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雖然是共和國政府的經濟顧問和政治顧問,但是由於其計劃的順利實施和在黨內傳言中他和艾薇莉之間不清不白的關係,自然會有很多人想著要對付他或者巴結他,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人運動陣營發展迅速,很多人都認爲林宇這傢伙如果硬要和他作對的話,那麼肯定沒自己的好果子吃,所以久而久之後者就變的多了起來。
當然了,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在共和國政府內部的威望極高,雖然共和國政府目前還沒有正式的推翻帝國政權,不適宜去搞一些亂七八糟的部長之類的東西,所以這些職位暫時是空著的,但毫無疑問的是,革命成功後,外交部長和財政部長肯定有一個是林宇的。
他越來越高的威望也就開始讓大家都下意識的把一些困難問題告訴他,而他一般來說也能幫著解決這些問題,最終也就演變成了甚至連前線剛剛發回來的戰報都要第一時間給他一份的情況。
這個是林宇自己向艾薇莉要求的,最開始共和國內部的一些軍界大佬還不是很樂意,我承認你搞經濟搞政治很有一手水平,但是政治是政治軍事是軍事,你一個經濟專家跑來我們軍事這邊指手畫腳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
但是隨著林宇在數次看完前線戰報並對目前的前線狀況和帝國軍可能進行的反制措施進行了正確的分析,那些軍界大佬不由得改變了目光。
甚至有一些年輕軍官成爲了他的個人崇拜者,覺得這林宇一定是個全才,是上天派來拯救我們銀月的,雖然他不是本國人,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帶領我們走向巔峰。
林宇看到這個坐著社民黨車子急急忙忙趕過來的傢伙,本來想著讓他先等等自己把這邊的事情搞完,但是看他行色匆匆好像很急的樣子,想來應該是業務繁忙,所以結果他送過來的文件,便揮手示意他可以離開了。
“閣下,是新的前線戰報嗎?”本來一名武器學的博士正在給林宇介紹他最新設計出來的一款半自動槍械,但是看到林宇接過文件後不由得停下問道:“那要不然您先看這份戰報,我和我的同事們再對這個方案討論一下?”
林宇匆匆的打開文件夾掃了一遍,發現大概還是那些前線所發生的小規模交火現象,所以也就沒多看,直接把文件夾遞給了自己的司機,轉頭對博士說:“不了,沒什麼大事,我們繼續說這個武器吧。”
準確的說,這份戰報上面寫著在下薩克森州發生了大規模的陣地戰,帝國的國防軍在長約三十公里的前線上同時以一個不要命的姿態發起了一次大規模的攻擊,攻擊浪潮持續了三波,最終以帝國軍在戰場上丟下了數百具屍體後撤結束。
而共和國軍這邊同樣也被人家突破了防線,由於這裡駐守的是黑森軍團第五步兵師,是一支在開戰後新招募的軍隊,所以對於應對衝鋒並沒有多少經驗,外加這個時空沒有機槍進行火力壓制,所以就算是帝國軍進攻的方式如同送死,還是在不少地區突破了共和國軍的防線,好在帝國方面因爲陣亡士兵過多可能會有後方的壓力而選擇了後撤,否則可能代表著下薩克森州地區防線的全面潰敗。
林宇之所以說這個不重要,主要是因爲陣地守住了,並且因爲共和國軍的後備隊,剛剛趕到原本駐守於萊茵蘭非軍事區外的一個國防軍師直接頂了上來,換下了精疲力竭的地五步兵師,還利用帝國軍撤退的機會進行了一番反突擊,這纔將整個陣線穩定了下來。
說著這話的時候,林宇把目光投向了放在展臺上的半自動樣槍。
這槍採用一體式設計,由彈匣供彈,長約一米多一點,沒有獨立出來的握把,採用握把槍托一體式設計,簡潔又美觀,同時採用片狀準星,覘孔式照門,視野不能說是清晰,但至少不至於像是目前銀月帝國制式裝備那樣擋視野。
槍的最前部留有一定空隙,林宇根據前世的經驗猜測,那應該是爲了給槍頭加裝刺刀所預留空間。
而林宇在這把槍上沒看到彈匣的存在,貌似是用橋夾上裝彈的步槍。
林宇一邊想著這些事情,一邊小幅度的揮了揮手:“那麼,博士,你來跟我講講這把你設計出來的武器吧。”
博士是從某個輕武器企業跳槽過來的,有著自己的一套經驗,也帶出了一堆成績良好的學徒,但他卻沒有絲毫的傲氣:“不,閣下,這把武器是我們一羣人共同設計出來的產物。”
林宇抽了抽嘴角:“行吧,你說是就是吧,所以給我講講參數?”
“哦,抱歉,這就開始。”博士推了推眼鏡,單臂用力拿起桌子上的槍說道:“這是我們的C號圖紙所生產出來的樣槍,我們對於您所要求的半自動步槍有著七個設計案,在經過考覈後只剩下了這一把槍比較符合我們對於槍械預計參數的估計。”
林宇伸出手,博士立馬把槍遞到了林宇的手上,而林宇接過這把槍之後單手微微一沉,顯然這把槍的質量有點超過了他的想象。
但是他畢竟對自己的身體有著很好的掌控,很快便十分正常的拿起槍打量了起來。
“這把槍我們進行過試射,比較符合您給我們定下的標準,他採用7.62毫米三型魔法符文刻印子彈,屬於全符文衝擊射擊式彈種,所以有著較高的彈速和有效殺傷射程,這把槍的出膛速度在850米每秒左右,有效射程我們拿目標靶測試的結果應該是770米到800米左右。”博士自豪的介紹道:“可以說在目前的站場範圍內,一個好的射手完全可以做到斃敵於八百米之外,這樣就能減少我們的人員傷亡,所以我建議把這把槍優先配發給部隊的狙擊手和精準射手。”
從數據上來看,這槍應該比現在正在列裝的ZH29式半自動步槍要好一點。
不過聽著博士介紹數據的林宇腦海中不由得浮現起前世某抗日劇裡那個十分雷人的字幕——“八百里之外,一槍幹掉鬼子的機槍手”……
“精準射手可以,狙擊手就免了吧。”林宇隨口說著:“對於一個狙擊手來說,復充式符文對於整體槍的精度有一定影響,他們更喜歡用栓動步槍一點。”
“是,您說的沒錯。不過這不能否認這把槍適合於遠距離殲敵的特性。”
林宇沒回答,片刻後他發問道:
“這槍應該有五公斤了吧。”林宇翻來覆去的打量著這把槍的結構,甚至拉開了槍頂部的拉機柄,露出了裡面由彈簧支撐的託彈板。
“五點一公斤,閣下。”博士點了點頭回答道,看林宇在聽到這個數字後不由得皺起了眉頭,他連忙解釋道:“這已經是我們能做到的最輕質量了,雖然我們一直在盡力降低整齊槍重,但是很多東西的質量不是我們想減就能減下來的。”
林宇對此不置可否。
他身爲一個穿越者自然知道後世用來製造槍械外殼所使用的工程塑料,那玩意兒可比金屬和木頭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不過在這個時空一切工藝都達不到研究生產工程塑料的情況下,他也只好認了這一點。
“那麼,這把槍應該是個完成品吧。”林宇把槍放回到桌面上問道:“你們有沒有進行過試射?”
博士答道:“我們爲了試驗自然試射過,當時試射了五個彈夾共四十發子彈,目前看來一切正常。”
林宇點點頭:“那我們不多說了,直接拿出去試射一下吧,你們這裡應該有對應的子彈?”
博士連忙點頭,並對著身後的一名學徒說道:“去拿一盒子彈到靶場等著。”
趁著學徒跑去取子彈的功夫,林宇被衆人簇擁著走出廠房,來到了設立在空地上的靶場。
這片靶場長六百米,寬五十米,設有十個射擊區域,每個射擊區域中有著固定在地面的軌道,可以將軌道上的標靶移動到不同的距離。同時,在側面有著距離指示器,每五十米一個大格每十米一個小格,可以清晰地看出標靶的具體位置。
原本這個靶場是給自己的141特勤隊使用的,結果戰爭爆發後他們被林宇派出去訓練工農紅軍,這裡自然而然的就被這些武器研究員和試驗員們佔領了。
此時的桌子上已經放了五個裝滿子彈的漏夾,每個漏夾內有著八發子彈。
漏夾和橋夾的區別在於,漏夾裝彈時不用把固定子彈的金屬片留在槍外,而是直接塞入彈倉中,等待子彈打空之後換彈時彈出,而橋夾就需要把子彈壓進去而把子彈尾部的那個固定的金屬片留在外面。
看來這把半自動步槍是漏夾式啊。
一名靶場的管理人員跑過來詢問是否需要標靶,如果需要標靶的話距離該定在多少。
博士十分機靈,他覺得林宇肯定沒有打過槍,第一次射擊肯定會出現脫靶的情況,所以爲了讓自己的頂頭上司臉上好看一點,他連忙說道:“把標靶固定在三十米的位置。”
這標靶挺大的,三十米的話只要稍微瞄準一下都能上靶。
林宇看出了這博士的想法,不由得產生了一種自己被人小看了的感覺。
影響持槍人員的自然就是槍械射擊所發出的響聲和後坐力,不過本體是個戰艦的林宇對於後坐力和巨響基本上已經處於免疫狀態了。
所以他覺得這時候自己應該裝個逼,於是擺了擺手:“把標靶固定在五……算了,三百米的位置吧。”
三百米外標靶就基本上十分小了,還要考慮一下射擊時環境的影響,如果技術不到家的話,很可能一發都中不了。
管理人員在調整標靶的時候,林宇這次專門帶過來的斯科爾茲內面色詭異的走過來問道:“領袖,您確定要打三百米靶?”
“我知道你是什麼意思。”林宇聳了聳肩說道:“但是我想讓你知道你領袖畢竟是個王者級戰士,用槍這種事情還是不虛的。”
“但是隔行如隔山啊!”斯科爾茲內差點把這話喊出來,但是看到了林宇的眼神之後還是放棄了勸阻,大不了跟靶場人員溝通一下,讓他們在報環數的時候水一水。
林宇應付完了斯科爾茲內,微微用力打開拉機柄,將一個漏夾和其固定的八發子彈塞了進去。
“這樣就是擊發狀態了。”博士好心的上來解釋道,此時靶場上的人已經全部走完了,林宇隨時可以開始射擊,不過博士覺得自己還是需要講解一下射擊姿勢。
不過他下一句話還沒開口,林宇就已經端著槍打出了第一發子彈。
嗯,後坐力比他想象的要大,不過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林宇熟悉了一下後坐力,之後對這把槍的性能有了一個確切的評估,隨後的幾發子彈,就可以迅速的打出去了。
林宇利用自己大腦超乎正常人的計算力和短期記憶力,迅速的分析出該如何瞄準才能做到發發精準,而這個計算的過程在他人眼裡只需要一眨眼的時間而已。
所以在衆人驚訝的目光中,林宇除了第一發子彈出膛後停頓了一下,隨後的幾發子彈都十分迅速的出膛。
短短一秒,林宇就將一個彈夾打空了。
隨著子彈告罄,拉機柄後退的同時,漏夾發出了一聲清脆的“叮”彈了出來,落在了桌面上。
林宇:“……”
我就說爲什麼這麼熟悉,原來是加蘭德啊……
靶場人員去統計環數了,而林宇則是把槍放在桌面上站起身來:“我差不多瞭解了,不過我個人的射擊不能代表什麼,等會讓我的特勤隊隊長和一名精準射手再射擊一輪,我們再綜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