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三章:新政的快速推進

抄家之事,如火如荼。

鄧健親自帶著大量的人手,從大同到京城,再從京城至北通州,又從北通州到天津衛。

這七家人藏匿錢財的花樣,實在讓人佩服。

可是這麼多的錢財,還有房產與土地,想要清點出來,卻不是這樣容易的。

大量的財會人員,單憑這教導隊,已經沒有辦法供應了。

要查的賬目太多,要清點和折算的東西也太多。

不得已之下,只好招募能寫會算之人,爲了加快進度,給的是高薪。

如此一來,京城裡倒是有不少人開始意識到,原來算術,竟也如此有前途。

當然,這一次平亂的影響,遠不只如此。

真正的影響,在於平亂帶來的人心震撼。

接近兩萬京營精銳,一夜之間被消滅了個乾淨。

單單俘虜,就有接近一萬四五千人,如今統統關押在各大營裡待罪。

可怕的還不只如此,這軍校幾乎沒有什麼傷亡。

火器的利用,士兵的訓練有素,大大地震動了朝中袞袞諸公。

其實這朝中百官,也不是傻瓜。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以前那一套走不通了。

那是死衚衕!

於是兵科給事中上奏,奏言了兵事十疏。

此奏遞了上去,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

張靜一沒有閒著,處在這旋渦的中心,他不得不一次次參加御前的會議。

誰讓你能呢?

而御前的朝會,其實是十分辛苦的,一站就是幾個時辰,還不能賜座。

大家站在這裡,聽到有人搖頭晃腦,之乎者也,譬如一位老翰林,就圍繞著兵事十疏之乎者也了足足一個時辰。

張靜一分明聽到對方的意思,是新政有初見成效,理應支持。可是……看著這老古董用這種猶如跳大神一般的言辭說出這‘新潮’的話,卻禁不住傻眼。

然後絕大多數人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表示新政絕大多數都是好的,再不支持,說不過去,大家都表示支持。

說來也有意思,這一次,幾乎是一面倒的支持,無論是閹黨,還是清流,還有那些打醬油的,都非常難得的達成了一致。

經過了足足半個多月,十三次的御前會議,五十八個時辰的朝會時長,以及內閣、兵部、戶部關起門來的其他小會之後,終於,一本關於新政的章程,總算是火熱出爐。

消息一出,用那些翰林們的話來說,叫做振奮人心。

依著兵政十疏,章程大抵的內容如下,大家紛紛表示,新政是好的。

在佔用了絕大多數的篇幅,描述了新政的必要性之後,後頭有個豆腐塊文章,總算是進入了正題。

兵部將帶人前往軍校考察一月。

此後,兵部設京師講武堂,並且令所有新晉武進士與武舉人入學,採用軍校教授之法。

裁撤所有作亂的京營,裁撤五軍都督府,而只設都督府,管理軍戶。

裁撤神樞營,重建神機營,神機營的武官,由講武堂的武官們充任,招募力士,建立神機營新軍。

神機營所有的操練,與教導隊同例,給養也與教導隊同例,除此之外,所採用的槍炮,與教導隊相同。

這個新政,可謂是破天荒的事。

其實百官們也不傻。

都到了這個份上了,不支持新政是不成的。

傻子都明白京營已經爛透了,以前雖是大家都知道,但是誰也不好說。

現在有了機會,自然將這京營狠狠地踩上一腳。

這章程送到了天啓皇帝這兒,天啓皇帝看過之後,大抵還是覺得滿意的,於是又召內閣大臣,遼國公,兵部尚書、侍郎、給事中人等,至御前。

天啓皇帝拿著奏疏道:“奏疏,朕已是大抵看過了,現在朝野內外都有呼聲,要練新軍。可見……張卿的練兵之法,已是深入人心了。”

張靜一心裡不禁想,這肯定是深入人心的,把人都打死了,不就深入人心了嗎?

天啓皇帝又道:“現如今,朝中經過了這麼多日子,商議出了一個兵部新政之策,內閣這邊,是覈準了的,兵部這邊,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意見,那麼張卿怎麼看待這件事呢?”

張靜一便回道:“臣也已是看過,這章程,倒是挑不出什麼毛病,不過臣以爲,無論是新政還是舊政,其本質還是人的問題,人是一切的根本。”

“當初太祖高皇帝橫掃天下時,卻也沒有用什麼新政,成祖文治武功,也未曾用了今日的新政,所以臣以爲,選用良才,纔是根本。”

天啓皇帝聽罷,便點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劉鴻訓此時便活躍氣氛地道:“遼國公的意思,臣是明白了,這新政的本質,在於有遼國公這樣的人才。”

“哈哈……”

大家都不禁笑了。

張靜一在大家都笑了之後,也戰術性地乾笑一聲。

當然,這種戰術性的乾笑,其實是掩飾內心裡,想要打破劉鴻訓狗頭的真實想法。

這傢伙,似乎還有怨氣,想碰瓷呢。

此時,天啓皇帝笑過後,便道:“朕覺得張卿說的對,若無良才,只怕新政無用,諸卿可有合意的人選?”

“有一人。”黃立極道,他似乎察覺到殿中的微妙氣氛。

他是內閣首輔大學士,說穿了,就是朝中的老大哥,還是要維護大家的團結的。

於是立即道:“人選方面,百官已進行了廷推,最後得出,陝西籌糧參政洪承疇,倒是一個文武全才。”

頓了頓,他便接著道:“去歲,關中大旱,到了今年,流寇四起,洪承疇以籌糧參政,先是召集了一支軍馬,斬殺敵兵三百人,解了韓城之圍,頓時名聲大噪。此後,又大力剿賊,據聞,死在他手裡的流寇,足有數萬人,他帶兵所過之處,賊寇喪膽,這樣的人,實爲不可多得的人才。此時他已升任延綏巡撫,陛下……此人既知兵法,又有實戰經驗,更有戰功,若令此人督學京師講武堂,操練神機營,必見成效。”

百官們對這件事都很是看重,尤其是在人選方面,這朝中百官爭議很大。

好在大家也不是糊塗蟲,雖說誰都想選自己的心腹之人來負責這新軍的事宜,可問題就在於,一般人都沒有令人刮目相看的漂亮履歷。

之所以會選擇洪承疇,其實一方面此人的功績是拿得出手的,關中大亂,只有這麼一個人立下了大功。四處斬殺流寇,可謂兇悍無比。

聽聞這洪承疇清剿流寇,最是兇狠,朝廷雖已有了招撫並用的戰略,可此人對待流寇,即便對方肯降,也一併統統坑殺!

這不免讓關中、山西和河南各省的朝中大臣,對他印象都極好。

畢竟,流寇傷害最大的,就是這幾個籍貫的大臣,這些人和流寇之間,可謂是不共戴天。

除此之外,洪承疇畢竟是進士,他乃萬曆四十四年的進士,丙辰科殿試二甲第十四名,賜進士出身。

這在進士之中,也是難得的。

所以在幾次磋商之後,大家便很快地定下了這個人選。

天啓皇帝則是略帶猶豫地道:“洪承疇嗎?”

不過天啓皇帝對這個人倒是頗有印象,禁不住點點頭道:“朕也聽聞過他的事蹟,確實是個幹練之人……”

他沉吟了一下,卻還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現在滿朝文武都在說新政好,倒是讓天啓皇帝的心裡有所疑慮。

不爲別的,這些傢伙態度轉變之大,讓天啓皇帝有些不大適應,懷疑他們是不是想聯手騙自己的銀子。

天啓皇帝想了想,便擡頭看向張靜一,道:“張卿,你擅長練兵,這事,朕還想聽聽你的意思。”

張靜一一聽洪承疇這三個字,心裡便苦笑起來了。

這位……可是明末歷史上的一個大漢奸啊!

在投降建奴之後,爲建奴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功勞,甚至遠在吳三桂之上,爲了幫助建奴人爭取人心,洪承疇幾乎到處奔走,可謂是爲建奴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現在居然要讓這麼一個玩意入京來?

雖然這個時候的洪承疇,還沒有投降建奴,而且此時剿匪有功,張靜一心裡卻依舊有些不自在。

頓了一下,他道:“陛下,洪承疇此人,當真合格嗎?臣以爲,還是要甄別一下爲好。”

這話,顯得話裡有話了。

天啓皇帝道:“是嗎?張卿知道什麼?”

張靜一苦笑道:“臣現在當然不知道,只是難保以後……”

“咳咳……”這個時候,其他人終於有些看不過眼了。

許多人認爲,張靜一這是想要插手講武堂和神機營,排除異己。

這還了得?這京師講武堂與神機營是絕不容許遼國公染指的。

就是黃立極,也有些看不過去,於是道:“陛下,洪承疇很有人望,舉朝上下,對此人都有極高的期待。若是另委他人,臣只怕……會引起朝中的爭議!不如這樣,先召洪承疇覲見,陛下觀察此人之後,再決定去留也不遲。”

天啓皇帝聽罷,倒也覺得妥帖,於是道:“那就下詔吧。”

第四百五十四章:深得帝心第七百零八章:神人第七百二十四章:如之奈何第一百二十五章:貔貅第一百九十九章:欽犯歸案第三十一章:求見陛下第五百零三章:廢后第一百一十九章:升官第二百五十三章:三叔公的大禮第四百四十五章:立即處死第二百五十六章:奉旨回京第二百一十四章:張進出擊第二十七章:人頭作保第二百五十二章:但願海波平第四百八十章:成仁取義第六百零三章:統一方夏第六十章:你配嗎第五百五十八章:真相在此第四百八十八章:造福蒼生第九十七章:發達了第六百一十六章:反擊第三百二十三章:發財了第七百一十章:寶藏第二百四十九章:巨寇第六百八十七章:英明一世第四十六章:萬死之罪第一百四十七章:皇子第五百三十四章:要殺要剮第四十八章:簡在帝心第四百四十六章:生殺予奪第六百九十七章:天變了第三百三十一章:歡送皇帝第一百四十八章:希望第一百五十九章:儲位第六百六十四章:謀事在人第六百八十一章:最後一戰第三百一十九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九十章:天賜良機第四百五十七章:千金求種第一百二十九章:譏貪小利者第一百九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六百九十九章: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第二百三十四章:鹹魚翻身了第三百五十九章:下民易虐 上天難欺第五百八十四章:陛下抵達了他的都城第六百九十二章:萬事休矣第五十八章:老鼠吃象第四百七十七章:決勝千里第三章:殺賊第二百七十九章:天威難測第二百七十一章:萬炮轟鳴第四百一十一章:富可敵數國第十章:聖諭第四百六十二章:第一次金融危機第五百四十三章:斬草就要除根第二十一章:忠勇雙全第二百一十八章:請陛下賜教第七百五十四章:秋後算賬第七百零八章:神人第六百零三章:統一方夏第一百章:新城第六百六十八章:臥龍鳳雛第四百九十一章:巔峰對決第十三章:日月可鑑第六百二十一章:剪除乾淨第六百八十五章:格殺勿論第九十九章:出大招了第四十四章:事情嚴重了第三百一十四章:這纔是真兇第四百六十一章:入城第一百零九章:陛下聖明第三百零九章:起死回生第一百八十二章:殺戮第五百六十章:朕不許第二百零二章:水落石出第七百一十二章:有利可圖第七百七十三章:征服第五百九十九章:天兵降世第八十章:往死裡打第五百五十七章:鉅貪第七百四十四章:金剛怒目第六十八章:盧象升第六百五十四章:暴利中的暴利第八十九章:今日我把話放在這裡第七百三十四章:神機妙策第六百六十二章:新的氣象第二百九十一章:恭賀陛下第四百五十三章:小錢錢不翼而飛第四十一章:龍顏震怒第三百四十三章:罪臣請殺朱由檢第四百八十四章:往死裡整第三百零一章:御審第四百六十章:殺第三章:殺賊第三百四十二章:罪臣萬死第二十章:遊船第五百二十六章:浮出水面第六百四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七百三十三章:臥龍出山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
第四百五十四章:深得帝心第七百零八章:神人第七百二十四章:如之奈何第一百二十五章:貔貅第一百九十九章:欽犯歸案第三十一章:求見陛下第五百零三章:廢后第一百一十九章:升官第二百五十三章:三叔公的大禮第四百四十五章:立即處死第二百五十六章:奉旨回京第二百一十四章:張進出擊第二十七章:人頭作保第二百五十二章:但願海波平第四百八十章:成仁取義第六百零三章:統一方夏第六十章:你配嗎第五百五十八章:真相在此第四百八十八章:造福蒼生第九十七章:發達了第六百一十六章:反擊第三百二十三章:發財了第七百一十章:寶藏第二百四十九章:巨寇第六百八十七章:英明一世第四十六章:萬死之罪第一百四十七章:皇子第五百三十四章:要殺要剮第四十八章:簡在帝心第四百四十六章:生殺予奪第六百九十七章:天變了第三百三十一章:歡送皇帝第一百四十八章:希望第一百五十九章:儲位第六百六十四章:謀事在人第六百八十一章:最後一戰第三百一十九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九十章:天賜良機第四百五十七章:千金求種第一百二十九章:譏貪小利者第一百九十七章:水落石出第六百九十九章: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第二百三十四章:鹹魚翻身了第三百五十九章:下民易虐 上天難欺第五百八十四章:陛下抵達了他的都城第六百九十二章:萬事休矣第五十八章:老鼠吃象第四百七十七章:決勝千里第三章:殺賊第二百七十九章:天威難測第二百七十一章:萬炮轟鳴第四百一十一章:富可敵數國第十章:聖諭第四百六十二章:第一次金融危機第五百四十三章:斬草就要除根第二十一章:忠勇雙全第二百一十八章:請陛下賜教第七百五十四章:秋後算賬第七百零八章:神人第六百零三章:統一方夏第一百章:新城第六百六十八章:臥龍鳳雛第四百九十一章:巔峰對決第十三章:日月可鑑第六百二十一章:剪除乾淨第六百八十五章:格殺勿論第九十九章:出大招了第四十四章:事情嚴重了第三百一十四章:這纔是真兇第四百六十一章:入城第一百零九章:陛下聖明第三百零九章:起死回生第一百八十二章:殺戮第五百六十章:朕不許第二百零二章:水落石出第七百一十二章:有利可圖第七百七十三章:征服第五百九十九章:天兵降世第八十章:往死裡打第五百五十七章:鉅貪第七百四十四章:金剛怒目第六十八章:盧象升第六百五十四章:暴利中的暴利第八十九章:今日我把話放在這裡第七百三十四章:神機妙策第六百六十二章:新的氣象第二百九十一章:恭賀陛下第四百五十三章:小錢錢不翼而飛第四十一章:龍顏震怒第三百四十三章:罪臣請殺朱由檢第四百八十四章:往死裡整第三百零一章:御審第四百六十章:殺第三章:殺賊第三百四十二章:罪臣萬死第二十章:遊船第五百二十六章:浮出水面第六百四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七百三十三章:臥龍出山第五十一章:無中生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梁河县| 光泽县| 兴国县| 攀枝花市| 龙江县| 吉木乃县| 法库县| 民勤县| 会宁县| 杭锦后旗| 宿州市| 福海县| 泸西县| 海盐县| 崇明县| 宁晋县| 镇江市| 临夏市| 洱源县| 洛宁县| 伊通| 江西省| 隆子县| 东阿县| 都兰县| 吉林省| 喀喇| 申扎县| 东乡族自治县| 邳州市| 罗田县| 九江县| 阿拉善盟| 林芝县| 上杭县| 普兰县| 三河市| 凤翔县| 光泽县|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