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擺擺手道:“好了,都別說了。”
衆將就都閉口不言,肅立在一旁。
李穆有自己的考慮,他心裡也憋著一團火。
李穆自覺資歷夠老,年輕時追隨大周的開國皇帝宇文泰,很受信任。李穆自己也小心恭謹,不敢懈怠。宇文泰對他讚許不已,讓他隨侍身邊,出入臥室,當時沒有人能與他相比。
他對宇文泰還有救命之恩,宇文泰與高歡對峙的時候,李穆跟隨宇文泰在邙山攻擊齊國的軍隊,宇文泰因馬中箭受驚而在陣前墮馬、被高歡的士兵追上時,李穆急中生智,突圍前進,用馬鞭敲打宇文泰的後背罵道:“你個懶傢伙,怕死鬼!你的主公在哪裡,你不去營救,卻要留在此地偷懶?”
高歡的士兵見宇文泰被一個周國將領辱罵,以爲他不是貴人,身份低賤,就沒有緊追不捨。隨後李穆把自己的馬給宇文泰,一起衝破重圍逃了出來。他們因此倖免於一死。得救之後,宇文泰和李穆相對而泣,回頭對周圍的將領們說:“能成就我大業的,就是這個人!”於是命令李穆安撫慰問關中,李穆所到之處,立即平定,被任命爲武衛將軍、儀同三司,晉封爲武安郡公爵,增加食邑一千七百戶。
現在李穆的爵位是申國公,他宇文神舉並不是宇文泰的直系後代,只是族人而已,現在的身份不過是幷州刺史,加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銜。
幷州都丟了,還是什麼狗屁刺史?
考慮良久,李穆覺得給宇文神舉一點厲害看看,讓他知道這裡應該是誰做主。
第二天一早,李穆派了一個使者到宇文神舉的大營中。
宇文神舉見了這個使者,首先就問:“我向你家將軍請求糧草援助,何時可以給我軍呀?”
使者回答道:“稟報宇文將軍,我家將軍並未吩咐小人此事,所以,小人不知。”
宇文神舉有些失望,“那你來做什麼?”
使者道:“我家將軍說了,請宇文將軍三日後與我軍互相呼應,攻擊幷州城。”
宇文神舉已經知道了李穆在幷州城下受挫的事情,冷笑著說道:“你回去告訴你家將軍,三日後攻擊幷州城沒有問題,但是我軍現在已經開始缺糧了,請你家將軍儘快送糧來。”
使者僅僅答覆:“我會稟報我家將軍的。”
使者回來之後,李穆又找來部將商議。
“他開口就要糧,不知道晉陽的糧草也不多嗎?”
“是啊,我軍也有兩萬餘人,每天人吃馬嚼也耗費不少,哪裡有餘糧給他宇文神舉呀?”
“儘快攻破幷州城纔是辦法。我聽說宇文神舉在城中留下了大批糧草,倉庫都是滿的。”
“可惜啦,都給齊人給佔去了,宇文神舉這是在資敵。”
李穆聽著諸將的議論,心裡才盤算,這個宇文神舉還不向老夫低頭,真是可惡。
於是,李穆想到了一招,又派使者去見宇文神舉。
宇文神舉對使者去而復返很奇怪,就問使者:“你家將軍答應給糧食了?”
使者搖搖頭,“我家將軍沒有提到此事。”
宇文神舉冷笑一聲,“不給糧,那你又來做什麼?”
使者喊了一聲:“拿節來。”
他的隨從就拿了皇帝賜予李穆的旌節來。
節,是旌節簡稱。李穆東征,皇帝給予持節待遇,按照慣例,持節平時可殺無官位之人,戰時可斬殺二千石以下官員。
李穆雖然不能殺宇文神舉,但是持節如同皇帝親臨處置,是給宇文神舉施加壓力。
使者拿著李穆的旌節,對宇文神舉說道:“李將軍說,請宇文將軍三日後卯時攻擊幷州北城,不遵令者,以軍法從事。”
宇文神舉看了,哈哈一笑,轉頭吩咐親衛:“拿我的節來。”
親衛立刻去後帳把皇帝給予宇文神舉的旌節也拿了出來。
使者就有點傻眼了,這……都是皇帝頒發的,這節到底算誰的大呀?
周國制度,持節分爲三個等級,使持節爲上﹐持節次之﹐假節爲下。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三種節的權限分別很明確。
現在兩人都是使持節,誰也不比誰小。
宇文神舉心裡暗笑,跟我來這一套,誰怕誰啊?
看到使者啞口無言,張皇失措,宇文神舉道:“你回去告訴你家將軍,三日後,我軍會攻擊幷州北城。”
使者雖然被宇文神舉將了一軍,面子上不好看,但宇文神舉總算是答應了李穆的要求,他也算是不辱使命。
於是,使者就回李穆答應,告知宇文神舉的決定。
李穆詢問了詳情,聽到宇文神舉也拿著旌節和自己叫板,不由拍案大怒,“吾之旌節乃太祖所賜,比宇文小兒貴重多少,還跟不聽老夫號令,實在可氣。”
李詢就進言道:“父親不必生氣,三日後,等宇文神舉攻城,我軍就坐視他攻城,若是能攻破幷州,我軍就錦上添花,助他一臂之力,搶先入幷州;若是他不能攻破幷州,我軍就看著宇文神舉損兵折將,到時候他就知道父親厲害了,不敢不聽父親號令。”
這樣的做法雖然不是很地道,但是兩軍軍心不一,人多未必是好事,不如讓宇文神舉知道形勢,聰明的選擇他的立場,讓兩軍號令統一,要好得多。
於是,李穆點點頭,對李詢道:“好,三日後,南城城牆下列陣,等待北城的戰況再做定奪。”
李詢躬身答應下來:“是,父親,孩兒知道了。”
三日後,幷州南北兩面,周軍都出營列陣,聲勢浩大。
高偉擔心幷州被周人南北夾擊,首尾難顧,就帶著侍衛親自上城牆督軍。
但是等來等去,預想中的攻城並沒有發生,兩支周軍都只是吹號,沒有攻擊城牆。
這讓高偉很納悶,周軍這是鬧哪樣啊?要打就打,不打也別乾耗著呀,累人不累人。
陳智倒是看出了一些蹊蹺,對高偉說道:“皇上,兩支周軍好像都等著對方去攻城,自己來看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