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書評才發現,原來忘了跟大家說了。本週我出差,但儘量不耽誤更新。只是上週週日和本週一可能無法更新。我在自己的羣裡說了,忘了通知大家了。抱歉。恢復更新。)
看著越“飄”越遠的那堆嫩草,葉扶蘇張著嘴半天沒搞明白,他現在是醒著還是睡著了在做夢。有這麼誇張麼?把自己包在一堆草裡,累不累呀。經常被當作新戰術、戰法研究的試點,一連什麼新鮮玩意沒見過。更何況還經常被指派或邀請成爲團直屬偵察連的陪練。不客氣的說,偵察兵的那些“邪門歪道”一連的弟兄們絕對門兒清。同等兵力對抗起來,未必就一定處於下風。僞裝訓練一連也不是沒搞過,充其量也就是把小臉弄得跟個花瓜似的,披上一件僞裝網,再在上頭插上些樹枝爛葉子。可是像這麼誇張的“造型”還真的沒人給自己設計過。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好像效果還真的非常出色。至少葉扶蘇就沒有發現他是什麼時候牿泅(土語蠕動爬行)過來的。
剛纔到底有沒有這麼一堆草來的。葉扶蘇翻著白眼使勁回憶著。肯定是在自己鑽進灌木叢以後他纔過來的,不然人家早就跟捏耗子一樣把自己捏出去了。可他什麼時候過來的呢?距離自己絕對不會超過三十米,這麼近的距離自己竟然發現不了?!這要真是打仗,還真的是死字怎麼寫的都不知道。
大概是從小缺乏同齡的玩伴,葉扶蘇對於一大幫人的集體活動一向很感興趣。比如連隊的潛伏訓練,比小時候玩藏貓貓有意思多了。所以葉扶蘇在這方面的訓練成績出奇的好。否則,他也不會花兩天的工夫去掏樹幹了。坐在灌木叢利,葉扶蘇開始一遍一遍的“設計”對手到底是怎麼弄的這堆嫩草,怎麼固定在衣服上,怎麼慢慢的接近,又是怎麼進行觀察的。越想,葉扶蘇越覺得不可思議。光是“做”這麼一身行套,沒有半天絕對下不來。刀鋒到底是刀鋒啊,有這能耐,摸你個把陣地算個芝麻呀。
雨越下越大,一陣山風過後,樹幹一陣搖晃,大片的雨水從樹葉上落了下來。灌木叢中的葉扶蘇嘩的被淋了個激靈。叢林很密,雨小的時候還覺不出什麼,除了偶爾從樹上滑落的雨水,基本上淋不到身上多少。可隨著雨越下越大,特別是山風颳了起來。一陣刺骨的涼意侵襲著葉扶蘇的全身。
剛纔掉進小溪,葉扶蘇半邊身子都泡進了水裡。不過那時候他是在沒命的奔跑,再加上注意力全在紅軍的身上,所以還不覺的有什麼問題。現在半乾不幹的衣服被雨水一澆,小風再這麼一吹,他的牙齒立刻不由自主的開始打架。
不好,這麼下去非凍病了不可,得活動活動。好在現在四周應該沒有紅軍的威脅了,只要別出太大的響動,應該問題不大。乾脆,接著逃命吧。雨夜行軍平時也練過。最大的好處就是對手這時候視線和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安然撤退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葉扶蘇撐著步槍吃力的站了起來。剛剛坐著沒有發現,這一站起來才感到,現在自己是渾身痠痛。有坐的太久關節僵硬的疼痛,更多的是剛剛摔在河岸上磕碰的輕傷。
好在還沒有大的不對勁。要是崴了腳摔壞了手的,那才叫晦氣呢。這個時候葉扶蘇才發現,天不知何時已經完全黑了下去。除了小河的水流被雨水打的泛起微弱的光亮,四周完全籠罩在了一片黑暗之中。“嘿嘿,就差配合上幾聲狼叫了。”葉扶蘇一邊自己跟自己嘮叨著,一邊伸手去挎包裡掏手電筒。
手在挎包裡摸索了半天,葉扶蘇輕輕的吐出了兩個字:“我靠!”原本應該裝著乾糧、手電和指南針等常用物品的挎包現在空空如野。準確的說除了一些樹枝爛葉子以外,該有的東西一樣都不見了。
老天!葉扶蘇被這個倒黴的發現嚇得頭皮一陣發緊。開什麼玩笑,在原是森林裡把指南針丟了。這不是跟丟了半條命沒什麼區別麼。不死心的葉扶蘇把全身上下翻了一個遍,失望的一屁股又坐回到了灌木叢裡。完了,有用的東西全沒了。現在葉扶蘇的身上,除了槍支彈藥、刺刀小鏟以外,就剩下半盒溼透了的香菸,一個打火機和小半口袋的野果了。背囊裡還有一件雨衣、幾雙襪子、繩索和一條薄被。好在薄被是用雨衣包起來的,沒有弄溼。一次性的打火機也被擠裂了,肯定是不能用了。坐在灌木叢裡,葉扶蘇好一陣才恢復了思維。用哥幾個經常說的話來形容,哥們兒今天算是衰到家了。先是被人打了伏擊,然後又是人追狗咬的被逼著逃命,好容易算是擺脫了,又發現自己基本上算是迷路了。
看著不見一絲星光的天空,葉扶蘇苦笑著琢磨起了怎麼辦。沒吃的還好說,大山裡有的是中藥(他就認的一些中藥);這裡沒有什麼猛獸毒蛇,基本上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可沒了方向,自己怎麼出去呀。基本的辨別方向,葉扶蘇還是聽老偵察兵說過,自己也在書上看到過:比如利用太陽和手錶判定,在當地時間6時左右,太陽在東方,12時在正南方,18時左右在西方,可現在是晚上8點多(還好,手錶沒裝在包裡)。“時針折半對太陽、12所指是北方”看來也是沒戲了。還有利用獨立大樹,通常是南面枝葉茂密,樹皮較光滑;北面枝葉較稀少,樹皮粗糙,有時還長青苔。砍伐後,樹樁上的年輪,北面間隔小,南面間隔大。呵呵,免了吧。這裡是密林,獨立的大樹,連他自己還在灌木叢裡呢。還有什麼來著?對了突出地面的物體,如土堆、土堤、田埂、獨立巖石和建築物等,南面乾燥,青草茂密,冬季積雪融化較快;北面潮溼,易生青苔,積雪融化較慢。土坑、溝渠和林中空地則相反……我靠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乾燥你個頭呀,積雪,你先下雪呀,下什麼雨呀;對了,對了,書上還說了,我國大部地區,尤其是北方,廟宇、寶塔的正門多朝南方;廣大農村住房的正門一般也多朝南開……你大爺的,回去就給那個寫書的剃了頭送廟裡去。
葉扶蘇現在心裡真盼著紅軍弟兄們趕緊搜索過來。要不那三個怪物回來也成。大不了一拉手榴彈大家一起完蛋。總不能留我一個人在這裡吧。好半天葉扶蘇纔算是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總有辦法出去的。再說這片原始森林也不大,聽說是最近幾年才封山育林的。大不了朝著一個方向先走吧。這雨還能老下。見著太陽就成。在這之前麼還是順著河流走比較好。一般中國的河流都是自西向東流的(可那是指的大的河流,沒說小河溝也是一定這樣呀)。中國的地勢就是西高東低麼。文水就是這樣。對了,順著河流走沒準可以到文水河。順著河走吃喝都有,不會迷路。
拿定主意,葉扶蘇打開揹包,把雨衣取了出來,抖摟開披在自己的身上。書上說在密林裡由於空氣不流通,很容易中暑。可被小風吹得一陣陣哆嗦的葉扶蘇現在恨不得有身軍大衣穿。又是書上說,你個先人,我都快成了書呆子了。葉扶蘇一邊把雨衣裹在身上,一邊跟自己叫著勁。左右踅摸了半天,抽出刺刀給自己修了一個柺杖,獨立團經常在駐地附近的山裡進行訓練,一條柺杖對於遠足者有多重要,這點葉扶蘇還是清楚的。
不知道團裡知道自己失蹤會不會派人來找。也許明天他們就會知道的。至少,會上報演習指揮部,讓他們派人過來。依著班長和連長他們的脾氣,還真沒準要求跟來呢。估計團長也會著急上火的。弄不好還得派個直升機來,嘿嘿,這回又是臭名遠揚了。
由於看不清兩岸的道路,所以只能湊合在晚上趟河了。小河不深,也就剛剛到小腿。束緊雨衣,抄起剛剛加工成的柺杖,葉扶蘇深一腳淺一腳地趟進了河裡。
很多年以後,葉扶蘇總是能夠清晰地想起這個雨夜,以及他在這個雨夜做下的順河而行的決定。可能就是這個決定,把他的人生帶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道路上。
君武山區??原一師三團指揮部紅軍後備指揮中心??演習第十四日晚二十二時
“突襲禹山藍軍陸航的刀鋒大隊有消息了麼?怎麼這麼久了,還不見聯繫?不會有什麼意外吧?”李煥章在屋子裡來回踱著步,既像是在問身邊的參謀,又像是在自言自語。
“總指揮,我看情況不是很好。”一師一團團長陳雲豪在邊上突然插嘴:“突襲應該早就開始了。現在既沒有成功的消息,也沒有失敗的消息,就說明遇到了意外。我估計,不是藍軍防守嚴密,無法下手,就是藍軍陸航基地已經改地了。我看,我們不能等了。”
停住腳步,李煥章站在原地半天沒有動。紅軍刀鋒大隊突襲不成,對他的下一步行動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雖說越下越大的雨爲他的下一步行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是,萬一雨停了,那他可就麻煩大了:“劉參謀,再去核實一下天氣情況。一定要有確切消息。另外,覈實一下三個伏擊藍軍電子對抗分隊的情況。要快!趙參謀,你去核實浮橋的情況,帶領師偵察連、警通連和刀鋒大隊剩餘兵力,務必守住浮橋。記住,堅守到坦克部隊到達。”
這已經是一天之內李煥章第四次要求覈實天氣情況了。雖說每次的答案都一樣,但是李煥章還是不能放下心來。現在紅軍的成敗就在這場雨能夠維持多久了。我只要兩天,兩天之內我就能把部隊運動到位。那個時候,藍軍將失去陸航的優勢,被迫與紅軍打一場常規的攻防戰鬥。而這,恰恰是紅軍的強項。
半小時後,去核實天氣情況的劉參謀回來了。情況與紅軍希望的一樣,兩天也許三天內,天氣情況不會轉變,整個君武山區都將被降雨雲團籠罩。同時,各個伏擊小隊也報告了伏擊任務基本完成的情況。只是在天嶽嶺附近,藍軍的小分隊逃跑了不少,肯定也不敢在過來了。三個刀鋒大隊的人正在搜索殘敵。
李煥章猛地一拍大手,高聲對著身邊的參謀長說道:“好!給坦克團發電,速歸補給,準備突擊!”
君武山區??禹山藍軍後備指揮中心??演習第十四日晚二十二時
劉愛國被現在的天氣已經徹底搞沒了脾氣。雨是越下越大,多虧了自己讓陸航提前轉移,不然,現在就等著紅軍一個個的收拾吧。
圍殲紅軍刀鋒大隊的行動極爲不順。由於大雨的緣故,陸航的幫助是指不上了。坦克和裝甲車沒法登山進叢林。直接派步兵過去,人少了不成,可藍軍缺的就是人呀。所以兩方就這麼耗著。
三個電子對抗偵察分隊被滅了兩個,還有一個短時間內也無法再出動了。好像葉扶蘇他們幾個還被人圍住了。看來也是兇多吉少呀。
“老劉,你要是紅軍指揮你現在遇到大雨該幹什麼呢?”一向很少過問具體作戰細節的張建軍此刻突然問了起來。
“我,我會先看看這雨能下多久,然後在決定。對了,應該讓人到地方氣象部門問問。咳,都是刀鋒給我鬧騰的。快,馬上派人去核實。”
三十分鐘後,手拿著一份中短期天氣預報的劉愛國連呼可惡。兩到三天的中雨。看來紅軍這一系列動作都是圍繞著天氣而來的。自己怎麼就忘了這個呢。天時地利,這是最基本的常識呀。顧不上責怪自己,劉愛國趕緊把所有的參謀、指揮人員召集到了一起,分析紅軍下一步的行動。直到晚上十二點,衆人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紅軍即將進行突擊,逼迫藍軍打一場地面攻防戰。最有可能的戰場就是雙方都已經忽視了浮橋,或者宮田渡淺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