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心中也是一痛。
他同樣對陳亨臨時反水痛恨不已。但眼下痛恨又有什麼用呢?鬆亭關乃是通關大寧的必經之路,原本鬆亭關在陳亨的手中,本以爲內萬無一失,一個月前,辛辛苦苦的打下來的鬆亭關,本因爲還在自己手中,想不到就在一夜裡便重新回到了建文帝的手中,這讓朱棣憎恨不已,如今鬆亭關乃是通往大寧的必經之路,且又地形險要,陳亨的臨時反水,讓燕軍偷襲大寧的計劃徹底的成爲了泡沫。
“哎,如今看來,只有退兵了!”朱棣嘆了聲道,眼下的形式已經讓朱棣毫無選擇。
“等等,王爺!“大將張玉忽然叫了起來。
張玉一向沉穩,素來不是這麼驚慌之人,此刻居然出奇的叫了起來,這讓朱棣心中一動,忍不住道:“張將軍……?“
“王爺,其實去大寧也並非定要經過鬆亭關不可的,關外道路末將領命多年,多少也是知道一點的,長城九鎮,其中就只薊州鎮接近北平,要去大寧,也非鬆亭關不可?“張玉冷不丁冒出一句。
“當真……?朱棣一下子座位上跳了起來,那神情猶如一個垂死針扎的人,突然抓住了一個救命稻草一般,此刻的朱棣是又驚又喜的望著張玉喜道:“莫非張將軍還有其他道路可通往大寧不成……?”
“是啊……?將軍……?“一旁的朱高熙亦是驚喜不已,忍不住開口詢問了取來,一時原本死氣的大廳,登時恢復了生氣,人人目光驚喜的盯著張玉。期盼他口中的答案。
陡然見這麼多人望著自己,饒是張玉見慣沙場也還是有些習慣,臉色微微一紅,道:“不瞞王爺,鬆亭關乃是長城的關口,邊牆都是條石、青磚壘砌而成,異常堅固,城牆有三重之多,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要去往大寧鬆亭關乃是必經之路,不過當年修建鬆亭關之事,修建之人爲了以防萬一,所以在從永平城東邊的百餘里留了一道小口,這小口因爲處在永平府的劉家村,故而被命名爲劉家口,此路口修築在北平的燕山之間,兩旁皆是懸崖峭壁,整條路口異常狹小,可以說地勢極爲險要,因是關口小道,平日裡也很少人走,除了劉家村一些上山打柴的樵夫,爲了躲避鬆亭關的盤問,才冒險從那裡穿過,末將手下有一人乃是劉家口人,當年走過,這才告知了末將!“
“好,有路過關就行!“朱棣激動的坐在虎皮大椅上,猛的一拍大腿激動的道。
“可王爺,這條小路兇險異常,常人便難以行走,更何況是五萬大軍呢?“張玉有些擔憂的道。
“道路崎嶇不是問題!”朱棣當即問道:“只是既是路口,必然有兵把守。況且此路口地勢險要,兩側是懸崖峭壁,可以說是易守難攻的關口,倉促之間,本王該如何攻下這路口呢?“
“極是懸崖峭壁,易守難攻,料來守衛也不太多,要攻下他也不難,不過要勞煩二郡主和朱將軍、張將軍等幾位武功高手辛苦一趟了?“道衍沉默了半響終於開口說話,朱棣見他說話,便知他心中有了主意,喜道:”軍師可有良策?“
道衍雙手合十,點了點頭,道:“二郡主、張將軍、朱將軍再率領燕王府勇士,趁機攻上劉家口,以老衲看,這路口狹小,守關兵士不會太多,要攻克原本是最簡單不過了,只不過關口狹小,不已羣鬥,以二郡主、張將軍、朱將軍三人是輕功加上武功,沿途上路,沿途殺敵便是!“
衆人點了點頭,朱棣亦是點了點頭,道:“軍師言之有理,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這劉家口便是這個道理!好,那就讓熙兒破劉家口!“
“是,父王!“朱高熙大喜,急忙跪下領命。
“慢!“見朱高熙要走,道衍急忙喊住他。
“軍師還有何吩咐?“朱高熙扭過頭,疑惑的望著道衍。
道衍微微一笑,道:“二郡主誤會了,老衲並非對郡主所言!“
朱高熙點了點頭,退到一邊,且聽道衍道:“以二郡主的武功,奪下劉家口本是不難,只不過老衲在想,那劉家口如此狹窄,一旦攻下後,大軍從此口進入大寧,抵達大寧城內,少說也要花三四日功夫,一旦走露了消息,讓放寬得知我軍從此關口出塞,那他士兵會率領大軍來攻打,到時候我軍便是長蛇七寸盡露,被他打了七寸該如何是好,況且鬆亭關少說也有四千兵馬,一旦我大軍陷入了劉家口,首尾不能相呼應,方寬只需讓鬆亭關大軍出關,繞回劉家口,兩頭想堵住王爺,那王爺豈不是成了昔日的馬謖失街亭一般?”
“是啊, 到時候,方寬只需放一把大火,斷我軍水源,然後便是守他三五日,我軍就算再能打,也無能爲力了!”朱能覺得道衍言之有理,急忙將自己心中的擔憂也說了出來。
“這……?”聽了二人的一番分析,原本的一腔熱血,登時化爲烏有,朱棣皺著沒有,有些焦躁道:“軍師所慮極有道理,我大軍五萬,一旦攻打劉家口,勢必會有一番戰亂,此劉家口如此險峻,即便是熙兒突然偷襲,但要破其守衛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解決的,如此一來,消息勢必會走露,如此一來,若是果真如軍師所言,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依我看,得想個法子讓鬆亭關的房寬不能得知消息,如此一來,攻入大寧勢必有希望!”朱能小心的建議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了,今晚就更新到這兒了,萬字大更新哦,小景很努力吧,各位莫要忘記砸金牌哦,當然了收訂也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