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nóng),又稱神農(nóng)氏,漢族神話人物,有文字記載的出現(xiàn)時代在戰(zhàn)國以後。
一說即炎帝,踞今5500年至6000年前生於姜水之岸(今寶雞市境內(nèi)),遠古傳說中的太陽神,被世人尊稱爲“『藥』王”、“五穀王”、“五穀先帝”、“神農(nóng)大帝”、";地皇";等。
華夏太古三皇之一,傳說中的農(nóng)業(yè)和醫(yī)『藥』的發(fā)明者,他遍嘗百草,有“神農(nóng)嘗百草”的傳說,教人醫(yī)療與農(nóng)耕,掌管醫(yī)『藥』及農(nóng)業(yè)的神祇,能保佑農(nóng)業(yè)收成、人民健康,更被醫(yī)館、『藥』行視爲守護神。
南瞻部洲西北黃河之邊,渭水之地有烈山,烈山腳下有姜姓部族,部族之人皆是淳樸善良之輩。部落中有一女子,乃有嬌氏,名曰:女登。
女登常聽族人言烈山附近有山曰:華陽,景『色』秀麗,醉人異常,心裡嚮往無比,遂出了部族,往華陽山而來。
如此行走了半日,終於遠遠地望見了華陽山。
只見:雲(yún)霧繚繞,彩虹相濟似門庭;羣峰相簇,直『插』天破層雲(yún);飛瀑流濺,碎玉破冰嘯玉龍;溪水潺潺,竹影搖曳江上舞;蒼鷹盤旋,振翅騰飛翔九天;鹿鳴嗷嗷,踏水起波『蕩』微瀾!好一派仙家寶地,人間仙境!
女登一路沉醉於華陽山的美景中,渾然忘了時間,待到醒來之時,已是日落時分!
她正欲往來時的方向回去,忽然從天際飛來一條神龍,神龍繞女登盤旋飛轉(zhuǎn)九圈,在女登驚異的目光中撲入她的腹中,消逝不見!女登半響纔回過神來,不知是吉是兇,一路渾渾噩噩地回到了部族中。
三日之後,女登正在家中『操』持家務(wù),忽然從外面急匆匆地走進一人,女登一看只見那人濃眉大眼,身材魁梧,年約四十,正是族長。
女登奇問道:“族長來此有何事?”
族長來不及喘氣,一邊拉著女登一邊往外走道:“現(xiàn)有我人族先祖在我家中正等著你見你呢!”
女登徹底愣住了!人族先祖要見她,這是她怎麼也想不到的,一路被族長拉來到家中,只見正堂上方端坐著兩人,左邊一人手持造人鞭,右邊一人手持拂塵,女登認出正是人族先祖。她慌忙拜倒磕頭道:“女登拜見先祖!”
燧人氏笑呵呵地將她扶起,慈祥對她說道:“女登,你可要好好地照顧好你腹中的麟兒啊!”
女登聞言一愣,旋即一張俏臉羞紅了半邊,細聲道:“好教先祖得之,女登至今未嫁,何來麟兒?”
有巢氏和燧人氏相視大笑,直笑得族長和女登莫名不已,待到笑畢,有巢氏方道:“女登,三日前華陽山上是否有神龍入體?”
女登聞言驚訝道:“卻有此事,先祖如何知曉,女登至今未曾告訴任何人呢!”
有巢氏呵呵笑道:“此乃教父所言,女登,你有神龍入體,將生聖主,乃是伏羲之後的聖德之君,你當好生撫養(yǎng)於他!”
族長和女登聞言心中驚訝不已,隨即心中升起一股孺暮之情,對於這人族教父,人族自心中便有一股孺慕之情。
剛出生的人族羸弱不堪,如無教父的照料,那麼人族不知要死去多少。
再加上人族聖師、神使俱是教父門徒,人族心中更是崇敬不已。
如今聽聞是教父所言,二人心中卻是再無疑『惑』。
女登點頭道:“先祖放心,若是女登腹中麟兒將來真能造福人族,女登一定好好教導(dǎo)於他!”
有巢氏和燧人氏皆點頭,燧人氏對族長道:“如此便好,在此期間我等便居於你族中,爾等要好生看顧好女登!”
族長聞言點頭道:“子孫曉得!”隨後便去安排一切事宜。
如此有巢氏和燧人氏便在部族裡住了下來。
一轉(zhuǎn)眼十月而過,這日姜氏部族映照在一片霞光之下,天際有九條神龍盤旋在姜氏部族上空,龍『吟』震天,瞬間沒入了一間屋子。
一聲嘹亮的嬰兒啼哭聲傳遍了整個姜氏部族,那些幹活的族人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眼光看向女登的屋子。
此時女登的屋子門外聚集了許多族人,有巢氏和燧人氏赫然站在門口之外,兩人都好奇這新生的孩子長得什麼模樣。
未幾,一個老『婦』從裡面懷抱著一個嬰兒出來,兩人連忙上前接過孩子一看,只見這孩子長得牛人身,頭上有角,其腹透明,五臟六腑俱現(xiàn)。
兩人皆嘆息道:“果然是天生異相!”
燧人氏抱著孩子進到屋子,慈祥地看著正虛弱地躺在牀上的女登,問道:“女登,吾觀這孩子天生異相,將來定能帶領(lǐng)好人族,你給他取個名字!”
女登微微一笑道:“這孩子長於烈山,便以之爲氏,取名爲石年,先祖看如何?”
燧人氏點頭微笑道:“便依你所言,從此這孩子便叫烈山氏。”
烈山氏天生不凡,三日能言,五日能行,三年知稼穡之事,心懷仁慈,尊老扶幼,德行高尚,是以族中人人敬仰!
那時人族孱弱,總被野獸所傷,烈山氏苦思三日,方纔以木製弓,以之『射』殺野獸,教之於族人,從此若不遇到妖獸,族人皆可憑著手中的弓箭保全不損,他的威望也漸漸提高。
族長見烈山乃是有德之人,遂將族長之位傳於他,自此烈山將族中事物處理得井井有條,遠近聞名,皆謂之乃是大賢者!
雖然有了弓箭,但是部落裡的人口越來越多,天上的飛禽越打越少,地上的走獸越打越稀,所得食物難以裹腹。
僅僅打獵和捕魚並不足以維持族人的生存,烈山氏爲此煩惱不已,日日苦思辦法,絞盡腦汁,卻是毫無所得。
一日,烈山氏正在想著解決族人食物來源之道,忽然只覺眼睛被一道彩光所刺,待到適應(yīng)過來,烈山氏順著光源一望,卻見半空中正有一隻周身通紅的鳥兒,嘴裡銜著一物,上放五彩之光,那鳥兒圍繞著烈山氏轉(zhuǎn)了幾圈,將嘴裡的東西投到了他的腳下,旋即向遠方飛走了。
烈山氏俯一看,卻驚訝地現(xiàn)就這短短的幾息時間,那東西周圍百丈長滿了模樣和那物一樣的物事,他滿懷好奇地揀起來細細觀看,只見此物『色』呈五彩,上分九穗,長滿了一粒粒顆粒狀的物體,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氣縈繞在鼻尖!
烈山氏忍不住地摘下一把,放入嘴裡慢慢咀嚼起來,只覺得此物入口留香,落腹不餓,正適合食用。
烈山氏大喜,暗想:有此物吾族不憂矣!
遂以其狀將之命名爲五彩九穗谷,並將它帶回族中,讓族人取其種子種在地上,如此一年之後地上都長出了穀子,族人和烈山氏盡皆大喜!
這大大地激勵了烈山氏,他於是帶領(lǐng)族人伐掉樹木,割掉野草,根據(jù)天時之宜,分地之利作木耒、耒耜等生產(chǎn)工具,開墾土地,種起了穀子。
如此又過一歲,穀子全都長出,只是穀子和雜草長在一起,草『藥』和百花開在一起,哪些可以食用,哪些不可以食用,分不出來。烈山氏於是就一樣一樣的嘗,一樣一樣的試種,最後從中篩選出了五穀,謂之爲稻、黍、稷、麥、菽。
不僅如此,他還開創(chuàng)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shù),以之引水至田裡,如此不必日日澆水,而谷能長矣!
族人因感烈山氏之德,皆稱其爲神農(nóng)。
姜氏部族因爲有了五穀食用,不必再去打獵,傷亡也大大的減少了,如此展越壯大起來,遠近大小部族聞神農(nóng)有賢德,且能種植五穀,是以紛紛來投,姜氏部族慢慢地展壯大,成爲了人族中的大族。
時伏羲在位數(shù)百年,人族的人口越來越多,單靠打獵捕魚並不能維持人族的生計,他也正在爲此煩惱,恰神農(nóng)的賢名傳到伏羲的耳中,又聞人族先祖正在姜氏部族中,他心神一動,拿出河圖洛書演算天際,三日之後,終於讓他算出神農(nóng)正是下一任的人皇,證的是地皇道果。
伏羲大喜,忙派人傳召神農(nóng)到陳都,他要見見他的下一個接任者。
神農(nóng)在接到伏羲的詔書之後心中疑『惑』不已,不知伏羲找自己去陳都有何事,所以來到有巢氏和燧人氏的房門外,求見兩人。
兩人讓神農(nóng)進了房裡,向他詢問道:“神農(nóng),你尋我等有何事?”
神農(nóng)恭敬地向兩人行了禮後道:“好教先祖得之,神農(nóng)剛纔收了共主的詔書,讓神農(nóng)到陳都,卻是不知有何事?神農(nóng)因此來求教先祖。”
兩人聞言相視一笑,有巢氏道:“神農(nóng),你乃天定的下任人族共主,伏羲此時喚你去乃是準備傳位於你,爲我人族計,你不可推脫了,且回去收拾行裝!”
神農(nóng)聞言方纔恍然!遂拜別了兩人,回家收拾了行裝,告別了母親和族人,向著陳都的方向走去了。
東海太初道場,凌風閉目端坐雲(yún)牀寶相莊嚴,身軀散著十二重光芒,褶褶生輝,光芒璀璨無比,屈指一彈。
殿外鐘聲響起,便有童子如步入若趨的走了進來對著凌風一拜道:“老爺有何吩咐!”
凌風言道:“你去喚那窮奇過來!”
青鳥應(yīng)了一聲,向外走去。不多時只見一渾身上下帶著淡淡殺氣的青年走了進來,對著青辰一拜道:“小獸拜見吾皇!”
凌風看了窮奇一眼道:“南瞻部洲姜氏部族居於西北之地,而陳都位於西南之地,兩地相隔有千萬裡之遙,神農(nóng)畢竟是凡人,只靠腳步何日纔到陳都,你且下界送他一程!”
窮奇言道:“小獸遵旨!”旋即出了道場,一路來到南瞻部洲,施了個天眼通的神通,雙眼精光閃閃地搜尋著,未幾,他臉『露』喜『色』,又足踏祥雲(yún)朝著搜到的方向而去。
行不過萬里,終於遠遠看到一個頭生兩角,身著獸皮衣,肩披樹葉的人往這邊走來,正是神農(nóng)也。
神農(nóng)遠遠便看見一肋生雙翅,似虎非虎的異獸,身軀足有百丈,周身上下充斥著一股煞氣,駭人無比。心中驚疑不定,遂停住腳步在原地等待起來。
萬里之遙瞬息及至,窮奇來至神農(nóng)身前,問道:“可是姜氏部族族長神農(nóng)?”
神農(nóng)雖然疑『惑』眼前這異獸爲何知曉他名諱,但還是老實答道:“正是神農(nóng)!不知有何見告?”
窮奇答道:“小獸乃是獸皇坐下兇獸族窮奇,今奉吾皇法旨特來載族長一程!”言罷伏下軀體,恭候神農(nóng)。
神農(nóng)聽後心中一凜,知曉這異獸乃是教父的手下,對著那東海一拜道:“弟子多謝教父!”又對著窮奇一拜道:“有勞神獸了!”在窮奇的幫助下,坐在窮奇的背上。
見神農(nóng)已上了背,便足底生雲(yún),一路向著陳都方向而來。
如此行了一日,陳都已遙遙在望。
待到來到陳都城門口,只見伏羲早已立在那裡等候著了,卻是伏羲算到神農(nóng)今日到陳都,是以早早就等候在城門前。
雖未曾見過伏羲,但以前有巢氏和燧人氏曾向他描述過伏羲的樣貌,更何況如今伏羲渾身散出的王者之氣清晰地告訴他眼前之人正是人族共主,連忙跳下窮奇的背,快步走向伏羲拜道:“姜氏族長神農(nóng)拜見共主!”
伏羲笑呵呵的扶起神農(nóng)道:“師弟不必多禮!”
師弟?神農(nóng)心中嘀咕道。
伏羲卻是猜出了神農(nóng)心中所想,對神農(nóng)解釋道:“呵呵,你我均拜東海教父爲師,你自然是吾師弟了。”
神農(nóng)恍然大悟,再次對著伏羲一拜:“神農(nóng)見過師兄!”
伏羲笑呵呵的說道:“吾聞姜氏族長乃是有賢德之人,種植五穀以活族人,品行高尚,今日一見卻是沒有想到是師弟,果然傳言飛虛啊!”
神農(nóng)搖頭說道:“師兄過獎了!神農(nóng)何德何能能擔得起師兄如此讚譽?”
伏羲聞言肅然道:“賢弟卻是自謙了!賢弟當知,你乃天道所定的下任人皇,吾此次召賢弟來陳都之意想必賢弟已知,忘賢弟萬勿推脫!”
神農(nóng)聞言答道:“神農(nóng)已在先祖那裡得知,只是神農(nóng)初來乍到,恐有負重望!”
伏羲聞言笑道:“賢弟無須多慮!吾已經(jīng)安排好一切,賢弟先在陳都輔佐吾些許年月,積累威望,到時自可水到渠成!”
神農(nóng)聞言點頭道:“如此便依師兄之意了!”
伏羲見神農(nóng)已經(jīng)答應(yīng),大喜不已,正欲欲拉著神農(nóng)進入陳都,卻見那窮奇開口道:“好教人皇知曉,小獸奉吾皇法旨送神農(nóng)來此,如今也該回轉(zhuǎn)道場,望乞告退!”
伏羲聞言道:“卻是忘了,乃伏羲之過也,一路有勞了!”
神農(nóng)也道:“神農(nóng)謝過神獸之助了!”
窮奇向兩人道:“此乃小獸份內(nèi)之事,小獸告退了!”說完又朝兩人拜了一拜,隨即告辭兩人,迴轉(zhuǎn)東海蓬萊仙島。
伏羲與神農(nóng)一同進了陳都,來到議事殿,暢論天下大事,治國之道,神農(nóng)對答如流,見解精闢,伏羲暗自嘆息:神農(nóng)果有治國之能,將人族交到他手中我也可放心證道了!
……
人族有烈山,
是爲神農(nóng)氏,
仁德四方傳,
三皇第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