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一章 黃武

謝璟淡淡的說著,語氣裡有聞歌都不懂的複雜情緒,讓他一瞬間以爲,那幕後之人不會是趙嬤嬤吧?但隨即這想法就被聞歌給拋到一邊去了,趙嬤嬤的手段,聞歌可是見識過的,像這種有明顯紕漏的錯誤,絕不會是出自於趙嬤嬤之手的。

就好像那是證明了徐幼珊是兇手、種植於泊微後雲得花圃裡的毒草,就是最大的一個漏洞,因爲若徐幼珊真想毒害冷心雲,那不管成不成功,可都是死罪的事,徐幼珊怎麼可能在行事之前,不把那些證明她是兇手最有力的證據給處理掉,反而還讓它好端端的留在那兒,好似就是要讓人確定徐幼珊的兇手身份一般。

這明顯就是最說不過去的現象,可若這種紕漏連聞歌都能看出來,那趙嬤嬤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可趙嬤嬤如今不僅不指出這個紕漏,反而還像是相信了徐幼珊的兇手身份一般,在冷心雲脫離危險期後,居然就對謝璟建議,讓謝璟把此事上報給太后和周惠帝。

這種種的種種,可都表現出了趙嬤嬤針對徐幼珊的意思,但儘管如此,聞歌還是不覺得趙嬤嬤是這次陷害徐幼珊的幕後黑手,只是奇怪於趙嬤嬤怎麼會這麼針對徐幼珊罷了,畢竟她們兩人之間,應該沒什麼好矛盾的啊。

聞歌不解,但謝璟卻絲毫沒有想爲他解惑的意思,反而是站在了窗邊,不知想著什麼出起了神來,而這一晃神。謝璟就晃然了許久許久,一直到夜色深沉,才讓人掌燈。去了落花軒。

楚王府,泊微後雲。

“王妃,要不您還是先歇息吧。”月黛有些不忍的對徐幼珊勸道,但徐幼珊卻是搖了搖頭,沒有起身,依然是倚在了炕桌旁,看著手裡的書發呆。

“唉……”暗暗的嘆息一聲。月黛見徐幼珊如此,也沒法,只好把旁邊的青金石燈盞都再挑了挑亮。好不傷到徐幼珊的眼睛,儘管月黛也知道,此時的徐幼珊根本就看不進她手裡的那本書去,現下。徐幼珊不過是在對著手中的書本出神罷了。

“王妃怎麼樣了?”而在月黛靜靜的退出房間。準備去小廚房重新沏上一壺新雨雲霧時,卻一出門就被楚黛給堵住了。此時,吳林氏和劉媽媽她們正在加緊查問泊微後雲裡的僕役們呢,所以徐幼珊這兒,就是楚黛和月黛在守著,可自剛剛得到謝璟深夜裡出了空山居,居然不是來泊微後雲,而是去了落花軒時。徐幼珊就一直這個樣兒了。

“不好。”月黛搖了搖頭的說道,而楚黛聞言。小臉就是一皺,說道:“你說王爺也不知道又怎麼了,怎麼會好一段時間又這樣了,總是反反覆覆的,讓人實在是捉摸不透王爺到底是在想些什麼啊,害得王妃也老是這樣情緒起起落落的。”

楚黛不滿的抱怨著,但月黛卻是嚇了一跳的打斷了她的話,說道:“好姐姐啊,你能不能不要什麼都敢亂說好吧,王爺也是我們能議論的啊。”月黛看了一眼四周,才湊近楚黛,小聲的又道:“再說了,你別以爲我們泊微後雲裡就是安全的。”

楚黛一震,她當然不會再以爲泊微後雲裡是絕對安全的了,若絕對安全,那這次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兩人一時間倒是安靜了下來,臉上都爲徐幼珊憂心忡忡,但此時還在房裡發呆的徐幼珊,卻根本就不知道楚黛和月黛對她的擔心,並且她也沒像楚黛兩人擔憂的那般,是在爲了謝璟去落花軒一事不高興,她現在思索著的,可不是因爲吃醋什麼的,如今她對謝璟的信任,可不是一點兩點了。

徐幼珊現下正在沉思的,是謝璟爲什麼會去落花軒,難道這次的事情,幕後黑手的王霓裳?這不大可能吧,先不說她是怎麼突破泊微後雲裡的,就只說冷心雲那兒,也不是王霓裳能輕易得手的啊,畢竟她們兩人可是鬥了這麼多年了,一直都是勢均力敵、誰也奈何不了誰的狀況,怎麼可能在突然之間,王霓裳就對冷心雲下毒成功了?

這也太不可能了吧!

徐幼珊想到了這些,是越發覺得這次對冷心雲下毒的人,應該不可能是王霓裳的,但在這個極其敏感的時候,謝璟又突然去了落花軒,那表示王霓裳與這件事情是有關的,只是就不知道,這個“有關”是有多深的關係了。徐幼珊在泊微後雲裡,出神的在想著王霓裳的事情,而在此時的落花軒裡,王霓裳卻是面色慘白。

“王、王爺,臣妾不知您到底在說什麼。”一句短短的話,王霓裳卻好像是說的十分費力一般。

“霓裳,我記得,我們初見的那年,是你十五歲那年吧。”但謝璟卻好像完全不知一般,只是專注的看著手裡的那杯清茶,就好像是在這杯茶裡,有著當年的王霓裳一般,讓謝璟竟然露出了回憶的神色,整張面孔都氤氳在了薄薄的熱氣之中。

而當謝璟提起了當年初遇時的事時,王霓裳卻是猛然一震,然後竟然就沉靜了下來,眼裡卻忽然浮現了一抹恨色。

王霓裳,是王家的庶女,自小就和王家的嫡枝女兒是有著天壤之別得對待的,但這在這個時代裡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根本就沒什麼好稀奇的,尤其是越在門第高貴的氏族裡,這種現象就越是明顯。可王霓裳卻是不同,因爲她的生母是被王閣老極爲寵愛的姬妾,因此王霓裳從小就是被王閣老當做嫡女來養的,衣食用度皆都不比王家的嫡女們差。

但在這個講究門第氏族的時代裡,庶女的身份是不管王霓裳再怎麼受寵也改變不了的,反而由於王霓裳母女被王閣老太過寵愛。雖說王閣老不敢達到寵妾滅妻的程度,但也是在王家積攢了不知多少怨懟。

而王霓裳之母的孃家,還根本就只不過就是一個小族。哪有什麼勢力,不說幫上王霓裳母女一把了,只要不連累她們就不錯的了,因此在王家,王霓裳能依靠的就只有王閣老的寵愛。只是,後院之事,男人能顧忌到的有多少?

就算王閣老對王霓裳母女如此寵愛了。可在王夫人依仗強大的孃家靠山,使王家主母的位置屹立不倒得前提下,王霓裳母女還是不知在王夫人手下吃了多少的暗虧和委屈。深刻得讓王霓裳從沒遺忘過。

可也許也是因爲如此,讓王霓裳小小的年紀就知道權利的重要性,所以早早的,王霓裳也就在神都裡。開始了努力的嶄露頭角。力爭上游。

而一次千秋歲宴後,王霓裳的願望也就徹底實現了,她一舉成名,並且在神都的上流圈裡嶄露頭角,不僅是從此不再默默無名,且還開始有無數的俊傑開始向她表示愛慕之情,就連她的父親都爲她高興不已,而王夫人也在那段時間裡。不再明目張膽的給她們母女下絆子了。這一切的一切,都讓王霓裳覺得她的夢想就要馬上實現了。她從此就可以一躍青雲,成爲人上人。

但就在王霓裳沉浸在幸福喜悅中不可自拔時,只不過就是一夕之間,她的世界卻就此天翻地覆。

一場再正常不過的宴會裡,王霓裳卻在被人用酒水“不小心”打溼衣服,下去更衣時,被王夫人抓到了與一陌生的酒醉男子在同一間屋中。就算此時民風對於女子的束縛已不太苛刻,但像這種被陌生男子見到更衣的情況,若傳了出去,她是一定得嫁給那個男子的,但天可憐見,那男子可是一個面容兇惡的馬伕啊。

不說王家絕對不可能把女兒嫁給這樣的人,就說王霓裳自己,也是寧願死也不願嫁給那個馬伕的。因此當時在發生了此事後,王夫人立刻就冠冕堂皇的讓人把那醉醺醺的馬伕當場就處死了的,但也因了這樣,這事就變成了一個無頭公案。在事後王霓裳從震驚絕望裡勉強掙扎回神,再想重新調查時,是再也無從下手的了,而她也又被打進了絕望的深淵裡,久久以後都不能自拔。

而至此後,王霓裳就被關在了王府裡,不準再出門半步,雖對此,王閣老是有異議的,但那件事是在別人家發生的,就算事後處理的再好,也不可能保密了。所以雖說神都裡的貴夫人們都不說,但知道這事的也是大有人在,而王霓裳的名聲也漸漸變的不好,到了最後乾脆就是消失了。

直到當年謝璟十六歲時,到了該指側妃的時候,周惠帝突然把王霓裳指給謝璟當側妃時,人們才又重新記起了這個名字。

“父皇把你賜給我做我的側妃以後,你不會以爲我什麼都不去打聽清楚吧?”謝璟淡淡的聲音響起,讓王霓裳不自覺的用力抓住了手上的茶杯,用力到手上都有青筋隱現。

“霓裳自然不會這麼以爲,連奢望都不敢。”王霓裳聲音低低的說著,語氣裡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好像是茫然無措,又好像是冷漠無比。但不管是哪種,現在的王霓裳都表現出了一種和剛剛見到謝璟來時的喜悅,完全不同的決然之情,就好像有什麼東西即將要破碎一般。

“可我卻不介意,也從來就沒有沒有提起過,是嗎?”謝璟垂著眼,看向他手中藍玉九翟的汝窯茶杯,好似漫不經心一樣的在說著話,可王霓裳在聞言以後,卻是扯了扯嘴角,想說什麼,但最後還是一句話也吐不出來,只能靜靜的聽著謝璟繼續說道:“我還記得,當父皇的旨意賜下後,我們的第一次見面,那時你瘦得太過,偏偏身上卻穿了一件很是寬大的衣服,風一吹,好像就要飄走一般。”

那時,是王霓裳最苦難的日子,她也記得,記得在她快要崩塌的世界裡,是因爲出現了謝璟這道最美的光芒,所以她才能重新活了過來。

“但過了這麼多年,你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好像隨時都會被風吹走了。可是,當年那個只會用怯懦的目光看人的女孩,也不存在了。”謝璟說完這句話,終於擡頭看向了王霓裳,只是他眼裡往日的那些淡然,在此時卻都變成了駭人的冷漠,“不久前,北定王世子齊暄給我送來了一個消息,說已經檢測出了那日徐府後門處,馱著幼珊乘坐的馬車的馬匹體內,有黃武草之毒。”

王霓裳心下巨震,可面上還是不露出一絲的異色,而謝璟也不管她,只是繼續說道:“而這次心雲所中之毒,雖不是黃武草,可卻是和黃武草相生相伴的紅雲草之毒。而我記得,這兩種毒草的生長之地,就是在你母親的孃家汀州。”

“殿下這是什麼意思,霓裳不懂。”王霓裳聲音平穩,輕輕的說道。

“不懂?那好,這是我的侍衛在你的妝奩裡發現的用綢布包著得種子,你能告訴我它們是什麼嗎?”謝璟取出了一塊用著褐色綢布包裹著的兩粒種子,丟在了桌上,眼神冰冷的對王霓裳問道。

而王霓裳在看見了那兩粒種子後,眼裡露出了驚駭欲絕的表情,她不可置信的看了看那兩粒小小的種子,然後又猛的掉頭看向她妝奩的方向,但下一刻,她卻突然像凋零的花朵一般,忽地就臉色死白了起來,“我就說,怎麼種子會有些不同,原來是殿下命人把它們換了啊。”

“也許想置幼珊於死地的人不止你一個,但泊微後雲裡全都是幼珊的陪房,外人根本就安插不進內應去,尤其是徐夫人壽辰那天,幼珊所做的馬車,乃是我讓人安排的,其他人想要下毒,根本就不可能,唯一說得通的就是在路上才被人下手的。”

謝璟看著臉色死白的王霓裳,沒有一絲停頓的說著:“那天爲幼珊駕車的車伕,在事發後突然失蹤,可儘管如此,聞歌還是查到了,他是你乳孃的表親,對嗎?”

第六十三章 允第二百三十章 後之覺第五章 明晃晃的威脅第三十五章 紅第一百六十四章 流言第三十五章 秋初第七章 象牙白的湖綢第二百二十七章 熱議第二十四章 堪第二十五章 幽涼第四十六章 絳第十六章 茶蘼第三十四章 煙沙第二百二十二章 意外第二百二十三章 冷風第九十章 朝陽五鳳冠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慌第一百七十六章 無聲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起第三十七章 透玉第六十章 狠狠痛一次第一百六十二章 折騰第二十六章 見第四十七章 予第一百九十三章 搖曳第二章 不如天算第一百三十章 第三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豆青第一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三十六章 花簪第二百一十四章 夏至第一百九十七章 往事第二十七章 夏花蟬鳴第二百一十二章 紅雲第二十八章 更殘忍的第六十三章 慕青粉春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起第三十八章 花開第七十一章 玲瓏山茶第四十三章 靜第三十五章 彌足珍貴第二十六章 湍流第三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一百三十六章 依賴第一百三十五章 樹藤第一百七十八章 外人第三章 樹下梅枝第一百零一章 神不知第一百六十三章 剎那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語第六章 繁花累鑲第六十章 天籟第二十一章 憂傷不了第四十九章 洶涌第十五章 淡黃色的月第三十章 風雨齋第六十三章 允第一百二十五章 顯露第一百一十四章 歸來第五十七章 隅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們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雨第一百九十一章 別離第五十二章 瑩第五十四章 枯第二百一十七章 擔心第二十章 咋呼呼第九章 第二次第一百七十七章 沸水第五十章 沒有第一百二十八章 熟悉第六十一章 畔第十四章 五瓣梅第四十八章 尾巴第五十一章 瀟疏第五十章 蓮青的曲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斬釘第一百七十四章 流逝第一百六十七章 斷落第十九章 盤螭瓔珞寶第十四章 五瓣梅第一百九十六章 裁金第二百零四章 入木第二十三章 正戲第二百零六章 若可以第一百七十八章 外人第四十五章 青燈第四十四章 夏末秋初第二百章 寥寥幾句話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雪第一百八十八章 受傷第五十一章 晴朗的天第二十八章 迷第一百四十三章 丹鳳第一百三十九章 飛舞第九十二章 泊微後雲第六十八章 曇花一現第二十五章 幽涼第三十四章 煙沙第十七章 滿鋒棱
第六十三章 允第二百三十章 後之覺第五章 明晃晃的威脅第三十五章 紅第一百六十四章 流言第三十五章 秋初第七章 象牙白的湖綢第二百二十七章 熱議第二十四章 堪第二十五章 幽涼第四十六章 絳第十六章 茶蘼第三十四章 煙沙第二百二十二章 意外第二百二十三章 冷風第九十章 朝陽五鳳冠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慌第一百七十六章 無聲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起第三十七章 透玉第六十章 狠狠痛一次第一百六十二章 折騰第二十六章 見第四十七章 予第一百九十三章 搖曳第二章 不如天算第一百三十章 第三天第一百三十一章 豆青第一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三十六章 花簪第二百一十四章 夏至第一百九十七章 往事第二十七章 夏花蟬鳴第二百一十二章 紅雲第二十八章 更殘忍的第六十三章 慕青粉春第二百三十二章 風起第三十八章 花開第七十一章 玲瓏山茶第四十三章 靜第三十五章 彌足珍貴第二十六章 湍流第三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一百三十六章 依賴第一百三十五章 樹藤第一百七十八章 外人第三章 樹下梅枝第一百零一章 神不知第一百六十三章 剎那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語第六章 繁花累鑲第六十章 天籟第二十一章 憂傷不了第四十九章 洶涌第十五章 淡黃色的月第三十章 風雨齋第六十三章 允第一百二十五章 顯露第一百一十四章 歸來第五十七章 隅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們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雨第一百九十一章 別離第五十二章 瑩第五十四章 枯第二百一十七章 擔心第二十章 咋呼呼第九章 第二次第一百七十七章 沸水第五十章 沒有第一百二十八章 熟悉第六十一章 畔第十四章 五瓣梅第四十八章 尾巴第五十一章 瀟疏第五十章 蓮青的曲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斬釘第一百七十四章 流逝第一百六十七章 斷落第十九章 盤螭瓔珞寶第十四章 五瓣梅第一百九十六章 裁金第二百零四章 入木第二十三章 正戲第二百零六章 若可以第一百七十八章 外人第四十五章 青燈第四十四章 夏末秋初第二百章 寥寥幾句話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雪第一百八十八章 受傷第五十一章 晴朗的天第二十八章 迷第一百四十三章 丹鳳第一百三十九章 飛舞第九十二章 泊微後雲第六十八章 曇花一現第二十五章 幽涼第三十四章 煙沙第十七章 滿鋒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寨县| 出国| 井陉县| 勐海县| 岫岩| 新巴尔虎左旗| 石屏县| 双江| 天津市| 靖州| 灵山县| 崇义县| 密山市| 东宁县| 伊吾县| 西昌市| 封丘县| 如东县| 普格县| 保山市| 襄樊市| 巩留县| 衡阳县| 拜城县| 鄱阳县| 富宁县| 汾阳市| 汉川市| 兰州市| 合肥市| 通渭县| 五大连池市| 平武县| 军事| 石景山区| 梨树县| 德化县| 海丰县| 永宁县| 两当县| 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