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9章 糕點

德壽怨歸怨,但是該說的話,還是要說的。

“陛下,寶郡主說了,大學(xué)士王大人這人有個毛病,就是最怕餓。他一餓哪,就會眩暈。待會兒要是因爲(wèi)?zhàn)I,暈倒在大殿上就不好了。您看,是不是讓王大人也過來歇歇腳?

寶郡主,這個毛病是個人就有好嗎?您這樣說難道就不覺得臉紅嗎?

永盛帝正在心滿意足階段,當(dāng)然王姒寶說什麼是什麼了。

一邊往大殿走,一邊心情愉悅的吐出兩個字:“準(zhǔn)了。”

就在永盛帝重新坐回龍椅,下面的小太監(jiān)偷偷的塞給了德壽一個紙包,另外還有一個熱乎乎的j蛋。

這把德壽感動地,都快老淚縱橫了。

還是寶郡主好啊,在這個時候還能想著老奴。

和下面的小太監(jiān)打了聲招呼,德壽匆忙找了個地方,就著茶水,吃了兩個大大的包子和一個j蛋。

等他回到大殿,看著王四公子正奮筆疾書的身影,怎麼看怎麼覺得順眼。

再說王子義突然被一名小太監(jiān)告知,永盛帝讓他到後面去一趟。

他朝永盛帝的方向看了一眼,見永盛帝還朝自己微笑著點頭。就知道這個小太監(jiān)所言不假,不是謊騙自己。便從座位上起身,跟隨著小太監(jiān)出了大殿。

剛一出大殿就聽那個小太監(jiān)說:“剛剛寶郡主派人來跟陛下說,王大人不能餓,一餓就會暈,待會兒要是因爲(wèi)?zhàn)I,暈倒在大殿就不好了。於是,陛下就派奴才來叫您去後面歇歇腳。”

等到後殿,王子義一看桌案上擺放著的吃食,激動之餘滿滿都是欣慰。

這女兒不知不覺中就長大了,也懂事了,現(xiàn)在都知道心疼爹了。

也虧得自家小女兒聰明,想出個那麼理所當(dāng)然的理由。

王子義坐了下來,淨(jìng)手、涑口後,拿起筷子斯斯文文的開動起來。

小太監(jiān)又道:“王大人,這些包子是寶郡主親手包的。”

王子義聽到後沒有言語,嘴角帶著笑,吃的速度更慢了。彷彿在吃的是人間少有的美味,格外的珍惜。

等他再次回到大殿,已經(jīng)過了近兩刻鐘。但從人家相當(dāng)?shù)ǖ纳袂閬砜矗觞N看也不像是才偷吃了東西的人。

王姒寶心疼自家爹爹的同時,當(dāng)然也不例外心疼自家哥哥。

沒過多久,永盛帝就接到一張紙條。他打開紙條一看,上面娟秀的字體甚是熟悉。

皇表舅,我叫人給衆(zhòng)位考生每人煮了兩個j蛋。您以您的名義給他們發(fā)下去吧,作爲(wèi)一個仁慈的帝王怎麼能忍心看著考生捱餓呢?

結(jié)尾處還畫了一個調(diào)皮的笑臉。

永盛帝看了心裡直樂。這小丫頭還挺會替他收買人心的。

於是高聲吩咐道:“德壽,這個時候恐怕衆(zhòng)位考生們都餓了。叫人再送些宮餅過來給他們,另外再發(fā)給他們每人兩個j蛋。對了,另外再叫人準(zhǔn)備些熱水給他們喝。”

這下更顯得咱仁慈了吧。永盛帝捋著下頜打理的十分整齊的鬍鬚,美滋滋的想著。

下面參加考試的二百個生員一聽永盛帝的吩咐,個個內(nèi)心激動不已。

真是個體貼的好皇帝啊!

等一衆(zhòng)考生開飯,分列兩旁的大臣們看的直嚥唾沫。

不帶這麼欺負(fù)人的。只讓他們看,也不給他們分一點吃。

等等,那個王裕洵正在吃的也叫宮餅嗎?

怎麼看怎麼都像是熱騰騰的包子呢。

還有,他拿著的那個竹筒裡裝的難道真的是水?

怎麼看怎麼那麼像是軟糯無比的貢米粥呢。

還有,他桌子上除了j蛋外,怎麼還會多出兩碟小鹹菜呢?

太不像話了,怎麼能如此差別的對待呢?

這是什麼節(jié)奏?這難道就是所謂的氣死人不償命的節(jié)奏嗎?

王裕洵可不管別人怎麼想,反正在內(nèi)侍給他發(fā)放食物的時候,那個小太監(jiān)可是說了:“這是寶郡主單獨給四公子準(zhǔn)備的食物。包子還是寶郡主親手包的。讓您吃飽了喝足了,養(yǎng)精蓄銳後再好好答題。”

王裕洵美滋滋的喝著貢米粥、吃著包子和j蛋、就著小鹹菜。要多開胃,有多開胃。

這人不但長得好,就連吃個飯,都讓人覺得賞心悅目。那一舉手一投足,要多優(yōu)雅就有多優(yōu)雅。這讓人簡直羨慕不已。

嚥了咽口中的唾沫,當(dāng)然更羨慕的是他正在吃的東西。

永盛帝看著考生們吃的香,自己又感到餓了。細(xì)算一下,他吃飯也有些時候了。

就在這個時候,德壽又遞上來一張紙條。

永盛帝打開紙條一看,又樂了。

只見上面寫道:

皇表舅,既然考生們都有吃的了,衆(zhòng)位大臣們恐怕也餓了。姑外祖母讓人給他們也準(zhǔn)備了些j蛋和宮餅。另外,作爲(wèi)一個皇帝陪著大家餓了這麼久,是不是也應(yīng)該吃點糕點墊墊肚子了?作爲(wèi)一個慈母怎麼能忍心看著自家兒子餓肚子呢?那作爲(wèi)一個孝順的兒子,又怎麼能辜負(fù)自家孃親的一番好意呢?所以這不算違規(guī)吧?

另外在這張紙條的最底部還寫了個“備註”字樣。

備註:王大學(xué)士平時在家也挺喜歡吃自家小女兒做的糕點的。

永盛帝合上紙條,朝德壽吩咐道:“讓人將吃食都拿上來吧。吩咐下去,這是母后賞給衆(zhòng)位愛卿的。”

餓了一上午加一中午的衆(zhòng)位大臣在接過食物後,都不顧形象的立馬開吃起來。這還是他們這麼多年來,在皇宮吃的最好吃的一餐。想到這裡,禁不住對蔣太后更加感激涕零起來。

還是皇太后仁慈啊!這個時候還能想到他們。

等一看太子、幾位皇子、大學(xué)士周蘇平以及出身於鎮(zhèn)國公府的幾位,吃的比要他們好時,想嫉妒都不好意思。

現(xiàn)在有的吃就不錯了,這還是借了這幾位的光。

這時永盛帝看著桌子上擺放的六樣糕點,看著就覺得好吃。

這些糕點顏色各異,而且每個做的都非常的精緻,都是一口一個的分量。

其中紅色的是棗糕、黃色的是南瓜餅、綠色的是綠豆糕,白色的是桂花糕。另外還有糯米卷紅豆沙,外面裹了一層黃豆粉的一樣不知名的糕點,再有一張一張小薄餅捲成的卷,裡面有的包著r絲、醬和蔥絲,還有的卷的是細(xì)細(xì)的土豆絲。

前幾樣糕點在宮中常見,唯獨糯米卷紅豆沙裹豆粉的那種糕點和小薄餅卷r和土豆絲的是第一次見。想來,這兩樣應(yīng)該是寶妹親手做的。

別說永盛帝還真的猜對了。

前幾樣糕點,除了有一樣以外,還真的都是王姒寶叫廚娘做的。只不過在廚娘們做的時候,王姒寶特意要求他們一定要將糕點做的小巧精緻,最好是一口一個的大小。這樣看起來好看不說,吃起來也比較方便。

和順侯府的糕點現(xiàn)在都是這樣子大小。

再說後兩樣食物,一個是王姒寶想到的驢打滾,另一個就是京醬r絲和土豆絲捲餅。

永盛帝喜歡喝雲(yún)霧茶,王姒寶便按照他的喜好讓德壽給永盛帝配上雲(yún)霧茶一起吃。王子義現(xiàn)在習(xí)慣了喝熱乎乎的羊奶,王姒寶便將煮好的羊奶裝在水袋中連同糕點一起給送了過來。

永盛帝不情不願的將備註中註明的王大學(xué)士叫到身邊。

還故作大方的說道:“王大學(xué)士,你家小女兒說你喜歡吃她做的糕點,你就從中選一兩樣吧。”

王子義打眼一看,就知道後兩樣食物是王姒寶準(zhǔn)備的。於是開口詢問了一句:“陛下您確定讓微臣隨便選?”

永盛帝點過頭後,就看王子義正伸手在驢打滾和京醬r絲那兩個小碟子上晃。不自覺的發(fā)出“哎?”的一聲。

王子義無聲的笑了笑,最終將手拐到品相一般的桂花糕上,將碟子拿了起來。

“微臣選好了。”

見永盛帝微微的鬆了口氣,又伸手接過德壽遞過的裝羊奶的水袋。

永盛帝看著如此識相的王子義老懷欣慰。於是美滋滋的拿著一個驢打滾吃了起來。

“唔”味道不錯,真好吃。

王子義施禮稟了一句“微臣告退。”見永盛帝點頭,便往自己的座位上走。

在回的途中,還特意經(jīng)過了王裕洵的試桌,並將裝桂花糕的碟子看似隨意的遞了過去。

王裕洵十分熟稔的拿了一個桂花糕塞到了嘴裡,然後十分滿足的又拿起一個,向王子義點了下頭,示意自己夠吃了。

當(dāng)細(xì)細(xì)將口裡的桂花糕咀嚼了一遍後,王裕洵確認(rèn):唔,真好吃。這個是寶妹親手做的一定沒錯。

王子義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心滿意足的開始食用了起來。

味道不錯。

桂花糕裡面裡面含有濃濃的奶香味,除了自家小女兒,別人還真做不出來這個口味。

這是王姒寶所有糕點當(dāng)中做的最熟練也是最有特色的一種。

這主要是因爲(wèi)侯夫人李氏喜歡吃桂花糕,王姒寶便特意爲(wèi)了她學(xué)做的。

桂花糕的口味一般比較偏甜,雖然好吃,但不適合老年人。就是年輕人吃著有時也會覺得膩。因此,王姒寶便用羊奶代替了水,減少了裡面的糖量,並加入了打發(fā)的蛋白,最後再上屜子蒸。這樣做出來的桂花糕清香軟糯,口感極佳。

李氏在吃過一次王姒寶做的桂花糕後,就愛上了這種口味。於是王姒寶便時不時的給李氏做著吃。

侯府其他人的想法是:難得寶妹做吃的,怎麼也要給些面子品嚐上幾口。何況味道還真不錯。

看著互動的兩父子,衆(zhòng)人皆滿頭黑線。

這樣當(dāng)著衆(zhòng)人的面一點都不避諱真的好嗎?

王子義心道:我即使避諱,難道你們就不知道那個人是我兒子了?

第237章 意外的緣分第106章 和皇帝談生意第115章 殿試選題第35章 其樂融融第227章 密談第165章 商量查賬第39章 關(guān)於收徒的問題第206章 嫁妝第70章 分享第112章 會試結(jié)束第48章 竹馬盼青梅第203章 蠶食第307章 求生的信心第182章 營救第322章 迎敵第281章 有孕第147章 奔波的侯府衆(zhòng)人第296章 商議(二)第75章 比試第119章 糕點第279章 傳言第236章 故人遭遇第49章 動手第75章 比試第301章 王姒寶教學(xué)第120章 答題第255章 畫像第5章 當(dāng)年秘辛第272章 朱氏祠堂第294章 婆母和親孃第187章 奉北郡終第170章 王裕洵未歸第160章 太子妃孕事第58章 王家人的打算第201章 商議婚事第47章 邀約第262章 鬧彆扭的小皇帝第129章 張君顏的傷心事第297章 商議(三)第126章 陸雪瑩第132章 暗殺第234章 同歸於盡第61章 承包魚塘第45章 壽禮第233章 蔣太后薨第172章 待援第152章 落水第18章 出行第43章 謝玄和王裕洵的婚事第76章 賽半仙第88章 神獸第127章 成婉來訪第236章 時過境遷第184章 密謀第123章 殿試終第135章 和趙氏談心第217章 蔣氏教女第153章 南風(fēng)翌第157章 談心第216章 香姨娘來求第170章 王裕洵未歸第136章 照看第23章 離別第227章 密談第305章 兩難抉擇第281章 有孕第256章 伎倆第199章 和親一百六十七章 通濟(jì)縣衙第235章 王裕洵大婚第39章 關(guān)於收徒的問題第129章 張君顏的傷心事第120章 答題第141章 處置未來閒王妃第29章 景玉兒和程璞瑜第102章 納妾第280章 送別第224章 溫柔的謊言第184章 密謀第219章 尊卑第2章 侯府上下喜迎小囡囡第251章 遭遇挑釁第273章 真相第219章 尊卑第5章 當(dāng)年秘辛第305章 兩難抉擇第9章 初次入宮第238章 別雍國第17章 雍國俊傑第188章 重返雍都第230章 土地制度改革第134章 醫(yī)傷第67章 打架第15章 冊封第50章 危險第275章 出殯與登基第168章 查賬第15章 冊封第56章 蘇煙霞第232章 射殺
第237章 意外的緣分第106章 和皇帝談生意第115章 殿試選題第35章 其樂融融第227章 密談第165章 商量查賬第39章 關(guān)於收徒的問題第206章 嫁妝第70章 分享第112章 會試結(jié)束第48章 竹馬盼青梅第203章 蠶食第307章 求生的信心第182章 營救第322章 迎敵第281章 有孕第147章 奔波的侯府衆(zhòng)人第296章 商議(二)第75章 比試第119章 糕點第279章 傳言第236章 故人遭遇第49章 動手第75章 比試第301章 王姒寶教學(xué)第120章 答題第255章 畫像第5章 當(dāng)年秘辛第272章 朱氏祠堂第294章 婆母和親孃第187章 奉北郡終第170章 王裕洵未歸第160章 太子妃孕事第58章 王家人的打算第201章 商議婚事第47章 邀約第262章 鬧彆扭的小皇帝第129章 張君顏的傷心事第297章 商議(三)第126章 陸雪瑩第132章 暗殺第234章 同歸於盡第61章 承包魚塘第45章 壽禮第233章 蔣太后薨第172章 待援第152章 落水第18章 出行第43章 謝玄和王裕洵的婚事第76章 賽半仙第88章 神獸第127章 成婉來訪第236章 時過境遷第184章 密謀第123章 殿試終第135章 和趙氏談心第217章 蔣氏教女第153章 南風(fēng)翌第157章 談心第216章 香姨娘來求第170章 王裕洵未歸第136章 照看第23章 離別第227章 密談第305章 兩難抉擇第281章 有孕第256章 伎倆第199章 和親一百六十七章 通濟(jì)縣衙第235章 王裕洵大婚第39章 關(guān)於收徒的問題第129章 張君顏的傷心事第120章 答題第141章 處置未來閒王妃第29章 景玉兒和程璞瑜第102章 納妾第280章 送別第224章 溫柔的謊言第184章 密謀第219章 尊卑第2章 侯府上下喜迎小囡囡第251章 遭遇挑釁第273章 真相第219章 尊卑第5章 當(dāng)年秘辛第305章 兩難抉擇第9章 初次入宮第238章 別雍國第17章 雍國俊傑第188章 重返雍都第230章 土地制度改革第134章 醫(yī)傷第67章 打架第15章 冊封第50章 危險第275章 出殯與登基第168章 查賬第15章 冊封第56章 蘇煙霞第232章 射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乌珠穆沁旗| 仁化县| 榕江县| 宜宾市| 合江县| 闽侯县| 金寨县| 和田市| 亳州市| 若尔盖县| 金湖县| 德昌县| 五指山市| 辛集市| 嘉兴市| 行唐县| 凤城市| 吉水县| 罗源县| 闵行区| 阜南县| 靖安县| 德清县| 四子王旗| 朝阳县| 新疆| 临海市| 蒙城县| 鄂尔多斯市| 南康市| 梨树县| 博野县| 万全县| 车险| 文山县| 金堂县| 平和县| 故城县| 伊吾县| 册亨县|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