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9章 最後的較量(七)

敬安皇太后的到來比申皇后的出行鑾駕簡樸得多,只有不到十幾名宦官和宮女跟隨,另外還有一百多名侍衛,和申皇后近千人的規模相比,無疑是小巫見大巫。

但敬安皇太后在大寧王朝的崇高地位,卻遠遠不是申皇后能比,那是一個連皇帝都要下跪請安的人,她的一句話甚至能左右整個政局。

今年年初,楊皇后去世後,楚王勢力高漲,申貴妃被冊封爲皇后,楚王開府,楊皇后的父兄從高位落下,或罷或貶,東宮系遭受沉重的打擊,皇帝甚至說出了‘儲君也並非不能換’的話,皇太子地位的岌岌可危,緊接著爆發東海郡刺史之爭,申國舅眼看已經勝利在望。

可就是在這關鍵時刻,太子前去向皇太后哭救,幾十年不問政事的皇太后面見皇帝,提出儲君乃國之根本,不可輕動,也正是因爲她的表態,使皇帝同意太子獲得東海郡刺史的推薦權。

東海郡刺史的任命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正是東海郡的獲勝,使太子艱難的處境得以逆轉,皇帝停止了對太子的打壓,取消撤除東宮六率府的旨意,將兩萬軍隊重歸東宮,原本要貶爲桂林郡刺史的楊皇后之弟楊廷安轉任餘杭郡刺史,而楊皇后之父楊晟也任命爲太傅。

一系列的措施使太子的地位又再次穩定下來,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皇太后在關鍵時刻對太子的支持,當然,根本原因是皇帝也只想借楊皇后之死打壓東宮系,給楚王系騰出空間,只是他打壓的動作有些過大,正好借皇太后的求情調整回來。

但不管怎麼樣,皇太后的地位在大寧王朝都是至高無上,不僅因爲她是前哀宗的正宮皇后,而且還有一個不爲人知的秘密,她還是當今皇帝的親生母親,這是大寧王朝最大秘密,只有極少數人知道。

聽說皇太后駕到,申皇后的臉色一下子變得異常難看,她很想一走了之,但她不敢對太后不敬,她只得下令道:“扶我下駕,我要參拜太后。”

蘇家上下也驚異無比,他們並不知道皇太后今天要來,皇太后並沒有給他們任何事先通知,他們慢慢退到一旁,成了旁觀者,尤其蘇遜,皇太后的突然到來,無疑緩解了剛纔申皇后給他的壓力。

他心中十分驚疑,直覺告訴他,皇太后的到來或許和他孫女之事有一定關係。

皇太后的車駕緩緩到來,也停在蘇府的大門前,此時,護衛申皇后的羽林軍早已將四周圍觀的民衆趕走,將皇后和皇太后的車駕團團圍住。

申皇后從車駕中被扶下來,她來到皇太后的車駕前跪下,輕聲道:“兒媳申沁玉叩見太后!”

車簾拉開,露出了皇太后溫和的笑容,“皇后不用多禮,請起!”

“謝太后!”

申皇后站了起來,皇太后又笑問她,“皇后這是去哪裡?”

在皇太后面前,申皇后始終低眉順眼,她在宮中也呆了十幾年,對皇太后在宮中的地位非常清楚,她清楚地記得,十年前,楊皇后曾經對皇太后的指責進行公開頂撞,結果皇上勃然大怒,將楊皇后趕去冷宮,並擬旨準備廢皇后,最後還是皇太后的說情才使楊皇后逃過一劫,從此,楊皇后再也不敢有半點頂撞皇太后,後來太后搬去城外別宮另住,楊皇后依然每年都要去請安。

申皇后剛開始也很疑惑皇帝爲何對皇太后如此孝敬,皇太后每次生病,皇上都要來下跪請安,親自端水喂藥,這一直讓她很疑惑,皇太后不過是前任皇帝的皇后,雖然封爲太后,皇帝在她面前也自稱皇兒,但那只是名義上的稱呼,而實際上,太后只是皇嬸,他沒必要這麼孝順。

到了後來,申皇后才漸漸猜到了一點點秘密,敬安皇太后曾經做過楚王妃,她極可能就是皇帝的親生母親,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得通皇太后在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雖然猜到了這個秘密,但申皇后卻不敢說,相反,她利用楊皇后和皇太后的不和,極力孝敬皇太后,使聖上對她印象極好,才使她最後登上了皇后的寶座。

正是有這些經歷,申皇后纔不敢在太后面前放肆,始終表現得低眉順眼,她低聲道:“回稟太后,兒媳在城外有一座皇莊,剛剛修繕完成,今天特去巡視,途經此處。”

皇太后又微微笑道:“既然是途經,那爲何要進坊來蘇府?”

申皇后依然恭恭敬敬道:“兒媳聽說蘇祭酒的孫女美貌無雙,兒媳很有興趣,便順便來看一看,如果不錯,兒媳還想給她做媒。”

“原來如此,也真是巧了,哀家也是想給蘇祭酒的孫女做媒,如果皇后不介意,這個做媒的機會就讓給哀家,可好?”

申皇后心中一驚,她立刻反應過來,這是蘭陵郡王請皇太后出山了,也只有蘭陵郡王才能請得動皇太后,她心中立刻做出了利弊權衡,爲一個關家去得罪皇太后,這絕對是得不償失,她纔不幹。

她立刻笑道:“這談不上什麼機會,只是在宮中無聊,找點事解悶,如果太后有意,兒媳當然願意讓給太后。”

“那就多謝皇后了!”

皇太后下了馬車,申皇后連忙上前扶住太后,走到蘇府門前,蘇遜和妻子盧夫人走上前跪下,“臣蘇遜參見太后,祝太后福駐永壽。”

“蘇大人請起!”

皇太后找了一圈,又笑問道:“令孫女九天呢?”

蘇遜和妻子盧氏都暗暗吃驚,九天是蘇菡的小名,只有家裡人才知道,皇太后怎麼會知道?他們不敢怠慢,連忙讓周氏去把蘇菡找來,其實蘇菡就躲在大門內,她先是被皇后的威壓而感到十分緊張,隨即皇太后的到來又讓她鬆了口氣。

聽見皇太后找自己,她連忙走出府門,在皇太后面前跪下,“蘇菡給皇太后請安,給皇后娘娘請安。”

皇太后見蘇菡長得美貌絕倫,目光清澈如水,秀外而慧中,她立刻便喜歡上了,無晉好眼光,這就是她的孫媳婦。

皇太后連忙將她拉起來,笑瞇瞇道:“真是好孩子,你寫的那本美猴王大鬧天宮我也讀過,非常不錯,我很喜歡。”

旁邊申皇后也被蘇菡的美貌震驚了,她暗暗慶幸,幸虧皇上沒有見到她,若見到她,自己的地位就真的不保了,她也連忙從頭上拔下一支玉釵,遞給她笑道:“我出來匆忙,沒帶什麼見面禮,這支玉釵是我的心愛之物,就送給你。”

蘇菡雙手接過,屈膝謝道:“謝皇后娘娘賞賜!”

申皇后一向善於見風使舵,既然她已決定絕不爲關家而得罪皇太后,自然要彌補一下她剛纔說得話,同時討好太后,她又對蘇遜笑道:“太后也要爲蘇小姐提親,我剛纔說的話就此取消,請蘇大人不要放在心上。”

“臣不敢!”蘇遜心中長長鬆了口氣,他最害怕的不是孫女嫁給關家,而是怕孫女進宮。

皇太后溫和一笑,“蘇大人,哀家這一生從未爲人牽線做媒,今天是第一次,是想爲蘭陵郡王之孫無晉向蘇家求婚,那孩子也算是哀家的孫子,哀家非常喜歡他,他和九天是天生良緣,希望蘇大人能給哀家這個面子,考慮這門婚事。”

蘇遜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孫女的婚事竟然驚動了皇太后,皇太后第一次爲人做媒,竟然是爲自己的孫女,蘇遜心中既惶恐,又感到萬分榮耀,他本來對無晉也很動心,認爲他的強勢能托住蘇家地位不墜,只是有點猶豫他和蘇家不是一類人,但現在有大寧王朝最尊貴的人爲無晉求情,皇太后的面子他怎麼能不給。

更重要是剛纔申皇后提到讓女兒進宮,這讓蘇遜的心中極爲震撼,如果自己最後拒絕了申家的求婚,那他們必然會報復,最直接的報復就是讓孫女進宮,既然他們失敗,他們也不會讓蘭陵郡王得到。

正是孫女進宮的隱患提醒蘇遜不能再把這件事拖下去,皇太后的求婚無疑是破解這個隱患的最好機會。

蘇遜立刻施禮道:“臣的孫女能得太后青睞,是她福氣,既然太后已開金口,臣願意和蘭陵郡王聯姻,蘇家答應這門親事。”

皇太后呵呵笑了起來,“既然蘇家答應,那我們就一言爲定,明日男方開始納采,哀家雖年邁,但也願意爲他們做媒妁並證婚。”

皇太后證婚,這是何等榮耀,蘇遜欣然同意,“就一言爲定,明日開始納采。”

蘇菡親耳聽見祖父答應了這門親事,她頓時心花怒發,但矜持使她臉上不敢表露喜悅,只是羞澀地低下頭。

皇太后越看她越喜歡,便笑問她:“九天,願意去碧仙宮住幾日,陪哀家說說話嗎?”

蘇菡回頭向祖父望去,蘇遜點點頭,表示同意,蘇菡便小聲道:“九天願意!”

“好!那你隨我同去。”

皇太后轉身上她的車駕,蘇菡和申皇后一左一右扶著她,皇太后對申皇后笑道:“皇后,你有事就去吧!”

“那兒媳告退。”

申皇后已經一時一刻也不想再呆下去,她已經盡力,奈何皇太后親自出面,她也無能爲力了。

她上了自己的鑾駕,迅速離開了蘇府,向城南而去,蘇菡扶著皇太后上了馬車,她向家人揮揮手,車駕啓動,也緩緩離開了蘇府。

望著車駕去遠,蘇翰昌輕輕嘆息道:“沒想到最後居然把皇太后也驚動了。”

蘇遜也苦笑一聲,“無論是福是禍,蘇家都躲不過了。”

他回頭對妻子道:“明天,我估計蘭陵王妃會來送禮納采,你負責接待吧!這門婚事我既已答應,就不要再出意外了。”

從昨天回府,蘇遜一直沒有好好休息,他有點疲憊,準備回府休息,可就在這時,幾匹馬疾速奔來,所有人都一怔,回頭望去。

只見幾名宦官翻身下馬,奔上前大聲道:“皇上口諭,宣國子監祭酒蘇遜立刻進宮。”

蘇遜吃了一驚,連忙道:“我這就進宮。”

宦官上前苦笑一聲道:“大人快點吧!科舉出大事了。”

“出了什麼事?”蘇遜的心立刻懸了起來。

宦官壓低聲音道:“科舉中出現了嚴重舞弊事件,試題被事先泄露,聽說禮部關侍郎的兒子關賢駒有重大嫌疑,皇上十分震怒。”

“啊!”

蘇遜和蘇翰昌都同時驚呆了。

........

第64章 招數有點損第239章 傳言悄起第223章 落子何處第75章 張縣令的人情(下)第116章 最後的較量(四)第193章 鳳凰會(二)第233章 維揚之行(下)第8章 皮鞭小烈馬第245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中)第7章 清河水軍第34章 翻牆去捉賊第300章 關中大戰(下)第19章 一石二鳥(上)第21章 一石二鳥(下)第6章 以牙還牙第203章 鳳凰會傳來消息第100章 齊府壽宴(九)第47章 破局第114章 酒葫蘆的秘密第187章 夜審(上)第104章 重要的小人物第154章 齊瑞福的危機來了第78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四)第154章 緊密籌劃第140章 潮水退去第34章 梅花衛試箭(上)第271章 人心散了第91章 別離第64章 招數有點損第11章 獅子大開口第205章 火燒戶部司第29章 恩怨一筆勾銷第96章 打通關節第96章 打通關節第249章 戰爭爆發前夕(一)第69章 王府家宴第69章 王府家宴第2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第34章 翻牆去捉賊第77章 有點損人利己的善事第218章 詭夜(二)第38章 郡王府事件(上)第39章 郡王府事件(中)第47章 鳳凰會第110章 蘇翰貞的人情第79章 修橋風波(二)第22章 齊瑞福的危機(上)第81章 梅花衛江閣老第184章 誕生第26章 天積寺(中)第29章 恩怨一筆勾銷第228章 收網白衣兵(下)第67章 牽手第33章 橫財並非天上來第89章 誤會第286章 小皇帝的煩惱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181章 鳳舞進門(下)第49章 情報突來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69章 王府家宴第130章 成婚(二)第197章 剿滅白沙會第86章 聯吳抗曹第241章 公開身份的時機到來第132章 成婚(四)第20章 太子的心思第88章 擦肩而過第62章 太后召見第272章 尋找後路第225章 布兵淮河第91章 別離第36章 無恥的人和有品的官(上)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71章 皇甫百齡的決定第165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上)第80章 修橋風波(三)第91章 第一天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280章 雍京血案第107章 刑部侍郎的把柄第19章 生死相依第19章 生死相依第181章 鳳舞進門(下)第103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六)第38章 貪公釣急魚第44章 邵景文請客第120章 最後的較量(八)第222章 新帝登基第220章 詭夜(四)第67章 兄弟夜談第2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第149章 新官上任頭一把火第34章 梅花衛試箭(上)第173章 黃老牙第2章 夜海起波瀾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303章 截斷後路第232章 維揚之行(中)
第64章 招數有點損第239章 傳言悄起第223章 落子何處第75章 張縣令的人情(下)第116章 最後的較量(四)第193章 鳳凰會(二)第233章 維揚之行(下)第8章 皮鞭小烈馬第245章 申氏兄妹的分歧(中)第7章 清河水軍第34章 翻牆去捉賊第300章 關中大戰(下)第19章 一石二鳥(上)第21章 一石二鳥(下)第6章 以牙還牙第203章 鳳凰會傳來消息第100章 齊府壽宴(九)第47章 破局第114章 酒葫蘆的秘密第187章 夜審(上)第104章 重要的小人物第154章 齊瑞福的危機來了第78章 婚姻背後的鬥爭(四)第154章 緊密籌劃第140章 潮水退去第34章 梅花衛試箭(上)第271章 人心散了第91章 別離第64章 招數有點損第11章 獅子大開口第205章 火燒戶部司第29章 恩怨一筆勾銷第96章 打通關節第96章 打通關節第249章 戰爭爆發前夕(一)第69章 王府家宴第69章 王府家宴第2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第34章 翻牆去捉賊第77章 有點損人利己的善事第218章 詭夜(二)第38章 郡王府事件(上)第39章 郡王府事件(中)第47章 鳳凰會第110章 蘇翰貞的人情第79章 修橋風波(二)第22章 齊瑞福的危機(上)第81章 梅花衛江閣老第184章 誕生第26章 天積寺(中)第29章 恩怨一筆勾銷第228章 收網白衣兵(下)第67章 牽手第33章 橫財並非天上來第89章 誤會第286章 小皇帝的煩惱第17章 何人不想天賜富?第26章 鬥智鬥勇(上)第181章 鳳舞進門(下)第49章 情報突來第117章 最後的較量(五)第69章 王府家宴第130章 成婚(二)第197章 剿滅白沙會第86章 聯吳抗曹第241章 公開身份的時機到來第132章 成婚(四)第20章 太子的心思第88章 擦肩而過第62章 太后召見第272章 尋找後路第225章 布兵淮河第91章 別離第36章 無恥的人和有品的官(上)第32章 申皇后的不悅第71章 皇甫百齡的決定第165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上)第80章 修橋風波(三)第91章 第一天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280章 雍京血案第107章 刑部侍郎的把柄第19章 生死相依第19章 生死相依第181章 鳳舞進門(下)第103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六)第38章 貪公釣急魚第44章 邵景文請客第120章 最後的較量(八)第222章 新帝登基第220章 詭夜(四)第67章 兄弟夜談第2章 夢裡不知身是客第149章 新官上任頭一把火第34章 梅花衛試箭(上)第173章 黃老牙第2章 夜海起波瀾第268章 邵景文的投資第303章 截斷後路第232章 維揚之行(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义县| 苗栗县| 综艺| 石阡县| 武定县| 城固县| 襄樊市| 长宁区| 永登县| 依安县| 四平市| 绥阳县| 盖州市| 湖北省| 阜南县| 霍林郭勒市| 南雄市| 饶阳县| 长岭县| 淮阳县| 屏山县| 静乐县| 瑞安市| 高尔夫| 穆棱市| 淮北市| 山阳县| 小金县| 广丰县| 南安市| 永寿县| 双城市| 龙山县| 石阡县| 定西市| 永川市| 财经| 建德市| 青川县| 赣州市| 栾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