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75章 反攻襄陽

次日天不亮,陳叔達親自作爲談判使者,帶著十幾名隨從騎馬趕往江夏和隋軍談判。

與此同時,李世民率領十萬大軍離開了長安,他們兵分兩路,一路三萬人由屈突通率領進攻弘農郡,另一路七萬大軍則由李世民親自率領南下上洛郡,拉開了征討王世充的序幕。

整個荊州的局勢雖然經過近七天的發展,但依舊處於一種微妙的交戰平衡之中,王世大軍充已經佔領了襄陽郡和竟陵郡,五萬大軍殺進了南郡,正在圍攻江陵城,而李孝恭率領從江夏撤回的兩萬軍隊死守江陵,王世充軍隊死傷慘重,卻始終難以攻下江陵。

而江夏的戰局卻平靜得多,隋軍只是攻陷了武昌縣外圍的兩座軍城,僅有數千人的戰爭規模,十萬大軍隨即包圍武昌縣,卻圍而不打,等待襄陽唐軍的到來。

但兩萬從襄陽郡殺來的唐軍卻異常謹慎,當武士彠得知隋軍並沒有攻打武昌縣,便猜到了隋軍圍城打援的戰術,將兩萬軍隊駐紮在長江北岸的漢口,始終不肯渡江南下。

目前唐軍主力所在的武昌縣並非後世的武昌縣,而是今天黃岡一帶,後世的武昌縣在隋朝叫做江夏縣,它是江夏郡的郡治所在,不過唐朝經略江夏的主要原因是爲了開採鐵礦,所以便將駐兵之地放在了距離鐵礦山最近的武昌縣,屈突通將武昌縣修建得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同時將縣城大部分人口遷移去了江夏縣,使武昌縣變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軍城,這完全符合屈突通的要求,因爲城內沒有平民生活,隋軍斥候很難混入城內。

但繼任者李神符卻很不喜歡武昌縣,他更喜歡生活,要有商業,要有大街上的人流往來和熱鬧喧譁,要有林立次比的酒肆、青樓,這種只有軍隊而沒有色彩的城池令李神符深惡痛絕。

李神符坐鎮江夏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官衙遷去江夏縣,他專門撥款在江夏縣大興土木,重新在江夏縣修建王府和官衙,工期三個月,就在李神符等著官府和官衙完工,他將搬去繁華的江夏縣之時,江夏的戰爭爆發了。

殘酷的現實使李神符忽然意識到了武昌縣的重要,他立刻打消遷移去江夏縣的念頭,組織數萬大軍死守武昌縣,好在縣城內糧食充足,守一年也沒有問題,而且城牆高大堅固,這讓李神符稍稍有了點底氣。

但武士彠的援軍遲遲不來卻令他惱怒萬分,他不斷下令催促武士彠立刻率軍渡江前來武昌縣,而武士彠則以無船渡河爲藉口,始終不肯渡江。

武士彠的兩萬軍隊駐紮在漢口,這裡是漢水進入長江的河口,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其實武士彠也並不是沒有船隻,他也有一小隊從襄陽駛來的貨船隊,由六十餘艘五百石的貨船組成,專門用來運送糧食。

此時,六十餘艘貨船就停泊在漢口附近的一處湖蕩中,兩萬唐軍就駐紮在岸上,漢口沒有縣城,只有一座不大的軍城,只能容納兩千士兵,而兩萬大軍便駐紮在漢水西岸。

軍城上,武士彠目光復雜地注視著長江江面,受到戰爭的影響,江面上空空蕩蕩,連漁船也沒有了,只有幾艘隋軍的哨船,那是在監視唐軍的船隻,武士彠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隋軍的監控之下。

在武士彠身後站著十幾名大將,他們都能感受到武士彠沉重的心情。

形勢確實很難令人樂觀,他們已得到消息,王世充的軍隊突襲襄陽,已經佔領了襄陽郡,截斷了他們的退路,而如果渡江南下,肯定會落入隋軍的包圍圈而被全殲,可謂前有虎後有狼,令他們進退兩難。

這時,大將秦瓊上前勸道:“武公,卑職覺得調頭殺回襄陽倒是一條路子,至少我們有了藉口,就算李神符彈劾武公,武公完全可以把反擊王世充搬出來,讓李神符無話可說。”

秦瓊原是屈突通帳下的得力干將,是李世民親封的八位驃騎將軍之一,屬於李世民的嫡系,卻被李神符清洗,趕去漢東郡出任地方都尉,手下只有五百郡兵,這次武士彠出兵江夏,便將秦瓊召回了大帳,同時被召回軍營還有長孫順德、侯君集和伍雲召等大將,而老將殷開山已稱病回鄉了。

侯君集也勸道:“秦將軍說得對,王世充大軍已殺去南郡,襄陽郡的兵力並不多,我們正好可以殺過回馬槍,如果能將王世充的軍隊一截兩段,還能有利於唐軍打通南襄道,武公,這是我們的機會。”

武士彠還是有些躊躇不定,其實他也想殺回襄陽,但他又多少有點忌憚李神符,他知道李神符是天子心腹,一旦李神符將江夏失守的責任栽在他頭上,而李孝恭又動不了,最後他武士彠很可能會成爲失守江夏的替罪羔羊。

武士彠沉默不語,就在這時,一名士兵上前稟報道:“啓稟太守,長安有緊急鴿信送至!”

“快快拿給我!”

一名士兵上前,將信筒遞給了武士彠,武士彠連忙打開,竟然是秦王殿下的手令,他匆匆看了一遍,不由拍了拍額頭,“蒼天開眼了!”

“武公,是什麼消息?”衆人圍上來問道。

武士彠激動地對衆人道:“是秦王殿下手令,令我們立刻回攻襄陽,配合他的大軍攻打南襄道。”

這句話引起衆人一片歡呼,他們堅決不肯從命南下,終於熬到了結果,武士彠當即下令,“傳令全軍立刻拔營,殺回襄陽!”

就在武士彠北撤一個時辰後,從漢口發來的緊急鴿信便送到了張鉉的面前,張鉉正在大帳內和衆大將商議攻城之策,羅士信剛說完武昌縣的防禦情況,一名親衛便送來了漢口的緊急情報,張鉉打開鴿信,心中不由微微一怔,他倒不是武士彠北撤而感到意外,而是他立刻意識到唐軍即將發動南襄戰役了。

事實上,張鉉早就得到長安的情報,唐朝兵分兩路進攻洛陽和南襄道,同時派人和自己談判從荊州撤軍問題,只是唐朝使者還沒有到來,李世民的戰役倒先打響了。

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一旦唐軍打通了南襄道,將長安和襄陽連爲一片,那麼唐朝還會不會放棄荊州?

張鉉擺擺手對衆人道:“商議暫時停止,大家先回去,隨時聽我的命令。”

衆將起身行一禮,便紛紛離開了大帳,房玄齡卻留了下來,他看出了張鉉心中有事,尤其那封鴿信,一定發生了重大軍情。

“殿下,發生了什麼事?”房玄齡低聲問道。

張鉉站在沙盤前,注視著漢口,半晌道:“剛剛得到消息,武士彠的軍隊調頭殺回襄陽了。”

“難道是唐軍已開始攻打淅陽郡?”

張鉉點了點頭,“我也是這樣認爲,唐軍攻打淅陽郡,王世充軍隊如果頂不住很可能就會從江陵撤軍回援,所以李世民需要武士彠截斷江陵王世充軍隊的退路。”

“那殿下打算怎麼辦?”

“我現在有點爲難,坐觀唐鄭火併是我所樂見,但我又有點擔心唐軍真的打通南襄道,恐怕他們就不會那麼輕易放棄荊州了。”

房玄齡微微一笑,“這一點我倒覺得殿下不用太擔心!”(。)

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325章 趁火打劫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1章 莫非天意第568章 風雨俱到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1176章 天下大戰(三十四)第673章 遼東消息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65章 勇救酋王第108章 發現敵蹤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247章 上門要帳第895章 奇襲並北(四)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298章 英雄大會(十四)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第30章 慶功酒宴第1078章 洛陽佈局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14章 各懷心機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465章 盧清夜審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81章 匪首明月第1053章 空城之計第665章 偷襲井陘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397章 升官之議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132章 妙計解憂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106章 瓦崗二主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1222章 偷襲河湟(下)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18章 擒賊擒王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727章 長遠規劃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1215章 廢儲之爭(三)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55章 識破陷阱第870章 王府新人第750章 瓦崗西撤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22章 進階之禮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528章 遼東柳城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943章 第三防禦(上)第1071章 艱難決定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613章 何去何從第373章 山寨內訌
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541章 城門瑣事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366章 達成交易第325章 趁火打劫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1章 莫非天意第568章 風雨俱到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1176章 天下大戰(三十四)第673章 遼東消息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65章 勇救酋王第108章 發現敵蹤第404章 母女和解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247章 上門要帳第895章 奇襲並北(四)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298章 英雄大會(十四)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第30章 慶功酒宴第1078章 洛陽佈局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14章 各懷心機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552章 緊急求援第465章 盧清夜審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81章 匪首明月第1053章 空城之計第665章 偷襲井陘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397章 升官之議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516章 盧崔分道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132章 妙計解憂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106章 瓦崗二主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848章 緊急撤退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1222章 偷襲河湟(下)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18章 擒賊擒王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727章 長遠規劃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1215章 廢儲之爭(三)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55章 識破陷阱第870章 王府新人第750章 瓦崗西撤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1155章 天下大戰(十三)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22章 進階之禮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637章 夜襲先鋒第528章 遼東柳城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943章 第三防禦(上)第1071章 艱難決定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613章 何去何從第373章 山寨內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义区| 临高县| 长治市| 赞皇县| 南城县| 体育| 嘉黎县| 洪雅县| 丰宁| 怀宁县| 修文县| 紫云| 大余县| 汕尾市| 泉州市| 五指山市| 普兰县| 格尔木市| 信丰县| 印江| 揭东县| 颍上县| 伊金霍洛旗| 西盟| 尼玛县| 宝丰县| 栖霞市| 德江县| 静海县| 萝北县| 乃东县| 涡阳县| 固安县| 东方市| 九寨沟县| 江源县| 乐山市| 西贡区| 上栗县| 武山县| 莱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