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六三章 王蟒篡漢,人皇逞威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東王公開闢上天界,絕地天通,隔絕了大羅金仙以上強者對人世的直接干預,即便化身勉強下界,也沒有了一人之力便能扭轉大局的超絕力量。

這一變化使得地仙界格局暗生變數,太乙金仙成爲巔峰戰力,金仙成爲各大勢力在下界的中流砥柱,聖人之下皆爲螻蟻這一持續了無盡時光,不可顛覆的真理終於在地仙界遠去,只在強者扎堆的上天界持續著不敗的神話。

地仙界時光倥傯,外戚王蟒是妖族大君騰蛇化身轉世之身,擅操縱人心,權謀之道罕有人及,立孺子嬰爲帝不過數年,便已掘盡漢王朝根基,爲篡漢自立奠定了根基。

孺子帝劉嬰在位三十年,王蟒威蓋寰宇,聲望著於四海,名聲地位之盛,更勝於大周成王之時的輔政大臣周公旦,羣臣一日三請,議王氏代劉氏自立。

王蟒在歷經了三請三推之後,終於順應民心,廢孺子帝,建立大新政權,自立爲大新聖皇,準備前往泰山祭天謀求天意正統。

但天意高邈難測,祭天之時,雖有無數新儒生爲新蟒政權自證天命在身,又排布了一整套祭天禮儀,不過聖皇依仗在登泰山過程中卻忽遇狂風暴雨,天色隱晦不明,隱隱雷聲震響,預示著難以言喻的不祥,給新皇羣臣兜頭潑了一頭冷水。

大新帝國中自然不乏修爲高超之士,施展種種呼風喚雨的神通,卻怎麼也驅散不了這漫天烏雲暴雨,到最後,大雨連綿不絕,匯成滔天雨幕,將泰山之巔自天皇伏羲時代便屹立不倒的社稷五色土祭壇沖毀,致使祭天無法進行,王蟒只得怏怏而返。

但說來也怪,登山時暴雨如注,越往山頂時雨勢越急,但下山時卻恰恰相反,雨勢越來越小,等到王蟒一行剛走下泰山,天際最後一絲烏雲散盡,天清氣朗,豔陽高照,彷彿先前沖毀五色祭壇的暴雨只是一場幻覺一般。

新蟒政權中的羣臣個個面色陰翳惶恐,祭天失敗,除了歷代爲王前驅的草頭王之外,真正坐穩江山的天子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哪怕是末代帝王也是如此,更別說天象突變,大雨沖毀聖皇和天帝溝通的五色祭壇了。

這種種一切不祥預示,讓忠於王蟒的妖族勢力,以及和新朝有利益捆綁的各方人物都內心苦澀,充滿挫敗感,開始謀求退路。

人心變化於幽微之間,短短的時間之內,意氣風發,代漢自立的新蟒政權就變得暗流涌動,人心散亂,各地觀望的豪強以及潛伏的劉氏子孫招搖過市,背靠天界人族先賢,聚義軍反抗新朝。

天界之中,妖皇帝鴻行宮坐落在西北幽天域,此地是妖族在天界中的核心所在,妖皇居所曜陽神宮四周,是密密麻麻的洞府,全都是妖族重要人物所開闢。

修爲越高,地位越尊貴者,離妖皇宮殿越近,簇擁著耀陽宮,使得整片廣大地域如同燃燒著的展翅金烏一般,龐大妖氣散佈四方,排斥壓制著一切非妖族力量和氣息。

金烏大殿,是耀陽神功的心臟,匯聚著整個妖族近半的氣運和勢,是妖族至高無上權力集中之地,任何妖族來到這裡,都會被先天壓制,一身實力被極近壓制,便是聖人也受到影響。

帝鴻一身赤紅帝服坐在大殿上首,虛空中一身金色龍袍的人皇軒轅揹負金色神劍,面色淡然的傲立著,看著人間一場大雨使得王蟒一行狼狽而回,心中冷哂,淡淡說道:“騰蛇化身無損轉世,真靈未經歷輪迴洗禮,雖得了人身,實際上不過是披著人皮的妖。以妖族身份攝行人道正統之事,妄圖竊據泰皇尊位,此乃顛倒人道秩序,動搖天帝陛下所定人族統人道的規定,竟還不知死活,妄圖得到天意承認,成爲繼大漢之後新的泰皇,實在是不自量力,自取滅亡也。”

帝鴻一身氣勢狂烈而霸道,渾身燃燒的太陽真火連天界虛空都能焚燒,但一片片金色火焰還沒靠近軒轅,就被他身上散發的厚重王者氣勢所消融,難以造成絲毫影響。

心中微微一嘆,帝鴻不得不承認經過千萬年的蓬勃發展,人族整體實力的確已經超過了妖族,這從兩大皇者的較量中就能體現出來。

人道六皇秉承著各自族羣的整體意志,至高權力來自於萬民,力量同樣來自於萬民,族羣越強大、氣運越昌隆、在萬民中威望越高,他們的力量就越強大。

金烏大殿是妖族心臟所在,帝鴻佔據著絕對的主場優勢,可即便如此,他還是無法壓制軒轅分毫,雖然若真的交手,調動妖族匯聚而成的龐大意志,他有自信可以擊敗軒轅,可若出了太陽神宮,只怕結果就要反過來了。

話說人族作爲天地主角,這些年來佔據天地大運,得到幾乎所有大能的青睞,連天帝轉世都要以人身行事,可見其天運之廣博。

被明裡暗裡的扶持近千萬年,人族早就發展成了一個龐然大物,不提那些支持人族的大能,光是人族內部混元強者就有三四個,眼瞅著伏羲即將證道,實力更是進一步膨脹,不但坐穩了天地主角之位,更是漸漸開始拉開和其它各族的距離。

就目前而言,除帝族外,人族差不多已經是洪荒第一族羣了,妖族勢力雖大,強者也多,不過巫妖大戰後被各種打壓,中間歷經數百萬年的斷代,只有女媧娘娘一人勉力撐持,錯非後來人道自立,地道出世,嫦曦娘娘又得天帝垂青,使得妖族擺脫各方大能惡意,只怕如今更是不堪,說不得淪爲任人宰割的下場。

對越發強大的人族產生了深深的忌憚,心中升起一絲隱憂,轉瞬間又被掐滅。身爲妖族大太子,當年經歷過巫妖大戰最慘烈的時代,並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在目睹親人先後敗亡後,帝鴻的心性早已冷酷決絕,面對威脅從來只有除之而後快,絕無半點害怕怯懦之心。

面對軒轅所說的局面,帝鴻輕笑道:“天心唯高,自非你我所能揣測。騰蛇求道心切,抱著僥倖心理,妄圖打擦邊球矇混過關,此乃取死之道。孤皇非是未曾勸阻,當年允其所請,動用九陽金烏鉞在下界斬殺孔丘等一干大能的化身,只是想讓他帶領妖族在人族中製造災難,滅殺人族後起之秀,阻礙人族發展。未曾想其人野心如此巨大,謀劃之深連孤皇都深感不安。”

說著微微停頓,眼簾微垂,似是在平復心中的擔憂,突又笑著道:“不過不得不說,騰蛇不愧是我族大炎聖庭新丞相,雖然一貫見風使舵,膽小謹慎中暗含無盡奸狡,不過涉及道途時,也有極大魄力,這一點,倒也沒有辱沒曾經的北皇,如今的妖君、丞相身份。”

軒轅冷淡的道:“看來妖族是打算放棄騰蛇了?也是,涉及到人道秩序,又被天心厭棄,別說騰蛇了,就是妖皇陛下自己,都未必能受得住。如此一個喜歡自作主張,又惹下大麻煩的臣子,偏偏在妖族中勢力龐大,妖皇陛下只怕迫切的想和他劃清界限,好斷尾止損。”

說著,軒轅又自嘲一笑:“看來朕今日前來,不但起不到牽制妖皇的目的,反而給了妖皇陛下藉口,可以借朕阻礙的名義光明正堵住羣妖之口,而不必承擔放棄臣下的罵名。”

帝鴻沉沉一笑,難以揣測喜怒,只聲音沉厚宏大,帶著絲絲壓迫:“人皇陛下此次可是威風無比,試問整個上天界億兆生靈,有幾個敢來堵朕大門,在太陽神宮中放言牽制孤皇?今日過後,軒轅的威名必將凌駕於帝鴻之上。”

“如此說來,你我倒是各有所得了?”

軒轅哈哈一笑,既然得知了帝鴻的態度,再留在這裡也是無用,當下說走就走,大笑道:“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此乃人族儒家所提倡的,朕也深爲認同。妖皇若有意,他日不妨也來南方炎天域走一遭,若能堵了孤皇之門,朕就將些許威名讓於道友又何妨?”

“至於今日,權且如此吧!朕去也!”說著,一道金芒排空,虛空中綿延成無盡大道,帶著無遠弗屆的力量,從幽天域貫穿炎天域。

軒轅行走在金色大道之上,一念之間,已經迴歸了人皇宮中。帝鴻端坐金烏嘯天椅上,目視著軒轅在整個妖族龐大氣勢壓迫下從容來去,眼中火焰更明亮幾分。

片刻後,環佩叮噹之聲從殿外傳來,隨即一陣香風漂浮,侍女環繞,儀態萬千的皇母羲和,從虛空中翩然駕臨。

這位昔日妖族尊貴之極的無上妖后,今日仍然是妖族最爲尊貴的人之一,靈妃嫦曦的姐姐,妖皇帝鴻的母親,任何一種身份,都貴不可言,如今全都集中在她身上,縱然聖人當面,也要客氣三分,以禮相待。

第六十七章 勝負之論第五零三章 六魂幡下無聖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星斗陣再現第二二二章 玄霄無情,玄女有心第三零八章 老聃來訪,孔丘出局(求訂閱)第二一一章 佛界第二六六章 一眼萬年,百世輪迴第二十四章 大羅圓滿第八十三章神劍創世第一百九十六章 五帝輪轉第四九四章 因果蛛動,賢者劫終第五三三章 霸權之爭第七十二章 萬仙之首第二七一章 出關,至寶,局勢第五五三章 佛道爭雄第二九五章 通天的條件,解毒的靈根第四六一章 國朝將亡,功德如雨第三十八章 巫妖一戰(一)第二九九章 姬玄淼至東魯國,孔仲尼殺少正卯第三七零章 魔祖兇威(求訂閱)第三九七章 傳位心思第三零五章 人族混元之果第三七八章 時空回溯第四零六章 魔主、魔皇,虛位以待第二八一章 臣服第五零八章 敗退,落幕(二合一章節)第三四九章 神位調整,人道泰皇第九十二章 陰界將出第四十八章 心火煅劍第四六九章 藝成下山第三九八章 朝會,影響第四七六章 大劫將至第三三九章 大羅天講道,武運昌隆第四九二章 兌子,劫至第五七七章 勝負有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寶神通,法天象地第二五二章 石磯隕落,黃龍被擒第三九零章 三千法則三千零一道果第七十八章 因果蛛第五六九章 開天闢地第一人第三零七章 三十四天與三世佛第五十六章 龍母心思第八十九章 十太子下洪荒第三三五章 昊天之謀,鴻鈞之心第四三九章 祁連高原第二二五章 自開一道第五零五章 白帝證道,仙劍易主第六十三章 天帝登位第四五七章 青帝訪伏羲,人道之網第九十五章 大能接連隕落第四十五章 全軍覆沒第二三六章 碧遊宮進言第二七三章 聖人一劍阻道,天帝返本歸源第三二八章 三皇五帝失尊位,大秦天子傳二世第一百八十八章 陰陽顛倒,紫光失天命第四五五章 穢佛之界,佛骨至寶第一百五十四章 三陣困伏羲,天帝索至寶第一百一十八章 諸聖歸位第九十五章 大能接連隕落第四一零章 十面埋伏第三九九章 開皇盡,延康替第一百七十六章 昊天下界,大戰開啓第六十八章 祖巫復生第五四零章 劍走偏鋒,共敵沉淪第五四四章 巫族的分裂第一章 開局一團氣第三九二章 魔神和至寶第八十七章 人族上天二四四章 爭奪第五五六章 羅睺再擺誅仙陣第八十四章 造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分家第四五零章 女聖降,魖族出第二六二章 天魔之心第五六三章 羅睺破境第三七八章 時空回溯第四一三章 他叫卡俄斯?第三五九章 八天之上,大羅之下,明巒極聖第三十二章 天地人三劍,證道之寶第四二九章 惜才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道化身第九十四章 嫦娥奔月第二七三章 聖人一劍阻道,天帝返本歸源第三八四章章 以己道代大道第一百四十五章 龍伯釣鰲,仙島破碎第二十二章 紫霄宮第三一七章 盤古斧傷聖人,祖龍威破五王第二四二章 妲己進宮第一百九十五章 窺望死界第四五四章 四尊者隕,戰爭落幕第五二四章 論策第五零五章 白帝證道,仙劍易主第四章 以寶煉寶第四零二章 野望第四二一章 拜巫皇爲主第三三五章 昊天之謀,鴻鈞之心第二七四章 陽鑰雛形,謀劃元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星海生波,巫地輝煌逝第一百零八章 紫氣三分第五八六章 野蠻衝撞的鴻蒙界
第六十七章 勝負之論第五零三章 六魂幡下無聖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星斗陣再現第二二二章 玄霄無情,玄女有心第三零八章 老聃來訪,孔丘出局(求訂閱)第二一一章 佛界第二六六章 一眼萬年,百世輪迴第二十四章 大羅圓滿第八十三章神劍創世第一百九十六章 五帝輪轉第四九四章 因果蛛動,賢者劫終第五三三章 霸權之爭第七十二章 萬仙之首第二七一章 出關,至寶,局勢第五五三章 佛道爭雄第二九五章 通天的條件,解毒的靈根第四六一章 國朝將亡,功德如雨第三十八章 巫妖一戰(一)第二九九章 姬玄淼至東魯國,孔仲尼殺少正卯第三七零章 魔祖兇威(求訂閱)第三九七章 傳位心思第三零五章 人族混元之果第三七八章 時空回溯第四零六章 魔主、魔皇,虛位以待第二八一章 臣服第五零八章 敗退,落幕(二合一章節)第三四九章 神位調整,人道泰皇第九十二章 陰界將出第四十八章 心火煅劍第四六九章 藝成下山第三九八章 朝會,影響第四七六章 大劫將至第三三九章 大羅天講道,武運昌隆第四九二章 兌子,劫至第五七七章 勝負有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寶神通,法天象地第二五二章 石磯隕落,黃龍被擒第三九零章 三千法則三千零一道果第七十八章 因果蛛第五六九章 開天闢地第一人第三零七章 三十四天與三世佛第五十六章 龍母心思第八十九章 十太子下洪荒第三三五章 昊天之謀,鴻鈞之心第四三九章 祁連高原第二二五章 自開一道第五零五章 白帝證道,仙劍易主第六十三章 天帝登位第四五七章 青帝訪伏羲,人道之網第九十五章 大能接連隕落第四十五章 全軍覆沒第二三六章 碧遊宮進言第二七三章 聖人一劍阻道,天帝返本歸源第三二八章 三皇五帝失尊位,大秦天子傳二世第一百八十八章 陰陽顛倒,紫光失天命第四五五章 穢佛之界,佛骨至寶第一百五十四章 三陣困伏羲,天帝索至寶第一百一十八章 諸聖歸位第九十五章 大能接連隕落第四一零章 十面埋伏第三九九章 開皇盡,延康替第一百七十六章 昊天下界,大戰開啓第六十八章 祖巫復生第五四零章 劍走偏鋒,共敵沉淪第五四四章 巫族的分裂第一章 開局一團氣第三九二章 魔神和至寶第八十七章 人族上天二四四章 爭奪第五五六章 羅睺再擺誅仙陣第八十四章 造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分家第四五零章 女聖降,魖族出第二六二章 天魔之心第五六三章 羅睺破境第三七八章 時空回溯第四一三章 他叫卡俄斯?第三五九章 八天之上,大羅之下,明巒極聖第三十二章 天地人三劍,證道之寶第四二九章 惜才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道化身第九十四章 嫦娥奔月第二七三章 聖人一劍阻道,天帝返本歸源第三八四章章 以己道代大道第一百四十五章 龍伯釣鰲,仙島破碎第二十二章 紫霄宮第三一七章 盤古斧傷聖人,祖龍威破五王第二四二章 妲己進宮第一百九十五章 窺望死界第四五四章 四尊者隕,戰爭落幕第五二四章 論策第五零五章 白帝證道,仙劍易主第四章 以寶煉寶第四零二章 野望第四二一章 拜巫皇爲主第三三五章 昊天之謀,鴻鈞之心第二七四章 陽鑰雛形,謀劃元始第一百六十七章 天星海生波,巫地輝煌逝第一百零八章 紫氣三分第五八六章 野蠻衝撞的鴻蒙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安县| 望江县| 北票市| 瓦房店市| 招远市| 灵武市| 康定县| 绍兴县| 三原县| 育儿| 西乌珠穆沁旗| 崇左市| 萍乡市| 瓦房店市| 淮滨县| 大新县| 荆门市| 越西县| 盐津县| 印江| 冕宁县| 陇西县| 盘锦市| 迁西县| 新郑市| 延川县| 英德市| 古丈县| 娄底市| 郎溪县| 成安县| 大同市| 济南市| 西乌珠穆沁旗| 星座| 恭城| 武隆县| 利津县| 遂川县| 清流县| 望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