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jié)

長秋宮裡,衆(zhòng)人皆是驚疑望著伏泉,等待他的下文。

伏泉正聲道:“吾曾聞,蝗蟲幼蟲藏於土地,待成蟲後一飛沖天,隨風(fēng)而去,日行百里,萬物可食,故治蝗需從兩面入手,一殺成蟲,二殺幼蟲。”

張讓臉色一變,歹毒道:“豎子胡言,蝗乃神靈,豈可隨意捕殺?陛下,請治此人妖言之罪。”

只是還未等張讓繼續(xù),伏泉卻舞臂高呼,大聲喊道:“侄兒請陛下治中常侍張讓大不敬之罪,其罪可誅。”

一語說完,滿殿皆驚,衆(zhòng)人紛紛望向伏泉,就連殿內(nèi)外的寺人宮女都擡頭望來,畢竟敢再皇宮裡如此言辱張讓這個大宦官可不多見。漢代在本人面前如此侮辱是極爲(wèi)失禮的事情,可以說是極爲(wèi)不給本人面子。

張讓自己也是被伏泉這麼一喊,愣住半響,然後氣的怒目圓睜,額下那幾撇粘上去的假鬍子也是有些變了形狀,參差不齊,大怒道:“賊子,汝敢如此放肆,氣煞我也。”說完雙手做虎撲狀,便要想伏泉襲來。

“住手,宮中禁地,汝二人成何體統(tǒng)。張常侍,陛下面前動手,汝乃何意?”劉宏還沒從剛剛發(fā)生之事清醒過來,但他身邊宋皇后可是一直清醒,看到張讓要對伏泉不利,連忙大喝道。

果然,張讓經(jīng)此一聲大喝,這才驚醒,不甘的看了一眼伏泉,嘴中猶碎碎念道:“氣煞我也!氣煞我也……”的確,被一豎子少年在宮內(nèi)自己的地盤如此羞辱辱罵,其更揚言治其大不敬之罪,誅殺自己,能高興纔怪。

劉宏之後也從剛剛突然發(fā)生的事情裡緩過神來,臉色冷漠問道:“檀奴,汝乃何意?張常侍如何不敬?休得胡言。”宦官是其家臣,即使劉宏再喜歡伏泉,也不會允許他如此羞辱自己親近宦官,畢竟打狗也要看主人才是。

伏泉站直正聲道:“張讓辱及世祖光武皇帝,其罪可誅。當(dāng)年世祖詔曰:‘勉順時政,勸督農(nóng)桑,去彼蝗蜮,以及蟊賊。’此言除蝗乃善政也,今侄兒獻(xiàn)策捕殺蝗蟲,常侍卻言吾妖言,敢問姨夫,吾之言與世祖同理,今吾言爲(wèi)妖言,世祖之言爲(wèi)何?張讓此論,致世祖於何地,其言辱世祖爲(wèi)妖,豈非大不敬乎?”

其言辱世祖爲(wèi)妖,豈非大不敬乎?

話語剛完,衆(zhòng)人皆是目瞪口呆,伏泉最後那句猶如刀刃直插衆(zhòng)人腦海,的確,若照此言,張讓一定是對世祖不敬,論罪,劉宏身爲(wèi)光武后人,不治罪張讓是不行的。

“陛下,奴婢非此意也……”張讓此時被伏泉這一番詭辯弄得百口莫辯,此時他才明白自己是挖了坑自己往裡跳,臉色極爲(wèi)難看,哭著向劉宏告饒。

劉宏當(dāng)然不會真的治張讓之罪,只見他笑著說道:“汝這檀奴兒,倒有急智,這般坑害張常侍。若真如汝所言,恐怕滿朝諸公皆對世祖大不敬也。”

伏泉笑笑不做回答,史載劉宏自幼聰慧不假,自己用了詭辯之法證明張讓對劉秀不敬,這劉宏竟很快便看穿了,還將了自己一軍,畢竟視蝗災(zāi)爲(wèi)神靈示警的不止張讓一人,滿朝諸公思想束縛在陰陽五行論的不在少數(shù),他們多數(shù)都和張讓一樣不敢捕捉蝗蟲。

稍後,劉宏又問道:“繼說汝言,如何治蝗?”

“吾觀蝗蟲幼蟲蟲卵皆藏於水邊溼潤泥土,只需命人挖出,火燒水煮皆可殺之;而成蟲則有短期長期治理之分,短期則可在夜間設(shè)火于田邊,火邊挖坑,邊焚邊埋,然只可緩解蝗患,若想長期則需於河邊植樹,令蝗蟲幼蟲無生長之地,另需多養(yǎng)雞、鴨,其已蝗蟲爲(wèi)食,此乃治本之法,可防此災(zāi)……”伏泉後世經(jīng)常聽老人講姚崇治蝗,後來也無聊去查閱了一番蝗蟲防治資料,今日倒好,竟然用上了。

劉宏眼前一亮,驚問道:“果真如此?”

“雒陽城外亦有蝗蟲出沒,姨夫只需派人一試便知,何必問吾?”伏泉反問道。

沉思良久,劉宏令張讓傳旨尚書檯,詔越騎校尉完假節(jié)發(fā)兵於雒陽城外捕蝗。然後便讓伏泉離去,隨其伯父出城,助其署理捕蝗事宜。假節(jié),便是皇帝借符節(jié)信物予臣子,令其持節(jié)代表皇帝完成命令,完成後便收回。

這……劉宏此令,頗讓伏泉哭笑不得,這是還不相信自己,不然爲(wèi)何其他連河南尹都不傳旨,偏偏只讓自己伯父去捕蝗。

伏完接到詔書後,也是滿臉疑惑,以及不安。他是個書呆子,自然也是認(rèn)爲(wèi)蝗蟲乃是神靈,怎可輕易捕殺,待傳旨的小黃門告知是自己那寶貝侄子向劉宏進(jìn)言時,一臉憤怒。伏泉回府時候,伏完可以說是吹鼻子瞪眼,就差擼起袍服袖口,上來對自己動手了,不過有劉華在他身邊,自然不會發(fā)生。

劉華寵著伏泉,在伏泉告知蝗蟲何來後,便未再過問,而是回了後院,繼續(xù)照顧自己那三歲的堂弟,伏均。小孩子這時候正是頑皮的時候,就愛瞎跑走動,府裡沒少被他弄的雞飛狗跳,劉華可沒有太多精力問及它事。

既然是皇帝詔書,伏完自認(rèn)爲(wèi)漢室忠臣,即使再不願意,也只能領(lǐng)命,換了袍服,拿了節(jié)便帶著伏泉去兵營領(lǐng)兵。漢代發(fā)兵方式很多,持節(jié)算是其中的一種。漢節(jié)是竹製,按漢代計量方式長七、八尺,約合現(xiàn)在的五尺至五尺六寸;節(jié)上裝飾是旄牛尾,共有三重,顏色時有變化,最初爲(wèi)赤色,武帝時因戾太子矯節(jié)發(fā)兵,乃加黃旄於第一重之上,以示區(qū)別;王莽時似乎節(jié)旄皆黃,光武立國後又恢復(fù)漢舊。

越騎營皆是大漢精銳騎兵,營地駐紮自然是在城外,否則城內(nèi)狹小之地,怎夠成千上萬的騎兵演練?

伏完與伏泉騎馬而行,前方自有黃忠與伏完的親信衛(wèi)士帶路。黃忠自從黃敘病好後,經(jīng)過伏泉一番“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又有寶馬相贈,自此養(yǎng)於伏泉門下,畢竟其混得也落魄,即使回鄉(xiāng)也不定有出路,得到不其侯府看重,有錢有糧供給,呆在伏泉門下不正好?

“逆子,殺蝗有傷天和,若是蝗神顯靈,吾必不饒你。”顯然,沒了劉華一邊盯著,伏完無所顧忌,開始批判起來。

第四百三十九章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豈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cè)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等去伏中郎處投奔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五百五十六章 鄴城宦者已愈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yī)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yuǎn)遁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六十九章 獻(xiàn)策治蝗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zhàn)術(shù)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六章 瘟疫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一百七十章 拼搏的屠戶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六百零四章 天上怪異的黑東西第十一章 神醫(yī)醫(yī)聖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三百八十四章 嘭嘭噹噹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三百一十八章 莫名針對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二百一十六章 薦才第二百九十八章 短歌行第四百七十二章 涼州俊傑何其多也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diào)了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zāi)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jìn)竇武兩相比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jié)第六十六章 三互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兩面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diào)外兵入京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二十二章 太學(xué)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茍免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fù)國恩之輩哉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yè)兵好使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操 你老婆我收了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guān)雲(yún)長可排第幾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fù)國恩之輩哉第一百五十九章 梟雄雄傑最大敵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wèi)也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wèi)糧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zhàn)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七十三章 油炸蝗蟲
第四百三十九章 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第六百二十章 臧霸投誠 西域之爭第一百一十六章 自古豈有上官死下官活之理第五百七十二章 閻忠誡勸清君側(cè)第六百四十章 胡狗安敢欺吾第四百九十六章 天命一說何有之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邸問對第二百七十七章 盧仙姑第一百七十二章 千里救主朱公偉第五百五十八章 吾等去伏中郎處投奔第二百零二章 施計誘蠻伏殺之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漢四百年之期第五百五十六章 鄴城宦者已愈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有賊首甘寧行蹤者 賞萬錢第六十四章 黃漢升抱子求醫(yī)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第十五章 朝堂募捐第五十九章 曹孟德五色棒揚名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三十二章 伏子全一豚犬耳第三百九十四章 楊甘將相和第五百七十九章 不其侯府孩童事第三百一十九章 苦也第一百二十二章 令支潛行第二百六十一章 扮裝遠(yuǎn)遁第六百七十二章 塞北豐收和大婚第六百七十八章 出名的年輕俊傑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疾回蘄春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方異動已先開第六十九章 獻(xiàn)策治蝗第八十三章 斬袁赦 天下乃安第一百九十二章 空前絕後的舞蹈戰(zhàn)術(shù)第二百三十章 蠻人營地真死地乎第六章 瘟疫第二百九十五章 露出馬腳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手尾誰先從第四十八章 人力不可及第四百五十九章 高於車輪者皆殺之第一百七十章 拼搏的屠戶第六百七十章 平烏桓掃剿黑山賊第一百五十七章 韓家老賊顯影蹤第六百零四章 天上怪異的黑東西第十一章 神醫(yī)醫(yī)聖第二百一十章 卞縈悲歌第四百七十九章 前後夾擊可破漢第四百五十一章 鮮卑俘虜做炮灰第三百六十一章 夜襲功成誰可敵第三百八十四章 嘭嘭噹噹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王耀德不觀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主動勾搭第三百一十八章 莫名針對第五百六十二章 勾心鬥角諸騎軍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仲直主祭祀第六百一十三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第四百二十八章 皇帝得白鹿第二百一十六章 薦才第二百九十八章 短歌行第四百七十二章 涼州俊傑何其多也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能再低調(diào)了第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zāi)第五百六十三章 馬腿比人命值錢第六百章 伏泉小兒必敗也第四百六十七章 何進(jìn)竇武兩相比第三百一十章 頓兵蘄春將何如第四百三十五章 華陰桃林第一百章 青青子衿第七十章 伏完假節(jié)第六十六章 三互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儒家兩面第六百四十四章 調(diào)外兵入京第六百二十七章 南匈奴屠各反第五百九十八章 終至漢陽第二十二章 太學(xué)第五百零三章 良將不怯死以茍免第四百零七章 周禮盡在魯矣第五百六十七章 廣宗蛾賊已先平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fù)國恩之輩哉第一百六十六章 四世出了六位三公第四百七十五章 做本朝的李陵第四百四十四章 僕從兵比職業(yè)兵好使第二百二十五章 蠻人爭議第二百六十五章 惜將如命的性格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操 你老婆我收了第九十一章 幷州第五百四十八章 關(guān)雲(yún)長可排第幾第三百七十八章 窮寇勿迫莫貪功第六百一十八章 豈有汝之妄負(fù)國恩之輩哉第一百五十九章 梟雄雄傑最大敵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此非善人所爲(wèi)也第三百八十三章 譁變伊始只爲(wèi)糧第六百三十二章 今歲無戰(zhàn)第四百四十一章 北地郡第六百八十一章 化肥第四百三十章 冠禮伊始第三百零一章 把賈詡揪出來第四百五十章 打仗就是來搶劫的第五百二十四章 今日便受此之辱第七十三章 油炸蝗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化| 通化县| 定陶县| 安仁县| 闸北区| 雷州市| 阿图什市| 达孜县| 隆德县| 宁海县| 玛沁县| 瓦房店市| 闽清县| 广水市| 昂仁县| 谢通门县| 无锡市| 桐庐县| 仁化县| 德州市| 安丘市| 姚安县| 康乐县| 桂平市| 龙里县| 凤翔县| 安乡县| 安庆市| 卓资县| 湾仔区| 巧家县| 紫金县| 文登市| 全南县| 望奎县| 平定县| 彭山县| 武城县| 昔阳县| 云安县| 县级市|