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天啓皇帝覺得很不可思議。
因爲(wèi)張靜一分明奏報,這個麓山先生,確實和衍聖公沒有太大的關(guān)係。
若是真有聯(lián)繫,張靜一早就大做文章了,還等著給衍聖公蒐羅出這麼多罪來?
畢竟……謀反就足夠這衍聖公槍斃一百回了。
既然如此,那麼……殺衍聖公,和這麓山先生有什麼關(guān)係呢?
於是天啓皇帝凝視著張靜一,道:“你繼續(xù)說下去。”
張靜一道:“這個叫麓山先生的人……絕不是省油的燈……陛下想想看,勾結(jié)遼將,與衍聖公的女婿勾結(jié),又想辦法,影響到了外戚張家,這朝中有幾個人和他勾結(jié),迄今爲(wèi)止,更是一無所知。可怕的還不只是如此……而是這個麓山先生一直都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
“陛下,此人鬧出了這麼大的事,可實際上……只是在背後來影響,卻好像又根本不存在於世上一般,那麼……臣的推斷是,此人智計過人。這其二嘛……”
天啓皇帝瞪他一眼,才道:“不要賣關(guān)子?!?
張靜一便道:“這其二,便是此人一定有著巨大的背景,以至於他與任何人接觸,都能取信對方?!?
天啓皇帝頷首。
這倒是實話。
有的人出門就是靠刷臉的,當(dāng)大家知道此人是個厲害人物時,那麼接觸各色人等,大家才肯跟他幹此等要命的勾當(dāng)了。
天啓皇帝也不禁好奇起來,於是眼眸緊緊地盯著張靜一,道:“這樣說來,那麼……此人……到底是誰呢?”
“臣不知道?!睆堨o一嘆了口氣。
天啓皇帝道:“那麼卿家方纔……”
“其實臣很擔(dān)心?!睆堨o一認真地道:“正是因爲(wèi)此人背景深厚,而且從他行事風(fēng)格來看,是個極謹慎之人,所以……臣擔(dān)心的就是,陛下安然回到了京城,識破了亂賊的奸計,那麼以此人的謹慎,一定會立即開始隱匿起來,甚至遠走高飛,自此之後……便無影無蹤。”
天啓皇帝頷首,張靜一的判斷確實沒有錯,這個人行事縝密,雖聯(lián)絡(luò)了許多人,但是事後卻發(fā)現(xiàn),竟都沒有一丁點的痕跡,那麼這個人的謹慎,就顯而易見了。
現(xiàn)在事情敗露了,依著這樣謹慎的性子,此人會立即消失,乃是情理之中。
張靜一接著道:“可是此人一旦遠走高飛,那麼這線索,也就徹底的斷了。陛下……勾結(jié)遼將,差一點殺死陛下,甚至是……種種的後手,現(xiàn)在回想起來,都禁不住讓人心生恐懼,若不是陛下有齊天之福,現(xiàn)在勝負還未可知。”
“這樣的人若是不揪出來,不查出他的背景,這遲早會成爲(wèi)我大明的腹心之患,正因爲(wèi)如此,臣才果斷殺衍聖公?!?
天啓皇帝此時就像一個好奇寶寶,正襟危坐地看著張靜一:“這是爲(wèi)何?”
“這就好像釣魚,魚兒要逃了,此時要做的就是拋出一個更大的誘餌,讓對方覺得有機可乘。我想……那麓山先生,已是準(zhǔn)備擦除所有的痕跡,準(zhǔn)備全身而退的時候了??删驮诖藭r,倘若當(dāng)他得知了臣殺死了衍聖公全家,他會如何?”
天啓皇帝眼前一亮,不禁道:“妙啊,他一定會覺得……還有機會。”
“自然……此人爲(wèi)了殺死陛下和臣,可謂是挖空了心思,這個時候,突然一個巨大的機會就在眼前,他怎麼肯放過呢?所以臣料定,此人既謹慎,可同時對陛下和臣也是恨之入骨,一旦有機會,他一定會願意冒險,繼續(xù)留在京城運作。”
天啓皇帝醐醍灌頂,點頭道:“不錯,衍聖公的死,勢必會引發(fā)巨大的爭議和動盪,在他看來,或許這又是一個新的機會。那麼……又該如何拿住此人?”
張靜一笑了笑道:“他肯留在京城,那就好辦了。其一……他既然耐不住寂寞,一定要活動,而只要活動,便一定會有蛛絲馬跡。除此之外……他一定不會放過這個看好戲的機會……所以……臣已佈下了天羅地網(wǎng),想來,很快就要收網(wǎng)了?!?
天啓皇帝禁不住咬牙切齒,道:“這個人爲(wèi)了弄死朕和卿家,真是無所不用其極,這樣的人,實在可怕……若是能拿住此人,朕倒想看看,這個人到底是誰,他爲(wèi)何如此,更想知道,他的背景到底深厚到了什麼樣的地步!要儘快將此人拿下,這些人,實在可惡,我大明怎麼就有這麼多的亂黨和反賊,尤其到了朕這兒……”
張靜一心裡想,大明好幾個皇帝都死得不明不白呢,你猜是爲(wèi)了什麼?
要知道,嘉靖皇帝那個人精,可是嚇得在宮裡連藥都不敢亂吃呢!
更何況,你不是還抄了這麼多人的家嗎?
這不,副作用出來了。
當(dāng)然……張靜一卻沒有點破,只是道:“臣自知事關(guān)重大,自然竭盡全力?!?
天啓皇帝對於張靜一還是極信得過的,既然張靜一說了竭盡全力,就說明事情已有了眉目。
張靜一隨即告辭。
出了宮門,張靜一心裡卻想,這殺衍聖公的事雖算是過去了,只怕不少人,已將他恨之入骨吧。
他從前讀史的時候,總覺得史記中許多名臣推動改革,絕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好下場,勉強有幾個成功的,最終也遭受秋後算賬的結(jié)局。
而這些推動改革之人,其實已經(jīng)算是十分謹慎小心,儘量的還照顧著舊貴的一些利益,只是即便如此,依舊不能善終。
如今……他才方知道,想要在一羣天生的人生贏家們手裡奪食,是何其難的事。
不過……張靜一沒有選擇,倘若他不是兩世爲(wèi)人,不知歷史的走向,或許還可舒舒服服地混吃等死,可時至今日……已沒有選擇了,明就算不亡於建奴,也會亡於流寇……張靜一未必在乎明朝是否毀滅,可他在乎自己和真心真意對待他的天啓皇帝。
既然如此,看來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那些舊貴們狠,那他就要比他們更狠。
他們的拳頭硬,那他就要比他們更硬。
回到了千戶所,張靜一纔剛剛落座,立即便見幾個錦衣衛(wèi)武官徐步走了進來。
爲(wèi)首的是王程,其餘劉文秀人等。
他們一一做了彙報,張靜一現(xiàn)在幾乎是一言九鼎,他慢悠悠地端起了茶盞,而後呷了口茶,才擡頭看向王程道:“那個麓山先生,現(xiàn)在可有眉目?”
“查過了。”王程肅然道:“昨天夜裡,有不少人往陳演家走動,都是商議著,怎麼對付殿下的,其中有七個人,有可能是麓山先生,此後……又進行了一些排查,和偷偷的走訪,現(xiàn)如今,有嫌疑的便有兩個……這兩個人……已經(jīng)開始追蹤了?!?
“除此之外……也已開始摸他們的底細……只是殿下……你怎麼就那麼確定,麓山先生一定會在昨夜陳演的賓客之中呢?”
張靜一笑了笑,便道:“很簡單,因爲(wèi)這個人過於謹慎。”
王程一愣,甚是不解道:“若是謹慎,豈不是更不會去嗎?”
張靜一搖搖頭,道:“這你便不知了,謹慎的人……還有一個特質(zhì),那就是不肯真正相信別人,這麼大的事,今日就要決定我的生死了,他又怎麼肯假手於人?他一定會親自去陳演家,瞭解一下這些人打算如何對付我,否則,他如何能安心?”
“再者說了,當(dāng)時去的賓客這樣多,這個人一定在衆(zhòng)人之中並不起眼,而他已料想到,我正爲(wèi)殺死衍聖公的事而焦頭爛額,一定顧忌不上他,你看,既然完全沒有風(fēng)險了,又可瞭解實情,何樂而不爲(wèi)呢?”
王程聽罷,點點頭道:“不錯,換我我也去。”
張靜一此時則問道:“這兩個人,爲(wèi)何有最大的嫌疑?”
於是王程道:“其中一個叫鄧文,鄧文這個人……並不是官身,卻喜歡四處走動,與人結(jié)交,他住在一處會館裡,平日裡,很愛與人交往不說,就在幾日之前,就在陛下回到京城之後,他突然收拾行囊,說要回鄉(xiāng),只是卻遲遲沒有動身。”
張靜一瞇著眼,暗暗點頭:“還有一人呢?”
王程便又道:“還有一人,叫姜勝先,此人深居簡出,按理來說,不會參加這樣的聚會,他也沒有官身,聽聞從前是個舉人,可中了舉人之後,就沒有繼續(xù)科舉,宛如閒雲(yún)野鶴一般,也不愛和人交往,可是這一次……”
“你是說,事有反常即爲(wèi)妖?”張靜一笑了笑。
王程點了點頭。
張靜一呼出一口氣,道:“這二人……不要查得過緊,而且我猜測,他們所用的身份,未必真實,可能只是僞造了一個身份??偠灾?,暫時不要打草驚蛇,可是……”
“人還是得看緊了,他們身邊所有打過交道的人,都要摸排清楚……我可不聽你們什麼嫌疑,我要的是真憑實據(jù),若是抓錯了人,或者是遺漏了什麼,到時……我們便都下不來臺了?!?
………………
還有,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