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二十九章 未來的計劃

“此番封賞之後,伯淵便要動工了?”諸葛亮看著劉毅,詢問道。

重建二都的事情,基本已經敲定,劉毅這次將這些大臣都招來,其實另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方便蜀中、荊州的人動手,貪腐之事只要不是太過分,其實都算不得什麼大事,只要不出圈,不影響民生,是不會亂動的,畢竟這年頭,能夠出仕當官的,哪怕只是一任縣令,背後的關係也是錯綜複雜,若這些大員還在地方或者漢中的話,總會有人跑來求情的,畢竟圈子就這麼大,所以大宴羣臣的時候,也是蜀中、荊州各地查抄貪腐之時。

也算是敲山震虎吧,劉備治理荊州二十年,得到蜀地也有七年了,這些年裡,荊蜀之地在劉備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國力日強,但同樣貪腐之事也隨之滋生,有些人,在不斷試探劉備的底線,這次諸葛亮向劉備建議殺貪,也不僅僅是爲了幫劉毅籌措重建二都的經費,同樣有整頓綱紀的意思。

接下來京兆、西涼都會用大量的人,世家是不可能避免的,劉毅的書院,真正開始培育出人才也只是最近幾年的事情,還遠遠添補不了人才的漏洞,世家大族必須用,但用之餘,也得敲打敲打,這次動的人,雖然規模大,但實際上都是基層的,對世家大族影響不大,但這些人卻是最貼近百姓的,也是百姓能夠最直觀感受到的,最是能夠平息民憤,提升劉備的民望,還能充實府庫,至於能否彌補劉毅的缺口,諸葛亮希望不能。

若真的補上了,只能說明他們在這些年執政的過程中,律法並未完善,但眼下的律法,其實已經很嚴苛了,若再進行大的修改,會引起士人的反彈,至少眼下,劉備對士人的依賴還不足以被任何東西所替代,或者未來很多年都不會,劉毅提出來的觀念並不超前,甚至以前有人做過,但最終都失敗了。

知識的傳承不是說你把書印出來,印到氾濫就行,至少也得有個領路人告訴你這是什麼字,什麼意思,如今劉毅也在爲這事情上心,諸葛亮知道劉毅的計劃,讓有功將士子弟讀書知識目前爲了讓朝廷能夠將軍權牢牢抓在手中的第一步,要通過書院培養更多更多的人才,充實仕途的同時,也能多出一些來爲教育做貢獻。

下一步,就是擴大書院數量,然後劉毅當初那些想法才能一步步推行,但同樣會有阻力,諸葛亮預算中,就算一切都如劉毅所說那般順利,恐怕也需二十年的時間才能做到劉毅的那一步,到時候,朝廷纔會有完全脫離對世家依賴的底氣。

當然,世家是不可能絕跡的,眼下這批世家就算殺絕了,新的世家也會出現,比如現在的關羽、張飛,諸葛亮、龐統乃至劉毅,新的世家出現也只是代替舊的世家而已,本身根除是不可能的,是人都會想要得到更多,都會想要福澤後人,世家也就應運而生了,這是人性的產物,除非把人都給滅絕了,否則這東西就想象。

劉毅倒是不知道諸葛亮這麼短的時間裡,腦子裡閃過這麼多東西,聞言點了點頭道:“嗯,先鋪設木軌,將各地的道路給齊了,從漢中到關中、隴地這段路不好修,出來以後就會很快,路通了以後,就可以修建了,否則以關中的物資,就算新建各種工廠,也難以再短時間內修建好,等二都工程開始之後,我還準備往西涼、河套之地鋪設道路,如今關中入手,這南匈奴的態度也很重要,可能要武力威脅威脅,先打一頓,打怕了,剩下的事情就好說了,不過我軍與匈奴作戰經驗不多,這個我倒是希望能把子龍給調來。”

“你莫不是想要如同在南中一般,將胡人也如南蠻一般同化吧?”諸葛亮好笑道。

“有些難度,兩邊情況不一樣,胡人逐水草而居,飄忽不定,除非能把他們給定下來,否則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不過南匈奴在河套之地這麼多年了,當初應該是有人有過類似的想法。”劉毅點點頭,又搖了搖頭:“並沒有完全成功,南匈奴還是南匈奴,打服容易,真的看成漢人就難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個說法對,也不對,怎樣算是我族類?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隔壁老王那就非我族類了,對一個莊子來說,隔壁莊子的人跟自己肯定不是一條心的,國與國之間,族與族之間,道理也是這樣,這其中涉及到的東西很多,民族認同感,人家自己都不把自己當做漢人,你就算待他們跟漢人一樣,那也沒用。

所以這個問題,在這裡空想是沒用的,劉毅不是種族主義者,但凡事都有個先後,如果找不到解決辦法同化的話,那就只能打擊和壓制乃至消滅了,馬鐙、馬鞍、馬蹄鐵劉毅早就做出來了,爲何一直沒有推廣?就是擔心這技術若是傳到了草原地界,大幅度增強了他們的戰鬥力,反過來威脅到己方。

所以一直以來,劉毅對於這些事情都十分小心,這次既然打下了關中、西涼,劉毅準備去那邊走一遭,實地考察一番,看看有沒有可能將其融入大漢?

如果能,劉毅會向劉備請命去經營這些地方,若不能,那河套得拿回來,這麼肥沃的土地若不能讓他們變成自己人,那就等於是資敵了。

諸葛亮點點頭,確實是如此,兩邊的政體不同,草原民族,相對鬆散,流動性高,哪怕是一個不落,如果資源不夠的話,可能很輕易就會分裂成兩個乃至三個去各自謀生,哪怕是匈奴單于,對於各部的約束力也遠不如大漢或是大魏這般強,如果能讓匈奴人定下來,如同中原一樣有城池什麼的,那樣一來,的確可以嘗試吞併,融合,畢竟整個華夏民族,其實就是一步步融合過來的。

但想要讓匈奴人定下來,談何容易?不是建築的問題,而是資源的問題,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不是本來如此,而是爲了生存,這是個死結,想要將這些草原也納入大漢版圖的話,生存問題就是首先要考慮的。

“伯淵準備如何做?”龐統扭頭看著劉毅笑道。

“走一步看一步,先將西涼那邊的根基打牢了,然後再考慮這些問題,如今也只是有這個想法而已,具體的問題,到時候再看吧。”

“有理!”諸葛亮點了點頭,劉毅性格穩重,這方面,他倒是不擔心劉毅急功冒進,真到了劉毅主動出手的時候,恐怕劉毅心中就算沒有十足把握,也有了九成了。

劉備這次大宴羣臣,備下了三天酒宴,其間有歌舞助興,這年月的曲子雖然乍聽之下,很難一下子沉浸進去,但若能仔細品味的話,卻猶如醇酒一般,以前不懂,現在懂了,他開始享受這種屬於這個時代的典雅。

“伯淵,一起?”龐統拉了拉劉毅的袖子,使了個眼色。

“自己去,這種事兒都要成羣結隊?你不如帶支軍隊去。”劉毅沒好氣的看了他一眼,什麼習慣?

宴會要開三天,自然不可能一直在這裡吃喝玩兒樂,總是要休息的,另外也得去上廁所啊,不然怎麼可能一直吃。

“走走走,哪來這許多廢話。”龐統拉著劉毅不算,把諸葛亮也拽起來往外走。

“毛病~”劉毅無語,龐統不說還沒什麼,現在龐統一說,還真的來了些感覺,也就順勢而起了,劉備已經去休息了,大殿裡的氣氛開始熱絡起來,開始有人頻繁往來敬酒。

“你說這一頓得花多少錢?”殿外已經是深夜,劉毅不準備回去了,宮中有專門給外臣進來休息的地方,他想去睡覺,明天再來,這些年養成的生物鐘讓他看到天黑就想睡覺,最多再加點兒夜間運動。

“問孔明。”龐統捏著鼻子,待慣了劉毅建造的城池,再在這裡上茅廁,感覺更像是在煎熬一樣。

“大概三百餘萬吧。”諸葛亮算了算,酒肉菜餚,這還沒算廚師的工錢,畢竟廚師本就是劉備身邊的廚子,但若有剩餘的話,通常也不會收回來,會直接打賞給這些人,畢竟沒有額外工錢的。

“倒也不多,陛下還真是節儉。”劉毅想了想,這麼多人吃喝,均攤下來一人一天也就幾千錢,難怪之前坐在大殿裡,感覺有些寒酸呢。

“如今國家各處都需用錢,自然需要省著些。”諸葛亮淡淡的瞥了劉毅一眼,某人一開口就是三十億,劉備不把褲腰帶勒緊些怎麼行?

“節儉挺好,多了也浪費,沒必要。”劉毅伸了伸腰,舒展了一下筋骨道:“我現在回府這長安有地方嗎?”

“尚未安排,三日之後,陛下準備帶著羣臣去洛陽巡視。”諸葛亮微笑著看向劉毅,到時候,也是劉毅拆家的時候。

“也好,洛陽那邊陛下去看看也好,不然以爲我危言聳聽。”劉毅點點頭,洛陽的破敗比長安尤勝,除了城牆之外,其他不少地方還能看到當年火燒的痕跡,真不知道曹操拿下洛陽之後究竟在想什麼?

第一百七十九章 假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相伯仲第四百九十八章 虎老威猶在第二百八十二章 受降第五百七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六百三十七章 盤外招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爭財第四百四十六章 放人和換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襲營、反偷襲、再偷襲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戰氣息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毅講學第九十四章 意外出現的屬性第一百七十二章 翻船第一百六十七章 戰止第五百零四章 魏延請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宴羣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決議出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興戰姜維第五百一十一章 飛軍奪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爭財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勝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國時期的第四國第四百七十章 鐵索連環車第五百七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八十一章 發明第六百五十五章 瘋狂第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苦吏——馬謖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調第二百六十五章 周通的苦惱第四百零七章 麻煩事兒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下除名第三百六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江陵第三章 不做鹹魚第四百四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一百零八章 伏兵盡出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後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五十七章 孫權調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東風起第一百五十章 戰長沙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雪紛飛第二百九十四章 孫權謀荊州第六百四十九章 休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攻第二十章 進賊窩第一百三十五章 投奔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雪紛飛第六百二十六章 狼煙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人第一百零四章 損招第六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結果第五百二十章 大潰敗第二百八十三章 封賞第二百一十四章 功臣之論第三十一章 暫別第一百七十章 趙範獻嫂第二百九十四章 孫權謀荊州第五百零六章 困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恩義第六百三十三章 仲達回朝請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箭出無回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行第三百五十一章 荊州的潛力第六百二十三章 貽誤軍機第六百零二章 邊陲之地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勝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涼詭譎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兵之前第九十五章 開始第四百八十七章 胖成了習慣第五百一十九章 長安破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陽戰起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國終章第八十九章 意外的輕鬆第二百五十四章 奪山之戰第五十三章 劉備的用人之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追到你怕第十五章 離去第二百六十八章 千里之外第一百五十七章 烽火第五百一十六章 君心難測第五百零九章 夜襲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遼楊名第三百九十三章 點破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兵之前第五百八十八章 宗師第四十四章 敲門磚第五百二十章 大潰敗第三百二十二章 劉毅的戰略思想第三百七十七章 人心盡失第二百零八章 平靜第四百七十五章 封賞第四百六十四章 信心第六章 摳門兒的三老第一百一十五章 黴運不斷第九十二章 提議第三十章 被通緝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孤陋寡聞
第一百七十九章 假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相伯仲第四百九十八章 虎老威猶在第二百八十二章 受降第五百七十五章 衣錦還鄉第六百三十七章 盤外招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爭財第四百四十六章 放人和換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襲營、反偷襲、再偷襲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戰氣息第四百七十六章 劉毅講學第九十四章 意外出現的屬性第一百七十二章 翻船第一百六十七章 戰止第五百零四章 魏延請戰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宴羣臣第四百八十六章 決議出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關興戰姜維第五百一十一章 飛軍奪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爭財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勝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國時期的第四國第四百七十章 鐵索連環車第五百七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八十一章 發明第六百五十五章 瘋狂第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苦吏——馬謖第二百六十九章 急調第二百六十五章 周通的苦惱第四百零七章 麻煩事兒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下除名第三百六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江陵第三章 不做鹹魚第四百四十四章 烽火再起第一百零八章 伏兵盡出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後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五十七章 孫權調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東風起第一百五十章 戰長沙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雪紛飛第二百九十四章 孫權謀荊州第六百四十九章 休戰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攻第二十章 進賊窩第一百三十五章 投奔第六百一十六章 大雪紛飛第六百二十六章 狼煙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人第一百零四章 損招第六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結果第五百二十章 大潰敗第二百八十三章 封賞第二百一十四章 功臣之論第三十一章 暫別第一百七十章 趙範獻嫂第二百九十四章 孫權謀荊州第五百零六章 困局第二百五十三章 恩義第六百三十三章 仲達回朝請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箭出無回第五百五十一章 西行第三百五十一章 荊州的潛力第六百二十三章 貽誤軍機第六百零二章 邊陲之地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勝第二百四十九章 西涼詭譎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兵之前第九十五章 開始第四百八十七章 胖成了習慣第五百一十九章 長安破第五百六十四章 南陽戰起第六百六十九章 三國終章第八十九章 意外的輕鬆第二百五十四章 奪山之戰第五十三章 劉備的用人之道第四百三十五章 追到你怕第十五章 離去第二百六十八章 千里之外第一百五十七章 烽火第五百一十六章 君心難測第五百零九章 夜襲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遼楊名第三百九十三章 點破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兵之前第五百八十八章 宗師第四十四章 敲門磚第五百二十章 大潰敗第三百二十二章 劉毅的戰略思想第三百七十七章 人心盡失第二百零八章 平靜第四百七十五章 封賞第四百六十四章 信心第六章 摳門兒的三老第一百一十五章 黴運不斷第九十二章 提議第三十章 被通緝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孤陋寡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河县| 郁南县| 永登县| 长葛市| 桃园县| 宜阳县| 潮安县| 凤凰县| 兴业县| 祁东县| 东阳市| 无为县| 太仓市| 张家口市| 宜兰市| 益阳市| 长治县| 淮滨县| 普兰店市| 盘锦市| 秀山| 石楼县| 揭东县| 潮安县| 吴堡县| 平湖市| 洱源县| 专栏| 湟中县| 措美县| 六枝特区| 苍梧县| 郓城县| 宁津县| 呼玛县| 阿勒泰市| 甘孜县| 云梦县| 五家渠市| 东源县| 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