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九章:升官

天啓皇帝一聲令下。

果然後頭的校尉和番子們便自覺地讓出一條道路。

這哪裡是讓人死諫,分明是請君入甕。

劉彥纔不上這個當,他低垂著頭,一言不發(fā)。

倒是有個御史正色道:“陛下,就算張靜一治理這清平坊有功,可是巡檢楊嫺……又有何罪?”

“有什麼罪?”

本是心平氣和的天啓皇帝,此時咬牙切齒起來,道:“有什麼罪,你們心裡沒數(shù)嗎?這幾日,難道你們沒有體會到滋味嗎?是不是還要朕讓你們在那天橋坊住上十天半月纔夠深刻?”

“這……”

說實話……天橋坊那滋味……實在讓人記憶猶新。

現(xiàn)在一說到天橋坊三個字,便讓人反胃。

天啓皇帝厲聲道:“張靜一你來說罷?!?

張靜一點頭:“從昨日到今日,我奉命清理天橋坊,這幾日暴雨,天橋坊死傷者不少,現(xiàn)下死者三十七人,迄今沒有搜尋到屍首,卻失蹤不見人影的,還有二十二人。除此之外,房屋倒塌九十餘。這些日子,百姓們便在這污水之中,浸泡了足足六日,可天橋坊巡檢司從未拿出一個方略來。”

“原本許多人禍,本是可以避免,而楊嫺身爲巡檢,不只尸位素餐,經(jīng)錦衣衛(wèi)百戶所覈實,他縱容市井潑皮欺壓百姓,只我這百戶所接到的訴訟,便有七十餘件,更有人毆死百姓,官差竟不敢拿,受害之人的家眷去鳴冤,天橋坊巡檢司竟只說一句物證不全,便敷衍過去。怎麼,諸公,若是不信,可隨我去核實一下。”

楊嫺的作爲,其實錦衣衛(wèi)百戶所早就暗地裡記賬了。

而楊嫺雖然官聲好,可這官聲,本質上就是用無數(shù)的血債換來的。

能給他叫好的人,大多都是讀書人,也只有這些讀書人有這樣的影響力。

可實際上的情況呢?人家憑什麼給你叫好?當然是你楊嫺處處包庇他們,給他們各種優(yōu)待了。

人們對於讀書人的印象,大多是彬彬有禮,當然,從個人角度而言,確實是彬彬有禮,斯斯文文,且滿口仁義。

可背地裡就不同了,他們擁有特權,受人尊敬,尤其是巡檢楊嫺這樣的人處處對他們優(yōu)待,自然而然,會有無數(shù)宵小之徒投靠他們,寧可給他們爲奴爲婢。

這些宵小之徒,在外作惡,同時給這彬彬有禮的舉人、秀才們輸送利益,出了事,甚至不需這些舉人們出面處置,自然而然,官府看在薄面上,大家一起吟吟詩,作作對子,一件要命的大案,便通過幾聲笑談掩飾過去。

這種事很常見,或者說,已經(jīng)成了常例。

就像那黃立極,想要去亭裡避雨,那潑皮敢打他,自然也是因爲有底氣。

對黃立極如此,對其他人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張靜一看著劉彥。

讓劉彥心裡有些發(fā)毛。

張靜一又道:“這些案子,苦主已經(jīng)找到了,諸公不是要爲楊嫺鳴冤叫屈嗎?這樣很好,那麼就當場對質吧,那麼來鳴冤,那些苦主們也來鳴冤,且看誰有道理?!?

“這……”

天啓皇帝則在旁笑看著。

很舒坦。

平日裡都是這些人講大道理。

即便是當初剷除東林的時候,天啓皇帝直接放出魏忠賢,讓魏忠賢直接動粗,可實際上……這裡頭是有許多問題的,因爲東林固然找出了不少罪名,可魏忠賢的這些廠衛(wèi)鷹犬們也好不到哪裡去。

某種程度,當初的魏黨就好像一羣豬隊友,豬隊友固然能辦事,只是可詬病的地方太多,所以剷除東林,更像是兩敗俱傷。

表面上,天啓皇帝和魏忠賢得到了勝利,將東林徹底排擠出朝廷中樞,可這又怎麼樣?那些東林們,得到了全天下的同情,得到了更多的名望,他們死的死,罷官的罷官,藏匿的藏匿,可只要名望還在,在士紳和百姓們之中的名聲還在,遲早還有起復的可能。那些新的進士們,前仆後繼,依舊以他們爲榜樣,地方上的官員,雖然表面上給魏忠賢修生祠,忌憚廠衛(wèi)的聲勢,可實際上呢,人心在東林!

可這一次,天啓皇帝才感受到了真正勝利的喜悅,張靜一所做所爲,沒有一丁點瑕疵。

以至於劉彥這些人,一聽要和苦主對質,頓時便都慌了。

那惡婦的事,劉彥還記憶猶新著呢!

現(xiàn)在細細想來,同樣是水患,清平坊這邊像無事一般,而那天橋坊……你還好意思說這是天災嗎?既是天災,爲何清平坊無事。

天啓皇帝揹著手,厲聲道:“這楊嫺最可惡之處,在於欺君,他收買了不知多少的人,說他乃是爲民的好官,誰料竟虐民至此,太祖高皇帝常說,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此人萬死莫恕,諸卿還要爲他說話嗎?”

“臣等……”劉彥等人其實多少還是有些不甘心,卻還是乖乖地道:“萬死?!?

“哼!”天啓皇帝冷哼一聲,隨即道:“你們來的正好,今日有事,正好要在這裡議定!”

衆(zhòng)人心裡忐忑,卻又聽天啓皇帝道:“天橋坊災情嚴重,朕打算命張靜一爲這楊嫺善後,責令他救助天橋坊,只是師出無名,所謂名正則言順,言順則事成,朕思來想去,不妨將這天橋坊和清平坊合二爲一,只是……若如此,又有了一個難題……所以朕與張卿昨日連夜議定,索性將這二坊,置縣!”

置縣……

衆(zhòng)人錯愕。

當下順天府下轄七個縣,而真正北京城卻由兩個縣分割,一個是京城西部的宛平縣,一個則是主城東部的大興縣,這兩個縣,將京城一分爲二。

而清平坊與天橋坊,則在京城北部區(qū)域,原本分別隸屬於宛平和大興縣管轄,整個京城兩個縣共計二十三坊,如宛平縣的五雲(yún)坊、保大坊、南薰坊、澄清坊等等,又如大興縣的萬寶坊、時雍坊、阜財坊之類,這些都是大坊,人口既多,商業(yè)也很發(fā)達。

而現(xiàn)在,這區(qū)區(qū)的清平坊和天橋坊處於邊緣地帶,巴掌大的地方,竟要置縣,這就有點奇怪了。

可天啓皇帝得知了張靜一的建議之後,顯然來了興趣,張靜一的這一套方子很有用,甚至天啓皇帝巴不得直接在京城推廣。

可很明顯,一旦推廣京城,勢必阻力極大。

這京城裡有太多的達官貴人,是不會願意接受的。

既然如此,那乾脆就置縣吧,自己玩自己的,如若不然,他一個巡檢司,還需聽宛平縣的節(jié)制,處處受制於人!倒不如索性,彼此之間誰也別搭理誰。

“區(qū)區(qū)二坊之地,置縣的話,會不會……不知道黃公怎麼看待?”劉彥顯然覺得不合理,不過這時候他沒底氣,於是索性把黃立極拉了出來。

你黃立極不是內閣首輔大學士嗎,你來罵。

黃立極這幾天都是黑著臉,見鬼都覺得這人想害自己,此時被點名,就立即道:“此議甚好,老夫當然贊同,張靜一在此,政績卓然,這樣的官聲,怎麼能屈居一個小小的巡檢呢?何況現(xiàn)在天橋坊生靈塗炭,讓張巡檢去救助,一舉兩得。老夫要薦張靜一爲此縣縣令,不知諸公,有誰反對?”

縣令?

劉彥原本還以爲黃立極是站他們這邊的,誰想到……

劉彥這些人現(xiàn)在只覺得黃立極是瘋了。

這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啊!

劉彥便立馬道:“可張靜一非科舉官。”

意思是,大明沒有不經(jīng)科舉就做父母官的道理,至少,你也得是個舉人吧,不然這規(guī)矩就壞了。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黃立極就暴怒了:“那楊嫺不就是科舉官嗎?可又如何了,看看現(xiàn)在天橋坊這一堆的爛攤子。當務之急,是救助百姓,紓解災情,天橋坊百姓,還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爾等還在議這些嗎?要不然,就請劉學士做這縣令吧,你來紓解百姓,反正你是科舉官?!?

劉彥:“……”

劉彥被懟得臉色發(fā)黑。

這老東西,他真的吃錯藥了。

不過,劉彥等人此時卻都不語。

這個時候,誰若做聲誰傻,好好的清流不幹,真要被抓去做了縣令,那可就糟了。

“只是不知……”一旁的孫承宗見衆(zhòng)人無話,便道:“此縣叫什麼名字爲宜呢?”

對此,孫承宗樂見其成,他很想看看張靜一能做到什麼程度:“是叫天橋縣,還是清平縣?”

天啓皇帝輕皺眉頭,沉默片刻後:“都不好,取天橋縣,則對清平百姓不公,若是叫清平縣,又顯得清平這邊盛氣凌人。不如……叫新縣?這縣從前沒有,一切從新,不正叫新縣嗎?朕御賜這名兒,張靜一便是新縣縣令?!?

皇帝與兩個閣臣一唱一和,這哪裡還有劉彥等人說話的餘地。

天啓皇帝看著劉彥人等一個個抿著脣憋屈的樣子,心情卻很好,便接著道:“昨夜,張靜一又上了一道奏疏,朕覺得這道奏疏新鮮,若是諸卿沒有其他疑問,那麼朕就當場恩準了?!?

…………

第二章送到。

第八百四十六章:致命火力第五百四十二章:生殺奪予第二百一十一章:天賜良機第七百七十七章:入宮參覲第三百九十八章:神書問世第八章:奏報第三百七十三章:一決雌雄第八十三章:謀國之臣第六百三十八章:天亡我也第六百六十二章:新的氣象第二百零三章:真相第一百零二章:孫承宗第七十八章:兵敗如山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破口第二百四十五章:暴利第十九章:刮目相看第六百八十七章:英明一世第七百一十二章:有利可圖第七百八十章:謀萬世第七百零一章:聖旨到第七十四章:天下興亡第十二章:入宮第三百七十一章:神兵利器第七百零二章:萬死啊第六百零七章:乾綱在握第五百六十五章:擴軍第四百四十一章:君要臣死第一百七十八章:君臣聯(lián)手第四百八十二章:斬草要除根第九十五章:功不可沒第二十九章:幹大事第五十六章:大喜第三百八十八章:滅門第七百零八章:神人第七百六十七章:大捷第一百六十四章:父子相認第四百八十六章:回京第五百二十八章:麓山先生落網(wǎng)第三百二十六章:天文數(shù)字第三百零七章:發(fā)現(xiàn)端倪第九章:爹從天降第二百七十三章:格殺勿論第四百二十四章:凌遲處死第一百七十八章:君臣聯(lián)手第三百八十四章:滔天大案第一百二十三章:一口老血第三百二十九章:世外桃源第二百二十五章:上達天聽第五百三十四章:要殺要剮第五百三十六章:隱天子第五百二十七章:原來是他第一百九十章:萬歲第二百零六章:賜官第七百零三章:一網(wǎng)打盡第六百零三章:統(tǒng)一方夏第四百二十九章:收網(wǎng)第二百六十六章:往死裡整第四百二十一章:手攬?zhí)煜聶?/a>第七百零二章:萬死啊第五百八十二章:克繼大統(tǒng)第五百四十七章:名王入京第五百八十章:兵貴神速第四十五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五百七十九章:雞犬不留第七百零九章:重要的欽犯第二百九十一章:恭賀陛下第七百六十五章:豪傑第六百三十一章:血盟第六百一十八章:我即王法第四百一十九章:格殺勿論第三百八十八章:滅門第四百六十四章:加官進爵第二十七章:人頭作保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破口第七百八十章:謀萬世第兩百章:啓稟陛下第三百二十章:封賞第六百二十九章:富甲天下第六百二十一章:剪除乾淨第七百一十六章:禮義廉第二百五十九章:喜上加喜第四百三十一章:皇袍與金刀第三百三十三章:秀才遇上兵第一百四十七章:皇子第一百一十二章:希望第二百九十一章:恭賀陛下第二十九章:幹大事第四百七十九章:第二百九十章:請皇太極來說幾句第四百一十五章:統(tǒng)統(tǒng)拿下第二百五十五章:登岸第三百五十章:秋後算賬第四百一十五章:統(tǒng)統(tǒng)拿下第一百七十九章:出大事了第四百零三章:整死你第四百七十九章: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破口第五百四十一章:趕盡殺絕第五百八十六章:定點清除第三百四十七章:文臣皆可殺
第八百四十六章:致命火力第五百四十二章:生殺奪予第二百一十一章:天賜良機第七百七十七章:入宮參覲第三百九十八章:神書問世第八章:奏報第三百七十三章:一決雌雄第八十三章:謀國之臣第六百三十八章:天亡我也第六百六十二章:新的氣象第二百零三章:真相第一百零二章:孫承宗第七十八章:兵敗如山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破口第二百四十五章:暴利第十九章:刮目相看第六百八十七章:英明一世第七百一十二章:有利可圖第七百八十章:謀萬世第七百零一章:聖旨到第七十四章:天下興亡第十二章:入宮第三百七十一章:神兵利器第七百零二章:萬死啊第六百零七章:乾綱在握第五百六十五章:擴軍第四百四十一章:君要臣死第一百七十八章:君臣聯(lián)手第四百八十二章:斬草要除根第九十五章:功不可沒第二十九章:幹大事第五十六章:大喜第三百八十八章:滅門第七百零八章:神人第七百六十七章:大捷第一百六十四章:父子相認第四百八十六章:回京第五百二十八章:麓山先生落網(wǎng)第三百二十六章:天文數(shù)字第三百零七章:發(fā)現(xiàn)端倪第九章:爹從天降第二百七十三章:格殺勿論第四百二十四章:凌遲處死第一百七十八章:君臣聯(lián)手第三百八十四章:滔天大案第一百二十三章:一口老血第三百二十九章:世外桃源第二百二十五章:上達天聽第五百三十四章:要殺要剮第五百三十六章:隱天子第五百二十七章:原來是他第一百九十章:萬歲第二百零六章:賜官第七百零三章:一網(wǎng)打盡第六百零三章:統(tǒng)一方夏第四百二十九章:收網(wǎng)第二百六十六章:往死裡整第四百二十一章:手攬?zhí)煜聶?/a>第七百零二章:萬死啊第五百八十二章:克繼大統(tǒng)第五百四十七章:名王入京第五百八十章:兵貴神速第四十五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五百七十九章:雞犬不留第七百零九章:重要的欽犯第二百九十一章:恭賀陛下第七百六十五章:豪傑第六百三十一章:血盟第六百一十八章:我即王法第四百一十九章:格殺勿論第三百八十八章:滅門第四百六十四章:加官進爵第二十七章:人頭作保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破口第七百八十章:謀萬世第兩百章:啓稟陛下第三百二十章:封賞第六百二十九章:富甲天下第六百二十一章:剪除乾淨第七百一十六章:禮義廉第二百五十九章:喜上加喜第四百三十一章:皇袍與金刀第三百三十三章:秀才遇上兵第一百四十七章:皇子第一百一十二章:希望第二百九十一章:恭賀陛下第二十九章:幹大事第四百七十九章:第二百九十章:請皇太極來說幾句第四百一十五章:統(tǒng)統(tǒng)拿下第二百五十五章:登岸第三百五十章:秋後算賬第四百一十五章:統(tǒng)統(tǒng)拿下第一百七十九章:出大事了第四百零三章:整死你第四百七十九章:第四百一十二章:突破口第五百四十一章:趕盡殺絕第五百八十六章:定點清除第三百四十七章:文臣皆可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市| 汉沽区| 蒲城县| 广州市| 湘潭市| 长沙县| 松原市| 廊坊市| 娄烦县| 平和县| 湖南省| 习水县| 古交市| 玉溪市| 乐昌市| 武城县| 南木林县| 射洪县| 青铜峡市| 澄城县| 东城区| 平凉市| 绥棱县| 墨竹工卡县| 贵溪市| 陇西县| 图片| 全州县| 曲松县| 白河县| 随州市| 文水县| 安康市| 葵青区| 成武县| 彭州市| 西贡区| 南江县| 玉门市| 琼海市| 昔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