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章 營中便換大秦旗

翌日一早,扶蘇便起身到了軍營。此刻的軍營氣度已經不同昨日,縱馬入了營門,在數十郡兵致禮下,扶蘇開始了第一次檢校。

檢校也就是檢查訓練情況,前任郡尉蘇角在雁門成效顯著也算訓練了一支敢戰的力量。當時的雁門在善無城中便有三千郡兵,加上其餘縣、關口留下的四千餘守軍。整個雁門郡兵在北疆都是數得著的精銳。

但眼下情況就不同了,不說荒廢了兩個月的訓練和散漫了兩個月的郡兵。自從三年前蒲公離去之後,雁門的境況就一日不如一日。雁門郡的豪族越發強勢,前任郡守無所作爲,郡尉蘇角和監察御史都無甚強力職權打擊地方豪族。

故此,三年境況,讓四大豪門都大舉向郡兵營、郡署、監察御史府滲透起來。其中,作爲諸豪門之首的李家便是得益最大者。一時間,郡署公門盡皆爲四氏門徒。若不是新上任的何辜聯手前任郡尉蘇角抵制了雁門豪族的滲透,只怕眼下扶蘇縱然大肆動用便宜黜陟之權也動不了豪族的根基了。

若要說雁門豪族有多麼忠君愛國那是枉然,雁門豪族本就是故趙國貴族轉化而來。他們愛的國早就滅亡,許多豪族之家甚至因爲大戰破滅。這樣的情況下,滲透進來的豪族門徒如何會勤於王事?

自然,要說郡兵之中全都是敢戰之士同樣是扯淡。作爲滲透最爲嚴重的揚武曲,就是明證。揚武曲組成人員是本地家世清白的良家子,這些人多是深受匈奴胡人之害,無論是訓練和作戰都敢付出心血。自然,揚武曲被嚴訓數年後便成爲一支可戰之兵。可隨著豪族世家的滲透,境況就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滲透進來的豪族世家自然是沒有多少勤於王事的心思,於是,吃喝玩樂敗壞軍紀的事情這羣人領頭就帶著做了出來。好在前任郡尉蘇角聯手監察御史何辜一起狠狠整治了一回,這才讓豪族之人熄了奪權的心思,沒有徹底腐化下去。

饒是前任郡尉蘇角費勁了心思,基底被腐蝕的揚武曲從此已經走向了衰落。

若要凝聚一支強大軍隊的戰力,首要當然是嚴格的紀律。要凝聚軍隊的靈魂,首要便是基層武官的水平。揚武曲的紀律被滿腦子享樂的世家子破壞了乾淨,而不通軍務的世家子大規模充任基層武官則讓揚武曲迅速成了豪族世家的僕役。

倒不是說扶蘇對世家子有多大的怨念和憎惡。事實上,在唐以前傑出之士多是出於豪門。但不能否認的是,豪族世家子在從軍一途上,大多數比不上能吃苦耐勞的寒門子弟。而因爲優渥的出生環境,讓這樣一羣人大多數都成爲合格的武官可謂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務。

眼下的扶蘇雖說入主了郡兵,可並未有取得兩個曲的控制權。說到底,基層武官並不是扶蘇的人。這的確是一個讓人難受的事情。好在,事情並非沒有突破口。

而扶蘇,將突破口開在了裁軍的問題上。

“什麼,裁軍!”孫二桿子一聽這話,頓時蹭一下就站了起來。但緊接著卻是樂得直咧嘴,道:“這是好事啊。少了對面那羣孫子跟咱搶糧餉。至少不會更加礙眼了去。”

孫二桿子一陣口水直樂的住不了口,跟在孫二桿子身邊的幾個百將卻有些擔憂了。道:“這世道,在郡兵還能拿份糧餉。要是裁了再配去做邊軍,唉……”

另一個百將也是擔憂道:“要是蒙帥手下倒是差不到哪裡去。可要去了南海,只怕一輩子也回不來了。”俗話說人離鄉人賤,要是真被遷徙去了南海。那絕對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

“嗨,這長城都修不完了。郡裡還能叫咱去南海?”最後一個百將的話打斷了幾人的猜想。但緊接著,卻是所有人的臉色都陰沉了下來。

長城……的確,有了長城的確是讓雁門自此安穩了下來。可不管怎麼說,任誰都知道,修建長城付出的可不僅僅是無盡的錢糧,還有那至少數千上萬人的性命!

繁重的徭役可以說是將秦國百姓逼反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今到了春季,可謂是一年四季播種的季節。可爲了讓完成長城的修建任務,就算親民官再怎麼擔憂收成也會迫於上層壓力征發徭役。

眼下,因爲郡署換了領導人,這才消停了一會。可過一會肯定會重新被提起,若是此時被裁可下來,極可能立馬都被徵發修建長城,只怕誰都不會願意。不僅是怕死在長城上,更多的是每個人都不想家中因爲缺少勞力收成銳減,同時還要負擔沉重的給養。因爲,徵發徭役上需要的糧食和工具都是自備的!

說白了,政府是要老百姓白乾活!

如此,這些出身大多卑賤的昭武曲一干將卒自然是擔憂不已。當然,這裡要除去孫二桿子這個異數。孫二桿子是蜀人,原先給蒙帥當過親兵,也是一號敢殺敢衝的勇士。可同時,孫二桿子性子散漫慣了,哪裡受得軍法約束?若是蒙毅在時,也還能壓制。可一旦被獨立派了出去,那邊是野得沒邊了。軍法例律犯了不知多少,終於蒙毅也不好按下了。於是配軍到了雁門,給做了一個小小的守卒。

來了雁門,孫二桿倒是獲得滋潤。郡兵軍紀不像邊軍那般森嚴,對於這等勇猛敢戰的悍士,上官自然是青睞有加。再加上這孫二桿子也是個人來瘋的性子,本事又高,於是軍營之中雖說只是個尋常的百將,卻士卒敬服威信極高。

不過孫二桿子而今也有三十多的年紀,一直都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沒了家室拖累,自然是瀟瀟灑灑,旁人豔羨。

撇去昭武曲這幫子憂心忡忡的將卒,另一邊揚武曲的人卻不甚擔憂了。

裁軍,要真裁了那才叫好。這麼個觀點,在揚武曲大部分心中都是流傳。而這些人,主要是屯長以下的士卒。揚武曲的兵員來源是雁門郡身世清白的良家子,性子自然算不上惡。平日間縱然軍紀散漫也未害民多深,不過這些人心中的怨念卻要遠勝昭武曲。

昭武曲大多是社會的底層草根,要說那些出身豪族世家的人會多喜歡,純粹是扯淡。而這些來自底層草根的士卒心間丘壑也較得良家子的揚武曲將卒幽深。於是,那些出身豪族世家的軍官雖說極力想要掌握住昭武曲這麼一直敢戰的精銳,卻一直難以得逞。

對付昭武曲沒法子,豪族世家的子弟對付起揚武曲一干人卻是手段層出。這些良家子大多是身世清白的,自然也沒有什麼作奸作惡的習性。如此,若是別人用惡毒陰狠的法子來對付,這些人也沒多少手段能應付。

如此一來,縱然有那硬骨頭想要去抵抗的。卻也是被狠狠整治,甚至家破人亡後消停了下來。這樣,原本精銳勝於昭武曲的揚武曲一千五百士卒而今就只剩下單單一千一百不到的規模。

而就是這一千出頭的士卒,也是逐漸成了豪族世家的鷹犬私役。若是能被扶蘇裁掉,縱然是去長城做工那也有迴歸的一天。可要是繼續被當做私役驅使,只怕一生也就一個僕役的下場。羞辱祖宗不說,對自己孩兒後代也沒交代。

這樣的想法在底層士卒底層武官的心中流轉,可對於其他的百將、五百主、千人主隊而言就不舒坦了。這些人本就是心高氣傲的豪族子弟,可碰上了更加強勢的扶蘇,他們可真是真心倒了黴。

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人不會反抗……

校場很廣闊,初來的時候情勢緊張由不得扶蘇去東張西望。這時候,扶蘇倒是有了閒心仔細看看。校場橫寬七餘步,長約千步。莫說三千人,縱然是一萬人放上去也是足夠。

此時,兩千餘人呼啦啦被拉了上去,卻是在門口被攔了下來。

攔著的,卻另外是七百精甲披掛,神情冷峻的扶蘇親衛。扶蘇是一郡之郡尉,按規制是一部之校尉的人。更何況,扶蘇還是官秩萬石的人物。一千人的親衛隊,直接拉進去。只要昭武曲不要全部都發瘋下死命,局勢掌握反掌耳。

扶蘇的親衛並沒有做什麼,只是指了指揚武曲這名什長衣甲不整之處。看著什長連忙整理好,這名親衛含笑地點點頭。衆人暗自鬆了口氣,邁步入了校場。

兩千五百人,加上一千親衛齊齊列隊。說不上整齊劃一,可這股子凜然的軍姿卻是讓人心中情緒涌動。

扶蘇獨立高臺,身後是一干將卒。除了幾個貼身侍衛,便是蕭何、期澤、伏承、慶倪等一干將校。

陣列當先,一桿火紅大旗昂然豎立。上面小篆體“雁門”兩字迎面而來映著血紅底色透著一股子血煞之氣。

“這可是一股經歷過血戰的精銳啊。”扶蘇看著昭武曲上下散漫散漫難掩的樣子,右看看揚武曲略帶的拘謹。大笑了一聲。

“升旗!”十數個雄壯的男音大喊。緊接著,卻是一桿更加高聳豎立的血色底面黑字的“贏”立在高臺之上。

扶蘇高喝一聲帶頭道:“大秦,大秦。贏!”

“大秦,大秦。贏!”

“大秦,大秦。贏!”

先是扶蘇將佐親衛齊聲呼喝,再則是昭武曲隨聲齊喝。最後,就是滿心不願的揚武曲一干武官也不得不跟著大喝起來。

一股子頹喪的心思卻從諸多豪族世家子弟的軍官心中升起:改旗易幟,竟然這般容易?”

第13章 小已忍或失虞姬(上)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上)第16章 此去營中有悍卒第37章 三書已至,六禮當全第45章 進退兩難霸王斷第67章 嬌蠻掌櫃徒奈何第76章 草原實情誰能知第15章 喧囂咸陽驚天案(上)第61章 奇謀用間亂張楚(上)第75章 九歌舞鏗鏘第16章 盛宴安得車馬喧(下)第30章 揮師北上生一計(上)第26章 步騎結合不厭詐(上)第36章 刺眼的陽光第2章 咸陽紛紛擾第19章 斬宋義破釜沉舟第73章 手寬猶當身板橫第42章 特科、缺錢的扶蘇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發白雲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下)第79章 募得戎裝赫滿城第11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2章 收人心(下)第50章 梟雄亡命英布擇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下)第3章 手刃惡徒 蕭相國附第4章 急政嚴苛秦地破(下)第12章 豪族惡客擄民妻第114章 牽頭再打尾第70章 九原衆生夜捧雪(下)第39章 莫測風雲莫測心(下)第7章 殤楚樑死內憂生(下)第40章 營內營外似重圍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上)第90章 弒王似夢若虛幻第93章 監牢圖謀奪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上)第50章 謀才忽聞間隙生(上)第58章 河南血地大河赤(上)第17章 阿房宮內 爾虞我詐第87章 盒中現乾坤第6章 英雄男兒露崢嶸(下)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下)第104章 巧言歸民心第19章 太子之位 朝堂鉅變第84章 山中野豬將軍入(上)第43章 錢難第26章 雙眸清澈擬秋水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上)第102章 千金市馬骨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下)第43章 函谷一破震天下(上)第110章 六箭驚天定賊酋第39章 忽聞內外賊聲喧第37章 霸權強權克項羽(上)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下)第29章 重騎破陣劉邦逃(上)第22章 風雲激盪卷兵鋒(下)第60章 夏稅徵收正當時第3章 盛宴誰得煥佳彩(上)第73章 手寬猶當身板橫第70章 柔荑芳菲平物價第43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102章 千金市馬骨第27章 宵小落定愁躍江(下)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下)第30章 揮師北上生一計(下)第41章 以下克上說打臉(上)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上)第94章 王離進退已兩難(下)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上)第94章 王離進退已兩難(下)第3章 章邯楚敗中原蕩(上)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上)第42章 鼓聲連角營外囂(上)第2章 咸陽初掌急政苛(上)第83章 西北奇兵仗諜行(下)第33章 論勢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上)第20章 一語誤帥咸陽客(上)第8章 虞姬一曲驚凡塵(下)第67章 打草欲驚蛇第80章 王家狼族陷陣鋒(下)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上)第53章 裡應外合復邯鄲(下)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上)第96章 破局之進擊第110章 大秦男兒敢戰否?第31章 峰迴路轉臨陣歸(下)第32章 篝火狐鳴振臂起(上)第8章 城中巧舌辯如簧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下)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上)第39章 莫測風雲莫測心(下)第74章 壽辰藏劍光第10章 匈奴人 好奇的王芙第77章 旖旎地下夜第52章 協定第70章 花好月非圓
第13章 小已忍或失虞姬(上)第24章 荊楚三川何懼之(上)第16章 此去營中有悍卒第37章 三書已至,六禮當全第45章 進退兩難霸王斷第67章 嬌蠻掌櫃徒奈何第76章 草原實情誰能知第15章 喧囂咸陽驚天案(上)第61章 奇謀用間亂張楚(上)第75章 九歌舞鏗鏘第16章 盛宴安得車馬喧(下)第30章 揮師北上生一計(上)第26章 步騎結合不厭詐(上)第36章 刺眼的陽光第2章 咸陽紛紛擾第19章 斬宋義破釜沉舟第73章 手寬猶當身板橫第42章 特科、缺錢的扶蘇第38章 民情民意 兵發白雲第5章 營嘯一發內爭陋(下)第79章 募得戎裝赫滿城第111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2章 收人心(下)第50章 梟雄亡命英布擇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下)第3章 手刃惡徒 蕭相國附第4章 急政嚴苛秦地破(下)第12章 豪族惡客擄民妻第114章 牽頭再打尾第70章 九原衆生夜捧雪(下)第39章 莫測風雲莫測心(下)第7章 殤楚樑死內憂生(下)第40章 營內營外似重圍第44章 帝國餘暉驪山徒(上)第90章 弒王似夢若虛幻第93章 監牢圖謀奪第29章 昭兒秘辛 失勢捕頭第4章 敲山震虎懾羣臣(上)第50章 謀才忽聞間隙生(上)第58章 河南血地大河赤(上)第17章 阿房宮內 爾虞我詐第87章 盒中現乾坤第6章 英雄男兒露崢嶸(下)第47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下)第104章 巧言歸民心第19章 太子之位 朝堂鉅變第84章 山中野豬將軍入(上)第43章 錢難第26章 雙眸清澈擬秋水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上)第102章 千金市馬骨第12章 公子百智有一失(下)第43章 函谷一破震天下(上)第110章 六箭驚天定賊酋第39章 忽聞內外賊聲喧第37章 霸權強權克項羽(上)第82章 百里兵鋒萬卒歿(下)第29章 重騎破陣劉邦逃(上)第22章 風雲激盪卷兵鋒(下)第60章 夏稅徵收正當時第3章 盛宴誰得煥佳彩(上)第73章 手寬猶當身板橫第70章 柔荑芳菲平物價第43章 兔子急了也咬人第102章 千金市馬骨第27章 宵小落定愁躍江(下)第11章 與君謀劃歸降否(下)第30章 揮師北上生一計(下)第41章 以下克上說打臉(上)第99章 劉邦克豐章邯亂(上)第94章 王離進退已兩難(下)第76章 病重託付嶺南事(上)第94章 王離進退已兩難(下)第3章 章邯楚敗中原蕩(上)第37章 遺詔一出誰監國(上)第42章 鼓聲連角營外囂(上)第2章 咸陽初掌急政苛(上)第83章 西北奇兵仗諜行(下)第33章 論勢第50章 天予弗取受其咎(上)第20章 一語誤帥咸陽客(上)第8章 虞姬一曲驚凡塵(下)第67章 打草欲驚蛇第80章 王家狼族陷陣鋒(下)第44章 青龍首秀如磐石(上)第53章 裡應外合復邯鄲(下)第1章 沛縣現風雲人物(上)第96章 破局之進擊第110章 大秦男兒敢戰否?第31章 峰迴路轉臨陣歸(下)第32章 篝火狐鳴振臂起(上)第8章 城中巧舌辯如簧第33章 氣魄傾服皆用命(下)第21章 再戰鉅鹿搏鬥將(上)第39章 莫測風雲莫測心(下)第74章 壽辰藏劍光第10章 匈奴人 好奇的王芙第77章 旖旎地下夜第52章 協定第70章 花好月非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郴州市| 尼木县| 秭归县| 区。| 山阴县| 平陆县| 四子王旗| 定西市| 汤原县| 保康县| 清镇市| 鸡东县| 吴旗县| 汽车| 霍邱县| 东城区| 田阳县| 且末县| 陈巴尔虎旗| 抚顺县| 弋阳县| 全椒县| 平度市| 宜昌市| 泸溪县| 临高县| 蓝田县| 台中县| 洛南县| 全椒县| 海宁市| 科尔| 康定县| 新民市| 平湖市| 镶黄旗| 镇康县| 祁东县| 安达市|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