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嘉在一邊聽得汗毛直豎,難怪李唐山要求在治所裡一直都要求燒水飲用,連忙追問:“是不是這樣就能夠保證不發生瘟疫了呢?還有那個大旱之後的蝗災又是怎麼回事?”
李唐山回答說:“這些措施肯定能保證一定的預防,全面制止做不到,但大幅度降低爆發的機會還是做得到的,因此儘快實行起來非常必要。至於大旱之後的蝗災則是另外一個原因在作怪,蝗蟲每逢冬天來臨之前就大肆繁殖產卵,而它們產的卵都埋到地下,由於以前的耕作方式挖地比較淺,所以越積越多,每隔幾年就爆發一次蝗災,不夠吃的纔會餓死一批。而現在龍川實行深耕方式後就會減輕很多,因爲冬天來臨之前的深翻使得蝗蟲產下的卵基本都被挖出來,然後冬天寒冷時在地面上被凍死,第二年就不會再大量出現。另外加上平時田地裡放養的青蛙一類的捕殺,龍川以後應該都是年年豐收。”
趙佗這才明白爲什麼李唐山要求冬天之前就深翻一次田地而第二年只是粗淺處理的用意,也知道城市排污水道的建立勢在必行,連忙叫來藍田等人,將這些事一一交待下去並提醒儘快進行,藍虎也從繁忙的屯田事務中被叫出來特意囑咐以後每年秋收後就深翻土地,冬天來臨前再處理一次,他可知道這些災害的發生造成何等不利的影響,瘟疫減少人口,而蝗蟲純粹是和人搶糧食。
接到命令後滿肚子怨氣的大將們帶著所有士卒就地轉職後勤兵開始在各個城市裡開挖水道,李唐山又跳出來規劃各個地方的水道走向,一時間滿龍川全是忙碌的人在那開挖水道的身影。
隨後李唐山見只是動用軍隊進度還是太慢,另外還有一些不理解的人出來阻撓,就讓淳于意站出來解釋爲什麼要這麼做,以及這樣做的好處,民衆聽明白後,知道關係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就紛紛自發組織起來加入到工程行列中來。
李唐山見到這個情況隨即調整了工作方式,軍隊只負責開挖大道,民衆各自開挖自己家門前,然後再全面貫通起來。
這些工程總算完成,正當衆人以爲就此結束的時候,李唐山就給他們來了個當頭一棒,繼續進行下面的工序,採集石料並打造成長條,鋪設進挖好的水道去,上面還要蓋上,說是以免臭味影響到生活,所有人殺了他的心思都有,這還有完沒完,但在趙佗的嚴厲命令下不得不繼續幹下去。
李唐山在私下裡還對趙佗說長沙的仲景對瘟疫之類很有研究,可能有剋制的藥方問世,應該想辦法吸引他來龍川,淳于意年紀已經比較大,他來了可以和淳于意一起管理醫學院減輕負擔,另外還可以培養弟子,給百姓治病等等。
趙佗聽了不由怪異的看了一眼李唐山,問他是不是黃石公遺留的消息。
李唐山拼命的點頭,他可不能給多疑的趙佗留下自己掌握有情報組織的觀念,不然死都不直到怎麼個死法。
在李唐山心裡有一件大事一定要做,就是構建一個完整防疫體系對於龍川的發展至關重要。
趙佗倒沒想那麼多,只是感慨李唐山黃石公的厲害,連這麼偏遠的地方有什麼人都知道,思索過後就找來趙仲,讓他去番禺重新找回逃散的屬下充實未來水軍,順便帶上淳于意的書信去把仲景給接來龍川,另外還直接和趙仲說如果不來就硬綁過來。
趙仲本來還挺高興,失散的忠心屬下總算可以再次聚集起來,但後面的話一聽就彆扭起來,但淳于意早就知道仲景醫術了得,巴不得多個人來交流。
各縣令聽說了趙佗在龍川全境挖地的消息後,紛紛取笑趙佗是想去當農民。
瘟疫過後,由於李唐山隔離政策讓龍川在有驚無險安全渡過,沒有把瘟疫傳播到各鄉去。李唐山還是擔心衛生問題,私下命人在城中挖井,加入碎石和木碳過濾,不能使用小河中水源。水必須燒開後才能喝,不準飲生水。
李唐山希望挖井事情在各鄉推廣開來,但行政命令已經下達後,各鄉都沒有什麼動靜,仍然按照他們原來生活方式進行,李唐山非常頭痛。老百姓固執認爲小河裡面流動的水纔是最安全,他們世世代代都是這樣子喝水都沒有什麼事情。李唐山發現跟還是處於溫飽階段的老百姓講衛生問題,簡直是在對牛彈琴。
上半年雨水太多,李唐山擔心下半年就大旱災來臨,必定引發大蝗災。大旱災越來越嚴重,不但地裡的莊稼將要枯死,田野裡野草也很難找到了。
天氣越來越熱,太陽每天烘烤著大地,地面將熾熱的炭火吸收,晚上再將熱量揮發出來。
白天像火爐,夜裡就變成了蒸籠,人們個個揮汗如雨。
因爲沒水,好多人不能洗澡,中原來秦人的頭髮又長,腦袋上全長滿了蝨子跟麂子。
有的孩子頭上生滿了爛瘡,身上也長滿了爛瘡,渾身癢癢,用手一抓,那些爛瘡破裂,就流出黃水,惡臭難聞,繼而開始潰爛,蔓延到全身。
滿大街都是大人的嘆息聲跟孩子們的啼哭聲。
人的嗓子都冒煙了,即便挖開河裡的泥漿,挑回家的也只是黃水湯,沉澱以後才能勉強飲用。
天熱還在其次,關鍵是山民們又斷糧了,餓得難受,他們不得不再次挖草根,吃樹皮。
有的人餓得不能下炕,有的人全身得了浮腫病,瞧上去挺胖,皮膚水光發亮,可用手按下去就去陷進去一個坑,老半天彈不起來。
飢餓,乾旱,疾病,困囚著每一個靈魂,剎那間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十室九空。
東江河也出現斷流的現象,李唐山做夢也想不到乾旱比自己預估還要嚴重,感嘆自己真是生不逢時,慘絕人寰。
他愁得腮幫子都腫了,嘴巴上起一層水泡,水泡乾裂後又形成皺皮,說話都困難了。
梅娟只能抱著他哭,說:“老公啊,不急不急,別人都不發愁,你愁個啥啊?”
李唐山說:“這裡沒有電啊,也沒有現代化的工具,沒有大型機器,沒有互聯網,沒有電商,要不然咱們一定能熬得過乾旱。我有責任讓所有人生活得更好,是我自己笨蛋……讓鄉親們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