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2章 危!!!!

柴奇被人扶著,艱難的坐在了劉長的面前,迫不及待的

說起了正事。

那路屬實難走啊那些賊人多是躲在山林之中,亞夫便以重金請了百餘嚮導”

柴奇先前是跟著羣賢去了巴蜀討伐賊寇,柴奇雖然不是羣賢本出,可因爲言行頗合羣賢的作風,故而被劉長派往羣賢的隊伍裡,與周亞夫

一同出征,人數並不多,除卻周亞夫的本部三幹人,還有從巴郡召集的一干民壯,以及北軍的一個屯。

“那戰況如何?”

“不知道啊我連敵人的面都沒有見到”

柴奇也是倒黴,跟著大軍進山作戰,還沒有見到敵人,便從山上摔落,若不是夏侯竈救下了他,只怕就要摔死在巴蜀羣山之中了,“我險

些就要變成大漢第一個摔死的侯了”

“那邊的山路甚是難行,下了雨,便更是不堪亞夫登山的時候,便讓我們用繩子綁著腰,大家連在一起免得有人摔落”

那你怎麼還會摔傷呢?”

哦,是我摔下去之後才制定的。”

“那你也算是對戰事有些貢獻了。”看著大王這幸災樂禍的模樣,柴奇煩悶的說道:“這般貢獻,倒不如沒有。”

“無礙以後有的是機會,來,吃點肉補補身子!”

兩人坐著聊了起來,劉長搖著頭,“你們出發都這麼久了到現在都沒有人傳給我戰報”

柴奇沉思了片刻,問道:“他們登山時用繩子互相捆綁著不會都一同摔死了吧?”

“放屁,哪有幾幹人一同摔死的道理?”

"那就是路途遙遠驛卒大概還在路上。”

劉長想了想,大概是這樣。

劉長還不曾去過巴蜀,與柴奇吃著肉,問起了巴蜀那邊的情況,柴奇倒是知無不言,他熱情的爲大王彙報起了巴蜀那邊的民生情況。

"那邊的美人呦那叫一個養眼,若不是怕不是敬亞夫的爲人,我是真想在那邊納幾個妾的,我身爲侯,納八個妾不過分吧?”

“不過分,不過分,繼續說!”

“她們可比長安的美人要豪爽多了,還有人圍在我們校場外,愣是說要找個良人去。”

“哈哈哈,依寡人那羣賢的德性,豈不是要爭著做巴蜀婿?” ?ttκд n ?c ○

"大王實在是太輕視我們了,我們都是連忙推讓,推著推著夏侯竈和樊伉就打起來了。”

“最後夏侯竈打贏了,便告知那美人,等打完仗便去尋她。”

“哈哈哈!”””那邊的美酒也是好吃。“有多好吃?”

“就這麼給大王說吧,爲了這頓酒,挨亞夫一頓軍棍也值當!”

“那你捱了幾次?”

“我挨的比較少,捱了六次。”

“那邊有跟中原不同的牛肉,配上那酒,當真是人間一絕啊,若是再有美人服侍”

聽到柴奇講述巴蜀的民生情況,劉長頓時就有些坐不住了,他義正言辭的說道:“巴蜀乃是大漢之寶地,寡人不去巡察是不行的,寡人當…

親自前往,好生治理巴蜀,讓巴蜀能成爲大漢之糧倉!”

兩個混蛋在這裡聊的很是開心,柴奇一番話說的劉長心裡直癢癢,恨不得現在就飛去巴蜀,好好品嚐一下當地的民生情況。

新擔任的謁者僕射張釋之站在一旁,臉色愈發的漆黑。

所謂謁者僕射,就是負責朝廷禮儀與傳達使命,算是給劉長跑腿的,當然也是監

督他有沒有不對的行爲。

顯然,現在劉長的這個行爲就已經很不對了。

張釋之平靜的說道:“巴蜀道路艱難,路途遙遠,大王要前往巡察,怕是要以年計,若大王去了,那廟堂之事又當如何呢?只怕大王是去

不成了。”

劉長一愣,柴奇卻不悅的看著張釋之,罵道:“我與大王交談,哪有你插嘴的份!”

劉長有些困感,“不對啊,當初秦王巡遊天下,也沒有那麼長的時日,寡人出巡巴蜀,怎麼還要那麼長的時日呢?”

柴奇咧嘴笑了起來,“"大王啊,這個我是知道的!”

“哦?”

“我聽聞,那秦王之所以行路快,是因爲他的戰馬有八條腿”

"放屁!"

劉長居然還期待這個傢伙能說出緣由呢,他看向了張釋之,張釋之很是平靜的回答道:“馳道。”

那一刻,張釋之看到自家大王的眼裡射出一道精光來,他猛地反應過來,瞪大了雙眼。

“大王啊!臣老矣,請讓臣告老還鄉吧!”

周昌坐在劉長的面前,臉上滿是絕望,鐵了心的要告老還鄉。

不能再待下去了,再待下去就不是佞臣的問題了,再待下去以後就該被後人掘墳了。

張釋之慚愧的站在一旁,他這屬實是有些對不起周相。

“大王大漢能做國相的人這麼多,要不就換一個吧!”

“臣實在是做不了。”

劉長笑呵呵的安撫著周昌,“周相啊,這件事,除了您還有誰能辦好呢?當初以秦國的國力,都能修建十幾條馳道,如今大漢國力昌盛

遠超秦國,爲什麼反而不能修建了呢?”

“大王啊秦修馳道,道寬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樹,伐木爲車軌,兩旁以鐵築如此浩大的工程,大漢如何能辦的起?”

“哼,秦王辦得,我唐王就辦不得?”

“秦辦完最後一條馳道之後,秦就滅亡了。”

周昌這次表現得很是堅決,哪怕劉長以張不疑來要挾,周昌也不服從。

張釋之趁機說道:“大王您有所不知,當初連年戰爭,使得馳道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大漢初立,連顏色相同的馬都找不到,缺乏戰馬,

因此這馳道便荒廢了,因爲沒有作用,在高皇帝開始就拆馳道爲用,大漢要百姓們開墾土地,很多馳道是修建在平坦原野上的,因此都變成

了耕地”

“況且,大王,這馳道乃是耗費天下百姓來爲天子修建一條能前往各地的道。”…

“如今濫用民力,秦國又怎麼能不滅亡呢?”

這馳道,並非是後世的道路,這是鐵路,是有軌道的,同時,它也不是全國百姓所可以用的,這是皇帝專屬,只有皇帝的馬車可以在馳道

來回行走,其他人,便是太子也不行!

因此,張釋之纔會說秦王的行爲就是以天下之力爲自己修建道路。

不過,這道路也不能說沒有作用,這馳道加強了廟堂與地方的聯繫,畢竟縮短了皇帝前往各地所耗費的時日。劉長大手一揮,說道:“寡

人豈是秦王那樣的昏君?寡人不是要重建馳道,是要維護原先的秦馳道,秦修建了那麼多馳道,就是毀了八成,也該有完好的吧?這些馳道就如此荒廢了,豈不是可惜?”

“何況,寡人不是要弄什麼皇帝道,修補之後的馳道,以後就讓將士們和官吏們通行,讓他們可以隨時稟告軍情,讓官吏們可以前往各地

下令,如此豈不是有大功於社稷?”

劉長詢問道。

這馳道,是全世界第一個“鐵路網”,從咸陽出發,包括了全國,乃制巴蜀,南方這樣的地方,都有馳道,始皇帝耗費了那麼多的人力和

物力來搞出了這樣的大工程,公元前兩百年修建的全國性鐵路網啊,這多離譜?

可這鐵路網在漢朝就荒廢了,主要就是大漢缺糧,缺錢,大漢初的幾代皇帝都不願意濫用民力去搞這些東西,而原意搞事的某位武帝執政

的時候,馳道早就沒有了可以修補的可能,已經完全被摧毀了。

但是現在不同啊,馳道雖然損壞嚴重,可秦王的基礎還在,若是修補一番,還是能用的。

而且劉長是準備將這秦王留下的鐵路網掌出來用以國事的。

有現成的鐵路網不去用,放任其被損壞,唐王可做不來這種事。

"大王.您的想法很好,只是,就是修補秦國留下的馳道,那也是不小的支出啊”

“要調集多少民力啊?”

“要耽誤多少耕地啊?”

周昌發自靈魂深處的質問,將沉浸在美夢之中的劉長又拉回了現實。

“這大漢怎麼就這麼窮呢?做什麼都沒錢!”

劉長抱怨著,心裡很是煩悶,大王創業未半而中道沒錢生措地方了,過去的秦王把天下的民力都用到幾十年之後了,弄得大漢只能過著這

般苦日子。

老漢人窮慣了,連一萬民壯都不敢調用。

劉長終於明白,阻礙自己實現宏圖大志的,只有錢。

周昌還在喋喋不休的給劉長說著這些工程的困難,而張釋之此刻皺著眉頭,回想著大王方纔的言語,若有所思。

“周相啊我們怎麼這麼窮啊”劉長感既道。

“實在是大王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各處都缺錢啊”

劉長想了片刻,猛地拍了一下大腿,叫道:“寡人有妙計了!”…

周昌驚懼,您可幹萬不要有妙計啊。“大大大王,您欲何爲啊?”

“我們不是缺錢嘛?”

“是啊。”

“那我們多鑄錢不就好了,收天下之銅,需要多少錢就做多少錢!”

劉長激動的說道。

周昌眼前一黑,張釋之卻說道:“大王錢不能用來吃,若是大王能憑空造出糧食來,或許還能辦成。”

劉長有些失望,“寡人這上哪兒變出糧食來匈奴都跑光了,想借點糧食都不容易這匈奴人也不厚道”

周昌鬆了一口氣,看著一旁的年輕人。

他先前並沒有理會這個年輕人,畢竟能被大王留在身邊的人,德性如何,周昌是最清楚的,當時張不疑的那一句老狗,周昌現在想起來都

覺得很生氣,有的時候他躺在牀榻上一晚上都睡不著,一直都是在想著這件事,越想越氣。

可經過方纔的那些言語來看,這個年輕人似乎很有才能啊,而且性格不像那些舍人一樣可惡。 ωwш ★ttκΛ n ★¢ ○

注意到周昌的眼神,張釋之低頭微微行禮。

周昌將這個年輕人記在心裡,隨即告別了劉長,匆匆離開。

劉長鬱悶的坐在殿內,“可惜可惜啊,現成的馳道啊,修補修補就可以用的”

"大王,您真的會允許其他官吏和將士們用馳道嗎?”

張釋之好奇的詢問道。

”那是自然,這馳道多好啊,雙向的,一個從咸陽呸,新城出發,一個從外地到新城來到時候,我們將新城與長安連起來,就能讓廟堂的

政令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地方,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地方的情況大漢的疆土會越來越大,當初阿父分封諸王,就是因爲廟堂無法及時治理地方”看著大王臉上那憧憬之色,張釋之忽

然說道:“若大王真是如此想的那大王在各地之風評,多有不實。”

“他們都說寡人什麼?”

“說您網剛愎自用,濫用民力,暴虐殘酷,貪圖享樂”

"哈哈哈~~"

劉長完全不在意這些,他搖著頭,“寡人大度,不在意這些言語況且,他們說的也不能說都是錯的,畢竟這馳道修成了,寡人肯定是要

最先上去巡察一下巴蜀的”

張釋之輕笑了起來,“大王,若是如此,臣願意爲您功成這件事。”

“你??”

“周相辦不成的事情,你能辦成?”

“怎麼,你能憑空弄出糧食不成?”

“臣會盡力而爲。”

“比如?”

“比如大王所說的錢幣。”

張釋之很是認真的說道:“大王要多鑄錢,這是不對的,可如今的錢幣,也很不對高皇帝時,各地私鑄錢幣,弄得天下貨幣混亂,無法交

通,到太后陛下之時,因天下貨幣混亂,故而廢除私鑄幣,不許郡縣百姓鑄幣,又因爲貨幣不同,太后親自設立五銖錢,百姓常常剪幣而

用,太后便以圍邊。”…

提起五銖錢,很多人都下意識認爲是漢武帝時的變革,卻很少有人知道,

呂后纔是第一個做這件事的人,並且,親自參與了錢幣的設計,以五銖爲計重單位,只是後來被廢除了幾次,到武帝時又經歷了幾次改

革,大概是他們都不願意用太后所設立的錢幣,改來改去,最後還是五銖最香。張釋之說道:“只是,太后做五銖錢,卻不曾廢除半兩錢,

部縣不鑄幣,諸國卻還在鑄幣若是大王能確定五銖幣,禁用其他錢幣,再廢除諸侯國私自鑄幣的權力,專門設立一個機構,來負責錢幣

之事,就能爲廟堂憑空變出不少的糧食。”

“這麼做能變出糧食來??”

張釋之點著頭,又說道:“制於馳道之事,完全可以分段交給沿路的部縣和諸侯國來操辦廟堂缺錢,可這些諸侯國可是富裕的很”

劉長眼前一亮,拉著張釋之的手,“好啊,你的想法與寡人不謀而合啊!”

“寡人也不瞞你,其實寡人早就有這樣的想法了,其實苦於沒有人能執行,因此沒有提起!”

張釋之也有些驚訝,“不曾想原來大王也有這樣的想法,那爲何方纔不告知周相呢?”

“咳,周相對寡人有偏見,怕是不肯聽從寡人方纔就是特意給你表現的機會,寡人看周相對你很是滿意,不如你去找周相,來談論這

件事,看看周相能否按著寡人的意思來操辦此事!”

“唯!!”張釋之即刻答應了。

當他走出皇宮的時候,卻是不由得感既。

“都說大王不好讀書,粗鄙莽夫,今日看來,實在是世人之愚見,真雄才偉略之君也!”

劉長此刻卻咧著嘴,傻笑著來到了長樂言官。

“阿母!!"

聽到這叫聲,呂后便長嘆了一聲,清了清面前的案牘,等劉長坐下來之後,很是乾脆的問道:“說吧,什麼事?”

“阿母,我是特意來拜見你的,寡人堂堂大丈夫,便是遇到什麼事,也都是自己來解決,豈能勞煩阿母?”

“哦”

呂后明白了,問道:“那你做成了什麼事?”

這廝來長樂官,如果不是來求助的,那肯定就是來炫耀的。

呂后對這廝實在是太清楚了。

劉長果然傻笑了起來,“寡人今日想到了一妙計!”

很快,劉長就說起了錢幣和馳道的事情。

“嗯.或許可以。”

呂后只是點了點頭,劉長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呂后的身後,輕輕揉著她的肩。

“阿母,您說怎麼樣才能讓周相答應操功這件事呢?”

“要不您跟他吩咐一聲?”

劉長這手都跟呂后的頭一樣大了,放在她的肩膀上,猶如兩個熊掌一般,劉長滿臉堆笑,活脫脫一個小人模樣,呂后滿不在乎的說道:

“若是周相不許,我便與他說說。”

“太好了!阿母!”

劉長激動的坐在呂后的身邊,還想要贈一蹭,奈何,他已經長大了,阿母也抱不動他,呂后很是嫌棄,“"你這般大的人,安都不這麼與我

鬧!你還整日粘著我做什麼?!”

呂后看著面前這個憨憨,伸出手來,幫著他擦了擦嘴角的漬,

“唉家門不幸啊我怎麼會有你們樣的孩子”

“阿母,你下次罵大哥的時候能不能不要將我帶上?”

“你大哥今日來過。”

“嗯?

呂后瞇起了雙眼,“他說想給祥換個封國。”

“啊??河西不是挺好的嗎?他想封到哪裡去?”

“不是你大哥是另有他人教唆。”

劉長臉上的笑容頓時就凝固了,“阿母,無礙的這些事,我自己就能處置好了,您就安心休息不必理會的。”

呂后住著柺杖,緩緩起了身。身軀有些佝僂,白髮蒼蒼。“長啊我老矣。”

可是我的眼神還不錯,看的還算清楚。”

“有些人啊,是留不得了。”

昨晚沒有本章說可以抄,就開了直播,當場跟讀者們要本章說,得到了不少評論,還得到了一個神評,有個哥們問我晁蓋以後會不會

跟南越王有交際。也就是本章說不在了,不然這評論一定是神評。

第488章 淮陰侯定然會很高興的第569章 臥龍鳳雛第841章 使工不卑第635章 馬上皇帝第212章 第二代的張不疑與召平第706章 呂雉第776章 蕭延第622章 誹謗你誹謗我啊第159章 嫡子與唐王,陛下更愛誰?第814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第317章 阿母的好大兒第398章 要麼咒殺朕,要麼朕殺你!第748章 我預測你們的學派會滅亡!第823章 使君無礙?第778章 還不快開口求我?!第742章 深信不疑!第491章 不類人第149章 冒頓的信第687章 這就是大治之世嗎?第648章 這孩子瘋了吧?第558章 沒想到吧!第864章 心腹請假第392章 這也太不要臉了!!!第741章 前去問好第64章 反覆橫跳第43章 公子高義!!第620章 采苓第434章 兄弟們,想封侯嗎?第648章 這孩子瘋了吧?第46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724章 做客第64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636章 大漢最強大的軍隊第874章 大義凌然第199章 曹姝第155章 劉長單于當場社死第797章 生子當如曲逆侯第101章 你給不給吧?第451章 刁民太子第144章 只要你有馬,你就是我劉長最好的兄第822章 聽名字就知道是好人第807章 惡名昭著第800章 天可憐見啊!!第194章 欺善怕惡第429章 不流放個太子還能叫秦王嗎?第568章 人老了記性差第868章 大智若愚第216章 阿母,想打孩子可以去打劉安第616章 公子賜得其國第200章 吾已壯,有變第669章 公非酷吏第608章 未來的張不疑和晁錯第45章 都怪韓非第720章 同行啊第56章 老瓦工蕭何第742章 深信不疑!第77章 上架預告及感言(一號上架)第69章 長姐如母第104章 賢王正式上線第79章 這是爆竹!第655章 鈔能力第214章 羣賢的盛宴第403章 改國號爲唐,我就是唐始皇!第253章 敵在未央宮第811章 相處的不錯第767章 二賢王第534章 神奇的身毒醫學第691章 你啊,是越來越像小陳平啦第717章 唐國,你們的王回來了第607章 天子吃菜你轉桌第638章 諸侯的職責成績彙報與更新第332章 羣賢將至第663章 不仁之政第424章 再無父也第271章 大道之行也第423章 你聽懂了嗎?第721章 是來朝聖的第365章 差點老年早逝第843章 反骨學派第502章 商農不兩立第268章 舍人雲集第351章 那這皇帝不是白做了嗎?第106章 唐王的治國策略第39章 彭越第661章 助攻第648章 這孩子瘋了吧?第131章 爭執永遠都不會消失第306章 官山海第468章 這是太尉還是縣尉??第192章 著書立派的長大聖人請假第793章 治國靠羣賢第326章 吃肉喝酒打張越第90章 是蓋公要殺我嗎?(感謝靈犀的白銀盟第312章 危!!!!第39章 彭越第309章 我纔是大王的舅父!
第488章 淮陰侯定然會很高興的第569章 臥龍鳳雛第841章 使工不卑第635章 馬上皇帝第212章 第二代的張不疑與召平第706章 呂雉第776章 蕭延第622章 誹謗你誹謗我啊第159章 嫡子與唐王,陛下更愛誰?第814章 好言難勸該死鬼第317章 阿母的好大兒第398章 要麼咒殺朕,要麼朕殺你!第748章 我預測你們的學派會滅亡!第823章 使君無礙?第778章 還不快開口求我?!第742章 深信不疑!第491章 不類人第149章 冒頓的信第687章 這就是大治之世嗎?第648章 這孩子瘋了吧?第558章 沒想到吧!第864章 心腹請假第392章 這也太不要臉了!!!第741章 前去問好第64章 反覆橫跳第43章 公子高義!!第620章 采苓第434章 兄弟們,想封侯嗎?第648章 這孩子瘋了吧?第46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724章 做客第646章 我來,我見,我征服第636章 大漢最強大的軍隊第874章 大義凌然第199章 曹姝第155章 劉長單于當場社死第797章 生子當如曲逆侯第101章 你給不給吧?第451章 刁民太子第144章 只要你有馬,你就是我劉長最好的兄第822章 聽名字就知道是好人第807章 惡名昭著第800章 天可憐見啊!!第194章 欺善怕惡第429章 不流放個太子還能叫秦王嗎?第568章 人老了記性差第868章 大智若愚第216章 阿母,想打孩子可以去打劉安第616章 公子賜得其國第200章 吾已壯,有變第669章 公非酷吏第608章 未來的張不疑和晁錯第45章 都怪韓非第720章 同行啊第56章 老瓦工蕭何第742章 深信不疑!第77章 上架預告及感言(一號上架)第69章 長姐如母第104章 賢王正式上線第79章 這是爆竹!第655章 鈔能力第214章 羣賢的盛宴第403章 改國號爲唐,我就是唐始皇!第253章 敵在未央宮第811章 相處的不錯第767章 二賢王第534章 神奇的身毒醫學第691章 你啊,是越來越像小陳平啦第717章 唐國,你們的王回來了第607章 天子吃菜你轉桌第638章 諸侯的職責成績彙報與更新第332章 羣賢將至第663章 不仁之政第424章 再無父也第271章 大道之行也第423章 你聽懂了嗎?第721章 是來朝聖的第365章 差點老年早逝第843章 反骨學派第502章 商農不兩立第268章 舍人雲集第351章 那這皇帝不是白做了嗎?第106章 唐王的治國策略第39章 彭越第661章 助攻第648章 這孩子瘋了吧?第131章 爭執永遠都不會消失第306章 官山海第468章 這是太尉還是縣尉??第192章 著書立派的長大聖人請假第793章 治國靠羣賢第326章 吃肉喝酒打張越第90章 是蓋公要殺我嗎?(感謝靈犀的白銀盟第312章 危!!!!第39章 彭越第309章 我纔是大王的舅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介休市| 兴仁县| 克山县| 金门县| 崇左市| 余干县| 岫岩| 醴陵市| 辽阳县| 耒阳市| 正安县| 长兴县| 余庆县| 扶风县| 呼玛县| 漠河县| 辽宁省| 道孚县| 香河县| 满城县| SHOW| 吴旗县| 平邑县| 溧阳市| 原平市| 元氏县| 三河市| 长顺县| 绍兴市| 兴国县| 嫩江县| 泾川县| 隆昌县| 高青县| 锡林郭勒盟| 通河县| 平邑县| 无极县| 莱西市| 潞西市|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