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1章 口諭

崇禎六年十一月,闖王高迎祥率領義軍十萬餘人,連續攻克破澠池、伊陽、盧氏三縣,大軍進入河南,河南震動,一片片求救文書飛往北京城。朝廷還沒有做出反應的時候,又接來奏報稱高迎祥佔據三縣之後,並沒有在三縣停留多長時間,間道盧氏山,走內鄉,經棗陽、當陽進入湖廣,破夔州,朝廷被這股義軍搞的四處烽煙‘亂’起,十二月份的北京城上空好像籠罩著不詳的氣息。

西暖閣內,兩尊一人多高的古銅仙鶴香爐嫋嫋的冒著細煙,滿殿內都充滿著異香,黃鍛簾子將室內和室外都擋了起來。殿外‘陰’冷而‘潮’溼,大風呼號,而在殿內卻是溫暖如‘春’。只是此刻大殿內的氣氛並不好,崇禎皇帝面‘色’‘陰’沉。溫體仁等人老老實實的站在前面,不敢說話。

“高逆突破了河南,進入了湖廣一帶,那裡朝廷兵馬甚少,又各自爲政,缺乏統一指揮,衆卿可有什麼好的辦法?”崇禎皇帝聲音冷漠,掃了衆人一眼。

王應熊等人相互望了一眼,最後目光落在溫體仁身上,溫體仁腦海之中瞬間轉過了無數個念頭,這纔出聲說道:“既然是各自爲政,皇上何不指定一人,總督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軍務,統一指揮,剿滅高迎祥等叛逆。”

“溫先生認爲何人可以擔當此重任?”崇禎皇帝聽了之後臉‘色’頓時好了一些。衆人見狀都輕輕的鬆了一口氣。

“三邊總督洪承疇可以擔當此重任。”溫體仁抱著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心思,舉薦了朝廷第一剿匪悍將洪承疇。

“三邊洪承疇暫時離不開,換一個人。”崇禎皇帝思索了片刻,搖搖頭說道。

溫體仁心中奇怪,但是也沒有多想,又說道:“盧象升如何?”

“盧象升的天雄軍雖然善戰,但是天雄軍較少,盧象升這個人還是差了一點,再換一個。”崇禎皇帝想了想又說道。

“皇上,臣舉薦一人或許可以。”吳宗達見溫體仁舉薦了兩人都沒有得到認可,也忍不住出聲道:“臣舉薦右僉都御史延綏巡撫陳奇瑜或可以擔當此重任。”

“延綏巡撫陳奇瑜?”崇禎皇帝朝一邊的王承恩掃了一眼。

“陳奇瑜,山西保德人,字‘玉’鉉。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初任洛陽知縣。天啓二年升任禮科給事中。楊漣彈劾魏忠賢時,奇瑜也曾上書猛烈抨擊忠賢。天啓六年,出任陝西副使,又升爲右參政,負責守護南陽。崇禎元年升爲按察使,擔任陝西左、右布政使。五年,升爲右僉都御史,接替張福臻巡撫延綏。斬殺了截山虎、柳盜跖、金翅鵬、薛仁貴、一條龍、金剛鑽、開山鷂、黑煞神、人中虎、五閻王、馬上飛、王登槐,、馬紅狼、滿天飛、滿鵝、張聰、樊登科、樊計榮、一塊鐵、青背狼、穿山甲、老將軍、二將軍、滿天星、上山虎、掃地虎、扒地虎、括天飛、跳山虎、新來將、就地滾、小黃鶯、房日兔、賈總管、‘逼’上天、小紅旗、草上飛、一隻虎、一翅飛、雲裡手、四天王、薛紅旗、獨尾狼,延綏一帶盜匪都被他和他的部將斬殺的乾乾淨淨。”王承恩不敢怠慢,趕緊讓人將陳奇瑜的資料‘弄’了過來,也將陳奇瑜的履歷唸了一遍。

“此人如此善戰?”崇禎皇帝睜大著雙眼,他知道王承恩每念一個人的名字,就說明這個陳奇瑜斬殺了這麼多的盜匪。確實是英勇善戰。就是溫體仁等人也睜大著雙眼。卻不知道王承恩實際上是耍了一個滑頭,陳奇瑜是斬殺了不少的賊寇,但是這些賊寇大的幾百或千人,小的不過幾十人而已。一個延綏地區能有多少的盜匪呢?真正的悍匪,諸如高迎祥這般已經形成軍隊的又有多少呢?

“的確如此。”王承恩嘴角‘抽’動,忍不住的點了點頭。

“既然如此,就讓他總督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軍務,掛兵部‘侍’郎銜。”崇禎皇帝想了想說道:“命鄖陽盧象升領兵一路接應吧!”崇禎皇帝忽然想起了盧象升的天雄軍,加上盧象升還有一些才能,十分乾脆的將盧象升劃到陳奇瑜麾下。

“皇上聖明。”溫體仁實際上是希望崇禎皇帝動動洪承疇,可惜的是崇禎皇帝卻選了一個陳奇瑜,陳奇瑜是什麼人物,溫體仁還真是沒有接觸過呢。

“咳咳!”崇禎皇帝點了點頭,忽然咳嗽了兩聲,大殿內再次一靜。那王承恩卻是擺了擺手,讓周圍服‘侍’的宮‘女’太監都退了出去。

像王承恩這樣的太監宮‘女’什麼的,跟在崇禎身邊久了,對他的每一個動作都要領會代表著什麼意思。這些人平日裡不需要皇上吩咐,他們就會根據崇禎的眉‘毛’、眼梢、嘴‘脣’或者鬍鬚的某些輕微的動作來行事,完全呵護皇上的心意。這也是這些太監、宮‘女’們在皇宮中生存之道。這個時候崇禎咳嗽了一聲,王承恩很快就明白,崇禎皇帝有機密大事要商談,這些太監宮‘女’們不適合在場,當下毫不猶豫的將衆人驅散了開去,自己親自服‘侍’崇禎,向崇禎皇帝身邊的天青‘色’宣窯案龍杯裡加了熱水,這才靜悄悄的站在一邊。

“看看,這是宣府楊嗣昌送來的密摺,上面的鎮朔將軍大同總兵姜瓖也聯名了。”崇禎皇帝從一疊奏章中取出一本奏章來,讓王承恩遞給溫體仁。

實際上,溫體仁等人見崇禎皇帝趕走了宮‘女’太監,就知道有大事要發生,果然,崇禎這邊就遞出了一本奏摺。是宣府楊嗣昌發來的,若是僅僅一個楊嗣昌,或許溫體仁不會驚訝什麼的,但是後來又增加了一個鎮朔將軍大同總兵姜瓖,這就讓人驚訝了,宣大雖然爲一體,可是姜瓖和楊嗣昌兩人中間可是隔了不少。兩者‘交’流更是很少了,現在兩人居然‘尿’到一個壺裡,這就說明有問題。

“徵北軍李信?”溫體仁一想到姜瓖,猛的就想到了一個人來。恐怕也只有這個人,纔會讓楊嗣昌和姜瓖聯合起來。

果然,當然打開奏章的時候,楊嗣昌果真是提到了李信,而且還提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計劃來,看著裡面的內容,溫體仁心中頓時翻起了滔天巨‘浪’,太嚇人了,這個楊嗣昌和姜瓖二人的膽子實在是太大了。他掃了一遍之後,瞬間就將奏章遞給了王應熊,自己卻是在消化奏章中所說的一切。

下面的王應熊、吳宗達等人也都依次看了起來,衆人臉‘色’都不大好看。計策看上去固然是膽大,也能爲之。只是此人牽扯太大,若是成自然是好事,若是不成,那就是‘逼’反了李信這路諸侯。崇禎皇帝將此事拿了出來,‘交’給衆人議論,顯然是看出了其中的問題,自己也不好拿主意。

不過。溫體仁卻知道,崇禎皇帝有意動了。這位渴望建功立業的皇帝,雖然表面上允許李信的存在,可是他無時不刻的想著將雲中徵北軍收入囊中。只是以前,他沒有這個機會,如今楊嗣昌提出了這個計劃,這就讓他看到了收復雲中,將徵北軍徹底的併入大明的希望。只是這件事情關係重大,崇禎自己也不好做主,所以就召集衆人,希望得到衆人的支持。溫體仁在腦海裡瞬間轉過了無數個念頭,支持還是不支持?

不光是溫體仁有這樣的心思,其他的王應熊、吳宗達等人也是在遲疑中,衆人能到內閣大臣這個位置,雖然是矮個子中選一個高的,但是明朝末年,黨爭不斷,衆人能爬到這個地步,已經是身經百戰了,自然是有一套處事的道理。楊嗣昌雖然是說的天‘花’‘亂’墜,將事情的前景說的好像是真的一樣。但是衆人還得考慮這裡面的厲害關係。若是成了,楊嗣昌那就是青雲直上了,總算是消滅了朝廷最強大的潛在敵人。到時候楊嗣昌可以直入中樞,可是若是一旦不能成功,這個責任又由誰來負責呢?

溫體仁等人相互望了一下,一下子就從彼此眼睛中看出了一絲忌憚,李信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建奴、洪承疇等等都上當過的,對付李信,成功了固然是好事,若是失敗了,首當其衝的就是內閣等人,因爲下命令的只能是內閣,看崇禎那樣子,雖然有些意動,可是也是沒有把握的。所以他想讓內閣下令,失敗了可以推到內閣身上去。衆人一下子就想明白了這裡面的問題。

“皇上,臣以爲此事不妥。”王應熊趕緊說道:“遼國公並沒有造反,他還是朝廷的遼國公,坐鎮草原,抵抗建奴,幫助朝廷穩定邊疆,有大功,臣以爲朝廷不應該落井下石,更是不應該不分青紅皁白的對付一個有功之臣。”

“皇上,臣也認爲如此,李信固然是桀驁不馴,甚至可以說是膽大妄爲,但是畢竟沒有明確造反,他想得到殺胡口,也是因爲不想讓自己的糧草命脈‘交’給別人手中,畢竟上次洪承疇也曾經耍了徵北軍一次,這一次他也是不想讓這種事情發生。”吳宗達想了想,說道:“臣還是認爲,讓徵北軍坐鎮草原,‘抽’調宣大兵馬加入洪承疇、陳奇瑜的軍中,這樣可以讓兩隻軍隊增加近十萬人馬,足以解決中原的叛‘亂’。又何必讓徵北軍南下呢?”

“溫先生,你的看法呢?”崇禎皇帝聽了兩人的言語之後,眉頭不經意間皺了皺眉頭,又轉身望著溫體仁一眼。

溫體仁心中一陣顫動,他從崇禎的言語中察覺出了崇禎的不悅,按照道理,他是應該支持崇禎的想法,畢竟他心中也很意動,這也是一個機會,可是他知道這次不能符合崇禎,且不說此事能不能滅掉李信,若是不能滅掉李信,天下人都會說內閣的錯誤,許多政敵們都會攻擊內閣,攻擊他溫體仁,‘逼’他溫體仁下臺,若是勝利了,本來就有聖眷的楊嗣昌,就會藉著這個機會進入內閣,和他溫體仁分庭抗禮。而溫體仁能不能斗的過楊嗣昌,還真沒把握呢?所以不管怎樣,他溫體仁都得不到什麼好處,這樣的事情,誰也不會做的。

“皇上,遼國公‘奸’詐,能不能佔領雲中還是另說,更何況,現在中原叛逆已經聯手,朝廷的主要‘精’力應該對付高迎祥、張獻忠纔是正理,若是貿然與徵北軍發生衝突,那就是雙線作戰,臣是擔心朝廷的糧餉夠不夠。”溫體仁端詳了片刻,方勸慰道。他說了這麼多,意思之後一個,那就是不支持此事,或者說,不能在這個時候和李信鬧翻。

溫體仁話音一落,大殿內再次現入沉靜之中,溫體仁等人不再說話,等待著崇禎的決定。坐在上手的崇禎皇帝面‘色’‘陰’晴不定,雙目中流‘露’出一絲憤怒之‘色’,冷冷的望著衆人。

“好了,今日朕累,諸位都退下吧!”過了許久,崇禎皇帝才幽幽的說道。溫體仁等人不敢怠慢,趕緊退了下去,絲毫不敢在西暖閣內停留的。

“溫大人,你說皇上還會堅持下去嗎?說實在的,若不是對手是徵北軍,下官還真想贊同此事。”衆人出了西暖閣,吳宗達輕輕的問道。

“李信‘奸’詐,下官也是沒有把握啊!”溫體仁雙眼一瞇,‘摸’著鬍鬚嘆息道。至於真正的想法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下官現在最擔心的是皇上會認同楊嗣昌的建議,若是勝了自然是好事,若是失敗了,那就是惹了一個魔頭了。”王應熊掃了溫體仁一眼,雖然不知道溫體仁心中所想,但是也知道溫體仁此人絕對不會像表面上那樣說的大公無‘私’。

“走吧!走吧!反正我等已經說了自己的建議,皇上若是乾綱獨斷,下官等也是沒有辦法的。”溫體仁笑呵呵的說道。他說的不是沒有道理,在明朝,所謂的聖旨必須要有內閣簽發之後,纔算數的。皇帝的聖旨不通過內閣,只能是說是中旨,那是算不得數的。只要溫體仁等人沒有同意,就算是崇禎皇帝下了聖旨也沒用。

實際上,也確實如同溫體仁所想的那樣,將內閣大學士趕走之後,崇禎皇帝並沒有像往常一下批閱奏章,而是面‘色’‘陰’沉的坐在那裡,整個大殿之中,也只有王承恩陪伴在左右。

“看看,這就是朕的大臣,就是這些大臣們輔佐朕。”崇禎皇帝怒極而笑,指著黃緞簾子外,冷笑道:“如此短視,居然能列內閣,朕真是瞎了眼了。”

“回皇爺的話,溫大人等人雖然有些‘私’心,但是所說的也一定道理的。”王承恩想了想,還是說了一句公道話。

“一定道理?‘私’心?什麼‘私’心?”崇禎皇帝聽了之後面‘色’一愣,驚訝的望著王承恩,等待著對方的回答。

“奴才不是溫先生,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但是奴才認爲,溫先生等人反對此事,一方面是不想讓楊大人憑藉戰功入內閣,一方面是此事勝利了,他們的功勞不大,楊大人才是首功,但是若是失敗了,內閣的罪過是最大的,楊大人只不過是一個建議者,可是內閣卻是下令的。這個責任,溫先生不想承擔。當然,他們也是因爲對此事沒有什麼把握,所以才如此?”

“哼,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溫體仁這些人居然如此短視。朕看這些人就是不想別人爲朝廷立功,不能爲君父分憂,真是可惡。”崇禎皇帝不聽王承恩的解釋,而是怒火沖天,冷哼哼的說道。

一邊的王承恩心中默默的長嘆了一聲,崇禎皇帝以家爲國,以國爲家,可是在溫體仁等人看來,家就是家,國就是國,榮華富貴是自己的,可是大明朝卻是崇禎皇帝的。崇禎皇帝可以爲朝廷捨身忘死,可是溫體仁等人在此之外,更加註重自己的利益。這就是他們反對的緣故。只是這句話,他不好說出來而已。

“這是一個好機會,楊嗣昌三路進攻,依靠殺胡口、左雲右‘玉’兩縣和大同的堅固,將李信拖在大同,姜讓領軍出關,進攻雲中,佔據殺胡口,堵住李信回軍之路,楊嗣昌領宣府‘精’兵橫掃草原,足以消滅李信。”崇禎皇帝臉上‘露’出一絲興奮之‘色’,在大殿內走來走去。

“皇爺,朝廷若是擊敗了李信那自然是好事,若是沒有擊敗,朝廷又要多一個強敵了。”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勸解道。

“那就找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崇禎皇帝想也不想的說道:“承恩,你主意多,你幫朕想想。”崇禎皇帝望著王承恩,不容拒絕的說道。

“這?”王承恩這算是想明白了,崇禎皇帝已經下定決心了,只是又擔心楊嗣昌失敗,‘逼’反了李信,所以又想爲自己留的一線。他仔細的想了想,說道:“皇爺,不知道密旨可否?或者是口諭?”

“密旨?口諭?”崇禎皇帝雙眼一亮,想了想點了點頭,還是說道:“那就派人去宣府,傳朕口諭吧!讓楊嗣昌便宜行事。”

“是。”王承恩趕緊應了下來。

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403章 歸順第248章 驚慌失措的崇禎第96章 大軍開拔第45章 騷擾第68章 聯軍第403章 歸順第459章 衝冠一怒爲父親第42章 誰的機會第137章 定計第308章 王輔臣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4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182章 結交第433章 強搶民女第290章 悲催的代善第224章 歸降第404章 楊嗣昌差點吐血了第64章 動搖第268章 李信如虎也第402章 晉商七大世家第68章 聯軍第204章 這是一個大坑啊第309章 身臨絕境第35章 西山隱士石元直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336章 遼國公第280章 我不講規矩了第463章 大決戰(三)第151章 和談第132章 殺人盈野第374章 混戰(一)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47章 玩都是人家玩剩的第15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19章 鐵霹靂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55章 豈曰無衣第167章 節外生枝第180章 搶人第98章 決戰(一)第37章 戲耍皇太極第35章 西山隱士石元直第47章 玩都是人家玩剩的第412章 陰謀第340章 應對之法第163章 侯氏父子第463章 大決戰(三)第70章 誰纔是勝利者第82章 無恥祖澤潤第378章 喜峰口失守(二)第314章 難解第78章 祖大壽中計第219章 開炮,向我開炮第8章 錦州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們第259章 援軍前來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148章 大破林丹汗第318章 潰散第44章 祖澤潤想投降第386章 長平公主與周皇后第458章 北京第308章 王輔臣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218章 要挾第415章 索要騎兵第376章 混戰(三)第207章 當誅第337章 風波第400章 反擊第164章 第163 章 路遇孫元化第114章 范文程的狠毒第283章 石灰克敵第367章 政客第268章 李信如虎也第74章 阿濟格之死第33章 突出重圍第335章 一場鬧劇第425章 進軍殺胡口第400章 反擊第71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31回 百騎踏聯營第186章 吳淞大亂第459章 衝冠一怒爲父親第80章 李信來了第360章 盧象升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168章 白蓮餘孽第455章 新的時代第15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163章 侯氏父子第135章 身份暴露第137章 定計第57章 李信的大義第231章 條件第6章 第6回關寧鐵騎
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403章 歸順第248章 驚慌失措的崇禎第96章 大軍開拔第45章 騷擾第68章 聯軍第403章 歸順第459章 衝冠一怒爲父親第42章 誰的機會第137章 定計第308章 王輔臣第398章 崇禎的意第4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182章 結交第433章 強搶民女第290章 悲催的代善第224章 歸降第404章 楊嗣昌差點吐血了第64章 動搖第268章 李信如虎也第402章 晉商七大世家第68章 聯軍第204章 這是一個大坑啊第309章 身臨絕境第35章 西山隱士石元直第435章 楊嗣昌出兵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336章 遼國公第280章 我不講規矩了第463章 大決戰(三)第151章 和談第132章 殺人盈野第374章 混戰(一)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47章 玩都是人家玩剩的第15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19章 鐵霹靂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55章 豈曰無衣第167章 節外生枝第180章 搶人第98章 決戰(一)第37章 戲耍皇太極第35章 西山隱士石元直第47章 玩都是人家玩剩的第412章 陰謀第340章 應對之法第163章 侯氏父子第463章 大決戰(三)第70章 誰纔是勝利者第82章 無恥祖澤潤第378章 喜峰口失守(二)第314章 難解第78章 祖大壽中計第219章 開炮,向我開炮第8章 錦州第334章 扭曲的御史言官們第259章 援軍前來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148章 大破林丹汗第318章 潰散第44章 祖澤潤想投降第386章 長平公主與周皇后第458章 北京第308章 王輔臣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218章 要挾第415章 索要騎兵第376章 混戰(三)第207章 當誅第337章 風波第400章 反擊第164章 第163 章 路遇孫元化第114章 范文程的狠毒第283章 石灰克敵第367章 政客第268章 李信如虎也第74章 阿濟格之死第33章 突出重圍第335章 一場鬧劇第425章 進軍殺胡口第400章 反擊第71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31回 百騎踏聯營第186章 吳淞大亂第459章 衝冠一怒爲父親第80章 李信來了第360章 盧象升第338章 皇太極想找回場子第168章 白蓮餘孽第455章 新的時代第15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43章 趙廣領兵第163章 侯氏父子第135章 身份暴露第137章 定計第57章 李信的大義第231章 條件第6章 第6回關寧鐵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徐州市| 越西县| 郧西县| 无为县| 墨竹工卡县| 屏南县| 聂荣县| 灵石县| 偏关县| 鸡东县| 诏安县| 江油市| 且末县| 锦州市| 扬中市| 平潭县| 突泉县| 广德县| 休宁县| 榆树市| 镇赉县| 互助| 阿巴嘎旗| 新平| 亚东县| 巴塘县| 勐海县| 天柱县| 财经| 文昌市| 苍南县| 买车| 河南省| 阳原县| 平邑县| 社旗县| 翼城县| 南雄市| 焉耆|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