:入城第四十三章:皇帝出巡第七百七十章:治國平天下第七百六十八章:爸爸去哪兒了第六十八章:盧象升第五百零四章:冊封爲王第五百六十一章:李家團滅第六百零九章:陛下入宮第四百八十五章:板蕩識忠臣第七百三十三章:臥龍出山第一百零五章:欺君之罪第十章:聖諭第五百八十二章:克繼大統(tǒng)第四百四十四章:真相大白第一百零七章:聖人之道第三十二章:龍顏大悅第三百零七章:發(fā)現(xiàn)端倪第一百二十二章:急奏第三百二十章:封賞第八十一章:不堪一擊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生員爺爺在此第四章:大功一件第一百八十九章:入城第三百零八章:宮變第三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二百二十四章:大功一件第六百三十五章:陛下太黑心了第七百六十八章:爸爸去哪兒了第七百六十五章:豪傑第二百七十六章:袁崇煥面聖第八章:奏報第八十五章:士爲知己者死第二百六十三章:上陣父子兵第二百三十四章:鹹魚翻身了第七百七十七章:入宮參覲第三百一十八章:亂臣伏法第二百五十章:利益薰心第五百三十九章:升任指揮使第四百五十三章:新政的快速推進第四百五十五章:兵臨城下第二百二十章:神器現(xiàn)世第七百三十章:連戰(zhàn)連捷第四百四十三章:認罪第三百七十五章:弒君第五十章:要發(fā)財了第二百二十六章:功在千秋第六百四十一章:降維打擊第三百三十五章:陛下 全死了第五百七十八章:盡誅不臣第一百九十九章:欽犯歸案
第五百零二章:普天同慶第四百二十五章:決戰(zhàn)第四百五十二章:直搗黃龍第九十八章:封爵第三十章:皇子第一百六十四章:父子相認第四百二十八章:捉拿奸商第三百五十七章:爲民除害第一百二十六章:我很高興第四百九十四章:千軍萬馬進京城第五百四十六章:大喜第四百三十一章:皇袍與金刀第二十章:遊船第六十二章:意難平第四百八十三章:萬人敵第五百五十九章:富堪敵國第六百九十四章:誅滅三族第三百九十九章:天打雷劈第四百一十八章:全完了第五百九十章:株連第七百二十九章:人間煉獄第四百一十七章:太子找到了第六百七十章:決戰(zhàn)之夜第三百六十四章:豐亨豫大第九十二章:妙手回春第一百一十六章:死諫第六百七十一章:張卿自裁第七百四十二章:入城第三百三十五章:陛下 全死了第五十五章:陛下聖明第七百三十章:連戰(zhàn)連捷第六百零五章:將相本無種第四十九章:大破大立第二百一十八章:請陛下賜教第二百九十四章:重賞張氏第一百五十七章:皇家血脈第七百一十九章:海防之策第一百三十七章:居功至偉第六百二十六章:恐怖如斯第七十八章:兵敗如山第七百七十六章:天下大勢第七十九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六百五十一章:致命一擊第六百七十五章:真相大白第三百四十七章:文臣皆可殺第三百六十七章:政績卓然第二百三十二章:豪賭第八百四十六章:致命火力第一百零九章:陛下聖明第七百五十八章:擴張第七百四十二章:入城第四十三章:皇帝出巡第七百七十章:治國平天下第七百六十八章:爸爸去哪兒了第六十八章:盧象升第五百零四章:冊封爲王第五百六十一章:李家團滅第六百零九章:陛下入宮第四百八十五章:板蕩識忠臣第七百三十三章:臥龍出山第一百零五章:欺君之罪第十章:聖諭第五百八十二章:克繼大統(tǒng)第四百四十四章:真相大白第一百零七章:聖人之道第三十二章:龍顏大悅第三百零七章:發(fā)現(xiàn)端倪第一百二十二章:急奏第三百二十章:封賞第八十一章:不堪一擊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生員爺爺在此第四章:大功一件第一百八十九章:入城第三百零八章:宮變第三百四十五章:千刀萬剮第二百二十四章:大功一件第六百三十五章:陛下太黑心了第七百六十八章:爸爸去哪兒了第七百六十五章:豪傑第二百七十六章:袁崇煥面聖第八章:奏報第八十五章:士爲知己者死第二百六十三章:上陣父子兵第二百三十四章:鹹魚翻身了第七百七十七章:入宮參覲第三百一十八章:亂臣伏法第二百五十章:利益薰心第五百三十九章:升任指揮使第四百五十三章:新政的快速推進第四百五十五章:兵臨城下第二百二十章:神器現(xiàn)世第七百三十章:連戰(zhàn)連捷第四百四十三章:認罪第三百七十五章:弒君第五十章:要發(fā)財了第二百二十六章:功在千秋第六百四十一章:降維打擊第三百三十五章:陛下 全死了第五百七十八章:盡誅不臣第一百九十九章:欽犯歸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陵县| 牡丹江市| 银川市| 宜宾市| 即墨市| 铁岭县| 刚察县| 揭阳市| 敖汉旗| 许昌县| 绥阳县| 贡山| 禹州市| 遂溪县| 华蓥市| 曲麻莱县| 龙江县| 海宁市| 威信县| 静海县| 静乐县| 秦皇岛市| 上虞市| 大洼县| 五寨县| 吴忠市| 阿尔山市| 呼玛县| 南靖县| 龙游县| 乐都县| 津市市| 资溪县| 呼玛县| 资中县| 全州县| 莒南县| 宝清县| 宣威市| 梁山县| 石景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