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5章 殿試選題

王姒寶用十分慶幸的口吻說道:“那就好,我還怕自己這兩把刷子不夠使呢。”

說完,還大大的鬆了口氣。

“你就和朕貧嘴吧。”也就自家這個小外甥女在和他聊天時這樣隨意。

王姒寶趕忙正色道:“我哪敢啊。那皇表舅這次叫我來,究竟是爲了什麼事?”

永盛帝用輕描淡寫的語氣道:“朕就是想聽聽你對殿試的考題有什麼想法而已?”永盛帝是領教過王姒寶的天馬行空,因此,這次還真想從她這裡聽到什麼不一樣的想法。

哎呦我的娘啊!這麼重大的考試,您一個一國之君問我好嗎?好嗎?好嗎?

王姒寶的長長的睫毛忽閃了好幾下。

不好,人家也問了。索性,她就放開了,撒歡的說吧。

“我有時覺得吧--”王姒寶偷瞄了一眼永盛帝。

“隨便說,說錯了朕就當你是童言無忌。”

不得不說永盛帝對王姒寶的喜愛和寬容程度遠遠超過他對自己子女的態(tài)度。本來應該是表外甥女,他卻從來用外甥女來代替。這是因爲他從內(nèi)心中將王姒寶當成了極親的親人。

“那我可就瞎說了,不對的話您就當聽個樂子。”王姒寶給自己後面的話做鋪墊。

“得了,別賣乖了,快說吧。”永盛帝故意板著臉出言催促道。

“嘿嘿。”王姒寶傻笑了一下,道:“光憑書本上的知識就決定了這羣生員的成績及將來的官職似乎是有些不合理。”

見永盛帝挑眉示意她繼續(xù)說,王姒寶便繼續(xù)說道:“科舉爲的是什麼?還不是爲了選官。那如果咱們朝廷選官,光看誰書本上的知識背的準,記得牢的話,那沒準,這羣生員當中真正能比的過我的還真沒幾人。當然,這其中我那天資聰穎、聰慧過人的三哥除外。”

看著王姒寶臭屁的樣,永盛帝也不禁覺得好笑。這個小丫頭誇自己時,從來都不覺得自己的臉皮有多厚。

王姒寶還覺得自己說的已經(jīng)夠謙虛了呢。

永盛帝學著王姒寶敲王栩的樣,伸手屈指敲了一下王姒寶的頭,道:“少在這裡自誇。”

這種感覺不要太好啊。永盛帝看了看敲王姒寶的手,擡起手還想要再敲一下。

王姒寶趕忙機靈的躲遠了一些。

永盛帝斜眼瞅了一眼躲開的王姒寶,招招手道:“過來。”

王姒寶撅著小嘴,不情不願的蹭了過去。

當王姒寶一靠近,永盛帝再次舉起手指便往王姒寶的頭上敲了下去。

王姒寶嚇得趕忙側(cè)著頭閉上了眼睛。

可等了半天,也沒等到預料中的疼。她悄悄的睜開一隻眼,偷瞄永盛帝,發(fā)現(xiàn)永盛帝正好奇的盯著她看。

見王姒寶完全睜開了眼,永盛帝打趣道:“怎麼,你還知道害怕?”

“很疼的。我敲王栩時從來沒使過那麼大的勁兒。”王姒寶誇張的皺著臉,委屈的說道。

“好了,朕第一次沒經(jīng)驗。下次一定會注意的。咱們繼續(xù)。”

這是說還有下一次了?王姒寶當然不敢提任何反對意見。

只能繼續(xù)前面的話題道:“皇表舅我們都說讀書應該因材施教。那選官呢?是不是也應該因人而異。所謂‘術業(yè)有專攻’。有的人呢可能在斷案上比較擅長、有的人呢可能就在在治水上面比較有建樹、有的人呢很可能對算經(jīng)比較在行、還有的人可能對禮儀方面比較精通等等。如果光從《四書五經(jīng)》上摘錄一些話讓他們來補全,或者讓他們引經(jīng)據(jù)典誇誇其談的話,那樣根本就考察不出他們真正的能力。有的人就像我說的,可能他們的記憶力特別好,背書能力也特別的強,但是真到應用的時候卻不知該如何下手了。這種人通常被稱爲書呆子。”

王姒寶停頓了一下,讓永盛帝跟上自己的思路,繼續(xù)道:“這就好比我們所說的紙上談兵。如果真的和一羣打仗的將軍探討某個戰(zhàn)役的話,那些將軍還真的未必就能說的過一羣文臣。但是,您能說那羣文臣打仗的能力就比武將強嗎?皇表舅,您再算一下,這些年來,朝堂上乾的好的官員,有多少是當年會試和殿試中名次靠前的?一定不多吧。”

永盛帝細算了一下,果真如王姒寶所言。現(xiàn)在朝堂之上真正能稱的上棟樑之才的人好像都不是殿試當中的前三甲。

“所以,我覺得,皇表舅這殿試呢,不要只出一道、兩道題。咱們不妨多出一些考題,讓生員們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擇自己擅長的問題來作答。這些題呢,最好側(cè)重於實際民生和現(xiàn)在朝堂上比較著急解決的問題,再或者選些有爭論的話題等等。當然,評判的標準並不是看誰寫的多,寫的詳細誰的就是最好。最主要還是應該看他們寫的東西的可行性。否則就真的是一羣紙上談兵的傢伙了。好了,這就是我想要說的話。”王姒寶說完,雙手一攤,表示自己所說的話題到此結(jié)束。

聽了王姒寶的話,永盛帝的神情變得沉重起來。他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只是站起身,向著外面喊道:

“德壽,宣和順侯世子王子義到御書房議事。寶妹,這兩天你就不要出宮了。等殿試結(jié)束後再走。”交代完這句,永盛帝便急急忙忙往御書房走去。

一邊走,一邊吩咐:“叫戶部、吏部、刑部、工部、禮部尚來御書房見駕。”說完又道:“也不缺兵部了,把兵部尚書也一同叫來。”

往常除了武舉以外,文科舉考試從來都沒有兵部的事兒。

“是。”德壽領命後趕忙出去找人辦差。

自家寶貝外甥女的話聽起來有些小孩子氣,但她卻道出了朝堂上選官難還有所謂的能臣少的現(xiàn)實問題。現(xiàn)在想來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是因爲沒有選到適合他們的官位纔會這樣的吧。

六部尚書加上王子義在得到傳召後,趕忙進宮往御書房趕去。

衆(zhòng)人在來的途中都疑惑不解。

這明天就要殿試了,現(xiàn)在在這個時候皇帝突然傳召他們,難道是出了什麼大事?

等衆(zhòng)人陸續(xù)達到後,永盛帝將幾人一同宣進御書房。

衆(zhòng)人進到裡面後趕忙大禮參拜:“微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永盛帝一擺手道:“衆(zhòng)愛卿平身,賜坐。“

六部尚書同王子義均爲二品,但王子義世子爵位屬於世襲,是一種殊榮。在參加宮宴時他的座位要排在六部尚書之前。

但在朝堂之上,世子之位屬於閒職,是不用上朝的。

現(xiàn)在不屬於在朝堂,故王子義坐在了上首的位置。

六部尚書按照吏、戶、禮、兵、刑、工排序。

雖然看起來禮部最沒實權,但是在古代對禮儀的重視程度從中可見一斑。

等衆(zhòng)人皆坐好後,永盛帝開口道:“衆(zhòng)位愛卿,明日即爲殿試。朕一時不知道該出什麼樣的考題比較好,故將衆(zhòng)位愛卿召集到一起,集思廣益。薛愛卿從你先開始。”

被點到名的吏部尚書薛中原趕忙起身回覆:“微臣認爲還是應該遵循祖制,從《四書五經(jīng)》中引經(jīng)據(jù)典讓生員們作答比較好。”這是個保守的答案,怎麼說都沒毛病。

永盛帝點點頭,詢問起旁人來:“那其他人怎麼看?”

“臣等附議。”除了王子義和兵部尚書以外其餘幾人均起身作答。

永盛帝看了看兵部尚書問道:“忠良,你怎麼看?“

張忠良一聽永盛帝叫到自己的名字趕忙起身道:“微臣是個莽人,也許考武舉的時候,微臣還能說上幾句。這個文科舉,微臣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

永盛帝點點頭,對於這種性格直爽的人,他一向比較喜愛。這主要和他自己對權謀一事不太擅長有關。

這一是因爲永盛帝的性格決定,二是因爲他當年根本就沒有按照儲君的方式培養(yǎng)過。但在王姒寶看來,這反倒成了永盛帝的一個優(yōu)點。

永盛帝又看了王子義,點名道:“王愛卿可否贊同衆(zhòng)卿所言?”

王子義一直在思考永盛帝叫他們來的目的。聯(lián)想到自家小女兒在這個敏感的時期被召進宮,又突然將自己這個閒散人員連同這些六部的大元聚在一起,這究竟爲的是什麼?

難道自家小女兒說了什麼或者是做了什麼引得永盛帝想到了什麼?

那自家小女兒又是說了什麼或者是做了什麼,纔會讓永盛帝如此的重視。

“在我看來,科舉考什麼《四書五經(jīng)》?其實一點都不靠譜。不就是看誰的記憶好嗎?爹爹,如果那樣的話,我是不是也能給您考個狀元回來。到那時,您就是女狀元的爹了。您說,女兒厲不厲害?”

“我覺得應該考實事題啊。您想啊,朝廷科舉爲的是什麼?還不是爲了選官。選官當然要選真正有能力爲百姓做事的人啊。可是,不是書讀的多,背的好就一定什麼職位都能勝任的。有的人就是書呆子,根本只會背,不會用。就比如做菜,你給男人們每人一本菜譜,他們可能把菜譜背的滾瓜爛熟的,但是真讓他們做菜,他們可就不會了。還有,我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叫‘紙上談兵’,這應該說的是一樣的道理。所謂術業(yè)有專攻,每個人擅長的東西是不同的。在教學的時候都講應該因材施教,那麼爲什麼選官的時候不能根據(jù)個人擅長的東西不同,而委派不同的官職呢?”

第303章 噩耗第166章 打第83章 還錢第115章 殿試選題第61章 承包魚塘第28章 同桌的你第321章 雲(yún)朵逃跑第79章 解籤第44章 夏辰昱第235章 王裕洵大婚第200章 節(jié)目第222章 撤離第40章 逛街第53章 探傷第29章 景玉兒和程璞瑜第271章 商討第160章 太子妃孕事第224章 溫柔的謊言第29章 景玉兒和程璞瑜第63章 繼續(xù)訓練包子第301章 王姒寶教學第73章 勸說第83章 還錢第329章 一家團聚第87章 三秋第81章 買東西第321章 雲(yún)朵逃跑第243章 家宴第152章 落水第297章 商議(三)第60章 矛盾第77章 神棍欲收徒第245章 郡王府藏書樓第112章 會試結(jié)束第194章 歲月變遷第108章 熱銷第227章 密談第223章 路遇熟人第139章 陸呂相見第101章 二皇子第41章 賠禮第15章 冊封第311章 欲尋夫第65章 訓練成果第76章 賽半仙第108章 熱銷第54章 定親第274章 明媒正娶第212章 敬茶第327章 和安哥兒相認第149章 同行第203章 蠶食第29章 景玉兒和程璞瑜第214章 叛逆的一家第158章 當年太子的救治第122章 第二道題答案第218章 王四孃的婚姻第75章 比試第281章 有孕第131章 蠻疆烤全羊第268章 韶國之危第265章 處理宮務第198章 南風翌提親第80章 願賭服輸第200章 節(jié)目第152章 落水第234章 同歸於盡第237章 意外的緣分第168章 查賬第106章 和皇帝談生意第104章 侯府反擊第45章 壽禮第145章 社會實踐第192章 危機第170章 王裕洵未歸第59章 落幕第229章 捉姦第157章 談心第103章 原委第168章 查賬第94章 表妹第81章 買東西第99章 西區(qū)的生意經(jīng)第285章 孕事暴露第308章 新生第154章 重逢第231章 傳家寶第54章 定親第55章 偷聽第279章 傳言第245章 郡王府藏書樓第208章 大婚(二)第258章 等待第113章 別離第80章 願賭服輸第288章 原來是故人第200章 節(jié)目第320章 俯首稱臣第149章 同行第38章 字畫
第303章 噩耗第166章 打第83章 還錢第115章 殿試選題第61章 承包魚塘第28章 同桌的你第321章 雲(yún)朵逃跑第79章 解籤第44章 夏辰昱第235章 王裕洵大婚第200章 節(jié)目第222章 撤離第40章 逛街第53章 探傷第29章 景玉兒和程璞瑜第271章 商討第160章 太子妃孕事第224章 溫柔的謊言第29章 景玉兒和程璞瑜第63章 繼續(xù)訓練包子第301章 王姒寶教學第73章 勸說第83章 還錢第329章 一家團聚第87章 三秋第81章 買東西第321章 雲(yún)朵逃跑第243章 家宴第152章 落水第297章 商議(三)第60章 矛盾第77章 神棍欲收徒第245章 郡王府藏書樓第112章 會試結(jié)束第194章 歲月變遷第108章 熱銷第227章 密談第223章 路遇熟人第139章 陸呂相見第101章 二皇子第41章 賠禮第15章 冊封第311章 欲尋夫第65章 訓練成果第76章 賽半仙第108章 熱銷第54章 定親第274章 明媒正娶第212章 敬茶第327章 和安哥兒相認第149章 同行第203章 蠶食第29章 景玉兒和程璞瑜第214章 叛逆的一家第158章 當年太子的救治第122章 第二道題答案第218章 王四孃的婚姻第75章 比試第281章 有孕第131章 蠻疆烤全羊第268章 韶國之危第265章 處理宮務第198章 南風翌提親第80章 願賭服輸第200章 節(jié)目第152章 落水第234章 同歸於盡第237章 意外的緣分第168章 查賬第106章 和皇帝談生意第104章 侯府反擊第45章 壽禮第145章 社會實踐第192章 危機第170章 王裕洵未歸第59章 落幕第229章 捉姦第157章 談心第103章 原委第168章 查賬第94章 表妹第81章 買東西第99章 西區(qū)的生意經(jīng)第285章 孕事暴露第308章 新生第154章 重逢第231章 傳家寶第54章 定親第55章 偷聽第279章 傳言第245章 郡王府藏書樓第208章 大婚(二)第258章 等待第113章 別離第80章 願賭服輸第288章 原來是故人第200章 節(jié)目第320章 俯首稱臣第149章 同行第38章 字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定日县| 浙江省| 博爱县| 开封县| 成安县| 府谷县| 莲花县| 乐亭县| 来凤县| 乐都县| 商河县| 沙雅县| 彩票| 蒙城县| 乐山市| 白朗县| 丹寨县| 夏河县| 海原县| 房产| 赤峰市| 祁门县| 嘉鱼县| 涪陵区| 资兴市| 县级市| 铜川市| 和政县| 高碑店市| 北京市| 环江| 信宜市| 衡南县| 泗水县| 彰武县| 黄大仙区| 巫山县| 满洲里市| 独山县| 涿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